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田喵喵,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
中國有句俗語,叫:富不過三代。
很多人只記住了這句,卻不知道它完整的句子其實是:「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倘若父母留給孩子的只有「財富」,倘若後代子孫不成材、坐吃山空,那麼,富就不會過三代。
如何才能富過三代?老祖宗早就告訴我們:傳承良好的家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堂課,良好的家風對家族發展起決定性作用,富能過三代,其實是整個家庭的成員受良好家風薰陶的結果。
財富的積累,很多時候一個人也可以完成,家族的興旺卻需要一個集體的齊心協力。在歷史的浪潮中,一個人成功不難,但一整個家族興旺三代以上甚至百世的,卻鮮有存在。
老話常說:「家有四樣,不富也旺」,那麼,這「四樣」指的是什麼呢?一個家族想要興旺發達,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以下四點,我們一起來看。
第一樣:勤儉節約的家風
有這麼一個家庭,父輩們吃苦耐勞,辛苦闖出一片天。
到了孩子們這裡,卻一個個不愛學習,且非常懶散,出來社會後工資不高,花錢卻大手大腳,不僅收入月月光,還欠下不少網貸,二三十歲的年紀還在向父母伸手要錢。
家裡的父母原本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卻日日為這些不爭氣的兒女犯愁,甚至為了幫子女還「債」,不惜一把年紀出去風吹日曬、打工賺錢……
試想,這麼一個家庭,又怎麼能富裕,怎麼能興旺呢?
正如《正面管教》一書中所說:「管教孩子,一定要在六歲之前開始,倘若在孩子小的時候你不想管,等到12歲之後你再想管也管不了了。」
那麼,作為父母應從小管教孩子什麼呢?曾國藩在《曾國藩家書》中勸誡子女:「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字惰致敗」,「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官至兩廣總督,卻要求家人生活簡樸、遠離奢華,曾國藩的原配夫人一直帶著子女住在家鄉老家,夫人在家手無餘錢,親自下廚、紡織。
曾國藩要求子女,每天早上起床穿戴整齊後,要先把所有房子打掃一遍再坐下來讀書,每日必練字至少1000,並告誡子女飯菜不能過於豐盛,衣服不能過於華麗,出門要輕車簡從……
在2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曾國藩後人出了240多位傑出人物,個個出人頭地。
不得不說,曾氏家族的興旺,與曾國藩歷來倡導的「勤儉節約」的家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第二樣:兄弟和睦,子女孝順
兄弟和睦、子女孝順的家庭,堅固得像一座堡壘,外人就算再想打也打不進來,而兄弟不睦,家庭內部勾心鬥角,甚至反目成仇的家庭,就算沒有外力的衝擊,也無法長久興旺。
晚清名臣曾國藩曾在家書中勸誡子孫後代:「兄弟和,則窮民小戶必興;兄弟不和,雖然世家宦族必敗。」
意思是,兄弟和睦的家庭,雖然是窮困的平民百姓、小戶人家也一定會振興家邦;而兄弟不和,即使是世代官宦的貴族大戶人家也必然衰落。
老話常說:「家和萬事興,家和則福自生。」一個家庭的興旺發達,必然有一個重要因素:兄弟和睦、子女孝順,家庭成員之間足夠包容、相互扶持、團結友愛、齊心協力。
倘若一個家庭越來越衰敗,或者一直興旺不起來,往往也伴隨著家庭不和睦的跡象。
第三樣:父母重視教育,一代比一代強
一位知名企業家曾說:「父母事業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在子女教育上的失敗。」人到晚年,倘若孩子沒有出息、不讓人省心,那將會成為老年人最大的痛苦根源。
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一生培養了兩個非常優秀的兒子,在勤奮工作之餘,傅雷一生格外重視家庭教育,在他的教育理念中,做人應該是德才兼備且以德為先的。
在《傅雷家書》中,他不斷強調:
「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緊的是先要把一個人儘量發揮好,沒成為某某家之前,先要學會做人;否則某某家不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貢獻。」
傅雷重視子女的先天稟賦,也重視後天環境對子女成長的作用。
他說:「無論多麼優秀的種子,沒有適當的環境、水土、養分,也難以開花結果,說不定還會中途變質或夭折。」
因此,在發現了兒子的音樂天賦後,傅雷非常用心地進行引導,且嚴格要求自己,言傳身教,「潤物細無聲」地薰陶,對兒子的成長傾注了滿腔的心血。
可見,子女的成才從來不只因為「天賦」,更多的是父母從小對教育的重視,和為之默默付出的無限心力,也唯有如此,才能一代比一代強。
正如近代顏惠慶在回憶父親顏永京時說的那樣:「雖然父親並沒有給我們這些子女留下遺產,但他對我們這些子女教育的重視和投入卻又勝過家財萬貫。」
第四樣:子女愛讀書,遇事懂變通
《顏氏家訓·勸學篇》裡有這麼一句話:自古明王聖帝,猶需勤學,何況庶乎!
一個人想要立足社會,想要在這一生中有所成就,就一定得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腹有詩書方能氣自華。
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讀書,一直是家庭教育重中之重,是子女成才必經的旅途。
曾國藩勸誡子女勤讀書,並在家書中引導孩子:
「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到而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於曾國藩而言,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更是兒女成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項。子女愛讀書,遇事懂變通,這樣的家庭才能興旺發達。
曾國藩還說,看一個家族的興敗,就看三個地方。第一看子孫睡到幾點,可以看出這個家族是否會懈怠下來,第二看子孫有沒有做家務,因為勤勞、勞動的習慣影響一個人一輩子;第三看子孫有沒有在讀聖賢的經典,因為「人不學,不知義,不知道。」
家庭,就像是長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的鎧甲和軟肋。家庭和睦興旺,是每一位家庭成員最大的福氣。
希望你的家庭也有勤儉節約的家風,能夠兄弟和睦、子女孝順,父母重視教育,子女愛讀書。
做好以上這幾點,那麼,相信一個家庭離興旺發達就不遠了,家庭興旺了,那麼財富自己也會找上門來,整個家族的日子就會紅紅火火,越過越好。
願你有這樣的福氣。
-END-
本文配圖:來源網絡
@我是田喵喵,關注我,進我主頁看看,和我一起探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