清朝的時候,金陵有一個叫劉笑笑的女子,父母很開明,允許她上學讀書。在她的同學中有個叫李文定的男孩子,與笑笑同年同月同日生,長得溫文爾雅。同學們常常開他倆的玩笑說:「你們年齡一般大,真是前世註定的夫妻呀!」說者無心,聽著有意。二人心裡默許自認,並互相暗中贈詩,表達心意。
過了三年,笑笑漸漸長大了,便不再去學校。笑笑到了十六歲,父母打算給她定一門親事。笑笑死活不同意,在母親的再三追問下,她才說:「如果定親的話,一定是李家的兒子李文定,女兒已暗許他,如果父母不同意,我就是死,也不另嫁他人。「父母不得已,只好同意了,雖說李文定很有才氣,長得也很英俊,但李家比較貧窮,終究是門不當戶不對。劉家便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如果李文定同意入贅劉家做上門女婿,就同意這門親事。李家答應了。
於是,選擇一個良辰吉日為二人完婚。婚後夫妻情投意合。可是二人快樂的時光不到一年,太平軍攻陷金陵,雙方的父母都被殺死了,笑笑也被一個姓李的太平軍將領擄走。李文定去京城參加考試,才僥倖躲過一劫。
李文定輾轉回到金陵,到處打聽妻子的下落,後來他一直追到湖州,才知道妻子不肯就範,已投河自盡。
李文定來到妻子投河的河畔,跪在岸邊失聲痛哭。天漸漸黑了。正在他哭泣的時候,他聽見有人問道:」夫君為何在此哭泣?「李文定聽聲音有些耳熟,回頭一看,竟是自己的妻子。
他驚疑地問道:」你不是已經投河自盡了嗎?「妻子說:」當日李將軍逼我,我跳進河裡,在水裡嗆暈過去,他們以為我死了,就走了,沒想到半夜又醒了過來。"李文定又問她為什麼不回家。笑笑回答:「路途遙遠,早已忘記了回家的路。」
李文定問她現在住在哪裡。笑笑說:「離此不遠的一片山林裡。」李文定跟妻子來到她居住的地方,只見一座宅院,別無他人,倒也幽靜。李文定便住下來,和笑笑像以前一樣生活在一起。這樣過了半年,一天晚上,笑笑悽切第對丈夫說:「我們的緣分盡了,我要走了,實不相瞞,我是鬼,早已不在人世,因感念你的一片深情,所以才來和你相聚。如今期限已滿,我明日就要去投胎了,如果你感念我們夫妻情分,一定要來看我呀!那時,我將用一笑來證明自己。」
李文定依依不捨,問道:「你投生到哪裡?」笑笑說:「自此往東有一鄭家莊,莊上有一鄭員外,那就是我的投生之地。」李文定還詳細問,妻子消失了。面前哪有什麼宅院,只有一座孤墳而已。
李文定連夜往鄭家莊趕去,到了鄭家莊,鄭員外家果然喜得一女,生下來啼哭不止。李文定說明來意,鄭員外驚訝不已。李文定進去後,女孩兒衝著他嫣然一笑,停止了哭泣,應李文定的要求,鄭員外給女兒取名鄭笑笑。
後來,李文定考中進士,請願到南方剿匪,一次戰役中,他抓住了那個李將軍,將他凌遲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