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戰非接觸性防禦與常用肢體攻擊_俄羅斯街頭格鬥術

2020-09-05 名家武學

[十字防禦]

十字防禦也稱作「X」型防禦,或者叫叉架防禦,主要防禦對手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 上發起的攻擊,比如防禦劈掌攻擊(圖1 -2-33),或彈踢類的腿法攻擊(圖1 -2- 34)。動作時,兩小臂交叉重疊形成「X」形狀,以尺骨為力點針對攻擊肢體前段進行託 架或者攔截。具體實施時,如果是向上格架,身體重心要略微向上提起,後腳蹬地以幫助 發力;如果向下攔截,身體重心則要配合下沉。十字防禦在進行徒手奪刀防禦時,效果和作用更加突出(圖1-2-35),格擋完成瞬 間,一隻手可以迅速轉變手形,刁抓對方手腕(圖1-2-36),實施降服。

只手可以迅速轉變手形,刁抓對方手腕(圖1-2-36),實施降服。

[推阻防禦]

推阻防禦就是用手推擋對手攻擊肢體或者身體軀幹,以達到改變其攻擊方向,衰減其 打擊力度的目的,這也是街頭打鬥中非常常見的一種防禦方式。

具體的方法包括推阻肘關節(圖1 -2-37)、推阻肩部(圖1 - 2-38)、推阻胯部 (圖1 -2-39)等等。

[提膝防禦]

街戰桑搏的防禦技術強調上、中、下三 段立體防禦。格鬥中強化手、臂防禦功能的 同時,也不忘腿部在防禦中封截、阻擊、格 擋的實戰功用,使防禦技術更為立體實用。

在實戰中,手、臂、腿同時啟用的立體式防 御也是屢見不鮮,它使桑搏格鬥者的防禦工 程猶如一道堅固的立體城牆,上下一體,左 右兼顧。

提膝防禦是一種針對中、遠距離直線攻 擊型腿法非常有效的防禦技術,在對手使用 彈踢腿法或者蹬踹腿法進行攻擊時,可以迅 速屈膝提腿,以小腿內側肌肉為力點向內擺動阻截、磕擋(圖1-2-40),或者以小腿外 側肌肉為力點向外擺動阻截其腳踩部位(圖1-2-41),在提膝防禦動作結束的瞬間,可 以迅速伸展膝關節,實施反擊,襲擊對手襠部要害(圖1-2-42),或者猛踹其支撐腿 (圖1 -2-43),已達到摧毀對方身體重心平衡的目的。

提膝防禦在具體運用時,要注意這樣幾點要領,首先是掌握啟動時機;再者,要注意 著力點要準確,一定要用小腿內外側肌肉較厚部分進行格擋,切勿使用脛骨部位硬碰硬地 封阻,那樣的結果是比較危險的,其直接後果可能導致脛骨嚴重損傷,甚至骨折;另外, 支撐腿要求略微彎曲膝關節,以求緩衝並保持身體平衡。

[截踢防禦]

截踢防禦是一種攻防兼備的技術手段, 以攻為守,後發先至,主要用於防範對手的 腿法攻擊,技術難度上比較高,要求使用者 具備良好的洞察力和預見性。

實戰中,當對手突然抬起腿,準備發動 攻擊的瞬間,我迅速原地提膝抬腿,腳尖內 扣,以腳掌外側為力點向斜前方挺膝側踹, 迎面鏟擊對手攻擊腿小腿或者腳踝部位,予 以阻截,令其無法達到進攻目的(圖1-2- 44)。

具體實施時,出腿速度要快,阻截準確, 充分扼殺對手進攻意圖,打亂對手進攻的節奏。

第三節非接觸性防禦技法

非接觸性防禦技術,是一種簡單而又有效逃避對手兇猛進攻的藝術,從實效性上來 看,它比接觸性防禦技術更加具有安全和省力的優勢,特別是在應對手持兇器的對手時, 防禦效果更為突出,更利於避免創傷。

非接觸性防禦技術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在步態不變的情況下,利用快速調整轉 動身體角度或移動重心來實現的防禦方法,比如縮胸防禦、後閃防禦、側閃防禦、下潛防 御等;另一類是依靠腳步敏捷的變換,調整交手距離和對敵角度來實現的防禦技法,比如 後退防禦、側移防禦等。

之所以說非接觸性防禦技術是一種「藝術」,是因為它不僅僅是簡單意義上的閃躲, 它要求格鬥者必須具備敏捷的判斷、靈活的移動以及足夠強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不與 對手直接接觸而達到防守的目的,並待時機成熟時,尋找良好的角度、距離予以反擊,甚 至可以做到防守的同時即展開攻擊,攻防兼備,打擊效率大大提高。這種技術在街戰桑搏 的教學中,是被視為一種高級技術來傳授的。

實戰中,成功的實施非接觸性防禦技術不僅可以有效地保護自我,迫使對手因發力落 空而導致身體重心失去平衡,同時也能起到消耗對手體力的作用。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非接觸性防禦技術在應用時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格鬥時的作戰 空間與交手距離必須非常寬裕,如果在地勢非常狹窄的空間裡,就很難充分發揮這種技術 的優勢。

[常用的非接觸性防禦技法1

[縮胸防禦]
縮胸防禦主要是用於防禦對手上肢武器針對我胸部施展的直線攻擊。比如對方突然以 右直拳擊打我前胸,我即迅速含胸收腹,雙臂自然向前擺動,身體上半部分極力向後收 縮,從而達到避讓對手攻擊鋒芒之目的(圖1-3-1)。

在具體實施縮胸防禦技術時,要特別注意含胸收腹縮身躲避,雙肩要有向內扣的意 識;另外,縮胸防禦成敗與否,最為關鍵一點在於時機的把握,過早動作容易暴露意圖, 稍微遲疑又會避之不及。

在進行防守時,儘量不要使用阻擋,過分的阻擋往往得不償失,明智的方法應該是及 時地躲閃和順讓,但不論哪種防守方法,都不能讓動作影響身體的平衡和穩定,這一點是 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完成大幅度的縮胸動作時,一定要注意身體重心的穩定,如果因為躲 避對方的攻擊而自己把自己摔倒,那就沒有意義了。

如果你的身材足夠強壯,胸肌足夠健碩,你可以在對手拳擊力量釋放完畢那一剎那, 突然重心前移,猛然挺胸,以胸肌迎擊對手的拳面,恰當的時機突然還擊,可導致對手攻 擊手腕挫傷(圖1 -3-2)。

[仰身防禦]

仰身防禦可以用來防禦各種針對上盤的突然攻擊。比如,針對對手使用直拳攻擊頭部 時採用的仰身防禦(圖1-3-3);針對對手使用勾拳攻擊胸腹部時採用的仰身防禦(圖 1 -3 -4);針對對手使用橫擺肘攻擊上盤時採用的仰身防禦(圖1 -3 -5);針對對手使 用腿法攻擊頭部時採用的仰身防禦(圖1-3-6)等等。

具體運用時,要求瞬間將身體重心後移,側重落於後腿之上,同時以腰為基點令上體

和頭部向後仰。注意上體後仰的幅度要掌握得當,要根據對手攻擊的延伸程度來決定,幅 度過小,達不到躲避的目的,幅度過大會影響身體重心的平衡穩定,也不利於快速復位發 動反擊,一定要掌握好分寸。

在上體後仰的同時,雙手要始終處於防守姿態,後腿彎曲,腳和腿要有足夠的彈性,以 便防禦動作結束後,將身體迅速彈回原有的格鬥防禦姿勢,或者順利轉化為其它攻擊姿態。 [側閃防禦]

側閃防禦主要用於對付針對上盤展開的直線型攻擊。在完成動作時,憑藉頭部向對手攻 擊手臂的內側或者外側偏閃,配合肩膀的斜前方小幅度的沉降,令對手進攻的拳掌從另一側 肩膀和頭側掠過,使其攻擊落空,從而達到以最小的動作獲取最大的防禦效果之目的。

在具體運用時,可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左側閃(圖1-3-7)和右側閃(圖1-3-8), 來躲避對手的攻擊,同時注意雙手和臂肘要在閃身的同時保護好頭部和身體要害。動作幅 度要掌握恰當,幅度小了,避之不及,幅度若過大,容易破壞身體平衡。大幅度的側閃只 有在躲避腿法攻擊時才比較有效(圖1 -3 -9)。

[下潛防禦]

下潛防禦就是蹲身防禦,當我上盤遭遇對手猛烈攻擊時,你可以驟然蹲身,雙腿屈 膝,重心下沉,導致其進攻落空。這種方法在躲避針對頭部的拳頭攻擊(圖1-3-10)、 肘法攻擊(圖1-3-11)和高位腿法攻擊(圖1-3-12)時非常有效。

蹲身下潛不僅能使自己躲避掉對手的進攻,而且能夠讓自己獲得有利的反擊位置。在具體 實施時,要求反應迅速,下蹲動作要敏捷,下蹲過程中,上肢要保持防衛姿勢,護住上盤。

[移步防禦]

在近距離的肉搏過程中,使用一種固定的姿態進行阻擋或者躲閃往往是緩慢的、效果 非常有限的,防守不是靜態的,你的身形和步法要時刻跟隨對手的變化而變化。一些沒有 格鬥經驗的入,在遭受攻擊時,為了避免被擊中,卻常常是把身體轉到一個更加容易被擊 中的位置上,雖然躲過了第一擊,卻無法應付對手雨點般地連續擊打。

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在進行防守時,身體和步法一定要靈活多變,一定要做到移動中 防守、防守中移動,這是保證自己身體要害部位始終遠離對手攻擊的最有效辦法。為了避 開對手的進攻,可以運用快速的腳步移動來擺脫被動局面,通過不同方向上步法的移動, 配合各種角度的躲閃、避讓,可以靈活地調整與對手之間的距離,有效地化解對方的攻 勢,或引誘對方出擊落空使其體力消耗。同時,有目的而不停地移動,進退自如,可使對 手捉摸不定,增加精神上的負擔,幹擾對手技戰術的實施而處於被動位置。

比如,雙方交手時,對手突然使用兇悍的鞭掃腿襲擊我上盤,如果站在原地不動,極 易陷入困境,所以必須迅速向後撤步躲避,才能化險為夷(圖1-3-13、圖1-3-14)。

街戰桑搏常用的肢體

攻擊方法

在空曠的廣場或者清冷的街道上,面對向你挑畔的暴徒,你必須將骨肉構成的肢體作 為有效的武器來自我防衛,並且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正確的武器,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準確刁 鑽的角度攻擊對手的要害部位,釋放出身體裡所有的能量,予以致命一擊。

第一節拳頭攻擊技法

當發生街頭打鬥時,人們往往會本能地掄起拳頭擊打對手的頭部,其實這種做法的實 效性是非常差的。

事實上,對於一個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而言,用拳頭來攻擊對手,不過是大多數人 的條件反射而已,非但收效甚微,而且如果擊打在類似頭骨那樣堅硬的部位,還極容易導 致指關節或腕關節挫傷和骨折,造成自我創傷。原因是由手部生理構造決定的,手掌是由 許多小骨頭和肌腱組成的,每個骨節之間由纖維鞘和側副韌帶連接,因此在擊中目標的一 瞬間,手部會因反作用力而產生極度壓縮,這就是為什麼拳擊運動員和泰拳選手在比賽前 都要在手上纏綁繃帶和麻繩的原因。

但是這並不是說使用拳頭攻擊沒有用,如果你是一個受過訓練的格鬥專家,那麼拳頭 可以成為你最有威脅力的打擊武器,原因在於其出擊靈活、打擊有力、目標廣泛、擊點豐 富,同時用拳法打擊對手身體要害部位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可以給對手造成極大的傷害。、

也就是說,你必須在使用拳頭實施攻擊之前,先了解正確的握拳和出拳方法。

正確的方法是:四指併攏、彎曲,指尖貼住掌心,大拇指彎曲後貼在食指和中指的第 二指骨外側,出手前要握空拳,自然半握,這樣手臂肌肉較為放鬆,在打擊動作的最後一 瞬間,再將拳頭握緊,手臂的爆發力才能得到最大的釋放,出拳的力量應當來自腿部的蹬 踏和腰部的扭轉發力。

實戰中,使用拳頭攻擊對手,強調要瞄準對手身體的要害和薄弱、柔軟部位,那樣效 果才明顯。

【直拳攻擊】

直拳是街頭打鬥中最為常見的拳法,這是一種拳頭沿直線出擊攻擊目標的擊打方法, 主要用於攻擊對手頭部(圖2-1 -1)、胸部(圖2-1 -2)或肋部(圖2-1 -3)。其特 點是動作簡單、直接迅速、出擊突然、運用廣泛,並且易於發揮身體的力量,是一種具有 巨大威力與高度實用價值的拳法。

直拳可以分為前手直拳(也稱左直拳)和後手直拳(也稱右直拳)兩類。前手與後 手是相對于格鬥站姿而言的,以左前式站姿應敵時,左拳在前即為前手拳,右拳在後即謂 之後手拳,右前式反之。


直接,動作路線短,容易接觸目標,它 充分運用「兩點間直線最短」這一原理 去突然打擊對手。這種攻擊方法突發性 極強,命中率高,準確而有效,對手極 難防範,往往對方還沒來得及反應就已 經被拳頭打得鼻口竄血。出拳時要求充 分利用上步轉腰動作所產生的身體前衝 慣性,以及後腿的蹬踏動作所產生的反 作用力。前手直拳最明顯的特點就是簡捷、

後手直拳與前手直拳動作要領基本 相同,只是拳頭距離目標稍遠一些。在 出拳時,由於上體與腰部的轉動動作大,拳的運動路線較長,出擊力矩更大,加上身體重 心的移動與身體大肌肉群的伸縮,因此其力量更猛,威脅性也更強,對於體態較弱小的對 手來說,防禦起來比較困難。嫻熟的後手直拳常常可以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甚至瞬間擊 倒敵人,達到「一拳定乾坤」的效果。

[直拳攻擊的訓練方法]

在身體左側前方一定距離懸掛一個沙包,首先按左前式基本格鬥姿勢站立,全身放 松,目視沙包,身體重心落在兩腿上(圖2-1-4);出拳時,右腳先快速用力蹬地,腳 跟稍提起,後腿膝關節略伸直,將身體重心向前過渡到前腳上;同時,左臂迅速向前伸 直,左肩隨手臂的前伸而向前送出;上體略向右轉,以加大出拳的速度和力量;左拳由放 松半握狀態,隨著左臂前伸而內旋至手心向下;肘關節隨著手心的內旋向上抬起,使力量 通過肩、臂、腕關節和拳峰沿一條直線擊出;在後腳蹬地時,左腳順勢向前踏出,用前腳 掌的內緣著地;在手臂伸直的一瞬間,拳頭突然握緊,以拳面與拳峰部位快速擊打沙包, 同時配合呼氣,以助發力;右手隨左拳的出擊而自然擺動(圖2-1-5);前手直拳完成 擊打沙包動作之後,左拳、臂迅速放鬆,由原路收回,同時前腳的腳掌做短促有力的蹬 地,推動身體後移,隨即後腳向後滑動一步,用前腳掌著地,著地後前腳迅速沿地面拉

回,拉回的距離應與後腳滑動的距離相同,身體重心隨兩腳的移動平穩地後移,恢復呈左 前式基本格鬥姿勢(圖2-1-6);緊接著,再進行後手直拳的擊打,出拳時,右腳用力 蹬地,上體快速有力地向左前方扭轉,身體略前傾,重心前移,同時擰腰轉跨,藉以增加 出拳的速度和力量;在右腳蹬地的同時,右臂前伸,右肩前送,肘關節抬起,前臂內旋, 拳心向下方轉動,使拳峰、前臂、肘關節與肩呈一條直線並處在一個水平面上,使力量集 中作用在拳面與拳峰部位;同時,身體重心移至左腳上;在擊中沙包的一剎那,腕關節猛 然緊張,將拳握緊;同時呼氣,胸、腹內含,以加大出拳的力度,出拳轉體時,左臂應回 收,使左手置於下頜附近(圖2-1 -7);後手直拳完成擊打沙包動作之後,右拳、臂迅 速放鬆,由原路收回,同時前腳的腳掌做短促有力的蹬地,推動身體後移,隨即後腳向後 滑動一步,用前腳掌著地,著地後前腳迅速沿地面拉回,拉回的距離應與後腳滑動的距離 相同,身體重心隨兩腳的移動平穩地後移,恢復呈左前式基本格鬥姿勢。

以上動作可以反覆進行,左右直拳連續擊打沙包。

[直拳攻擊的基本應用]

1.在發生街頭衝突時,對方情緒激動,指手畫腳(圖2-1-8);當對方囂張地用左 手指點我鼻子時,我率先發動攻擊,上步進身,猛然以右手直拳擊打對方胸口、心臟部位 (圖 2-1 -9)。

在街頭雙方對峙,展開格鬥,對手以右 手擺拳攻擊我頭部左側,拉開戰幕(圖2-1 -10);我身體迅速向左轉動,同時左臂屈肘 抬起,以小臂尺骨為力點向左上方格擋對方右 小臂內側,以化解其攻勢(圖2-1-11);隨 即,身體繼續左轉,右腳快速用力向後蹬地, 推動身體重心向前移動,擰腰轉跨,右拳隨勢 直擊對方面部、下顎,力達拳峰(圖2 - 1 - 12)。

街頭打鬥時,雙方擺開架勢,伺機而動(圖2-1-13);當對方使用左側擺拳襲 擊我頭部時,我迅速蹲身、降低身體重心,及時避開對方左拳拳峰,同時以左直拳攻擊對 方腹肋部位,予以重創(圖2-1-14)。

  1. 在街頭雙方對峙,展開格鬥,對方頻頻以左手出擊、試探(圖2-1-15);在對

方左拳擊出瞬間,我立即用左手推擋其左拳,同時身體猛然向左轉體,右腳快速上步,帶 動右臂出擊,右拳自對方左臂下方攻人,直擊對方左側腋窩位置(圖2-1-16)。

[擺拳攻擊]

擺拳是一種利用身體的側擺和轉動帶動肩、臂的擺動,由側面擊打對手的拳法。拳頭 運行時呈弧形路線,主要用於擊打頭部和上體,有前手擺拳和後手擺拳兩種方法。

擺拳在出擊時,因身體的大肌肉群一起用力,運行路線比較長、幅度大、離心力大, 因而可擊出較大的力量,在技術發揮正常的情況下,其打擊威力不亞於直拳,但是其存在 著攻擊速度較慢的缺點。另外,由於擺拳是從側面擊打對手身體,從對手視野之外突入, 而出拳者的身體卻是做相反方向的移動,因而具有較大的迷惑性和隱蔽性,可以起到分散 敵人注意力的作用。

前手擺拳可以有效地提高擊打的命中率,特別是近戰時效率更大。實戰中,前手擺拳 可用於不同的戰術目的。用它直接開始進攻,上步出擊前手擺拳,往往被用作拉開戰幕的 開始拳法;以前手擺拳用做猛烈進攻的前奏,用前手擊頭的假動作吸引開對手的注意力, 以達到破壞對手防護的目的(圖2-1-17);也可以在攻擊敵人頭部之前,先用前手擺拳 擊打上體來發動戰鬥,撕開對手嚴密防線(圖2-1-18)。

後手擺拳的動作方法、要點與前手擺拳 大致相同,只是方向相反,腰、腿和跨部的 發勁用力上比前手拳法更明顯一些。事實上 後手擺拳的動作較前手拳更容易完成,因為 是後手,便於身體轉動及手臂的揮擺。在出 拳時,身體重心的迅速前移因有前腳的有力 支撐,便於發揮全部力量,加上後手是有力 手,所以後手擺拳是一種突破防線最有力的 拳法,破壞性極強(圖2-1 -19)。

後手擺拳於實戰中強調在其他攻擊技巧 引導下突然出擊,也就是通過先發出的假動 作來突破對方的防線,然後再果斷攻出後手 擺拳,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這種突發的打擊技巧由於是從側方突然、巧妙地攻入,所以 常為對方視線所不及,通常極難防範。

[擺拳攻擊的訓練方法]

在身體左側前方一定距離懸掛一個沙包,首先按左前式基本格鬥姿勢站立,全身放 松,目視沙包,身體重心落在兩腿上(圖2-1-20);擊打的最初動作始於右腿,右腳蹬 地將身體重心轉移到左腿,左腳後跟略向外側輾動,身體向右側擰轉;發擺拳時,左臂略 下垂,從下往上將肘部抬起,與肩同高,藉助腰髖向右轉動的力量,左拳由左肩的前方向 右前方沿弧線擺出,擊出後左臂肘部略微彎曲成大半月形狀,接近沙包時手腕內旋,肩、 臂肌肉與腕關節突然緊張,五指攥緊,拳心朝下,以拳鋒為力點擊打沙包左側;同時右手 隨左拳的出擊而自然擺動,護住頭部和下頜,同時配合呼氣(圖2-1-21);前手擊打動 作結束後迅即放鬆身體,身體重心後移,恢復還原呈左前式基本格鬥姿勢(圖2-1- 22);緊接著,再進行後手擺拳的擊打,出拳時,右腳突然向後蹬地,推動左腳先迅速向 前滑進一小步,右腳隨之向左腳跟滑,加快身體向前運動的速度,但仍處於左腳之後;上 體略前傾,同時身體從右向左擰轉,右肩前送,右臂隨勢抬起、屈肘,並借擰腰轉跨的爆 發力帶動右臂的揮擺,右拳沿弧形路線向左側擺擊至身體中線位置,拳心向下,以拳峰為 力點擊打沙包右側,隨著右拳的出擊身體重心移至前腳上,左腳用前腳掌著地,用以緩衝 身體的前衝力,使身體保持平衡;拳頭擊中沙包的瞬間,配合呼氣;左手屈肘回收,自然 置於下頌附近(圖2-1-23);後手擺拳完成擊打沙包動作之後,右拳、臂迅速放鬆,由 原路收回,同時前腳的腳掌做短促有力的蹬地,推動身體後移,隨即後腳向後滑動一步, 用前腳掌著地,著地後前腳迅速沿地面拉回,拉回的距離應與後腳滑動的距離相同,身體 重心隨兩腳的移動平穩地後移,恢復呈左前式基本格鬥姿勢。以上動作可以反覆進行,左右擺拳連續擊打沙包兩側。

[擺拳攻擊的基本應用]

1.雙方在街頭展開打鬥,拉開架勢,伺機而動(圖2-1 -24);我趁對方不備,率 先發動攻擊,左腳向前邁進半步,重心前移,身體猛然向右擰轉,以腰髖向右轉動的力量 帶動左拳側擺,以拳峰為力點擊打對方頭部右側、太陽穴,瞬間可將其掀翻在地(圖2- 1-25)。

2.在發生街頭衝突時,對方情緒失控,指手畫腳,我左手託腮,沉著應對(圖2-1 -26);當對方囂張地用左手指點我鼻子時,我迅速用左手向外撥開對方右手,使其身體 要害暴露出來(圖2-1-27);隨即,左腳快速向前上步,身體向左擰轉,帶動右手擺拳 猛擊對方左腮部位,予以重重一擊(圖2-1-28)

3•雙方在街頭對峙,展開打鬥(圖2 - 1 - 29);對方率先發動攻擊,突然上步用右手擺拳襲 擊我頭部,我迅速蹲身、降低重心,及時避開對 方右手拳峰(圖2-1-30);在對方右手擺拳打空 之際,我立即向前移動腳步,身體向右擰轉,帶 動左手擺拳擊打對方右臂腋下部位(圖2 - 1 - 31)〇

[勾拳攻擊)
勾拳在擊打時,因肘關節彎曲,其形狀酷似彎鉤,故而得名。其上衝威力強勁,發力迅 速急促,運動路線短,是近距離正面進攻中具有極大殺傷力的拳法。常用來自下而上擊打敵 人下頒(圖2-1-32)、心窩(圖2-1-33),以及襠和腹部(圖2-1-34),尤其是在對 付個子小但力量大的對手時,出拳短促、刁鑽,常常可以巧妙地繞過對方的防線擊中目標, 防範與反擊的難度相當大。遭襲後猶如一把彎刀勾人體內,被認為是一種非常兇險拳法。

勾拳也可以分為前、後手勾拳。前手勾 拳因為是前手,其揮動手臂攻擊的活動範圍 較後手要小些,不利於拳勁發揮。相對而言,

是一種技術要求較高的拳法,比較難掌握,

但一旦掌握了它的技巧,就會使它成為街頭 打鬥中一種「鋒利的武器」。

後手勾拳是一種突破力強、發力巧妙、

短促快捷的拳法,威力十足。後手勾拳之所 以令敵人難以防範,除了這種技法本身極為 快捷而短促之外,最為重要的是要有其它動 作去幹擾對方的視線或由此去撕開對手的防 線,然後再將後手上勾拳瞄準對方的薄弱環 節趁虛而入,特別是在用前手拳法創造機會後的近身重擊,常常可以打對手一個措手不 及。另外,在格鬥過程中,當敵人對我實施近身糾纏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使用連續快速 的勾拳猛擊對方下肢、軟肋、心窩等致命要害處,從而達到快速擺脫困境的目的。

[勾拳攻擊的訓練方法]

在身體左側前方一定距離懸掛一個沙包,首先按左前式基本格鬥姿勢站立,全身放 松,目視沙包,身體重心落在兩腿上(圖2-1-35);為了加大出拳的力量,出拳前可隨 上體向左轉動及下降身體重心,雙腿彎曲、蓄力,左臂自然地屈肘下降,小臂略外旋、下


落至與地面平行位置,左肘尖位於左肋側,拳心向上,以造成出拳時的有利姿勢;右臂姿 勢保持不變,同時配合吸氣(圖2-1-36);緊接著,右腳用力蹬地,身體猛然向右側擰 轉,在右腿蹬直的瞬間,借突然縮胸、收腹、轉體的爆發力,以肩關節為軸,帶動左臂向 斜前上方擺出,左拳由下向前上方弧形勾擊沙包;出拳時手臂成鉤狀,上臂與前臂之間的 夾角應成90度,拳心向內,力達拳峰部位,同時配合呼氣;左拳力量主要源自右腳掌內 旋蹬地、擰腰動作,拳高不要超過頭部,擊打瞬間腰腹部突然收縮,勁力爆發,要有穿透 力,右手屈肘自然置於下頜附近(圖2-1-3*7);前手擊打動作結束後迅即放鬆身體,左 拳、臂由原路收回,恢復還原呈左前式基本格鬥姿勢(圖2-1-38);緊接著左腳略向前 移動一小步,右腳隨勢跟進半步,並以右腳掌內旋、蹬地,重心略下降,在右腳蹬地動作 的推動下,將蹬地的反作用力逐步推送到腰上,腰部快速向左側轉動,右腿蹬直的瞬間, 將蹬地所產生的反作用力再連貫、順暢的傳送到右拳上,右拳由下向前上方弧形勾擊沙 包,快速攻出,力達拳鋒;擊打瞬間腰腹部突然收縮,勁力爆發,要有穿透力,配合呼 氣。右手出拳時,左臂應屈肘回收,左手自然置於下頜附近,保護好頭部和上盤(圖2- 1-39);擊打完成後迅速將拳收回,恢復呈基本格鬥姿勢;後手勾拳完成擊打沙包動作 之後,右拳、臂迅速放鬆,由原路收回,同時前腳的腳掌做短促有力的蹬地,推動身體後 移,隨即後腳向後滑動一步,用前腳掌著地,著地後前腳迅速沿地面拉回,身體重心隨兩 腳的移動平穩地後移,恢復呈左前式基本格鬥姿勢。

以上動作可以反覆進行,左右擺拳連續擊打沙包。

[勾拳攻擊的基本應用]

1.雙方於街頭展開打鬥,彼此對峙,伺機而動(圖2-1-40);對方主動出擊,以 左直拳擊打我胸部,我迅速用右手推擋其左手,化解其攻勢(圖2-1-41);幾乎同時, 身體猛然右轉,重心向前過渡,帶動左拳自下而上勾擊對方下頜(圖2-1-42)

2.雙方交手,對方率先發動攻擊,以右手直拳或者擺拳襲擊我頭部左側(圖2-1-

  1. ;我迅速抬起左臂,屈肘向上、向外阻截對方右小臂部位,以化解其攻勢(圖2-1-
  2. ;隨即,身體猛然向左擰轉,右拳隨勢自下而上勾擊對方腹部(圖2-1-45)。

崩拳是一種弧線進攻拳法,主要是揮動手臂以拳背為力點由內向外擺動打擊目標,打 擊力量比較大,速度也較快。在實戰應用中,崩拳雖然不像直拳和勾拳那樣具有致命的攻 擊威力,但它的突發性及敏捷性則是其它拳法所無法比擬的,並由於它主要用來突然打擊 對方的頭部兩側太陽穴(圖2-1 _46)、面門(圖2-1-47)、軟肋(圖2-1-48)等 致命要害處,所以只要能擊中目標,就足可以讓對方瞬間癱倒

崩拳的前手攻擊與其它幾種拳法有所不 同,在於其獨特的發力特點,它不是利用身體轉動來催發力量的,而是依靠身體瞬間的 抖動來釋放爆發力的,因此從理論上講其打 擊力度會相對弱一些。但是它擁有極強的突 發性特點,更易於迅速反應、快速出擊。

後手崩拳較前手拳法而言,其出擊速度 不是最快的,但卻是一種可以充分運用手臂 抽擊和手腕抖動發力的打擊方法。由於是自 內向外的擺動打擊,手臂突然繃直,所以其 打擊過程中可以施加更大的慣力。出擊兇 狠、準確,不易被對手察覺,往往可以令敵 人措手不及。另外由於是以小臂為軸擺動完成動作,所以其靈活性和自由度更大一些。

[崩拳攻擊的訓練方法]

在身體左側前方一定距離懸掛一個沙包,首先按左前式基本格鬥姿勢站立,全身放 松,目視沙包,身體重心落在兩腿上(圖2-1-49);出拳時,右腳先用力蹬地,使身體


重心向前過渡,上體微左轉,在右腳蹬地動作的推動下,迅速將左腳前移,同時左臂以肘 關節為軸,由胸前快速向左前方反臂彈出,出擊過程中肩部充分伸展,手腕略外旋,使手 心向內,拳眼朝上,在手臂伸直的一瞬間,拳頭突然握緊,以拳背為力點擊打沙包外側, 同時配合呼氣;右手隨左拳的出擊而自然擺動,保護下頜和面部(圖2-1 _5〇);左拳擊 出之後,拳、臂迅速放鬆,由原路收回,身體重心後移,恢復基本格鬥姿勢(圖2-1 - 51);緊接著,身體向左轉動,左臂屈肘回收至下領旁邊(圖2-1 -52);隨即,右腳先 用力蹬地,使身體重心向前過渡,在右腳蹬地動作的推動下,迅速將左腳前移,同時右臂 以肘關節為軸,由胸前快速向右前方反臂彈出,出擊過程中肩部充分伸展;出擊前,手腕 先向內微旋,在擊出的剎那,瞬間外旋,使手心向內,拳眼朝上,在手臂伸直的一瞬間, 拳頭突然握緊,以拳背為力點擊打沙包外側,同時配合呼氣(圖2-1-53);後手崩拳完 成擊打沙包動作之後,右拳、臂迅速放鬆,由原路收回,同時前腳的腳掌做短促有力的蹬 地,推動身體後移,隨即後腳向後滑動一步,用前腳掌著地,著地後前腳迅速沿地面拉 回,身體重心隨兩腳的移動平穩地後移,恢復呈左前式基本格鬥姿勢。

以上動作可以反覆進行,左右擺拳連續擊打沙包。

相關焦點

  • 以色列國術——徒手防禦短棍攻擊
    針對短棍攻擊的防禦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非接觸性的防禦,即躲閃,主 要是靠腳步的靈活移動,通過調整格鬥距離來實現;另一種是接觸性的防禦,即 用手臂去格擋對方揮舞短棍的手臂,在化解其攻勢的同時實施反擊。相比較而言,後者比前者要主動些,實戰中運用機率也比較多。
  • 以色列近身格鬥術(馬伽術)
    1910年出生在Bratislava (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是一位著名的警官和格鬥家。從幼年時期,Imi就展現出極高的運動天賦,在摔跤、拳擊等領域有著很高的造詣,贏得過很多獎項。當反猶太活動席捲他的家鄉時,Imi和他的家人被迫移民到以色列 (當時的巴勒斯坦)。
  • 以色列近身格鬥術-KMCN•中國年鑑
    20世紀30年代中期反猶太人活動空前激烈,為了保護當地猶太居民,Imi領導了一支由拳擊手和摔跤手組成的隊伍進行英勇鬥爭,當經歷多次街頭鬥爭後,Imi很快意識到競技體育在現實街頭格鬥中只能發揮有限作用,隨後,他著手創立一套在生命受到威脅時可以進行有效防禦的以色列近身格鬥術。
  • 《馬伽術》以色列近身格鬥術
    馬伽術,全稱為以色列馬伽術,又稱以色列格鬥術,是上個世紀60年代在以色列發展創立起來的一套軍用徒手格鬥體系。
  • 李小龍推崇的菲律賓魔杖術,最佳街頭格鬥術!
    Q:想要把自身的短棍術技巧提升至「可以應對大部分街頭危險」的水平,需要哪些努力? 答(張教練):街頭戰鬥不同於擂臺格鬥,應對風險的能力主要來安全防衛意識,即如何學會安全的生活,這比擁有高超的格鬥技巧更為重要。
  • 最兇狠的格鬥技,俄羅斯桑博!
    最兇狠的格鬥技,俄羅斯桑博! 桑搏(Sambo)一語來自俄羅斯語意思就是「不帶武器的防身術」——徒手格鬥術,是前蘇聯的「國技」由於傳統的桑搏技藝以摔法為主,所以以被俗稱為「俄式摔跤」或者「俄式柔道」,但它並不是純粹的「柔道」與「摔跤」。
  • 【格鬥專題】以色列格鬥精選專輯!!!
    The Israeli Fighting SystemsMilitary Krav Maga 以色列軍用Krav Maga格鬥術Street Survival 街頭生存之道Combatant 極端的個人防衛技術        Commando Krav Maga 教學是以一場酒吧打鬥事件來講起的,詳細分析這場街頭打鬥中的每一細節!
  • 【軍用格鬥】Commando Krav Maga——以色列突擊隊軍用格鬥
    我國乃至全世界各國所引進的所謂Krav Maga都是毫無防身實戰價值,甚至會讓你送命的「偽格鬥」而已。        所以,Moni Aizik將自己創立的這套用於殺敵的以色列突擊隊軍用格鬥術命名為:Commando Krav Maga,以區別那些毫無實戰價值的表演性Krav Maga!
  • 格鬥高手的巔峰對決——《街頭霸王3》
    當時眾多的格鬥遊戲都開始在遊戲系統上一較高下,《街頭霸王3》便以極具戰略性的特色,站上格鬥遊戲王者的地位。在正統《街頭霸王3)問世之前,CAPCOM曾推出過兩款《街頭霸王ZERO》這個帶有前傳性質的作品,而《街頭霸王3》便繼承了部分如選擇超必殺技等遊戲系統,並加入了EX技、分段蓄氣與格擋(Blocking)等眾多嶄新要素。在這麼多系統中,最重要的莫過于格擋(Blocking)。
  • FTG格鬥遊戲的開山鼻祖:《街頭霸王2》
    《街霸2》並不是最早的2D FTG,在它之前還有不少FC平臺的格鬥遊戲以及初代《街頭霸王》這些前輩,但是《街頭霸王2》卻是最早確立了2D FTG規則的遊戲,把《街霸2》當作2D FTG的開山鼻祖也毫不為過。
  • 科普:什麼叫做非接觸性交通事故?
    所謂的非接觸性交通事故就是指,你也沒有碰到他,他也沒有碰到你,但是的確有交通事故發生,非接觸性交通事故是交通事故中非常特殊的一種,下面咱們就來說一說什麼情況是非接觸性交通事故。兩起事故都沒有發生碰撞,第一個事故摩託車改變路線影響了外賣小哥的正常行駛軌跡;第二個事故,小轎車突然變道,影響了三輪車正常行駛軌跡,受傷的外賣小哥和電動三輪車的車主皆是因為避讓才發生了事故,這種沒有發生接觸的事故叫做非接觸性交通事故。有人覺得沒有發生接觸就不用承擔責任,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 盤點格鬥遊戲中的真實格鬥技
    泰拳主要運用人體的拳、腿、膝、肘四肢八體作為八種武器進行攻擊,相信玩過格鬥遊戲的玩家一定會對泰拳系角色印象深刻。「拳皇」系列中的東丈使用的就是相當標準的泰拳,在遊戲中多用肘、膝、踝攻擊敵方,威力不俗。「街頭霸王」系列中的元老反派角色,也是初代四天王之一的沙蓋特同樣是一名使用泰拳的高手。「鐵拳」系列中,三島一八的私人保鏢布魯斯·埃爾文也是一名專業的泰拳高手。
  • 蘇聯視為特高機密的格鬥術,曾參考太極,為保密不惜讓它失傳民間
    在現今世界上,格鬥術風靡全球,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但在眾多格鬥術種類之中,能被人們記住的也不多,最受人們喜愛的無非就是如截拳道、跆拳道、柔道和以色列格鬥術等少數幾種。然而,世上有許多格鬥術雖不受人們喜愛,並不意味著它們並不強悍。
  • 擂臺格鬥=街頭防身?No,不等於
    當然,所有的擂臺格鬥練習者又不一定非要上擂臺搏擊爭輸贏,目的更多是強身健體,防身自衛。但一個擂臺格鬥的老師,在他正式學習的時候,每天練的都是擂臺格鬥的內容,目前做教練教學生街頭防身的技戰術,也大部分是他依照自己的理解,網絡或者其他途徑學的。不能說這些教練教的不能防身,只能說不是系統化,體系化的。擂臺格鬥到底和街頭防身有什麼區別?剛才已經說了擂臺面對的,街頭防身面對的是什麼?
  • 全球10大格鬥術,詠春拳排名第四,第一是它!
    世界各地的格鬥術套路眾多,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格鬥術,列如中國的詠春拳、泰國的泰拳、巴西的柔術以及日本的跆拳道等等,接下裡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全球10大格鬥術。9、柔道柔道是奧運會中唯一允許使用窒息或者扭頭關節等來制服對手的比賽項目,源於日本武士空手搏鬥技術,對抗性很強,主要強調技巧的熟練度而非力量。
  • 特警擒敵格鬥術「一」
    本格鬥術選自魏峰編著的《特警擒敵格鬥術》,招法兇狠,簡潔實用,現奉獻給所有熱愛特警格鬥的戰友和朋友們特警徒手格鬥訓練第一節特警格鬥術基礎訓練一、特警格鬥術的格鬥姿勢(一)格鬥姿勢的動作要領在激烈的搏鬥中,用足尖踢踹有時威力不足,而使用腳跟攻擊,卻因可以用上全身力量,而成為有力的武器。尤其是對付來自背後的襲擊,更是一種十分有效的防禦武器(圖20)。
  • 真實軍營格鬥術之元代篇,古代戰場超強徒手格鬥技!
    它主要運用槓桿原理採用反關節動作攻擊對方,反折關節至一定程度,使關節及韌帶受挫,產生劇烈疼痛,從而喪失反抗能力。 拿骨一般分為鎖控指、腕等梢節部位的小擒拿手,和擒壓頸部、胯部、腰部等要害的大擒拿手。既有站立式擒拿,也有地面式擒拿,如擅長地面捆綁鎖控技術的「地術拳」。
  • 真實軍營格鬥術之元代篇,古代戰場超強徒手格鬥技
    它主要運用槓桿原理採用反關節動作攻擊對方,反折關節至一定程度,使關節及韌帶受挫,產生劇烈疼痛,從而喪失反抗能力。拿骨一般分為鎖控指、腕等梢節部位的小擒拿手,和擒壓頸部、胯部、腰部等要害的大擒拿手。既有站立式擒拿,也有地面式擒拿,如擅長地面捆綁鎖控技術的「地術拳」。
  • 擒拿術的起源是什麼 擒拿術的練習要訣介紹
    提起擒拿術,大家應該也都不陌生,這是一種很常見的格鬥技巧,無論是在少林擒拿手,還是現在在武警中常見到的格鬥練習中,都經常能見到,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些關於擒拿術方面的一些相關知識
  • 街頭格鬥需具備的素質
    街頭格鬥是與擂臺格鬥完全不同的實戰方式,有人以為擂臺格鬥厲害的人在街頭格鬥也厲害,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在街頭格鬥中,沒有所謂的規則,只有結局,要麼輸,要麼贏。街頭格鬥必具的基本素質主要有以下幾個。一是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