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何小敏 通訊員 王薇)為了解市民對今明兩年廣州經濟形勢的判斷和消費變化情況,廣州市統計局通過萬戶居民調查網對全市11區41條行政街200個社區,5000名年齡在18-65周歲的常住居民進行了入戶追蹤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對當前家庭生活水平評分為6.80分,與去年的同一調查結果基本持平;分別有超過五成和近六成的受訪者認為明後兩年家庭生活水平、經濟形勢會「越來越好」;疫情改變市民短期消費傾向,受訪者家庭消費支出計劃趨向穩健,支出分配與去年相比,消費和儲蓄支出佔比略有下降,還貸和投資支出佔比稍有提高;近七成受訪者家庭在疫情後增加網絡消費行為,超過六成的家庭表示考慮增加網絡消費;夜間消費相關活動效果初顯,調查時已有近六成的知曉率和一定的參與度,受訪者最希望在促進夜間經濟的同時加強社會治安維護和經營秩序管理;在提振消費促進市場繁榮若干舉措中,提高產品質量、優化市場供給最受市民推崇。
過半受訪者認為家庭生活水平會「越來越好」
今年以來,總體經濟形勢雖受疫情影響,微觀家庭生活水平變化不大,市民對未來生活向好仍較有信心。在穩經濟恢復、保民生福祉組合拳的強力託舉下,受訪者當前家庭生活水平穩定,對當前生活水平的評分為6.80分,較去年略降0.1分。受訪者對家庭生活水平向好的信心未有受到衝擊,與去年相比變化不大,認為家庭生活水平未來兩年會「越來越好」的比例為51.5%,較去年略降0.9個百分點;有40.0%認為未來兩年家庭生活水平「變化不大」,較去年降低2.8個百分點。市民家庭生活水平的變化和預期等折射出我市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
對於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隨著經濟穩定恢復態勢的延續,超過八成市民保持了對總體形勢預後平穩向好的信心,其中56.9%的受訪者認為廣州明後兩年經濟形勢將「越來越好」,26.1%的受訪者認為明後兩年將「變化不大」。持觀望態度、表示「說不清」的市民增多,佔比從去年的8.6%提高至13.0%。
市民網絡消費行為熱度增加
疫情影響減弱,市民消費支出計劃趨向穩健。在疫情短期影響下,受訪者家庭支出分配中,消費和儲蓄支出佔比分別為46.5%和18.4%,較去年分別降低3.8個和0.7個百分點;還貸和投資支出佔比(佔比分別為12.9%和10.1%)則較去年分別提高1.9個和1.7個百分點;其他支出(佔比12.1%)佔比較去年提高0.9個百分點。在明確表示會增加消費的受訪者中,過半受訪者(佔比54.2%)計劃增加的是「日常衣食住行等普通生活服務類消費」,基本開支類穩佔首位;其次是滿足個人更高層次需求的「休閒旅遊」(44.2%)和「教育培訓」(43.6%)類;家庭固定資產類和康體類需求也不低,計劃增加「家電家具等耐用消費品」(31.4%)、「健身保健」(25.1%)、「文體娛樂」(22.5%)和「住房」(20.2%)等消費計劃的比例在兩到四成之間。
在表示下半年不會增加消費支出的596名受訪者中(佔比11.9%),問及不新增消費的原因,需求和客觀條件的限制較經濟因素的影響更大,36.1%表示因為「不需要」,35.6%表示由於「疫情等客觀條件限制」,表示受「物價上漲」「收入減少,無法支持更多消費」和「收入不穩定」等因素影響的分別佔31.5%、29.7%和25.2%。
市民網絡消費行為熱度增加。網際網路零售逆勢增長。調查顯示,超過六成半受訪者家庭在疫情後增加了網絡消費行為,其中表示「顯著增加」和「增加一些」的分別為21.8%和46.0%。網際網路讓美好生活「始終在線」,「宅經濟」使消費向線上持續轉移,受訪者中61.2%表示未來將考慮增加網絡消費,其中8.2%表示會「大幅增加」,53.0%表示將「增加一些」。
約九成市民知曉直播電商
約九成市民知曉直播電商,近七成觀看過,參與度有較大提升空間。為在危機中尋找新機,今年3月底,廣州市商務局印發《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推進實施直播電商催化實體經濟『爆款』工程,將廣州打造成為全國著名的直播電商之都」的目標,通過創新商業模式,激發傳統商貿業新動能。
經過數月的發展,至調查時點,市民對直播電商的知曉率已達較高水平,參與前景廣闊。近七成(68.0%)受訪者觀看過網絡直播帶貨視頻,其中表示「看過也購買過」 的有23.9%,「看過,但未購買」的有44.1%;表示「聽說過但沒看過」和「沒聽說過」的比例分別為21.5%和10.5%。知曉率(89.5%)較高但實際參與度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潛力值得持續推進挖掘。
有過網絡直播購物經歷的受訪者對此類購物體驗一般,推薦度有待提升,僅27.5%表示「好,會向他人推薦」,分別有62.7%和3.4%表示「一般,不是特別推薦」和「差,不推薦」,有6.4%的受訪者存在「其他」意見。
在知曉但不觀看網絡直播帶貨視頻的受訪者中,分別有44.9%和43.7%表示不觀看的原因是「感覺自己買更方便也更適合」和「擔心會有質量問題」,受「宣傳誇張,與實際不符」(33.3%)、「沒意思且浪費時間」(32.8%)、「 缺乏現場體驗感」(30.1%)等因素影響的比例在三到四成之間。在網絡直播帶貨銷售中,除了商品本身的吸引力,網絡主播的號召力也不容小覷,廣州人較為信任的是「專業」的推介。
在各類直播帶貨網絡主播中,受訪者最青睞「行業領軍人物」(中選率為48.0%),其次是「明星主播」(39.5%),「品牌總裁」和「地方領導」的吸引力相當,分別為33.2%和 31.7%,有一到兩成半受訪者表示「奧運冠軍」(23.4%)和「網紅」(18.4%)更吸引人。另有23.2%表示無論哪種類型「都不喜歡」。
電影院等成夜間消費首選
近六成市民對夜間消費活動有一定了解接觸,知曉率和參與度均有較大提升空間。廣州市從6月中旬開展「YOUNG城YEAH市」羊城夜市活動,發動市內各商圈、綜合體、文旅場所等,打造夜間消費活動精品,推動夜間消費發展效果初顯,在問及是否知曉和參與廣州推廣的夜間消費相關活動(如2020「YOUNG城YEAH市」夜間消費節)時,7.9%的受訪者表示「參與過」,51.8%表示「聽說過,但未參與」,知曉率將近六成。
調查顯示,電影院等休閒娛樂場所成為最多(42.0%)受訪者夜間消費的首選之地;「大排檔」「 珠江夜遊等夜間景點」「 購物場所」等亦是排名靠前的夜間消費場所,選擇率在兩成半到三成半之間。可見市民在夜間更傾向於放鬆身心的賞、食、遊、購活動。對於促進廣州「夜經濟」發展,受訪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加強社會治安維護」(67.8%)和「加強經營秩序管理」(62.2%),50.6%的受訪者則認為「保障食品、交通、消防等安全」更重要;認為「提高晚間交通便利性」和「加強環境衛生監管」更重要的比例分別為47.6%和46.4%。
「提高產品質量、優化市場供給」舉措最受市民推崇
市民消費看重產品質量,優化市場供給最受推崇。廣州市於5月初出臺《關於提振消費促進市場繁榮的若干措施》,從活躍消費氛圍、優化市場供給、創新消費模式、促進消費升級、提升消費載體、壯大企業主體等六個方面提出了促進消費的20條措施。
在廣州市出臺的上述舉措中,「提高產品質量、優化市場供給」最受市民推崇,選擇率達79.1%;「開展促銷推廣,活躍消費氛圍」也為較多受訪者看好,選擇率達53.5%;「發展網絡消費、夜消費等新消費模式」「改造商圈、批發市場等消費場所」和「促進耐用、時尚、高端消費品消費」等方面的支持率在三成半到四成半之間,分別為43.1%、39.2%和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