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涇縣 || 聽說涇縣人都吃過這5種美食?

2021-02-17 涇彩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經遊歷涇縣,盛讚「涇川三百裡,佳境千萬曲」。

生活在這座小縣城30多年,我對這座小縣城越來越熱愛。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美食,歷史悠久的涇縣也不例外。

牧歌田園,炊煙嫋嫋的時光裡,依稀記得媽媽的聲音反覆在耳邊迴蕩「毛毛.噶來七飯哦.」

來了!那些藏在我記憶深處的家鄉美味……

【涇縣農家水豆腐】

說起涇縣農家水豆腐,可是家喻戶曉的美食!這是涇縣人飯桌上常見的「好飯好菜」呢。

這種散發著原汁原味豆香味兒的農家水豆腐,是我的最愛。

我對豆腐有一種特殊的偏愛,那切出一塊塊細膩瑩潔、方方正正的豆腐塊,仿似白玉,讓我看上心底就湧起莫名的喜歡和溫潤。

鄉親們總能把一樣的豆腐做出許許多多的花樣,可煎可炸,可蒸可煲,可拌可餡,有煎豆腐,炸豆腐,燜豆腐,豆腐圓子,豆腐乳,豆腐乾,豆腐花……

總覺得豆腐是在素菜裡能讓我吃出肉香味的東西,我依然記得兒時吃家鄉豆腐那種特別的、餘韻悠長的味道,多少年之後我對豆腐的那份感情卻始終如一。

看一眼,聞一下,鮮嫩爽滑的豆腐,總是讓我肚子裡的饞蟲被勾得蠢蠢欲動。豆腐也就成為我美好童年記憶的一部份。

家鄉水豆腐是我童年最為樸素的吃食,卻也是我最難忘的童年歡樂時光。從鄉村到城市,從童年到不惑,我一直深愛吃家鄉的水豆腐,從未改變。

【涇縣手工小刀面】

說起麵食,我心裡總覺得,在外面生活了這麼多年,也走過了不少城市,還是家鄉的小刀面最好吃。

我總覺得吃上正宗的涇縣手工小刀面就是一份滿足和喜悅!

家鄉的小刀面,是用小刀手工切出來的面。

這手工活,講究得很!

好的小刀面粗細得當,有一定的彎曲度和韌性,具有一種特別的誘惑力。

這種面吃到嘴裡感覺很有嚼勁。

涇縣的手工小刀面不同於超市賣的筒子面,也不同於北方人做的手擀麵,在做法和工藝上有很多講究。

做出來的小刀面要好吃,除了精湛的手法和刀法外,還必須要配製上等的麵湯。

穿梭在涇縣的大街小巷,必然要吃到的就是那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涇縣小刀面。

兒時我就愛這口,現在帶著小孩也經常吃,百吃不膩。

面鋪裡,我們看見面師傅握一把小刀面,丟進湯鍋裡過一下,撈起來的麵條是熟而不爛、根根分明,還散發出半透明的淺黃色質感,讓人見了便有食慾。

在我的印象裡,小刀面是涇縣老百姓最愛吃的麵食了。

我喜歡呼哧呼哧的吃著這面,那才叫唇齒生香、回味無窮啊!什麼海鮮大酒店,不如一碗小刀面!在外的遊子啊,多久沒吃家鄉的小刀面了?回家看看吧!那是一份牽掛!

【涇縣鍋巴】

鍋巴,最早吃的是家裡燒飯鍋底的鍋巴。

小時候,農村家家戶戶都有土灶臺,麥秸稈、稻秸稈、茅草、柴枝,那樣燒出的飯格外香,更別說那蹦脆金黃的鍋巴了。

當米飯熟好時揭開鍋蓋,一團白氣裹著濃濃的飯香撲面而來!

這香氣,從廚房的瓦縫、磚縫瀰漫到屋外……想起這情景,就懷念老家,用柴火和土灶做的美味的飯菜!那是媽媽的味道,那是家鄉的味道!

涇縣鍋巴粒粒金黃粒粒脆,成板成塊好兜藏,又經得起牙齒咬,咬起來有牛筋勁道,相當耐嚼。

做好的鍋巴像是被塗抹了一層油一樣,看上去焦黃晶亮,僅是察形觀色,就已令人食指大動。

鍋巴的美味是不可抵擋的!小夥伴們只吃得滿嘴是油,滿臉饞相,耳邊又響起了媽媽的嗔叨:「吃咧吃咧,塞得你的嘴洞子。」

原始的鍋巴得用農家大鍋煮飯才能得到,好吃不易得。

現如今,鍋巴不僅可以當零食、當糧食用,還可用它做出許多美味菜餚。而記憶裡的鍋巴,它香香脆脆,它的滋味飄在鄉村的每一個角落,無處不在。

【涇縣農家紅薯粉絲】

        

在涇縣老百姓的心裡,一定有這樣一種特殊的味道,是屬於紅薯的。

一碗熱氣騰騰的紅薯粉絲,一碗帶有家鄉味道的美食,總能觸動人們的心弦,勾起大家小時候的回憶。

紅薯從土裡來,土裡土氣的,可它全身是寶。

從莖、藤、葉到果實,再到手工加工成紅薯粉絲。

這其中的過程,既有家鄉人勤勞、善良、純樸、厚道品質,也有一縷縷濃濃的揮之不去的鄉情。

這美美的粉絲,久煮不爛,清香可口,絲絲柔滑,簡直就是我們的心頭好。

涇縣紅薯粉絲,當屬查濟小鎮的農家手工紅薯粉絲是涇縣人喜愛食用的美味和饋贈親友的一種佳品。

這樣的紅薯粉絲,除了健康和美味,還有著非常隨和的個性呢,想怎麼吃都可以,炒燉煎炸拌樣樣來都是一出質量和口感上乘之美食。

辛苦了,累了,想家了,捧一碗熱氣騰騰的紅薯粉絲,清香悠長,返璞歸真,一切都是那麼的寧靜和踏實。

我對涇縣農家紅薯粉絲永遠保留一份溫暖的記憶。

很多農村的美味,其實是在城市裡買不到的。難忘童年中那原汁原味,餘香滿口的紅薯粉絲,那是我童年的味道。

在外漂泊多年,每次從外地回家,我都會去農家小攤上吃上一碗家鄉的紅薯粉絲,感受那熟悉的滋味……

【涇縣趙大餅】

涇縣城,每天早晨是在大餅的熱氣與油香中醒來的。

小時候吃過的大餅已經成為我記憶深處的美食,其實它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食物,但它承載了幾代人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兒,刻在我們的血液裡,讓我們流連忘返。

小時候吃得最好吃的大餅也是吃得最多的大餅就是涇縣趙大餅了。

涇縣趙大餅有幾百年的歷史,代代相傳,現有多家分店,是真正涇縣人的「老口味」。趙大餅由於口味頗佳,食用方便快捷,價格實惠,深受涇縣百姓的喜愛,也是一道外來遊客值得一試的特色美味。

我小時候,喜歡站在做大餅的擺臺前看師傅做大餅。

大餅一鍋一鍋飄散著團團熱氣做出來時,整個餅店,充滿著大餅的香味。

新鮮出爐的餅是外焦裡嫩的,鬆軟的麵皮配上香濃的餡料,咬上一口感覺一天都是幸福的!小時候的大餅有肉大餅、蔥油大餅、菜大餅三種。

每一種餅都會讓我饞得直流口水。

這幾種餅的樣子其實都帶點土氣,但是它們的味道真的都是回味無窮。

每次在外想家的時候,這幾種家鄉的大餅就一直在我腦海裡縈繞。

 

【小結】

家鄉的美味是數不完的,無論我走到哪,走多遠,家鄉的美味是我說不盡的家鄉情,那種點滴在心底的親切感,塵封記憶裡的思念,總是讓人「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品味著故鄉舌尖上的味道,那些藏在我記憶深處的家鄉美味誒,在綿長不絕的思念裡,留下的只有永遠、永遠……

作者:王潔    編輯:夏至

爆料就添加涇彩金牌小編微信號:694383929,大禮包等著你

相關焦點

  • 別吃錯啦!2018涇縣24節氣美食指南,照著表吃就對了
    那我們就從一年之初開始,跟著24節氣吃遍涇縣美食吧~2018.02.04節令食材:白蘿蔔,薺菜推薦菜:薺菜春卷立春講究「咬春」習俗,要吃一些新鮮的野味,感念春的到來。清香的薺菜混合豬肉成餡,包成春卷,這是涇縣人「春天的美味」。2018.02.19節令食材:酒釀推薦菜:酒釀元宵
  • 涇縣冰山的石頭屋(二)
    由於整個冰山的地質構造都是出片石的頁巖構成的,因此座落於冰山兩側山坑裡的村落都有片石瓦蓋的石頭民居。涇縣除中村冰山村有石頭屋之外,中村鄉的梅村也有,與之相鄰的包合鄉八戶坑的清溪村也有。實際上冰山、梅村和清溪,從地圖上看都在一起,是位於冰山東南側兩個相鄰的山坑居民點。冰山是涇縣與青陽縣兩縣的界山,在該山西北坡的青陽縣境內同樣也有石片蓋的石頭屋。都是因為冰山出產這種頁巖片石的緣故。
  • 【美食】涇縣「茂林十二碗」
    請點擊標題下面的藍字「涇縣新聞網」,成為您的「訂閱號」,涇縣「第一手」大小新聞就在您的手中
  • 月銷6000+份,這家涇縣新晉「滷菜」,一鍋⑨料賭你沒吃過!
    認識狼妹的,都知道狼妹是個地地道道的四川姑娘,愛吃火鍋、麻辣串串。其實四川美食除了火鍋串串出名外,還有融匯四川人智慧與市井生活的「滷味」。剛出鍋的滷味是最好吃的,不僅新鮮,口感也是最讓人沉迷的。👇 👇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進入「涇縣吃貨小團團」的直播間鴨頭個大肉質飽滿,輕輕嘬一口煮的耙軟的骨頭,麻香的鴨肉和鴨皮瞬間全部含入口中,霸道的辣椒也融合進了鴨頭當中侵略舌尖,讓人慾罷不能!
  • 涇縣人的辣椒渣,讓你的味蕾跳動起來
    辣椒渣,涇縣人都不會陌生!有的地方也叫作渣辣子!
  • 70年,涇縣!||1949-2019!宣城年代紀事(涇縣元素很多)
    4月24日,宣城、旌德和涇縣解放。4月25日,郎溪解放。4月26日,廣德解放。4月30日,績溪解放。至此,宣城全境解放。1949年5月13日,中共宣城地委正式成立。同日,宣城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1952年2月,巢湖、宣城兩專區合併為蕪湖專區。
  • 國際賽事在涇縣這裡舉行…
    12月20日上午,2020中國涇縣本次賽事活動由宣城市教體局、涇縣人民政府主辦,涇縣教體局、涇縣文旅局承辦。作為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的一片「沃土」,涇縣將從全新價值維度、體旅融合、體育+產業的角度出發,用精彩的賽事呈現涇縣的山水資源,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同時也期望將本項賽事IP,打造成為涇縣年度旅遊暨體壇盛事。提升城市品牌,賦能全域旅遊,助力鄉村振興,促進涇縣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
  • 涇縣:對標看齊 打造長三角一體化文旅度假區
    日前,2020年「詩畫涇川·棲息桃花潭」長三角一體化旅遊聯盟百家旅行商走進涇縣活動在桃花潭鎮成功舉辦,共計百餘家長三角地區旅行商參加。    近年來,涇縣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著力堅持「生態涇縣、綠色發展」主基調,以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為主線,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實現精準脫貧、持續富民、文旅強縣。
  • 涇縣:為貧困家庭呵護希望
    莘國榮老師這一句話驅散了我們這些留守兒童心中的陰霾,讓我們感覺到了家的溫馨。」涇縣稼祥中學創辦於1994年,是一所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稼祥名字命名的市級示範學校,是一所保留著高中建制的初中學校。該校現有4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500餘人。2006年,涇縣教育局批准成立了面向全縣招收留守兒童的託教中心,利用該校停招後閒置的教育資源實施寄宿制教育。
  • 安徽涇縣:大會戰築夢大交通
    這是涇縣奮力推進交通建設的一個縮影。「十三五」期間,該縣持續以交通建設大會戰為主線,以「四好農村路」和「美麗公路」建設為抓手,加大交通扶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區域內聯外通水平,高質量推進交通運輸各項工作。
  • 中國涇縣國際山地自行車公開賽成功舉辦
    12月20日,2020中國.涇縣國際山地自行車公開賽在安徽省宣城市涇縣琴溪鎮旵山村成功舉辦,宣城市教體局局長劉國平、涇縣政協主席鄭光明、涇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永生,涇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張素蘭,安徽省自行車協會、涇縣教體局、涇縣縣委宣傳部、涇縣文旅局、涇縣信訪局、琴溪鎮、安徽綠寶集團及本次賽事的相關組委會成員單位負責人等出席開幕式
  • 涇縣行記|漢家舊縣,江左名邦 山川清淑,秀甲江南
    茂林十二碗(組圖)每年三四月,都是最值得把光陰託付給皖南的好時間。涇縣,有太多地方,都值得親自走過。桃花潭是涇縣的,查濟是涇縣的,宣紙是涇縣的,宣筆是涇縣的,而涇縣是宣城的;王稼祥是涇縣的,吳作人是涇縣的,《贈汪倫》是涇縣的,而涇縣是你我的。涇縣屬於每一個曾愛過這裡的人,屬於每一個願將他鄉作故鄉的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有些句子,是永遠無法超越、無法替代的。
  • 洪亮吉與涇縣黃田朱氏的淵源
    (洪編修新構精舍額為澹雲斜月西堂)其四憶其相交默契:培風閣上醉曾眠,復憶雲溪小泊船。中酒地誰同把酒,謫仙人更作飛仙。千秋重為文章惜,五嶽長宜姓氏鐫。此日懸崖真撒手,臨飆直到大瀛邊。蒼海桑田,在洪亮吉去世之後,朱珔與友人偶然至常州城外,他想起多年前曾在此地拜訪過洪亮吉,對方曾賦詩相贈,自己因為敬重他,常常將他的詩文置於行囊之中。
  • 涇縣文史隨筆:夏滸溪
    東出三四裡即為小坑半坑裡,溪過川山橋,就到了鑽水灘了,到了旱季,這段約五華裡的河道不見水蹤,令人納悶。再往下過了柳溪村、黃慄樹、背屋村,就到了郭峰村的衝家潭了,在這裡與大坑水相匯,形成夏滸正流。大坑水的源頭在芝嶺腳下,翻過芝嶺即是青陽宋衝。芝嶺東望,左首是青坑,抵接冰山盡頭;右首是灰坑,毗連田家山、黃柏嶺,與太平相壤。
  • 「四個涇縣」,這邊風景獨好
    全域旅遊哪裡都是美景9 月10 日上午,由劉孜、丁海峰等人出演的電影《雲雀》在涇縣黃田景區舉行開機儀式。這是繼《大江大河》之後,黃田景區迎來的又一個影視劇組。黃田景區獨特的徽派建築以及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在吸引越來越多遊客的同時,也讓很多影視劇組慕名而來,涇縣各地的美景被越來越多的人熟識。
  • 涇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政協委員在行動
    ……    8月5日,在涇縣丁家橋鎮「委員之家」的會議室裡,姚忠華、張漢榮等縣政協委員圍繞「發揮委員企業優勢,助力脫貧攻堅」建言獻策。    住丁家橋鎮縣政協委員活動召集人、丁家橋鎮黨委副書記袁婕表示,住該鎮的縣政協委員,特別是委員企業具有強烈的責任擔當,不僅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議,同時也在用實際行動支持全鎮脫貧攻堅工作。
  • 涇縣愛心志願者協會2020年會
    在荊棘叢生的山野上,有一種最豔麗的花朵,那就是孩子的笑臉;在浩瀚無垠的天際中,有一顆最明亮的星星,那就是孩的眼眸。在新的輪迴的起點,讓我們將目光再次聚焦這些可愛的孩子。因為貧困,他們過早地品嘗了生活的艱辛,因為家庭的不幸,他們背負著比同齡人更大的生活壓力。涇縣愛心志願者協會的志願者們,走過了春夏,見證了秋冬,收穫了希望,他們就是冬天裡那最溫暖的一縷陽光。攜來春風綻蓓蕾,奉獻愛心為明天。
  • 【九味牛黑牛烤肉】空降涇縣!9.9元搶100元抵用券→
    在涇縣難得吃到的谷飼和牛,肉質嫩滑,油脂含量豐厚。從M6-M12各類等級都可以嘗到,給你不一樣的口感體驗。乾料、水汁 、生菜醬…店裡準備了好幾種不同的調料,可以自己DIY調出自己心儀的配搭,不太會的可以隨時召喚店內的服務員幫忙。
  • 涇縣安吳:老城舊村新變化
    在安徽省東南部皖南山區的涇縣黃村鎮,有一座曾是「縣城」的小村落——安吳村。    這座三國時期的「安吳縣」,千年變遷,由縣、到鄉、再到村,歷史原因和行政區劃改革,讓安吳村在當地有著不同於其他行政村的特點,就是人口多、面積大、底子薄。
  • 涇縣:「四帶一自」讓貧困群眾脫貧更穩定
    近年來,涇縣大力推進實施「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培育發展園區、龍頭企業、種養大戶、合作社等「四帶一自」優秀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張國新是丁家橋鎮後山村建設組村民,因為身體原因,2014年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