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氣層裡有月球?這4個觀點的出現,可能會讓你有所改觀!

2021-02-25 健康圈一圈

地球大氣層裡有月球?這4個觀點的出現,可能會讓你有所改觀!

你真的了解我們所生活的地球嗎?就拿我們的大氣層來說,相信很多人對它的認知,也並不是十分詳細。在我們的印象中,地球大氣層的厚度大約有100公裡,只不過地球表面以上50公裡處的位置,大氣層的分布就已經比較稀薄。一般情況下,最接近地面的大氣層為對流層,很多自然天氣的出現,都源自這一層中。在對流層的上方則是平流層。這個層面基本就屬於大氣層的最外部了。

根據俄羅斯研究所的最新研究,大氣層最厚的地方已經達到63萬公裡,這就意味著距離地球38萬公裡的月球,就身處其內部的大氣層中。這種說法到底是否存在著科學依據呢?對此,科學家表示,在距離地表60公裡處的位置,整個大氣層是處於電離狀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電離層。要知道地區的大氣層,絕對是宇宙中最特殊的存在。哪怕有些星球存在大氣層,也只是類似,完全無法供人類和其他生物生存。

在對其他星體的研究中,科研人員就發現,其他星體上的大氣層實則暗藏殺機。就拿火星來說,它同樣擁有著大氣層,只可以裡面卻充斥著極具腐蝕的酸雨,整體溫度還高到無法生存。稀薄的大氣層別說儲藏溫度了,就連最基本的水蒸氣都無法鎖定。除此之外,大氣層還存在很多的秘密。以下的4個觀點,有可能會讓我們大跌眼鏡。

一、第一次生物的滅絕的兇手正是氧氣

針對目前的情況,氧氣的出現,為人類提供了生的可能性,可以說地球一旦失去氧氣,人類用不了多久,就會退出歷史的舞臺。就是人類依賴的氣體,卻在數百萬年前,親手毀掉了很多的物種。在我們的原有認知裡,地球上曾出現過5次生物大滅絕。

其實並不是,在地球發展的幾十億年裡,至少出現了21次生物滅絕的事件。地球上第一次生物滅絕事件,並不是源自於行星的撞擊,而是由於大氣層的異變。地球誕生之初,生物基本都是厭氧生物,大氣層的出現,無疑讓環境發生巨變,從而出現了生物滅絕的情況。

二、天空的原色是紫色

由於大氣層能夠散射一些波長較短的關,因此,在我們的眼中,天空的顏色一般就是天藍色。其實從物理學角度來說,天空的顏色是紫色。在所有的波長中,紫色光是最短的一種。除了大氣層的作用外,在我們眼中結構的影響下,便會出現天空是藍色的情況。

三、3億年前的氧氣含量更高

根據數據統計,地球在一開始的確沒有生命出現,直到一次意外的出現,才慢慢改變了這種現狀。在這個過程中,大氣中的氧氣出現增長的趨勢,以至於出現了很多的大型植物。早在3億年前,地球的氧氣含量就已經達到40%,這個數值是如今氧氣含量的兩倍。

四、大氣層的真實厚度還要更高

其實大氣層的真實範圍,遠遠超乎我們的探索範圍。哪怕我們目前已經太多到大氣層的最外層,然而還是會受地球引力的影響。已知散逸層距離地表有6000-10000公裡,這就代表著大氣層的真是厚度,至少是人類探測到的60倍以上。

以上的四個觀點,就是隱藏在大氣層身上的秘密。科研人員們希望,大約在幾十年後,就能確定其真實位置。不知道你對此有什麼觀點呢?你認為地球的大氣層到底有何秘密呢?歡迎在評論區互動留言。

聲明: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來自公眾號:健康圈一圈,ID :jkqyq8,更多健康養生請關注我們。可以每天接收到更多健康與養生知識,非常感謝你的關注 , 如果喜歡的話,趕緊點個"在看" 分享給你的好朋友們吧,愛你麼麼噠 !

相關焦點

  • 月球竟然在地球大氣層裡面!這是真的哦~
    這是一個巨大的氫原子云,位於地球大氣層與空間融合的地方。SOHO船上有12臺科學儀器,其中一臺叫做天鵝號(Swan)(太陽風各向異性)。天鵝能夠追蹤來自地冕的氫信號,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更精確地探測到它的外部邊界。
  • 地球大氣層新高度,月球軌道會衰減撞擊地球嗎?
    那麼,地球的大氣層究竟有多高,範圍又到哪裡呢?1、地球大氣層沒有人能準確回答這個問題。按照科學家們的說法,大氣層由下而上分別是生命所在的對流層,民航客機所在的平流層,火箭才能到達的中間層,以及更高的熱氣層、散逸層。總的來說,大約80公裡或100公裡以上的高度就進入外太空了——取決於你是用美國標準還是國際標準,這裡的氣體已經很少很少,只比真空略多一點。
  • 月球竟然在地球大氣層裡面,而且這個發現遲到了二十年
    一項研究分析了來自二十年前的觀測數據,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觀點:地球大氣層一直延伸到約 63 萬千米處,月球也被包裹在大氣層中。,約 630000 千米(km)處,這也意味著月球其實也在大氣層中。不管你還記不記得地理課本上對大氣層的具體定義,你一定會覺得這個定義簡直不可思議。不過,地球大氣層的定義一向有著諸多爭議,沒準地理課本只是選了一個好記的(大霧)。
  • 從月球上看地球是什麼感覺?太空人:月球上看地球會非常恐怖!
    從月球上觀看宇宙、觀看地球可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的場景,全世界總共也就那麼十幾個太空人做到了這一點。根據太空人們的說法,從月球上觀測宇宙、太陽和地球實際上並不是那麼輕鬆的事情,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地出月球上看太陽我們知道,月球的引力大概是地球的七分之一,月球的引力不足以吸引空氣形成大氣層,所以月球是沒有大氣層的,而大氣層對陽光的散射和削減作用對於人類非常重要
  • 地球為什麼有大氣層?
    ,比如水星,那麼為什麼地球有大氣層,而月亮上沒有呢?說起來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地球的引力足夠強大,而且有一個強大的磁場。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因為質量很大,所以吸附了很多氣體而成為氣態星球,這說明引力的確起著主要的作用,地球的質量雖然沒有他們大,但也有著強大的引力,所以也可以吸附大氣層,但是如果你認為地球有大氣層只是地球引力強大的原因,那就不對了,比月球的質量還小得多的冥王星引力當然要小很多,但它卻有稀薄的大氣層,但是比冥王星的質量大好多的水星的大氣層卻非常小,而科學家們認為火星在遠古的時期也是有著相對濃厚的大氣層
  • 月球對我們有多重要?如果沒有月球,「它們」就會出現在地球上
    月亮離地球有38萬公裡,非常遙遠,而且從地球上看,月球不過是個小小的,本身也不發光發熱,所以會讓人感覺好像是個沒什麼用的東西。但其實它對地球生態環境有非常重大的影響,你甚至可以認為,地球上的生態環境就是由月球和太陽共同製造出來的。而其中,月球起的作用比太陽更大一些。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就只有地球上有生命,這是因為地球「擁有」月球。
  • 關於地球在太陽系的九個真相,地球是怎麼鎖定那麼遠的月球?
    地球形成了46億年的時間了,人類出現的時間相對於地球只是一瞬間而已,那麼人類對腳底下的這顆行星了解多少呢?下面來看看關於地球你不知道的九個真相。4、人造衛星的威脅地球的軌道上運行了數千顆人造衛星,其中大多數已經失效成為太空垃圾,據統計軌道上的太空垃圾多達4500噸,每天都有墜入地球大氣層燃燒的衛星碎片。5、太平洋非常大大家只知道太平洋的面積非常大,太平洋面積達到18134萬平方公裡,如果在太空中看太平洋你才能感受到地球為什麼有七成以上的面積是海洋覆蓋的。
  • 一塊月球巖石的地球之旅
    我原本是月球表面一塊普普通通的巖石。十幾天前,一個機械結構在月球表面挖了一把土,我就跟著這堆土一起被存進了一個容器裡。兩天後,我就被帶離了月球。經過大概 13 天的舟車勞頓,這架「大飛機」終於停了下來。
  • 人類其實從未離開過「地球大氣層」!
    大氣層的五個區域我們知道,大氣層主要是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才會被吸附在地球表面,根據萬有引力定律,離地球越遠的地方大氣層就越稀薄,但是這種稀薄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界限!根據科學家的推算,地球大氣層的上界邊緣實際上可以從地球表面推至63萬公裡的高空,足足是6400公裡的100倍之多!這個距離甚至是地球到月亮距離的兩倍!如果這個推算是成立的,那就說明月球實際上是處於地球的大氣層內!這一發現無疑將顛覆人們對於大氣層的認知。
  • |嫦娥四號|地外天體|軌道|大氣層|月球|...
    而此前發射的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四個月球探測器,已經完成了對月球的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和巡視探測。嫦娥「五姑娘」此行幹了啥?嫦娥五號探測器本次任務是首次實現從月球無人採樣返回此次採集約2 千克的月球巖石、土壤樣本返回地球您可能會疑惑大老遠折騰一番跑去月球挖土還要辛辛苦苦帶回來意義在哪裡
  • 地球的天然衛星-月球,它的溫度到底是多少呢?
    地球的衛星月球溫度是多少呢?與地球穩定的溫度不同,月球上的溫度是極端且變化劇烈的,其確切的溫度則取決於太陽的位置。由於月球自轉軸傾斜以及圍繞地球公轉的特點,月亮總是一側被太陽照亮而另一側處於黑暗。月球上的一「日」約等於27個地球日。
  • 從月球上看地球,為何讓人感到恐懼?月球背面真有「外星飛船」嗎
    在1961年美國提出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在1969年7月20日,首艘載人登月飛船阿波羅11號成功將2名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由於當年科技發展水平相對有限,再加上登月本身就是高難度、高風險的嘗試,而阿波羅登月飛船除了阿波羅13號因為中途出現意外導致登月終止外,另外6艘阿波羅飛船都成功登陸月球,這6艘飛船還成功將太空人帶回地球。如果不考慮出現意外的阿波羅13號,意味著登月的成功率達到100%。
  •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發生什麼?翻天覆地或不會誕生生命!
    但因地月系統的潮汐作用,最終演變成月球如隕石般砸向地球。當然,這個事太遙遠,我們沒必要為之擔心。如果有朝一日,天空裡沒有了月球?地球會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如你所看,這是一個腦洞。或許很多人會說,沒有月球就沒有了中秋,可能吃不到月餅……沒有月經……雖然月球本身不發光發熱,但它對我們地球的生命及生態環境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在電影裡登陸月球
    那片陸地上有沒有過人類的蹤跡,有沒有不為人知的故事和傳奇?   很多電影人也和我們一樣對這樣的故事和傳奇感興趣,於是,從1902年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記》開始,眾多有關月球的電影就紛紛登上了大銀幕,成為影史中的經典。   就讓我們在電影中登陸月球,去看看那邊的風景,和你想像的是否一樣。
  • 地球上空的大氣層,對地球有哪些重要作用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大氣層的運行規矩,以及萬物生長環境的神秘出現。大氣層分五層,自下而上依次是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佚層。1、對流層對流層是低層。雲、霧、雨雪等主要大氣現象都出現在此層。4、暖層暖層它是中間層頂以上。這層中,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高。是波長小於0.175μm的太陽紫外輻射都被該層中的大氣物質所吸收。5、散佚層這是最高層,這層中氣溫隨高度增加很少變化。
  • 美國宇航局發現月球表面有水,人類移居月球夢想成真?
    於是那些個堅持將人類移居月球的科學家再次蹦出來,大談移居月球的宏偉計劃,他們認為過去不敢提出人類移居月球,主要原因是在月球表面沒有發現葉待水,再這一根本性問題已經被證實,月球表面既然存在水資源,人類就有可能在月球生活,如此一來,人類移居月球計劃似乎順理成章的應該實施了。
  • 大氣層有多重要?為何地球上會擁有濃厚的大氣層呢
    那麼,為何地球上會擁有濃厚的大氣層呢?研究認為,這或許是宇宙對生命的眷顧。大氣層是如何產生的?    簡單來說,大氣層是受到重力的影響,而圍繞著星球的一層混合氣體。拿地球來說,地球上濃厚的大氣層就是包圍著地球,處於地球的最外層,將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緊密包圍起來,就好像是一層保護膜一般。
  • 月球的磁場曾經是地球磁場的兩倍,為什麼現在都沒了?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地月系統是大約45億年前地球和一個火星大小的物體碰撞後形成的。這個理論被稱為「巨型撞擊假說」,它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地球和月球在結構和組成上是相似的。更有趣的是,科學家們還確定,在月球的早期歷史中,曾有一個磁氣圈,就像今天的地球一樣。你可能不會相信,月球也有過和地球一樣的磁場?不會吧?別急,接著往下看。
  • 月球的溫度是多少?
    由於月球自轉軸傾斜以及圍繞地球公轉的特點,月亮總是一側被太陽照亮而另一側處於黑暗。月球上的一「日」約等於27個地球日。月球的一半將持續約十四個地球日的白天,同時另一半將持續十四個地球日的夜晚。由於太陽不再加熱月球表面,月球表面溫度可降至-232攝氏度(-387華氏度),這是我們太陽系中最低的溫度,這意味月球表面會變得比冥王星還冷。
  • 月球正在慢慢地遠離地球,那它最終會完全脫離地球嗎?答案很殘酷
    這使得當前每一年月球軌道約推離地球38毫米,而地球的一日延長約23微秒。因為月球對地球萬有引力的作用,地球視作一固態整體,較背對月球一側的海水更被拉近月球,因此背對月球一側的海水形同「升高」了。這造成兩端的潮汐隆起與每天兩次的漲潮。這會發生在月球的公轉周期大約為47天的時候。這將使月球距離地球約55萬公裡;不到今天的兩倍遠。換句話說,不是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