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他勤耕苦讀,立志「拯民於水火」。成年後,他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屢創奇功。他精通兵法,雖是傲骨錚錚的將領卻也有著幾分儒雅之氣。他就是軍神——劉伯承。今天讓我們學習《軍神》這篇文章,走進這位偉人。
字詞指導
1、了解多音字「繃」在本課的正確讀音。
2、結合字源信息,正確書寫「衷」與「祥」。
3、積累文中四字詞語,讀詞入句,初步感知文中人物表現。
①結合文章內容給詞語分組
②通過分組了解詞語所描寫的人物。
③帶詞入句進行朗讀,初步感知人物表現。
整體感知文意。
學生自主概括的主要內容,可以採用下面的方法:
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概括文意;按照問診時、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後的順序概括文意。品讀語句,體會精神
默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哪些語句能夠說明劉伯承堪稱軍神,標劃下來。
病人一聲不吭,他雙手緊緊抓住身下的白床單,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病人臉色蒼白。他勉力一笑,說:「我一直在數你的刀數。」
問診:堅強 淡定 勇敢無畏術前:冷靜 果敢術中:毅力驚人 頑強堅定術後:樂觀 堅毅
問診:1.聯繫文章內容和課外資料,體會劉伯承傷勢之重。
2.通過表現,揣摩人物內心,體會劉伯承的堅強淡定。
術前:1.通過劉伯承和沃克醫生表現的對比,體會劉伯承的冷靜果敢。
2.引入資料,探究劉伯承不打麻藥的原因,體會他繼續投身革命的決心。
術中:1.通過沃克醫生和劉伯承的表現揣摩他們的內心,體會劉伯承驚人的毅力和頑強的意志。
2.想像畫面,有感情朗讀。
術後:通過對話體會劉伯承的樂觀、堅毅。
總結朗讀技巧
1.關註標點符號,讀出語氣變化。
2.藉助提示語,讀出語氣變化。
3.想像畫面,讀出語氣變化。
大家可以嘗試以沃克醫生的口吻講故事。
怎麼樣才能把故事講好呢?教師送出小錦囊:
第一個小錦囊:注意轉換人稱,以沃克醫生的口吻講故事。第二個小錦囊:藉助心情變化圖,講出沃克醫生內心的變化。拓展閱讀:《豐碑》
第一次理解豐碑:指的是軍需處長
軍需處長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從哪些描寫體會到的?把感受批註下來。
(1)對軍需處長的印象:捨己為人 不怕犧牲。
(2)品讀7自然段中的語句談體會:
①單薄破舊:體會讓出衣服——捨己為人
① 鎮定安詳:體會不怕犧牲
第二次理解豐碑:指軍需處長捨己為人、不怕犧牲的精神。
1.瀏覽課文,找到軍長的表現。
2.畫出軍長內心變化圖。
3.品讀語句,體會軍長的內心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
①品讀6自然段「愣了一下」,體會軍長驚訝的內心。
②品讀8-10自然段,通過軍長的表現揣摩內心,感受他的憤怒。
③品讀12自然段,通過表現揣摩軍長內心,體會他知道真相後的敬佩、愧疚、自豪、惋惜……的複雜心情。
第三次理解「豐碑」:鼓舞戰士們勇往直前的動力。
激發閱讀興趣,布置作業
(一) 激發學生繼續閱讀長徵故事的興趣。
(二)布置作業。
1. 找一找長徵中的故事讀一讀,運用學到的閱讀方法品讀故事中的人物。
2.繼續練習以沃克醫生的口吻把劉伯承的故事講給家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