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展覽】風雅錦繡 民國旗袍

2021-03-04 遇見恩亮遇見旗袍

   中國傳統文化中,能夠體現華夏民族服飾特有情致的,當屬盛世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經典女裝:旗袍。她儼然是東方女性服飾的文化符號。

  30年代的旗袍成為了中國服裝史上女裝的典範。從沿海到內地,從都市到城鎮,上至達官太太,大家閨秀,名媛,明星,學生,下至工廠女工,蔚成風氣。全都接受了旗袍這一樣式。只是面料,材質,做工和穿著方式有差異而已。

30年代的最初幾年,旗袍沿襲了20年代末的風格,長短適中,便於行走,袖口保持短襖時的闊大風度。

1929年開始旗袍底擺上升,達膝蓋以下,袖子也超短。

1930年的旗袍長度剛好蓋住膝蓋,但腰身逐漸縮小,下擺開始收攏。

1931年流行短旗袍,整體造型緊湊合體,腰部已經有明顯的曲線。

1932年以後,旗袍下擺開始趨長,長及腳踝至腓下部,須著高跟鞋方可行走。流行花邊裝飾,凡衣緣處鑲上花邊,使旗袍更加嫵媚。這時期的袍身加長對旗袍的現代轉型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一,旗袍的修長能更好的展現東方女性的線條,前提當然是腰臀部和下擺的合體適度;其二,為了方便行走,修長旗袍的下擺開衩變成必要,從此開衩旗袍也成了現代改良旗袍的重要標誌。

1933年開始,旗袍從低衩或無衩變成高衩,為中國女裝中少見的性感形式,遂成流行。

有興趣可以關注我的訂閱號及微信,一起交流學習中式傳統旗袍。

有夢,

上路,

用生命影響生命,

遇見最美的你,

遇見最美的旗袍,

人之所以偉大因為平凡,

敬平凡的你。

歡迎熱愛旗袍熱愛旅行熱愛生活的朋友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陰丹士林旗袍是民國女知識分子的首選
    這個開在廣州大學紡織服裝學院的「梅品蓮韻——旗袍文化校園展」對張雙蓮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因為她爸爸生前就特別樂於分享,這次的展覽也是她全國百場旗袍文化公益展的首站,她想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旗袍蘊含的傳統文化。
  • 從《旗袍美探》種追尋民國的旗袍風情
    由馬伊琍與高偉光聯袂主演的《旗袍美探》曾經美出屏幕,這是一個以探案為主的電視劇,可是加上「旗袍」兩字,就讓人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到旗袍上面來。對於喜歡探案的小夥伴來說,這部電視劇略顯簡單,可是對於喜歡民國風情的小夥伴來說,這部劇不要太吸引人了。
  • 旗袍的前世今生,海派旗袍為什麼會成為民國的「國服」?
    這裡有明清和民國時期的歷史故事、秘密故事、深入分析等文章。歡迎關注《熊健評論文史經濟》。旗袍是中國女性的傳統服飾,是中國的國粹,也是大中華區文化融合的象徵。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以及現任總理李顯龍和他的兒子的妻子們都穿著旗袍來顯示他們的中國血統。
  • 「旗裝改漢服」民國旗袍的前世:清代旗女之袍
    」這大概就是「旗袍」這種服制名稱的「首秀」,可是這本書寫於民國7年(1918),作者張謇是漢人,口述者沈壽也是漢人,由此看來,「旗袍」這種叫法並非出於旗人自稱,而且它的出現以及是民國年間的事情了。不過就算在民國初年旗袍的稱謂產生以後,旗袍的穿著也並不普遍。
  • 《安家》老洋房裡的一襲旗袍:看民國最美的女性符號
    除了感人,印象深刻的是,江奶奶總是一身旗袍,不論是素色的暗條紋,玄色的繡花,還是絳色的印花面料,只是加以最簡單的葡萄扣(一字扣),足夠端莊和嫻靜。如今的上海灘,穿旗袍的人已很少了,像江奶奶穿得這麼有味道的就更少了。一個西裝革履,一個素雅旗袍,挽著手,從老洋房中走出,仿佛時光倒流回了民國。
  • 民國的長衫馬褂,還是比不過一襲旗袍
    民國沒經歷過,風月也只殘留了些電影裡的長衫馬褂瓜皮帽,或撐傘成一景的旗袍印象。上世紀二十年代,開衩鑲邊帶盤扣的旗袍逐漸流行。是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還是旗女之袍?沒人說得清楚。歷史上,服飾是分等級的,什麼身份如何著裝都有明確規定。那叫「昭名分、分等級」。
  • 珍貴民國老照片:民國旗袍女子,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
    旗袍原本是清朝滿族婦女所穿的一種服裝,兩邊不開叉,袖長大約為一尺左右。辛亥革命以後,旗袍也漸漸的被漢族婦女所接受,並通過改良在20世紀30年代左右在漢族婦女中流行起來。
  • 誰說個子矮就不能穿旗袍?看鞠婧禕民國風旗袍造型,網友:愛了
    提起中國傳統服飾就不得不說道旗袍,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在重要場合和節日穿旗袍的習慣,尤其是在民國時期,旗袍被普及化,成為眾多女性的首選。穿旗袍容易,把旗袍穿出韻味卻很難。今天要說的,就是一位以旗袍造型驚豔眾人的女星——鞠婧禕。
  • 誰說鞠婧禕撐不起旗袍?當她穿上民國旗袍後,網友:羨慕了
    所以鞠婧禕在演戲的時候有時候會穿高跟鞋,也正是因為鞠婧禕身高比較矮,所以很多人說鞠婧禕不適合穿旗袍,因為他身高不夠,鞠婧禕穿旗袍可能會變成長裙。但這種說法顯然是錯誤的。鞠婧禕在《幻樂之城》裡的旗袍造型很驚豔,白色旗袍和鞠婧禕的臉很配,是民國出來的絕色美女。小鳥認為在小說中用她的臉來替代一定看起來很好,因為鞠婧禕真的很美,很多人非常喜歡看鞠婧禕。
  • 關曉彤解鎖旗袍裝,粉旗袍貴氣如富家小姐,深色造型卻像民國特工
    嗨咯,大家好呀~ 近期《王牌對王牌》第五季正在錄製中,很多觀眾都很關注,最近放出來的路透圖中,關曉彤穿著復民國女特工,兩套旗袍都很好看,一身粉色旗袍粉嫩嫩,特別有少女感,一身暗色的旗袍復古又優雅,旗袍風格迥異,關格格氣場強大,完美演繹!一起來欣賞美女的旗袍裝吧!
  • 臺灣臺南市的旗袍美女,帶你夢回民國,回味經典
    臺灣臺南市的旗袍美女,帶你夢回民國,回味經典旗袍,兩岸中華文化的根基之一,有著割不斷的中華文化淵源。這是位於臺南市中心的一家旗袍館,傳承中華文化,她們一直沒有停歇。看看這些穿上旗袍的美女們,誰又會懷疑在海那邊的她們,與在海這邊的我們不是一家人呢?
  • 漫溯民國風華,追憶花樣年華—餘姚旗袍秀「名媛經典旗袍印象」迎新晚會散記
    漫溯民國風華,追憶花樣年華——餘姚旗袍秀「名媛經典旗袍印象」迎新晚會散記
  • 旗袍的來源和演變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廢除了帝制,建立了民國,歷來具有意識形態作用的服飾文化也不可避免地面臨一場革命。婦女服裝,在20世紀20年代以前,一般仍然保持著上衣下裙的形制。和清代服飾沒有太大的區別。
  • 戚薇身著民國風旗袍,仿若民國畫報女郎,性感中帶著民國時的風韻
    前段時間,戚薇參與錄製音樂類綜藝《這樣唱好美》,一期節目中,戚薇採用了旗袍的造型驚豔全場,被稱為最適合復古造型的女明星。隨後戚薇在微博上曬出了一組旗袍寫真,接連三套不同類型的旗袍,盡顯民國復古風,仿若民國畫報女郎,性感中帶著民國時的風韻。
  • 戚薇旗袍造型,超美復古民國風,美翻了!
    近日,網絡上爆出了一組戚薇身穿華麗旗袍造型的拍攝畫報,一經亮相就受到了大家的熱烈追捧,許多人大呼好美。這是戚薇為《這樣唱好美》節目拍攝的復古寫真,照片中的她民國風旗袍造型,風華絕代,嬌媚迷人,長腿細腰盡顯美妙身姿,簡直就是從畫報中走出來的民國摩登女郎。
  • 旗袍拾遺 | 釵光鬢影 似水流年 ——北京服裝學院博物館藏三、四十年代民國旗袍的現代特徵
    釵光鬢影 似水流年——北京服裝學院博物館藏三、四十年代民國旗袍的現代特徵民國承先啟後,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社會的開始。作為服飾,民國旗袍以其適應性與多樣性,滿足了新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社會需求。旗袍,是形式和結構簡化到了極致的經典樣式,四季皆宜,雅俗共賞。不同年齡,不同場合,不同身份,女人們都能找到適合的那件旗袍。
  • 民國風針織旗袍,讓中年女人穿出品位
    一直以來,我們所見到的旗袍,不外呼是絲綢、真絲、絲絨、棉麻等等,極少見到這針織旗袍。一針一線織成的旗袍裙包裹下的女人,更是把女性襯得亭亭玉立,優雅得體!一針一線的針織旗袍,融入的不僅是設計者細膩的心思,更是愛旗袍之人對旗袍的一種珍視,如之寶,用心呵護。看似低調,但那一針一線織成的旗袍到底藏了製作者對旗袍的多少喜愛,讓人有些感動。這件文藝範十足的改良旗袍,絕對能讓你成為人群中的焦點。
  • 旗袍的起源於何時?為什麼旗袍是中國女性服飾的最佳代表
    旗袍有女性國服之稱,是展現東方美的極佳選擇,它以立體式修身剪裁為主,強調展現女性的曲線,因此旗袍最易打造S型的體態,同時又不失東方女性特有的內斂與優雅。一、旗袍的起源旗袍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是中國女性的傳統袍服,始於清朝的旗人著裝。經過辛亥革命及現代的改良,保留了傳統旗袍的服飾工藝,使其更加符合對人體的表現。
  • 傳統旗袍和改良旗袍哪個好?
    張愛玲說:女人一生中最該收藏的兩樣東西一是玉鐲,一是旗袍。在張愛玲的筆下,每個女人的旗袍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同的布料和底色,迥異的花樣和風格,或華麗、或樸素、或妖冶……旗袍是她筆下人物命運的表達。▲《花樣年華》電影中,張曼玉一共穿了24件旗袍
  • 旗袍配飾大全:以民國《玲瓏》周刊為鑑,跟老上海女人學旗袍搭配
    民國三十年代是旗袍的巔峰時期,造就了很多像胡蝶、張愛玲、阮玲玉般的「旗袍美人」,一顰一笑皆是風情。#旗袍#《玲瓏》是20世紀30年代在民國廣為流行的一本女性圖畫周刊,深受知識女性的歡迎,尤其在女學生、名媛、明星中廣為流行。張愛玲也曾說上海女學生人手一本《玲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