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株野菜,逃得過中國大媽的手

2021-02-16 一食一宿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九行

ID:jiuxing_neweekly 作者:箋語

春天到了,又到了鄉野田間公園綠化帶等任何有樹有草的地方長出大媽的季節。

她們或背著雙手目光如炬,俯身來回尋覓;或一屁股扎進雜草堆裡,專注埋頭薅取;更有能人奮力踮起腳尖,攀上樹梢枝頭施展挑揀技能…儘管姿勢不同神態各異,但不要懷疑,她們進行的就是同一項運動,那就是挖(摘)野菜。野菜,究竟憑什麼吸引著一茬茬借春遊之名行挖野菜之實的義務除草大軍們,連如此特殊的今年也不例外。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的背後,是沒有一株野菜能活過春天。在小區的防疫關卡還沒全面解禁的大半個月前,身為熱心群眾本人的老藝術家就已經發現河堤邊公園裡,三三兩兩採挖薺菜的身影和新綠一同冒芽了。不扎堆不聚集,一米以上的安全距離和全程佩戴口罩的不適感,絲毫沒有影響她們掐尖打蔓的熱情,瞅準地盤後便作鳥獸散,埋頭苦幹的認真,仿佛每一個毛孔都在吶喊:如果說薺菜的破土還只能引發小範圍的狂歡,那麼到了清明前後,蒿草苜蓿馬蘭頭蒲公英等等一大波野菜相繼冒尖兒,野菜的採集工作便從個人行為上升至全民行動了。平常坐個車都要被讓座的爺爺奶奶們此刻腰不酸腿也不麻了,手拿小鏟子提溜著小袋子,就能往坡上竄。甚至於為了能摘取最嫩的香椿槐花榆錢葉,少部分年逾花甲的老太太們還強勢上樹了。別急著向掃墓路上順便採了把蕨菜回來炒臘肉的父母丟去白眼,真正能在挖野菜大賽中挖出風格、賽出水平的,那都是些為了野菜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神農後人。比如,湖北襄陽一村民踩著三月的尾巴出門去,在尋覓野菜芳蹤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掉進了荒草覆蓋、深度達四米的下水井裡,最終只能報警求援。近日,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已發現並勸阻了20餘起挖野菜的行為。對此,儘管每年都會遭到民眾的聲討,管理部門也曾反覆強調公園的灌溉水為中水、平時還會定期噴灑農藥等等,到公園挖野菜的行為依然屢禁不止。而可以看到的是,這支「大軍」中,不乏衣著體面、談吐優雅的群體。為了遏止因為野菜私慾而破壞環境的行為,《北京市公園管理條例》甚至出臺了罰款政策:在公園挖野菜被抓,少則50元,多則100。
可對於為了挖個野菜,單程車程需要四五十分鐘,車費都願意花掉一兩百的人來說,這點罰款還真阻擋不了他們對於野菜的嚮往。總之,為了野菜人類可以喪失理智到何種程度,這是不挖野菜的人難以想像的。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生活物資一應俱全,超市中的瓜果蔬菜也琳琅滿目,而這些野菜的營養價值有幾許、是否能吃也有待質疑,那麼,是什麼讓這些「城市人」一味追求食材本味,尋田覓園土味,並樂此不疲?如果野外採集工作不是以摸進公園糟蹋環境為代價,倒也算得上風雅。
畢竟採挖野菜是刻進中國人基因裡的本能行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詩經》裡,被點名的野菜就多達二十餘種:《周南·關雎》裡出鏡頻率之高,甚至高於「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荇菜就是一種綠葉開黃花的水生野菜,外觀習性和蓴菜相近,常用來煨湯熬粥;到了饑荒年代,野菜從常規食物變成了救命稻草,經歷過餓到前胸貼後背、只能靠揀麥穗挖野菜求生的祖輩們,對野菜有了戒不掉的情結:
而食物充足的今天,在美食作家汪曾祺看來:「過去家鄉人吃野菜主要是為了度荒,現在倒是為了嘗新了。」雖然野菜有風險入口需謹慎,但繞不過化腐朽為神奇的我國料理大法,讓味道苦澀、口感粗糙的野菜,也能化身吃貨心中白月光似的存在。「鮮薺登盤乍吐花,嫩苗爭長傲春奢」,春天最有名的野菜非薺菜莫屬。薺菜生性強健南北可生,氣味清新鮮美甘甜。帶有鋸齒的薺菜葉在三四月間最為鮮嫩,無論清炒、做湯、調餡還是煮粥,都別有風味。等到雪白細碎的薺菜花開,就不太嫩了。但江南一帶有個舊俗,在三月三上巳節,男女都會摘薺菜花戴在頭上,用薺菜花煮雞蛋吃。 薺菜做湯,碧綠鮮甜,東北人很喜歡用面面的土豆一起燉著吃。薺菜和豆腐做羹,則青白淡雅,嫩滑無比。薺菜調餡,包成薺菜春卷、薺菜鮮肉餛鈍、薺菜鮮肉餃子,化為一首首春天的風物詩。薺菜焯後切碎,豆腐切丁炒過,和成餡做薺菜豆腐包子,幾口一個都意猶未盡。在吃上從不認輸的蘇東坡,就曾獨愛薺菜。不僅開創了薺菜蒸白魚的新式做法,還將一道薺菜羹發揚光大。如今被炒成貴貨的香椿,用來炒蛋、拌豆腐都夠不上炫富,真正奢侈的吃法是鹽水稍醃漬後,撇水裹上雞蛋麵糊入油鍋炸熟,撒上椒鹽食用。酥脆的口感加上自成一派的香味,吃過這道香椿魚,才算是沒有白白浪費一個春天。北京人還喜歡醃香椿,用來拌黃豆、拌豆腐,做下酒小菜,做麵條澆頭。香椿枝頭春意鬧,吃椿必須搶時間,等長成枝條就沒法入口了。

「楤木遍刺鵲不踏,春發新芽引人掐。」

北京人掰香椿樹的芽,東北人則看上了龍牙楤(sǒng)木的嫩芽,俗稱刺嫩芽、刺老芽、刺龍牙,是東北特產的山野菜。春末夏初時節採摘,味道清香,肉質肥厚,是有葷香氣質的野菜。刺嫩芽炒雞蛋,香濃可口,能跟香椿炒雞蛋平分春色;刺嫩芽裹雞肉茸汆熟,吊進雞湯裡,做成翡翠刺嫩芽,白綠相間如同翡翠,滑嫩鮮美;刺嫩芽和海米口蘑同燒,勾芡後微紅油潤,質嫩不膩,鮮味十足。細說起來,野菜的可塑性還真是讓人敬佩。可甜可鹽,可俗可雅,可做家常小炒,亦可做精緻點心。
一向被視為山珍的山蕨菜,口感鮮滑爽脆,是農家熱炒的當季頭牌。可其中卻含有對人類可能致癌的2B級致癌物原蕨苷,通過處理後可減少,但並不能完全清除,嘗個鮮倒沒事,如果當成常規食物長期大量食用,可就危險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九行》微信公眾號(ID:jiuxing_neweekly)。九行是《新周刊》旗下的新銳旅遊平臺,專注於研究一切不正經的旅行藝術。你的城市有什麼值得觀察?不如來看看診療單:奇遇記、旅行觀、格調局、覓食計、城會玩……分分鐘十萬靈感!

掃碼關注我們 

這是一個有趣的全球創意平臺,搜羅全球好玩好用性價比高的好物,讓你的生活更有品質!

相關焦點

  • 城裡大媽為啥對農村的野菜情有獨鍾?聽完大媽們的解釋,我樂壞了
    城裡大媽為啥對農村的野菜情有獨鍾?看完大媽們的解釋,我沉默了每年到了春天,農村地裡野菜長出來的時候,城裡的大媽們就跟瘋了一樣,三五成群的湧入農村,開始了新的一輪農村野菜的爭奪戰!生活在農村的朋友一定對此深有感觸,農村的土地只要城裡的大媽去過的,那絕對是寸草不留啊,城裡的大媽們總是空手而來,滿載而歸,每次看到大媽們背著鼓鼓的行囊返程的時候,我都特別好奇,裡邊究竟裝的是啥?今年一直閒在家裡,由於農村管制的比較嚴,城裡大媽來的少多了,還真有點不習慣。
  • 你小時候去挖過野菜嗎
    早春,野菜最多的地方就是向陽的低谷處那些地塹和草坡。好了,到了那個小山谷的上面,先把籃子輕輕一推,叫它自力更生的下去吧。再來看我的!蹲坐在上面兩手扶地,像現在兒童玩滑梯一樣,「嗖」的一下,我也下來了。偶爾有那麼一兩個,因掌握不好力度一下滾了下來,不過沒有關係,新犁過的地軟軟的,一下就把你接在了懷裡,一點也跌不著,倒是會換來一片善意的笑聲呢!
  • 中國大媽VS俄羅斯大媽,誰更勝一籌?
    但是中國都大媽們就不一樣了,年輕的時候或許沒有那麼驚豔,但是幾十年順順噹噹地活下來,顏值的評判標準或許不是外貌了,而是那種舒展的姿態,和不容忽略都自信。而朝陽大媽這個梗,現在就成了正義化身的代名詞,泛指有見義勇為心理的群眾。而對於俄羅斯大媽愛管「閒事」這個習慣,想必大家也是耳熟能詳了吧,大家一定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吧,冬天的時候在大街上隨便遇到個大媽,大媽都一定會叮囑你帶上帽子,多穿點。所以啊,俄羅斯大媽的俄語是тётка,俄羅斯還有這樣一句諺語:Голод не тётка.
  • 歡喜冤家小甜文:她過上了逃逃逃的生活,他過上了追追追的日子
    歡喜冤家小甜文:她過上了逃逃逃的生活,他過上了追追追的日子小可愛們好呀,今天小編又和大家見面啦,小編也算是一個老書蟲啦,各種類型的小說都會去看一些,可以給大家推薦不同類型的書籍哦。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歡喜冤家小甜文:她過上了逃逃逃的生活,他過上了追追追的日子!
  • 喬家大院:野菜糰子好吃嗎?慈禧吃的津津有味,喬致庸敗北
    慈禧離開了皇宮就等於沒有了財政收入,但過慣了奢適生活的慈禧哪能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而慈禧一行逃到山西的時候受到喬致庸的款待,也算是解決了慈禧的燃眉之急。此時影視劇中的情節就開始了。影視劇中喬致庸作為山西的富商,雖說有錢但卻非常的愛國,他看不慣窮人被欺負,更不想當亡國奴,因此便不顧手底下人的反對毅然決定借給慈禧30萬兩白銀。與其說是借,倒不如說是給。
  • 中國健身鄙視鏈,大爺大媽在頂端
    今時不同往日,這些描述中國大爺大媽第一個不答應。,偏偏就和樹過不去。 除了參觀寶地,也是為了看大爺大媽健身。 國外媒體曾做過一期老年健身軍團的報導《事實證明中國爺爺奶奶們比你們更健壯》。 由此,這股東方神秘力量的真面目終於曝光。 一眼望去,好傢夥,哪裡像大爺大媽,分明就是中國版史泰龍集合。
  • 芬蘭女兒嫁到了中國,芬蘭大媽到中國後感嘆:這過得什麼日子!
    因此一位來中國看女兒的芬蘭大媽,一下飛機就呆住了,非常驚訝地質問:女兒這過得是什麼日子?!其實按照我們的觀點來看,是很正常的普通生活,但是中國人實在是太多了,公交車、地鐵上通常都是擠滿了人,我們對於這種擁擠也非常的習慣,甚至早晚高峰期的時候被擠成魚罐頭都習以為常,但芬蘭人看了之後就會嚇到面無人色,懷疑這是不是什麼酷刑。
  • 《故鄉的元宵》、《故鄉的野菜》
    送麒麟的沒有表演,沒有動作,曲調也很簡單。送麒麟的來了,一點也不叫人興奮,只聽得一連串的「格炸炸」。「格炸炸」完了,祖母就給他們一點錢。 街上擲骰子「趕老羊」的賭錢的攤子上沒有人。六顆骰子靜靜地在大碗底臥著。擺賭攤的坐在小板凳上抱著膝蓋發呆。年快過完了,準備過年輸的錢也輸得差不多了,明天還有事,大家都沒有賭興。 草巷口有個吹糖人的。孫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
  • 《挖野菜》文:孟桂蘭
    每當下午放學或星期天,幾個野丫頭,就會聚在一起,挎著籃子去挖野菜。手裡拿著一塊玉米餅子,從家裡小院中拔一棵大蔥,用手擼一把,邊走邊吃。愜意極了。花季童年,有的扎著二根小辮,有的被媽媽剪個嬤菇頭。大家都穿著媽媽做的粗布衣服,有的衣服上還打著補丁,穿著媽媽做的布鞋。和現在孩子們比起來,顯得傻乎乎的樣子。可心裡還是美滋滋的。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童年的微笑。
  • 中國大媽引領時尚潮流!非洲設計師拍大片,複製大媽土味拍照造型
    這個六芒星的時髦拍照法,早在前幾年就已經被中國大媽們演繹過了。而且還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花樣。 除了拿大媽們的生活日常作為設計靈感,這個品牌還為中國特有的縣域文化和大媽潮流文化製作了很多宣傳海報,一心想把中國大媽送上國際的時尚舞臺,還別說,宣傳大片拍出來後,莫名有種復古的時尚濾鏡
  • 孕婦公交上沒有給大媽讓座,大媽說「就你這樣將來孩子早晚得掉」
    事發當時也是處於一個假期期間,來來回回上車的人也是相對比較多的,很多人都沒有坐著,但是這種情況在公交車上也確實十分常見。這時候突然從李女士的旁邊突然過來了一個大媽,大媽看到李女士非常年輕,就想讓李女士給他讓座,並且嘴裡還說著「現在的年輕人真是讓人越來越不懂事了,一點都不懂得尊老愛幼,一個老太太上來也不知道有人給讓個座」。
  • 中國大媽,已經成為世界公害了!
    人性的良知並不會因為一個人年齡的增長而增長…世態是~一個人如果沒有與時俱進 ,那麼年紀越大,人性會越齷齪。。。有些中年婦女在中國是一種自然災害,這倒不是因為她們不好看,而是她們故意要噁心人!同時也在噁心自己。「可愛的中國大媽」, 天下三分明月夜, 無奈二分歸大媽。 中國人可能是真的有錢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在那些比較著名的景區,到處都可以看到擠擠碰碰、吵吵嚷嚷的中國遊客。
  • 農村水溝邊上的野草,被稱為「牛舌頭」,殊不知是上好的野菜
    其實這些看上去沒有什麼用處的野草,都有自己的價值,不管是食用也好還是能夠入藥。今天介紹的野草,它總是生長在水溝邊上,在農村也是數量眾多,被稱為「牛舌頭」,殊不知它還是口感上乘的野菜。牛舌頭的葉片比較寬長,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見過真正的牛舌頭,和這種野草的葉片很相似 ,其實它的學名叫做「羊蹄」。
  • 鹽池人都摘野菜走~這幾種野菜再不抓緊吃,就得等明年了!
    春雨一過,辣辣們就會紛紛冒出頭,呼朋喚友拿上各種自治的小刀,去田間地頭山壠開挖。辣辣嚼起來有種淡淡的辣味,估計固原各地的娃娃小時候都挖過、嘗過。對它,老一輩人都有著特殊的感情,因為在那個青黃不接的歲月,辣辣菜可是救活了不少人的命。
  • 移風店鎮沽河岸邊可食用的野菜-----你吃過幾樣?
    移風店鎮大沽河流域有很多可以食用的野菜哦,有些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的,朋友們,你們還有多少能叫出名字的?
  • 書中野菜香
    野菜竟有四百多種,聽來令人難以置信,又令人垂涎。於是一一搜尋,看看有沒有自己熟悉的野菜品種。發現有榆錢香椿沒有槐花,有苦麻子掃帚菜沒有馬齒莧。也許作者所居黃山屬於南方,槐樹、馬齒莧並不在那裡生長。所以想,如果這本《野菜博錄》能將每種野菜的生長地域和生長季節也都一一考明,那真是一本採食野菜的攻略大全了。
  • 中國大媽也很可愛,旅遊標準動作炫翻天
    ,內側手斜下伸出,寓意為一隊大雁在飛行途中遇到勁風,正迎風展翅。招式五:白鶴亮翅這一招叫「白鶴亮翅」(這是太極拳的一個招或,這裡是借用),由兩位大媽並肩,外側的手向上舉,過頭頂,並與另一位大媽向上舉的手相牽,內側的手下垂,置於身後,與另一位大媽手相握
  • 最近挖過野菜嗎?分享一下可以嗎?
    雖然穀雨剛過,春天又要結束,夏季即將來臨,野菜們陸續開花結籽,澀味加重且口感不再鮮嫩,食野菜的黃金季節即將過去。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長時間宅在家裡,房前屋後坡上坎下挖了個遍,野菜比那年都吃得多,也嘗試了新的野菜和新的吃法。
  • 比中國大媽更狠的日本歐巴桑
    話說,在日本大阪出產的名物裡,有一種地球上最接近中國大媽的物種,差不多和章魚小丸子一樣有名。那就是大阪歐!巴!桑!她們喜歡穿豹紋……其實撇開這一點不談,我總結了一下偽基百科的意思,說到底,大阪大媽大概是地球上和中國大媽最接近的物種了……不信你看看這畫風:
  • 《海賊王》到現在還沒有解釋的幾大「名梗」,海迷:我們等得好苦
    在這樣一個世界級別的動漫中,也是出了很多無法解釋的「名梗」,一直等著官方給出答案的海迷們更是直呼等得好苦。那麼,接下來咱們就來聊聊《海賊王》動漫中到現在仍然沒有解釋的幾大「名梗」。老沙被「上帝之手」打敗之後被剝奪了名號關進推進城,頂上戰爭期間逃了出來,之後在狂熱行動中展現了無與倫比的領導能力與大局觀提點提醒羅對巴雷特從內部實施分解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