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因為封建思想的影響,大多數知名的歷史人物都是男性。但是這也並不太表中國古代歷史上就沒有知名的女性人物,我們最為熟知的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女皇武則天。除了唯一的女皇武則天,歷史上有很多的太后,皇后也是歷史風雲人物,比如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位——蕭太后。
輔佐皇帝,展露才華
蕭太后是遼宋時期的蕭綽,小名叫做「燕燕」。她出生於遼國的貴族,是重臣蕭思溫的女兒。年僅17歲就入宮選秀冊封為皇后,也許歷史就是這樣,每一個強勢的皇后背後都有一個體弱多病的皇帝。
蕭太后的丈夫是遼景宗耶律賢,遼景宗自幼就體弱多病,這也就給了蕭太后參與軍國大政的機會。遼景宗在位期間,蕭太后就陪同丈夫參與軍國機要的決策。也正是在這個輔助丈夫的過程中,蕭太后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才能已經嶄露頭角。
先皇駕崩,內憂外患
公元982年,年僅35歲的遼景帝駕崩。才12歲的耶律隆繼承皇位。先皇駕崩,新帝年幼,朝廷上下,暗流湧動,諸王們對於皇位一個個虎視眈眈。除了遼國本身的危機,外部的危機同樣巨大。宋太宗趙光趁機北伐,想趁機打擊這對孤兒寡母。
內控局勢,對外用兵
面對這種內憂外患的形勢,蕭太后以她老道的政治手段控制局面。蕭太后對內迅速平穩的完成了政權的交替,讓諸王退回了自己封地。對外,蕭太后任用良將,統領遼軍,讓宋朝兩次北上伐遼都已失敗告終。到了後來,宋朝的士兵出現了「談遼色變」的情景。這一年的蕭太后也只有30歲!
蕭太后掌權期間的輝煌
正是在蕭太后攝政的期間,遼的實力達到了頂峰。在蕭太后的一手推動下,遼在政治上破舊立新,力排眾議,推行新政,完成了遼國從原始部落到封建王朝的巨變。在教育文化上,他們學習科舉制度,任用擁有治國之才的人,打破原來的血統主導,改善遼國的人員階級流動。
在經濟上,減免賦稅,鼓勵開墾荒地,使農耕逐漸成為遼國的主導經濟。在外交上,注重改善契丹族和漢族的關係。在蕭太后的支持下,遼國於宋朝籤訂了「澶淵之盟」。澶淵之盟不僅促進了遼宋兩國邊境茶馬貿易,給兩國帶來了一多百年的和平安定,還讓遼國每年多了10萬兩的白銀和絹20萬匹。這對於經濟落後,而且偏遠的遼來說是巨大的好處。
太后竟然下嫁給大臣
其實蕭綽蕭太后不僅在軍國大政上果敢魄力,在個人的感情上她也是衝破封建男女思想,勇敢地追求屬於自己的感情幸福。她不顧封建世俗的非議,竟然以太后的身份再次出嫁給了韓德讓。
想秦朝的趙姬太后以嫪毐,甚至唐朝已經稱帝的武則天和韋小寶,哪一個敢光明正大以太后的身份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在封建王朝,女子再婚似乎是一個見不得人的事情,特別是皇室更加忌諱。蕭太后這是該有多大的魄力和勇氣才敢以一個太后的身份去下嫁給一個漢族人韓德讓!在這件事情上,蕭太后絕對是中國歷史上的唯一一人!
蕭太后的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罕有的愛情,事業,家庭皆大歡喜的女人。朝廷上能夠駕馭文武百官,對外能夠統兵殺敵,家庭愛情上用於追求本心,這種成功的人生,歷史上有幾人可以做到?所以,你說她厲不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