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經遊歷涇縣,盛讚「涇川三百裡,佳境千萬曲」。
生活在這座小縣城30多年,我對這座小縣城越來越熱愛。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美食,歷史悠久的涇縣也不例外。
牧歌田園,炊煙嫋嫋的時光裡,依稀記得媽媽的聲音反覆在耳邊迴蕩「毛毛.噶來七飯哦.」
來了!那些藏在我記憶深處的家鄉美味……
【涇縣農家水豆腐】
說起涇縣農家水豆腐,可是家喻戶曉的美食!這是涇縣人飯桌上常見的「好飯好菜」呢。
這種散發著原汁原味豆香味兒的農家水豆腐,是我的最愛。
我對豆腐有一種特殊的偏愛,那切出一塊塊細膩瑩潔、方方正正的豆腐塊,仿似白玉,讓我看上心底就湧起莫名的喜歡和溫潤。
鄉親們總能把一樣的豆腐做出許許多多的花樣,可煎可炸,可蒸可煲,可拌可餡,有煎豆腐,炸豆腐,燜豆腐,豆腐圓子,豆腐乳,豆腐乾,豆腐花……
總覺得豆腐是在素菜裡能讓我吃出肉香味的東西,我依然記得兒時吃家鄉豆腐那種特別的、餘韻悠長的味道,多少年之後我對豆腐的那份感情卻始終如一。
看一眼,聞一下,鮮嫩爽滑的豆腐,總是讓我肚子裡的饞蟲被勾得蠢蠢欲動。豆腐也就成為我美好童年記憶的一部份。
家鄉水豆腐是我童年最為樸素的吃食,卻也是我最難忘的童年歡樂時光。從鄉村到城市,從童年到不惑,我一直深愛吃家鄉的水豆腐,從未改變。
【涇縣手工小刀面】
說起麵食,我心裡總覺得,在外面生活了這麼多年,也走過了不少城市,還是家鄉的小刀面最好吃。
我總覺得吃上正宗的涇縣手工小刀面就是一份滿足和喜悅!
家鄉的小刀面,是用小刀手工切出來的面。
這手工活,講究得很!
好的小刀面粗細得當,有一定的彎曲度和韌性,具有一種特別的誘惑力。
這種面吃到嘴裡感覺很有嚼勁。
涇縣的手工小刀面不同於超市賣的筒子面,也不同於北方人做的手擀麵,在做法和工藝上有很多講究。
做出來的小刀面要好吃,除了精湛的手法和刀法外,還必須要配製上等的麵湯。
穿梭在涇縣的大街小巷,必然要吃到的就是那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涇縣小刀面。
兒時我就愛這口,現在帶著小孩也經常吃,百吃不膩。
面鋪裡,我們看見面師傅握一把小刀面,丟進湯鍋裡過一下,撈起來的麵條是熟而不爛、根根分明,還散發出半透明的淺黃色質感,讓人見了便有食慾。
在我的印象裡,小刀面是涇縣老百姓最愛吃的麵食了。
我喜歡呼哧呼哧的吃著這面,那才叫唇齒生香、回味無窮啊!什麼海鮮大酒店,不如一碗小刀面!在外的遊子啊,多久沒吃家鄉的小刀面了?回家看看吧!那是一份牽掛!
【涇縣鍋巴】
鍋巴,最早吃的是家裡燒飯鍋底的鍋巴。
小時候,農村家家戶戶都有土灶臺,麥秸稈、稻秸稈、茅草、柴枝,那樣燒出的飯格外香,更別說那蹦脆金黃的鍋巴了。
當米飯熟好時揭開鍋蓋,一團白氣裹著濃濃的飯香撲面而來!
這香氣,從廚房的瓦縫、磚縫瀰漫到屋外……想起這情景,就懷念老家,用柴火和土灶做的美味的飯菜!那是媽媽的味道,那是家鄉的味道!
涇縣鍋巴粒粒金黃粒粒脆,成板成塊好兜藏,又經得起牙齒咬,咬起來有牛筋勁道,相當耐嚼。
做好的鍋巴像是被塗抹了一層油一樣,看上去焦黃晶亮,僅是察形觀色,就已令人食指大動。
鍋巴的美味是不可抵擋的!小夥伴們只吃得滿嘴是油,滿臉饞相,耳邊又響起了媽媽的嗔叨:「吃咧吃咧,塞得你的嘴洞子。」
原始的鍋巴得用農家大鍋煮飯才能得到,好吃不易得。
現如今,鍋巴不僅可以當零食、當糧食用,還可用它做出許多美味菜餚。而記憶裡的鍋巴,它香香脆脆,它的滋味飄在鄉村的每一個角落,無處不在。
【涇縣農家紅薯粉絲】
在涇縣老百姓的心裡,一定有這樣一種特殊的味道,是屬於紅薯的。
一碗熱氣騰騰的紅薯粉絲,一碗帶有家鄉味道的美食,總能觸動人們的心弦,勾起大家小時候的回憶。
紅薯從土裡來,土裡土氣的,可它全身是寶。
從莖、藤、葉到果實,再到手工加工成紅薯粉絲。
這其中的過程,既有家鄉人勤勞、善良、純樸、厚道品質,也有一縷縷濃濃的揮之不去的鄉情。
這美美的粉絲,久煮不爛,清香可口,絲絲柔滑,簡直就是我們的心頭好。
涇縣紅薯粉絲,當屬查濟小鎮的農家手工紅薯粉絲是涇縣人喜愛食用的美味和饋贈親友的一種佳品。
這樣的紅薯粉絲,除了健康和美味,還有著非常隨和的個性呢,想怎麼吃都可以,炒燉煎炸拌樣樣來都是一出質量和口感上乘之美食。
辛苦了,累了,想家了,捧一碗熱氣騰騰的紅薯粉絲,清香悠長,返璞歸真,一切都是那麼的寧靜和踏實。
我對涇縣農家紅薯粉絲永遠保留一份溫暖的記憶。
很多農村的美味,其實是在城市裡買不到的。難忘童年中那原汁原味,餘香滿口的紅薯粉絲,那是我童年的味道。
在外漂泊多年,每次從外地回家,我都會去農家小攤上吃上一碗家鄉的紅薯粉絲,感受那熟悉的滋味……
【涇縣趙大餅】
涇縣城,每天早晨是在大餅的熱氣與油香中醒來的。
小時候吃過的大餅已經成為我記憶深處的美食,其實它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食物,但它承載了幾代人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兒,刻在我們的血液裡,讓我們流連忘返。
小時候吃得最好吃的大餅也是吃得最多的大餅就是涇縣趙大餅了。
涇縣趙大餅有幾百年的歷史,代代相傳,現有多家分店,是真正涇縣人的「老口味」。趙大餅由於口味頗佳,食用方便快捷,價格實惠,深受涇縣百姓的喜愛,也是一道外來遊客值得一試的特色美味。
我小時候,喜歡站在做大餅的擺臺前看師傅做大餅。
大餅一鍋一鍋飄散著團團熱氣做出來時,整個餅店,充滿著大餅的香味。
新鮮出爐的餅是外焦裡嫩的,鬆軟的麵皮配上香濃的餡料,咬上一口感覺一天都是幸福的!小時候的大餅有肉大餅、蔥油大餅、菜大餅三種。
每一種餅都會讓我饞得直流口水。
這幾種餅的樣子其實都帶點土氣,但是它們的味道真的都是回味無窮。
每次在外想家的時候,這幾種家鄉的大餅就一直在我腦海裡縈繞。
【小結】
家鄉的美味是數不完的,無論我走到哪,走多遠,家鄉的美味是我說不盡的家鄉情,那種點滴在心底的親切感,塵封記憶裡的思念,總是讓人「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品味著故鄉舌尖上的味道,那些藏在我記憶深處的家鄉美味誒,在綿長不絕的思念裡,留下的只有永遠、永遠……
作者:王潔 編輯:夏至
爆料就添加涇彩金牌小編微信號:694383929,大禮包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