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等著我》:保潔大媽離家30年,熱心小夥幫她和家人團聚

2020-12-15 騰訊網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孔軒 記者 孫旭暉)張雷傑是宿遷中石油崑崙燃氣有限公司維搶修中心的普通員工。不久前,在公司做保潔的譚阿姨找到他,央求他幫忙寫一封信給自己的哥哥。「現在這個社會,親人之間幹嘛不打電話?還要寫信?」因為這個疑惑,張雷傑了解到譚阿姨與親人失散30年的苦衷,之後更是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幫譚阿姨找回了闊別多年的親人。

一次求助,開啟千裡尋親路

譚阿姨是宿遷市一名環衛工人,工作之餘,會到宿遷中石油崑崙燃氣有限公司打掃衛生貼補家用。由於家庭經濟條件十分困難,這裡的熱心腸小夥張雷傑會時不時地給她一些接濟,一來二去,兩人熟絡起來。

11月17日,譚阿姨有些忐忑地找到張雷傑,請他幫忙寫一封信。「寫信?打電話不成嗎?」張雷傑心裡頭納悶這年頭誰還會寫信呢。看著似乎有難處的譚阿姨,他把對方讓到了屋裡,拿出兩張紙,決定先幫她這個忙。

而在寫信的過程中,譚阿姨斷斷續續地說出來藏在她心裡30年的秘密:今年快50的譚阿姨老家是貴州一個叫「馬場」的地方,具體哪個縣市,她已經不記得了。18歲的時候,沒讀過一天書的她被人販子拐來賣到宿遷。只記得她的父母小時候就去世了,只有一個叫「連福」的哥哥。這些年裡,譚阿姨結了婚,還有一個孩子,但生活過的非常拮据。

「因為是被拐來的,雖然想找人幫忙,但還是沒有勇氣。」譚阿姨說,前幾年,她丈夫去世,兒子也成家了,心裡想要尋找家鄉親人的念頭便愈發強烈,想了很多天,終於下定決心要尋根。

為了幫她圓上尋親夢,熱心小夥輾轉奔波

了解到了譚阿姨的遭遇後,張雷傑決定要幫她尋找家人。「我先是在網上幫她發布了一個尋親信息,但沒什麼效果,尤其考慮到她的隱私,所以我主要通過在網上搜索貴州晴隆、盤州、普安的所有叫『馬場』的縣公安局,希望能獲得當地警方的幫助。」張雷傑說,但是因為譚阿姨無法提供親人的準確信息,當時並沒有太明顯的效果。

一條路沒通,張雷傑又輾轉找到了當地的民政局。查詢到黔西南州也有個叫作「馬場」的地方,張雷傑找到了黔西南州民政局社管(社工)科科長餘國保,請求幫忙尋找。

收到求助的餘科長第一時間聯繫到冷禪夜報,與張雷傑一起把譚阿姨的尋親信息傳給了對方。而後冷禪夜報連夜撰文《她是貴州馬場的,被拐30年實在想回家》進行發布,在貴州省內外引起很多網友關注,日瀏覽量達到1.8萬餘次,博主冷禪夜報又通過個人微信連推幾十次。

考慮到要保護譚阿姨的信息,張雷傑要求在報導中僅留下自己的聯繫方式,作為聯絡人幫助尋找線索。因此一經報導,張雷傑便收到了很多貴州籍朋友的來電,電話中這些熱心人提供了很多好的建議和線索,於是張雷傑專門建了一個40餘人的「譚冬梅尋親團隊」微信群,其中一位普安籍網友在宿遷市耿車鎮工作,為找到譚阿姨家鄉提供了更確切的線索。

視頻連線,闊別30年的親人終於團聚了

11月20日,通過普安的網友與譚阿姨交談,終於確定了譚阿姨的老家是貴州省六盤水竹海鎮。根據這一重要信息,再加上譚阿姨提供的哥哥姓名,張雷傑通過當地的民政部門聯繫到當地村委會主任,詳細講述了譚阿姨尋親的相關情況。幸運的是,正趕上全國進行人口普查。 一切都朝著讓人驚喜的方向發展,譚阿姨的臉上也有了期待的喜悅。

經過一番對比核實,當地的確有個叫「馬場」的地方,而在30年前,這裡的確有個年齡相仿的談姓女孩被人拐走,但是由於信息閉塞交通不便,至今音信杳無。

雖然姓「談」而不是「譚」,但是這一消息還是讓張雷傑感到十分的振奮,希望就在眼前,於是趕緊要到這家人的聯繫方式,當晚便聯繫到對方,一番交談後,張雷傑決定在11月21日上午,讓譚阿姨和盤州的談家人視頻通話,最終確認了譚阿姨就是他失散了30年的妹妹。

張雷傑說,經過這次的千裡尋親,最終看著「談阿姨」一家相認,讓他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心裡十分感慨。

相關焦點

  • 老人獨自離家19年終與家人團聚(組圖)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張璐報導:「我們找了18年,我媽媽終於回來了,謝謝你們!」近日,離家19載的71歲老人曹某,經九江市救助站及武寧縣救助站的愛心接力,老人的家人趕到九江救助站,失散多年的一家人終於團聚。
  • 滇黔兩地救助站接力 男子離家16年後終與家人團聚
    水城縣一名男子,23歲時與家人走散流浪至雲南昆明。經滇黔兩地救助站聯手接力救助,男子在離家16年後終於與家人團聚。該男子王勇(化名)是六盤水市水城縣龍場鄉麻窩村(原茅草地村)一名智障人員。2004年的一天,與家人外出時失散,由於找不到回家的路,幾經輾轉流浪到昆明,在昆明流浪了多年,好心市民報警將其護送到昆明市救助站。王勇失蹤後,16年間,家人一直四處尋找,但都均無任何結果。今年12月4日,根據王勇自述的家庭住址信息,昆明市救助站聯繫到六盤水市救助站,水城縣救助站接到信息立即與龍場鄉聯繫,將尋親資料和視頻發給王勇家屬,得到初步確認。
  • 網紅小夥「大連」致謝: 「你們南京人真是熱心腸」
    因為坐高鐵時誤入外地回武漢人員專屬車廂,90後遼寧大連小夥蔣文強誤打誤撞來到武漢,為了解決住宿問題,他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當起了保潔志願者,這段頗有戲劇性的經歷,讓他成為央視等各大媒體報導的「網紅」。
  • 美國小夥「南京大媽版」對話驚呆網友:我媽就是這麼說話的
    近日,一段「南京話版託福口語」視頻火遍網絡,兩個美國小夥子操著一口流利的南京話,模仿南京大媽拉家常,十分有趣,網友留言:「這南京話韶得比我還好~」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視頻中的光頭小夥名叫克裡斯,另一位是他的大學同學阿歷克斯,兩人都是十多年前到南京留學,都愛上了這個城市
  • 女子迷失方向在雨中獨行 周至熱心群眾和民警助她與家人團圓
    「她已經從家走失10多天,家人都急壞了。感謝熱心群眾和民警讓我們團圓。」昨天上午,雁塔區的雲某將一面錦旗送到周至縣公安局集賢派出所,感謝民警幫他找到了妻子。接報後,民警迅速趕到現場,發現該婦女大約40歲左右,在雨中已經凍得瑟瑟發抖,經過交談,發現女子智力較弱,無法準確說出自己的身份信息和家庭住址。為保障女子安全,民警將其帶回派出所,端來熱水讓她取暖。民警經過反覆溝通,多方查找,終於明確了女子楊某的身份,她家住西安雁塔區。
  • 因與家人爭吵 六旬大媽賭氣徒步10公裡
    近日,因與家人發生爭吵,六旬大媽一氣之下徒步10公裡去投奔親戚,無奈中途迷路,蓬頭垢面,十分疲憊,多虧被熱心群眾發現後報警。湯陰警方多方聯繫,終於找到其家人,並連夜將其安全送回了家。正值晚飯時間,伏道派出所一聽說有人迷路走失,值班民警霍志偉和幾名隊員顧不上吃飯迅速趕到現場。民警告訴記者,他們到現場後發現這名婦女頭髮凌亂、衣服也髒兮兮的,看起來十分疲憊。報警人閆村長向民警反映,自己是傍晚時在村裡發現這名婦女,簡單詢問過,但其表述不甚清晰,只知道她叫李某,今年60歲,濬縣屯子鎮裴莊人。
  • 刷抖音刷到手機欠費 被家人說了幾句後 智障女孩離家出走幸遇熱心...
    原標題:刷抖音刷到手機欠費 智障女孩離家出走幸遇熱心民警5月17日10時許,武漢地鐵3號線範湖站輔警葉小慧發現一年輕女子在廳東安檢附近徘徊逗留,上前詢問後發現該女子無法正常與人交流,便立即報告當班民警吳軼澤。民警立即帶領輔警崔彥堃到達現場,發現女子神情恍惚,便將其帶至警務室,一邊給她倒上水,一邊了解情況。
  • ...人民警察恩難忘——站前治安分局巡邏民警熱心救助一名離家少女
    7月9日9時30分,大慶市民劉金忠一家三口專程來到哈站北廣場巡邏民警執勤室,向哈爾濱市公安局站前治安分局哈站治安大隊民警戚濤和輔警王洪超送來了一面寫有「不辭辛苦尋人忙,人民警察恩難忘
  • 男子逃婚離家出走17年,一輛電動車讓他與家人重聚,造化弄人
    不過這樣的事情在現實生活當中還是很少發生的,大多數的人還是會選擇乖乖的結婚,可誰能想到在17年前的河南,有一男子袁某為了逃婚離家出走,這一出走就是17年,從沒和家人聯繫過,就在最近,袁某終於和家人相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核酸檢測意外得知失散女兒線索,熱心民警連夜奔波讓家人團聚
    楚天都市報6月24訊(記者 李月媛 通訊員 李嘉雯)「核酸檢測帶來的意外之喜,失蹤八年的姐姐終於找到了,但要特別感謝的是漢陽永豐派出所的這位民警,讓我們終於一家團聚了。」今日,記者發現一條武漢網友@瑪麗發布的抖音視頻,迅速在網上傳播。一次核酸檢測,如何找回失散的家人?
  • 杭州54位白衣戰士解除隔離和家人團聚
    工作30年的吳午音,手下帶著的姑娘大多是90後,最小的護士1998年出生,才畢業工作沒多久,大家都沒經歷過這麼大的疫情。作為「家長」,吳午音必須確保護理安全,防止交叉感染,讓手下的孩子們平安進艙,平安出艙。另一方面,她還要關心那些視醫護為救命稻草的病人。談心,成為護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 《奧日與鬼火意志》家人團聚支線怎麼做?家人團聚任務心得
    家人團聚任務心得 2020-03-19 10:22:30 動作遊戲ACT 人氣值:加載中...玩法技巧 | 新手指南 奧日與鬼火意志家人團聚支線任務怎麼做?遊戲中完成不同的支線會獲得各種獎勵,這裡給大家帶來的是奧日與鬼火意志家人團聚任務心得,需要的玩家一起來看下吧。
  • 50歲大媽賓館約見男網友,完事後小夥提出這要求
    現在人的生活水平也比較高了,空閒時間比較多,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少,大家都喜歡在網上與人分享現實生活,男女老少沉浸在網聊的人不少。  這就有一個50歲的大媽就非常熱衷於網聊,在她的微信裡面加了很多陌生男網友,這個大媽也是非常時髦,平時裝扮啊,玩法啊都緊跟年輕人的步伐。這樣的大媽當然也是喜歡交往年輕小夥,跟他們聊天也沒有什麼代溝。
  • 結婚30年沒見過工資卡,八旬老人離家出走!民警:我們都一樣
    圖片來源:中新視頻截圖 老人稱,跟老婆因瑣事吵架, 加上30年來工資卡都被老婆管著, 一時委屈便離家出走。
  • 摘下iPhone的濾鏡,現實版《女兒》更令我心塞
    蘋果的新春短片《女兒》讓我看到了兩個字:美好——女兒的懂事,乘客的友好,家人的團聚,母親的愛,周迅的美,一切都很美好。 短片《女兒》是根據武漢的姐李少雲的真實事件改編,或者說是根據2018年的紀錄片《生活萬歲》中的部分情節改編。 在現實中,滿臉的滄桑李少雲不像是一個三歲孩子的媽媽。與父母重大的矛盾、離婚、失業這種遭遇一件就是重大打擊的事情,不止一次地降臨在李少雲身上。
  • 小夥深夜醉酒,得大媽收留,次日醒來一句話,大媽竟當場淚崩
    徐大媽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會遇到這樣的事,只因好心收留了一晚倒在她家門口的醉酒小夥,不想次日驚喜就來了,而且這個驚喜還是她萬萬沒有想到的。那天深夜,她出門倒垃圾的時候,正好看到門口圍著一些人在說閒話。她走進一看,發現中間趴著一個醉酒的陌生小夥倒在她家門口,旁邊一灘汙漬,估計是小夥的嘔吐物。「這人是誰呀?怎麼躺在我家門口啊?」徐大媽好奇地看向眾人。眾人面面相覷,沒有一個人回答。
  • 當年23歲重慶小夥愛上46歲離異大媽,交往2個月就領證,後來如何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無題》從古至今,在我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很多「老少戀」的案例,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楊玉環和李隆基。面對著垂垂老矣的皇帝,楊貴妃也曾感慨過時光匆匆,自己能和皇帝相處的時間實在太少了,很多人都被兩人之間真摯的愛情所打動。但讓人意外的是,千百年後在我國重慶也有一對與眾不同的夫妻,當年23歲的小夥譚萬平愛上了46歲的離異大媽李良友,不顧家人的反對僅僅過了2個月就領證結婚,5年後他們恩愛如初,向世人證明了真正的愛情可以衝破年紀的「枷鎖」。
  • 40年未能相見的一家人終於團聚
    親情隔不斷 一場團聚盼了40年泉州網12月18日訊 (記者 吳水保 通訊員 蔡志謀 郭英英 文/圖)親情隔不斷,團聚終有時。女兒蔡某離家出走,一晃40年過去了,耄耋之年的老蔡夫婦仍對她念念不忘,希望一家人還能再見面。
  • 貴州「馬場」一女子被拐30年,副縣長微信尋親48小時幫她找到親人
    2020年11月17日晚,他的個人微信名「冷禪君」突然接到一個千裡之外的求助信息。江蘇省宿遷中石油崑崙燃氣有限公司的好心人張雷傑,替一位苦命的貴州女人尋親。據張雷傑介紹,需要尋找貴州親人的,是幫他們單位做臨時保潔的一位大姐,名字叫做譚(音)冬梅。
  • 廣西兄妹團聚才一年,病魔又要把他們分開-新快網-新快報官方網站...
    ,小哥哥看著剛滿周歲的妹妹說:「我可以抱她哄她,陪她長大!」知道妹妹要被抱去廣州治病,哥哥急得掉眼淚,他懇求父母一定要治好妹妹的病,帶她回家。 為省房租一家人住在檔口 對於陳志群來說,2016年是個特別的年份。當年1月14日,她產下女兒小麗。陳志群也非常牽掛留守在鄉下的兒子,但漂泊不定的生活和收入微薄的經濟狀況,只能讓她接受現實。作為丈夫,陳雪飛又何嘗不想把孩子接來身邊,一家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