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情報│引進臺灣簡單生活節 上海10月辦

2021-02-17 U臺說

中子創新執行長張培仁日前在上海介紹簡單生活節,從清新的創作新秀到經典的音樂巨星,都有符合簡單生活情境的獨特音樂呈現。 記者胡明揚/攝影


從臺灣引進大陸的「簡單生活節」在上海成功舉辦兩屆後,今年10月4至6日,將在上海浦東世博公園舉辦第三屆;今年除了傳播臺灣文創精神,將引進近100個臺灣品牌策展,並計畫擴大招募近1000名臺灣青年到上海參與活動,希望藉此平臺,促成兩岸青年文化創意交流。

從2006年起,在臺灣一手打造「簡單生活節」的中子創新執行長張培仁,日前在上海為1881 TPWS臺灣職業女性聯誼會演講,從「簡單生活節」的經驗,分享臺灣文創產業發展歷程。

張培仁介紹,首屆「簡單生活節Simple Life Festival」2006年在臺北創立,以「臺灣首次的大型簡單生活提案」,「集結最美好的人事物」為主題,集結華語音樂創作菁英的獨特音樂演出,當代青年創意的市場策展,以及華人典範大師的分享書房為主題,在臺北的華山藝文園區,每兩年舉辦一次,每次兩天。

舉辦五屆以來,共計超過14萬人次購票入場,帶動臺灣當代音樂創作的豐盛成長,近十年來,臺灣重要且成功的創作歌手,幾乎都在「簡單生活節」的舞臺上成長,也帶動臺灣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十年來有近1000家臺灣當代青年創意品牌從「簡單生活節」出發,是臺灣當代青年創意產業最迷人的場景。

張培仁表示,「簡單生活節」2014年首度在上海舉辦,即獲得兩岸媒體的高度評價。2015年舉辦第二屆後,打破了新浪微博以及騰訊視頻的多項紀錄,獲微博評選為2015年度最具影響力的音樂演出,以及創造了同步在線觀看直播600萬人數紀錄。

張培仁表示,簡單生活節是以臺灣當代青年的創意生活為起點,主張「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有價值」,樹立清晰的風格,透過傳播,帶動青年創意製品、生活風格與音樂創作的發展。他認為「小確幸」是人們遭遇巨大壓力時的產物,而簡單生活則是一種正面價值觀,是青年集體創作屬於城市的生活美學。

張培仁指出,在「簡單生活節」中,從清新的創作新秀到經典的音樂巨星,都有符合簡單生活情境的獨特音樂呈現。伍佰在2006年第一屆的「簡單生活節」中,和李宗盛一起以不插電形式的合作演出,李宗盛在2014年演唱自己的首張專輯「生命中的精靈」,蔡依林在2015 年上海的簡單生活節中,以和獨立樂手合作的形式演唱等,都是稀有而珍貴的音樂現場。

相關焦點

  • 臺商情報│進駐上海 漢來一口氣開2餐廳
    特派記者杜宗熹/攝影在臺灣備受歡迎的高雄漢來海港自助餐廳,正式進駐上海,並與大陸萬科集團合作,設立自助餐與漢來軒粵菜餐廳,希望在大陸臺商成長減緩和陸客來臺低迷之際,以高品質、高服務的方式來迎接大陸顧客。
  • 臺商情報│臺灣人 催生上海首家合法民宿
  • 臺商情報│臺灣民俗文化節開幕 小吃飄香
    圖,中新社分享「比臉還大」的「轟炸大魷魚」、竄紅全臺的「龍捲風土豆」、媲美北京小吊梨的臺灣雪梨汁
  • 臺商情報│臺灣人要在大陸開戶 手機必備
    一位林姓臺商四年前曾在東莞工作過一段時間,最近工作又調動回到東莞,他依往例攜帶臺胞證到虎門大道上的中國銀行分行辦理開戶,辦理過程中,櫃臺承辦人員數度要求他當場拿出手機接收驗證簡訊
  • 臺商情報│創業創新 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
    特派記者郭玫君/攝影第三屆「廣東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25日舉行開營儀式,今年以青年學子創業夢為主題,近百名、來自八校在廣東就讀和工作的兩岸師生,將赴東莞、韶關、佛山、江門、肇慶等地參訪臺資企業並與臺協座談。今年8月赴廣州中山大學南方學院任教的臺籍教師白乃遠,在臺有10年設計工作經驗。
  • 臺商情報|上海臺商子女學校 13人學測頂標
    上海臺商子女學校應屆高中畢業生今年參加臺灣學測成績優異,日前舉行學測成果發表會。
  • 臺商情報│聯昌電器轉型 與臺灣工研院合作
    他指出,移動空調與臺灣一般移動式水冷氣不同,「臺灣的水冷氣必須加水,而我們的產品不要,相較下,裡頭的壓縮機還是會有點小聲音,我們正努力改進。」2012年自創品牌、少量生產的陳君豪表示,代工向來是食物鏈的最低端,「如果光靠代工沒有自己的研發技術,客戶很容易忘掉你。」
  • 臺商│簡廷在:澳門10年蛻變 可供臺灣借鏡
    特派記者賴錦宏/攝影 創造上海迪士尼樂園城堡傳奇、澳門威尼斯人藝術造景的珠海豪門國際集團董事長簡廷在表示,澳門政府提供優惠政策、扶持發展觀光旅遊業的路徑,可以提供臺灣借鏡。而臺商也應看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臺澳企業家進一步融合,發展臺商第二春。
  • 臺商情報│有機種黑金剛 蓮霧園很休閒
    他的作法是,到港口買別人不要的雜魚回來,先攪碎,再加上發酵菌種攪拌,做成有機液肥,「過程處理很繁瑣,但平均下來,一年用三噸液肥,成本比使用化學肥料要少一倍,種出來的蓮霧口感、甜度和色澤都不輸臺灣的黑金剛。」王又慶自豪地說。「目前大陸政府對推動綠色、有機或無公害認證,沒有臺灣積極;但無公害就是對自己產品責任感,讓消費者吃得安心,才有競爭優勢。」
  • 臺商情報│常平「金饌食」 庭園風啖中華菜
    林益平/攝影庭園咖啡廳、庭園茶藝館多年以來一直是臺灣人所喜愛的用餐約會聊天場所,如今,東莞市常平鎮金河路上出現了一家庭園主題中餐廳「金饌食花園餐廳」,餐廳老闆廖鐸芳說,他引用閒適、無拘束的庭園餐廳概念,營造出「低消費、高享受」的用餐環境,推出地道「中華菜」,不但當地臺商朋友大為驚艷,就連當地大陸朋友也趨之若鶩。 為什麼稱之為「中華菜」?
  • 焦點│臺商寶吉祥集團 搭兩岸藝術交流平臺
    寶吉祥藝術中心是目前唯一在上海「外灘源」插旗的臺商。
  • 關注│臺商揪團 強攻陸母嬰產業
    (本報系資料庫) 上海臺商知名月子餐品牌廣禾堂董事長鍾宇富表示,母嬰產業是臺商的強項,將有多位臺商合資成立月子顧問公司,把相關行業的臺商整合起來,一起打團體仗,未來也可以從臺灣引進護理師等相關專業人士,把整個母嬰市場做大。
  • 臺商投資回流熱?郭董:我來拚經濟 5兆都可以回來│聯合報臺商版0511曬新聞
    聯合報系記者黃仲裕/攝影臺商加速回臺投資,蔡英文政府喊出全年目標將倍增至5000億元,對此,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昨(11)日發下豪語:「我如果有機會帶臺灣拚經濟,那不只5000億元,5兆元都可以回來。」在貿易保護主義情緒持續延燒的情況下,許多臺商開始思考回臺投資的可能性,郭臺銘分析,臺商回流是好事,但回臺投資金額不是最大重點,重點應放在臺商回臺能否提升附加價值,且政府應檢視「臺灣有做好準備嗎?」 2.
  • 焦點│臺夜市攤販 赴上海吸「回頭客」
    22家夜市攤販近日在上海閔行開業,吸引不少曾赴臺自由行的「回頭客」來此重溫好滋味,開幕不到5小時營業額達人民幣14萬元。中央社報導,為了籌辦臺灣夜市,閔行區官方去年底赴臺考察,發現臺灣夜市特別之處在於既親民又祥和,因而拍板引進。
  • 臺商情報│大陸霧霾嚴重 臺商口罩轉內銷
    臺商廣州大帝公司開發四層帶閥N九五級防塵口罩,以及幼童到嬰兒一系列口罩,將進軍大陸內銷市場。「2003年三、四月的SARS(非典型肺炎),我們從大陸出口了2000萬個口罩,且全都進貨到臺灣,優先照顧臺灣民眾」大帝公司總經理張筱敏說。
  • 今日焦點│重慶臺商會長連任 將成立家扶中心
    重慶臺協會長、理監事就職典禮於中秋晚會。李會長表示,協會秉持「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理念,宣導「大愛無疆,扶貧就困,無私奉獻」,幫扶貧困家庭及學生,捐建希望學校,捐贈善款達數千萬元,但總感覺沒有組織連貫與針對性,幾經思考,決心仿效臺灣家扶中心運作,在當地學習推廣。 臺灣家扶中心是臺灣除宗教團體之外,做得最好的民間社團法人慈善組織。該組織成立66年。
  • 上海臺商子女學校10年精彩絕倫路
    上海臺商子女學校28日舉行建校十週年校慶,位於上海閔行的「國際教育區」,除與臺灣教育體制接軌,強調多元發展,熟悉中華與臺灣文化外,也積極接軌國際
  • 全球檯商│葉宏燈 尋兩岸融合之路
    「東莞10年蓋10廠 年營收逾百億元葉宏燈1989年到東莞石碣投資設廠,是股票上市公司致伸科技旗下的東聚電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在「東莞十年蓋十個廠」,年營業額一百多億人民幣,公司實力雄厚。 去年,葉宏燈創設的粵臺產業科技學院也開始招生,引進臺灣技職教育,成為臺商轉型升級的人才搖籃。
  • 焦點│在粵臺商齊發聲 《反滲透法》存疑慮
    深圳臺協會長陳忠和說,在臺灣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應該思考如何搭建與培養臺企、臺青走出去,與世界同步,為臺灣經濟力再拓展再耕耘,這都需要政府制定、推動相關政策作有力的後盾,讓在世界各地與大陸打拚的臺商更有底氣的為臺灣經濟做貢獻。 陳忠和認為,大陸臺商與世界各地的臺商一樣,是臺灣經濟力向外延伸的開拓者與耕耘者。
  • 亞運開幕 臺灣拚超越10金│聯合報臺商版0819曬新聞
    臺灣代表團昨晚在開幕典禮拉著布條,用印尼文寫下「謝謝」,並以英文寫著「我們愛雅加達」,引起廣大的歡呼聲。郭婞淳嬌小的身軀扛著旗幟,面帶燦爛笑容,帶領著臺灣代表團147人進場,在男籃隊因訓練缺席下,最終由壘球、舉重、跆拳道等10項運動種類的教練及選手,共108人,加上醫療團隊及團本部參加開幕典禮。臺灣代表團本屆亞運報名588人,曲棍球3人、加上舉重江念欣退賽,最終584人仍是史上最大團,超越上屆仁川亞運的10金、51牌是最大目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