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孩子的學習能力決定了孩子的今後的發展前景。現在,哪位家長只要聽說誰家孩子是學霸,自己就羨慕不已。大家都普遍認為學霸就是智商很高的孩子,自己的孩子肯定沒那個福氣,自然不敢奢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成為學霸。
但是事實上智商跟學霸之前真的有必然的聯繫嗎?其實美國的有關的研究已經顯示,影響因素並不是智商而是學習能力。
他們還舉出了一個例子,他們說在學校老師是如何教會孩子遊泳的呢?是在陸地上的練習或者是老師帶孩子下水,都不是,而是孩子自己下水去感受,親自學習。通過這個研究顯明了,學習能力才是決定的因素!
在傳統的學習中,只是一味地索取知識,這並不是讓孩子本身學到真本事的一種方式。從古代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知道:「交給孩子金錢,不如交給孩子掙錢的方法。」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擁有學習的能力才是使得孩子今後不斷提升的關鍵所在。那麼擁有哪些特徵的孩子學習力比較強呢?
第一、孩子擁有內驅力。
內驅力就是人想要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內心的一個驅動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想去做,只有自己內心有這個動力去不斷地鞭撻,才能不斷地進步。這也是學霸和普通學生的一個差距。一些學渣甚至還要被自己的父母逼著去學習,這樣怎麼可能能學好呢!
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所得到的結果肯定是不同的。一個內心有目標為了目標而努力,一個在家長的逼迫下,被迫學習,效率和最後的結果肯定不同。一匹馬,它自己願意去奔馳,和你生拉它去跑,肯定不同。
那麼對於孩子來說,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內驅力呢?美國的德西和瑞安兩位心理學家提出了自我決定論。這個理論敘述了想要提高孩子的內驅力,要滿足其自主感、歸屬感和勝任感。
歸屬感就是要孩子感覺到自己是父母被接納和認同的,我們作為家長要多鼓勵孩子,不要一味地批評。當然父母對待孩子也不能過於強勢,這樣孩子就會成為一個「小木偶」。
什麼事都要看父母的臉色,自己逐漸失去主動,喪失了自主感。對於孩子想去做的事,我們要加以鼓舞,並在保證安全前提下放手讓其去做,以提高孩子的勝任感。作為父母要謹記滿足孩子的這三個心理需求。
第二、具備專注力。
專注力是地基,只有地基牢固上層的建築才會屹立不倒。縱觀古今,名人志士的成功路上都避免不了專注力的助力。有些學生為什麼在課堂上專心聽課,而有些一坐在座位上就開始左搖右晃。
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專注不夠,那你要反思有沒有以下幾個行為。孩子玩耍的時候有沒有被頻繁打擾?孩子生活的環境夠不夠安靜?家長是不是喜歡把孩子交給電視、手機等一些電子產品?這些都是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因素。
第三、培養孩子喜歡上閱讀。
現在的社會要求每一個人都得具備終身學習的理念。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不具備這種能力很快就會被社會所拋棄。
那我們該如何保持不斷地充實孩子的頭腦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教會孩子閱讀書籍,並使得孩子養成閱讀書的一個習慣。書中所具有的智慧是無窮的,孩子在書中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從而具有更多的想法。
想讓孩子具有閱讀的習慣,父母要以自己為示範。要多藏書多讀書,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開始,是孩子基本適應環境的能力,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也是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的基礎。
給大家分享一套專注力訓練網紅書《德國新專注力情景認知遊戲翻翻書》共6冊,涵蓋六大益智主題,拓展孩子視角,一揭一翻之間就能主動探索閱讀。
有需要的家長可點擊下面連結購買,原價178,限時優惠,現在只需88
結束語:教育是收益最高的投資,沒有那一項投資能有教育的回報大。這個回報不僅僅體現在金錢上,更多的是我們的思想。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多注意培養孩子的內驅力、專注力和終身學習的理念。
並不是一味地拿孩子的智商說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只要我們的細心觀察總能讓自己的孩子爆發出無盡的潛力。只有教育得當才能賦予孩子更加美好的未來,孩子才會具有更好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