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的結局,既是悲劇,也是喜劇

2020-12-16 澎湃新聞

原創 洞見 洞見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

作者:洞見·陳星空

先變成更喜歡的自己,然後遇到一個不需要取悅的人。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亞楠朗讀音頻

作家薩克雷曾說:「《簡·愛》是一位偉大天才的傑作。」

一部《簡·愛》,就是一部女性成長之書。

年少時,懷著對愛情的憧憬讀書,看到的是簡·愛的勇敢和自信。

到了而立之年才發現,簡·愛史詩般的人生,原來早就透露著一個女人越活越好的三個跡象。

不解釋

簡·愛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她從小寄住在舅媽家。

她經常被表哥約翰欺負,只要表哥一走近,她身上的每根神經都會緊張。

有一次,簡·愛在屋裡看書,表哥故意來找茬,他們扭打成一團。

舅媽的出現平息了這場戰爭,可接下來,舅媽卻故意把她關進紅屋子裡。

紅屋子是簡·愛的噩夢,因為舅舅就是在那裡去世的,她由於恐懼暈了過去。

但是,真正擊潰簡·愛的,是舅媽的一句話:

「她這人不配搭理,不管是你還是你的姐妹,我都不願意你們去跟她打交道。」

字字誅心,她再也忍不住了,發出自己的聲討。

簡·愛的話像詛咒一樣刺痛著舅媽,憤怒之下,舅媽抓住她死命搖晃,左右扇耳光。

最後,舅媽決定把她送到洛伍德孤兒寄宿學校去。

校長勃洛克赫斯特先生來的那一天,簡·愛接受了兩次「審判」。

舅媽告訴校長,簡·愛脾氣不好,並且,她有一個最壞的毛病——「愛騙人」。

校長有意問簡·愛:「如果要避免成為壞孩子死後下地獄,該怎麼做?」

這時,她給出一個「很不像樣」的答案:

「我該讓身體健康,不要死掉。」

她的回答並沒有錯,可在校長看來,卻成了「壞孩子」的狡辯。

接著,校長又問簡·愛喜不喜歡《聖經》中的《詩篇》。

簡·愛再一次否定了。

她說不喜歡《詩篇》,是因為沒有趣味。

這下,校長對簡·愛的回答更不滿意了,他覺得簡·愛在污衊經典。

於是,簡·愛的話全成了「謊言」。

正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那句臺詞: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憑你怎麼樣努力都休想搬動。」

回到洛伍德學校,校長故意刁難簡·愛。

有一次,簡·愛不小心打碎了石板,校長罰她站在凳子上,並且,當著全校同學的面,說她是一個忘恩負義的「說謊者」。

倔強如簡·愛,也沒能扛住這天大的委屈。

下課後,她撲倒在地,大哭起來。

最終讓簡·愛恢復平靜的,是朋友海倫的一番話:

「即使世上的人都恨你,相信你壞,只要你自己問心無愧,知道自己是無辜的,你就不會沒有朋友。」

年少時,我們總愛與人爭辯,凡事不符都要聲明,凡事不對就要糾正。

直到後來才知道,破除質疑最好的方式,是不解釋,做自己。

我們這一生,不可能人人皆是知音。

不懂你的人,從不會主動了解你的內心,你費再多的口舌解釋,他都不會明白。

不相信你的人,你說什麼他都質疑,你沒辦法叫他感同身受,你的解釋全是徒勞。

所以,與其花時間和精力解釋,不如坦率地做自己,努力讓自己變強大。

要知道,凡事但求無愧於心便好,因為時間會見證一切。

不勉強

離開洛伍德學校後,簡·愛找到了一份工作,她成為桑菲爾德府的家庭教師。

在之後,她對桑菲爾德府的主人羅切斯特產生了愛慕之情。

至今還記得,在那個浪漫的仲夏夜,簡·愛對羅切斯特深情表白:

「你以為,就因為我貧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既沒有靈魂,也沒有心嗎?

你想錯了!

我跟你一樣有靈魂,也完全一樣有一顆心!」

在那個時代,社會的天秤總是向男性傾斜,留給女人的只有沉默,沒有哪個女孩敢這樣大膽地示愛。

這一刻,誰聽了簡·愛勇敢的心聲,都會無比震撼。

就是這樣一個自尊堅強的女孩,即使長得不好看,但從未因為自己的長相自卑。

從前吃過的讀書的苦都化作底氣,讓簡·愛從容地站在眾人面前,有勇氣追逐自己想要的愛情。

正如書中所說:

「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惜。」

簡·愛和羅切斯特的愛情,終於達到了精神上的「門當戶對」。

就在羅切斯特凝望簡·愛的雙眸,準備說出「我願意」三個字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簡·愛得知,羅切斯特已經結過婚,並且,他的妻子伯莎還活著,正是那個關在閣樓裡的瘋女人。

即使內心有再多的愛與不舍,簡·愛最終決定離開。

面對愛人的挽留,簡·愛堅定地說:

「我自己在乎我自己。越孤單,越無親無友,越無人依靠,我越是要尊重我自己。」

字字擲地有聲,承載著簡·愛全部的倔強與自愛。

想起多年後,林徽因也是如此狠心,拒絕了一段「勉強」的愛情。

林徽因在歐洲遇見徐志摩,得知徐志摩已有妻室後,她選擇了退出。

雖然她沒有摔破瓦盆頭也不回的果斷,她也會拖泥帶水地對過去投去留戀的一瞥,但是,她還是走了。

留下一封紫色的信,將這場生命的邂逅,變成永遠珍藏的記憶。

人生在世,最大的貴人,是自己。

一段感情裡,真正的災難是,愛到失去原有的底線,沒有自己的身段,卑微到塵埃裡。

那些費力討好的關係,終究把我們掏空,讓我們的身心疲憊不堪。

不勉強將就,永遠保留抽身而退的選擇權,才是真正的自尊自愛。

作家盧思浩說:「先變成更喜歡的自己,然後遇到一個不需要取悅的人。」

不勉強自己,不取悅他人,便可擁有自由灑脫的底氣。

少了一些委屈造就的苦楚與坎坷,人生方能多些坦途。

不後悔

中島美嘉說過一句話:

「在最黑暗的那段人生,是我自己把自己拉出深淵。沒有那個人,我就做那個人。」

簡·愛辭去家庭教師的工作,離開桑菲爾德府,因為沒有太多錢,她甚至過起流浪的生活。

可即使吃盡生活的苦頭,簡·愛也從沒想過要依附誰。

她一家家地詢問,想找份工作養活自己,裁縫也好,傭人也罷,即使遠沒有之前的家庭教師的工作體面。

最後,她被聖約翰先生一家收留,並成為莫爾頓女子學校的女教師。

這份工作很辛苦,但在簡·愛眼裡,跟在富人家當家庭教師相比,它一點也不低微、輕賤,反而更獨立自在。

來到學校的小木屋,她享受著孤獨帶來的寧靜。

她兢兢業業做著鄉村女教師的工作,竭盡全力改變著女孩們的人生,為女孩們的進步而感到欣慰和驕傲。

到了深夜,儘管簡·愛還會想起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但當思緒的風暴退去,簡·愛重回平靜。

總有一些過去,需要我們去忘卻;總有一些曾經,需要我們自己去了斷。

與自己和解,是成年人一生的修行。

想起有一次和母親聊天。

說到曾經16歲的選擇,母親沒進區裡最好的高中,只讀了技術中專。

試想,如果她走另一條路,上了高中,考上大學,或許現在的人生就大不一樣了。

但是,母親並沒有後悔自己當年的選擇。

她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

「有句老話不是說,婚姻就像穿鞋子一樣,只有腳知道舒不舒服。

人生也一樣。對於現在的生活,我很知足,沒什麼可後悔的。」

退休以後,母親的心態很好,每天都過得充實且快樂。

母親之所以越活越好,她的幸福感原來正來源於三個字,不後悔。

《請回答1994》中有一段話說得好:

「所謂生活,每個瞬間都充滿了選擇。

此時此刻我所經歷的一切,正是我過去做過的無數個選擇的結果。無論選擇哪條路,肯定都會對沒走的那條路念念不忘吧。

所以,這世上沒有毫不後悔的選擇,而且生活也是沒有正確答案的,只要堅信選擇的道路就是正確答案,並把它變成正確答案就可以了。」

有時候,遺憾才是人生的常態。

我們大可擁有駐足回望的時刻,但是,對自己人生最好的交代,是「不後悔」。

前路漫漫,別忘了跟過去好好告別,轉身之後,我們終將走向要到達的目的地。

《簡·愛》的結局,既是悲劇,也是喜劇。

故事的最後,桑菲德爾府被一把火燒成了廢墟。

簡·愛重回桑菲德爾府,見到又瞎又殘的羅切斯特後,她最終的選擇,是牢牢握住羅切斯特的手,餘生再不鬆開。

簡·愛用波瀾壯闊的一生告訴我們,一個女人該如何更好地把握人生。

不過多解釋,把時間與精力花在懂自己的人身上;

不勉強自己,凡是不舒服的關係,要有勇氣斬斷;

不後悔曾經,既然往事不可追,那好好珍惜當下。

想起中學老師說過的一番話:

如果你正逢苦難,一定要讀讀《簡·愛》;

如果你邂逅愛情,一定要讀讀《簡·愛》;

如果你是女孩,一定要讀讀《簡·愛》。

人生海海,那些遺憾錯過的,還有無緣抓住的,都將讓我們對未來保有更多期待。

只管面向朝陽,大步向前,我們終將越活越灑脫。

原標題:《女人一生最好的活法:不解釋、不勉強、不後悔》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你們喜歡看悲劇還是喜劇?
    你們喜歡看悲劇還是喜劇?我們都知道,文藝作品有喜劇和悲劇之分,魯迅曾經這樣說: 「真正的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話出自於魯迅,講得也很透徹。其實,這句話一開始是這樣的,「不過在戲臺上罷了,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 喜劇的結尾都是悲劇?《夏洛特煩惱》很悲哀,《讓子彈飛》更諷刺
    影視劇作品的結局無外乎喜劇和悲劇兩種,喜劇就皆大歡喜,悲劇就各自遺憾,按理說悲劇最能打動人心,也賺足了觀眾眼淚,但是有的影視劇作品,能從喜中慢慢品出悲來,不會讓人眼淚直流,卻讓人從內心生出感慨。
  • 《半個喜劇》:在電影裡是喜劇,在現實中卻是不折不扣的悲劇
    有人曾說,世界沒有悲劇和喜劇之分,如果你能從悲劇中走出來,那就是喜劇,如果你沉緬於喜劇之中,那它就是悲劇。開心麻花出品的電影《半個喜劇》,從影片開始所引發的重重矛盾激起的笑料,到「喜劇式」的結局,令人看起來雖然大快人心,但喜劇發生的基礎是建立於電影的層面上,若將其放在現實當中,這樣的喜劇很難繼續使人發笑,也會給這些角色的生活裡,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悲劇基調。
  •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是喜劇?還是悲劇?
    民間故事在傳播過程中經過無數人的再創造、修改,傳播的過程也是修改的過程,修改到人們滿意為止。《白蛇傳》的傳說發生在宋朝時的杭州、蘇州及鎮江等地。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恩德,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
  • 一部蘊含著悲劇色彩的喜劇,《威尼斯商人》詮釋喜悅與憂愁的交織
    莎翁筆下的這部喜劇,當宗教矛盾貫穿於整個故事當中,閃現了人性的脆弱與矛盾,同時也給了我們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悲與喜融為一體的創作風格也自然而然的呈現在觀眾們眼前。夏洛克的人物形象塑造,擺脫了單純的喜劇和悲劇,這個人物身上有值得令人同情和哀憐的一面,同時也有遭人唾棄厭惡的一面,這是一個帶有喜劇性特徵的悲劇人物,也可以說是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吝嗇鬼形象之一,他的眼中只有金錢和仇恨,也代表了當時古老的貴族主義者內心對於錢財的貪婪,對於貧苦百姓的兇狠殘暴。
  • 莎士比亞四大喜劇四大悲劇
    創作於第一時期的十部喜劇《錯誤的喜劇》(1592)、《馴悍記》(1593)、《維洛那二紳士》(1594)、《愛的徒勞》(1594)、《仲夏夜之夢》(1595—1596)、《威尼斯商人》(1596—1597)、《溫莎的風流娘兒們》(1598—1601)、《無事生非》(1598—1599)、《皆大歡喜》(1599—1600)、《第十二夜》(1599—1600)等,
  • 如懿愛看的《牆頭馬上》其實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
    中國古典戲劇對於悲劇和喜劇的劃分有一個非常簡單粗暴的標準——有一個和諧團圓結局的即為喜劇。在《如懿傳》中,如懿和皇帝從青梅竹馬時就特別喜歡在一起看《牆頭馬上》這部戲。這部戲根據白居易的敘事詩《井底引銀瓶》改編而成。詩中故事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妾弄青梅憑短牆,君騎白馬傍垂柳。
  •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越鬧騰的喜劇演員,在臺下往往越沉默寡言
    現在很多人看劇都願意去看喜劇,因為喜劇以能夠逗樂觀眾為主要賣點,而人們也都說,生活中已經這麼苦了,看電視劇一定要看喜劇讓自己緩解緩解。表演喜劇的喜劇演員,我們也感覺他們在現實中,也是那麼的歡樂和有意思,但是在現實中其實可能和我們想像的正相反。
  • 孫悟空的結局是美好的,但很多人卻認為是個悲劇!
    這也是為什麼這部小說從來都不是禁書的原因。孫悟空大鬧天宮時,作者稱他為妖猴,惡貫滿盈。1.赤膽忠良名譽大,欺天誑上聲名壞。一低一好幸相持,豪傑英雄同賭賽。鐵棒兇,金鞭快,正直無私怎忍耐?這個是太乙雷聲應化尊,那個是齊天大聖猿猴怪。2.欺天罔上思高位,凌聖偷丹亂大倫。
  • 黃宗澤與鍾嘉欣主演的這部TVB爆笑喜劇,既搞笑又般配
    明明是喜劇,而且好不容易走到大結局,偏偏來一個男主領盒飯,引起眾怒。更讓觀眾無法接受的是,臨近大結局男主領盒飯,到結局末尾最後幾分鐘,編劇乾脆將女主一起送去領盒飯。觀眾難免在「痛恨」編劇之餘,還要在自己喜歡愛豆主演的電視劇裡,從玻璃渣找糖。但誰也沒想到,TVB還曾拍攝了一部甜到齁鼻的喜劇。
  • 老九門結局是喜劇還是悲劇 大結局各人物分析
    愛奇藝每周一、二22:00VIP會員搶先看4集,非會員24:00更新2集。這部劇自開拍以來就備受網友們的關注,播出後更是掀起了大熱,上星的收視率和網絡的播放量數據的都是槓槓的。有不少網友想要知道的是電視劇《老九門》的結局會是一個悲劇嗎?二月紅最後和誰在一起?張啟山結局死了嗎?下面小編就大家來介紹一下電視劇《老九門》中各個人物的結局吧!
  • 雷神3:一部在藏在喜劇外表下,硬核的悲劇電影,索爾一直在失去
    ——《雷神3:諸神黃昏》01對雷神3的評價漫威電影宇一直在塑造和凡人接近的超級英雄,拍攝的電影也是根據粉絲喜好和市場需求去改變的說回《雷神3》,它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電影,但其實漫威電影宇宙的電影並非全程無腦「爆米花」,也有不少電影有著深刻的內涵和思想,但雷神索爾這部看起來有著深刻思想內涵的電影,反而是一部十分成功的爆米花喜劇片,只不過在喜劇的表面下,還藏著一部悲劇,只是這個悲劇並沒有多大深刻含義罷了,僅僅是悲傷。
  • 動漫:《俠肝義膽沈劍心》是喜劇,還是悲劇?
    「喜劇,其實也是一種悲劇」,這部動漫定義為一部喜劇,而好的作品恰巧也能展示其諷刺的一面。縱觀兩季,可分為兩個不同的方面。第一季,主要是對內,滅紅衣教(邪教)守正義。雖然,最後沈劍心都打破了他們的陰謀,取得了勝利,過程也是喜劇性的,但人物卻是悲劇的!整部劇出現了各種有趣的人、物、事,劇情也頗具戲劇化,但這背後得到的卻是猜疑、不信任,滑稽的關係、人物事態和各種打壓,始終讓人大笑之後,有一種壓抑!這,就是一部好劇。
  • 20年後《新喜劇之王》來襲,這也許又將是一部哭著看完的喜劇電影
    星爺電影《新喜劇之王》即將上映,喜劇的內核卻都是悲劇!說回電影本身,從預告片來看,《新喜劇之王》的劇情似乎和《喜劇之王》雷同,都是講述了一個小演員從跑龍套被人嘲笑,到最終當上主角實現演員夢的。《喜劇之王》是周星馳主演,拍的也是周星馳早年跑龍套的真實經歷,《新喜劇之王》是由王寶強、鄂靖文主演,這兩位的真實經歷也是和電影劇情頗為相似的,所以在演員演技上似乎不用太擔心,幾乎可以算是本色出演,某種程度上說還可以稱之為憶苦思甜。
  • 《新白娘子傳奇》並不是一個完美結局,而是隱含悲劇?為什麼呢?
    《新白娘子傳奇》的編劇將這部電視劇寫成了悲劇,在觀眾看來最後四人都成仙了。但是成仙之後白素貞和許仙的感情已經成為了過去,面臨的是天規。觀世音對白素貞說「你與許仙還有三天的情緣未了,三天之後我再來渡你成仙」。
  • 為什麼說田曉霞的死是平凡的世界裡面最好的也是最真實的結局?
    時代的浪潮當中,悲劇太多,在命運洪流面前,沒有幾個人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平凡的世界這部劇中,劇中每個人個性都很鮮明,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同時劇中悲劇有太多,整部劇看下來,幾乎沒有喜劇,全是悲劇,即使是有喜劇,之後則是更大的悲傷籠罩出來。
  • 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大結局是什麼 小說最後是悲劇結局嗎
    小說最後是悲劇結局嗎?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各人物大結局是什麼  1、嚴謹結局  雖然在劇中嚴謹被誣陷為殺人兇手,被警方懷疑是吸毒後殺人,但是最後在季曉鷗等人的努力下,嚴謹證明了自己的清白,最後被無罪釋放了。
  • 《簡·愛》影響了上億女性,稱之為女人的「成長三部曲」
    一切如同簡說的那樣:「當我們都已經死了,站在神的跟前,平等的站著——因為我們確實是平等的。」夏洛蒂對《簡愛》給予了美滿的幸福結局,但仍舊不能改變當時英國社會對女性的偏見,當時底層女性最好的出路就是當一名家庭教師,可就算如此,教師也是下人的存在,可以被主人隨意侮辱。
  • 悲劇造句和解釋_悲劇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悲劇(bēi jù),形容詞。反義詞有:喜劇。戲劇的主要類型之一。是以表現主人公與現實之間不可調和的衝突及其悲慘結局為基本特點。如《竇娥冤》、《梁山伯與祝英臺》等。比喻悲慘不幸的遭遇。[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過去打仗也好,現在搞工業也好,我都不喜歡站在旁邊打邊鼓,而喜歡當主角,不管我將演的是喜劇還是悲劇。」]悲劇參考例句:1、活在悲劇中,說明老天讓我自強不息。2、孤獨是這個世界最無奈的一種悲劇。3、接二連三的悲劇,我們感到十分悲痛。4、一個人的悲劇可以是另一個人的喜劇。
  • 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各人物大結局是什麼 小說最後是悲劇結局嗎
    小說最後是悲劇結局嗎?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各人物大結局是什麼  1、嚴謹結局  雖然在劇中嚴謹被誣陷為殺人兇手,被警方懷疑是吸毒後殺人,但是最後在季曉鷗等人的努力下,嚴謹證明了自己的清白,最後被無罪釋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