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流入30億美元!恆指科技指數ETF蓄勢待發……

2020-12-12 騰訊網

7月,號稱「港版納指」的「恒生科技指數」(Hang Seng TECH Index)面世,至今已一月有餘,眼下,恒生科技指數ETF的市場又將迎來新成員們的加入。

今日,恒生投資管理公司宣布將會推出自家的「恒生科技指數ETF」,股號代碼為(3032),下周五正式面世。

恒生科技指數ETF將長足增長

恒生投資管理今日宣布獲批推出「恒生科技指數ETF (3032)」,將會在9月4日(即下周五)掛牌,每手基金單位200個,相當於每基金單位價格約7元,料入場費為1400元。

恒生投資管理董事兼行政總裁李佩珊表示,公司籌備推出追蹤相關指數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並即將推出。該項ETF的產品的計劃管理費約為0.55%,基金總開支比率(TER)約0.87%,目標追蹤誤差可在1%以內。

對於新推出的ETF產品,李佩珊表示,公司在涉及產品時,已經將吸引長線機構投資者和照顧零售投資者的需求都有所兼顧,因此入場費較低,約為1400元。相信產品可以獲得穩定的資金支持的同時,亦能具備一定的流動性。對於恒生科技指數ETF (3032),目標是期待其成為繼恆指ETF和恒生中國企業ETF之後,恒生投資旗下的又一旗艦產品。

至於資產規模方面,李佩珊表示,旗下恆指ETF (2833) 、恒生中國企業ETF (2828) 的目前資產約為470億元及220億元,相信恒生科指ETF正式面世時可以為市場帶來驚喜,隨著時間的積累,恒生科技指數ETF能夠獲得長足增長。

恒生投資:預計每年流入30億美元

從恆指目前的表現,以及恒生科技指數的發展潛力方面來看,恒生投資管理董事兼投資總監薛永輝表示,預計恒生科技指數盈利增長未來12月可達到29%,較恆指的6%為高,這與全球科技板塊的走勢相同。

引述市場數據預測,科技指數總市值今年年底預料是1500億美元,至2025年達到8700億美元,流入140億美元,平均每年約30億美元。因此長遠角度來看,相信恒生科指ETF產品可繼續吸引資金。

薛永輝亦指,目前不少股份已累積了一定的升幅,短期內可能會有調整,因此恒生科技指數亦有可能有調整。儘管如此,長期角度來看,科技板塊的向上趨勢依然明顯。

此外,薛亦強調,目前本港的科技板塊的股票都有盈利,增長較快,全球資金較為充裕,因此資金會更願意流入高增長及高價值板塊,科技板塊就符合這樣的特質,因此不會用泡沫來形容科技股現狀。

不過,他亦提醒眾多投資者,現時中美博弈階段,加之現時投資風險偏好和風格行業板塊的轉換,因此購買科技股有風險,亦需保持審慎態度。

首隻恒生科技指數ETF來自南方東英

其實,恒生投資此次將要在9月4日面世的「恒生科技指數ETF」並非最先。首隻恒生科技指數ETF為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ETF,港股代號為3033,並且就在明日便可正式面世。

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表示,此次推出「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ETF」 ,(3033),上市起始價格約7.5元,每手基金單位200股,管理費0.99%,入場費約1500元。南方東英另有數據表明,3033的初始投資額約2400萬美元,即約1.87億港元。

說來,恒生科技指數發布的一個多月裡,已經至少有3間主要的ETF發行商向證監會提交產品申請,除了恒生和南方東英,華夏基金相應的ETF產品似乎也在籌備之中。

恆指公司亦有數據預測,認為隨首家恒生科技指數ETF推出,恒生科技指數成份股將有被動資金追蹤,影響力亦會大大提升。

可見,「港版納指「之後,恒生科技指數ETF的市場即將迎來百家齊放。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大摩:恒生科技指數對MSCI中國指數刺激作用大於恆指
    來源:新浪港股摩根史坦利發表研究報告,指推出恒生科技指數對中國股票有利,因為基於指數基金及衍生產品可以吸引更多投資者及流動性,甚至是吸引在岸市場的投資者。大摩認為恒生科技指數對MSCI中國指數刺激作用大於恆指,因為較少重疊。
  • ETF行業迎創紀錄的資金流入 全球ETF資產突破8萬億美元大關
    倫敦諮詢公司ETFGI的初步數據顯示,去年全球投資者向ETF配置了7629億美元資金,較2019年5690億美元的淨流入增加34%。 2020年的流入也比2017年創下的6540億美元的年度紀錄高出16.6%,考慮到新冠疫情大流行仍在全球加速蔓延,2020年第一季度股市曾遭受猛烈調整,這一數字是令人矚目的成績。
  • 智通港股解盤(01.13)|對利好預期增強恆指繼續往上拓展空間 科技和...
    文/萬永強(智通財經研究中心總監)恆指周一(1月13日)大幅上漲,早盤高開微調之後漲幅逐漸擴大。截止收盤,恆指漲1.11%,報28955點,大市成交金額1118.1億港元。周一兩地市場再度形成正反饋的走勢,恆指突破了1月03日的高點,離29000點很接近。上周五美國非農數據不達預期,導致美股出現調整,但對港股沒有造成負面影響,今天恆指能繼續往上拓展空間,主要原因是市場對利好的預期要大過對中東局勢的憂慮。利好方面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很快大家關心的問題從目前的反饋來看,已經沒有什麼懸念。
  • 午評:港股恆指高開低走跌0.55% 醫藥股走高華為概念大跌
    今日開盤,恆指高開低走,截至午盤,恆指跌0.55%,報25337.34點,國企指數跌0.69%,紅籌指數跌1.38%。7月15日消息,今日6隻新股上市,走勢分化。CHINANEW ENERGY平開,無漲跌;華夏視聽教育漲51%;新娛科控股漲3.7%;大山教育跌9.6%,港龍地產跌超1%;祖龍娛樂漲58%,一手賺6680港元。
  • 恒生科技指數能否成港版「納指」?恆指公司總裁關永盛這樣說
    恆指公司總裁關永盛這樣說   27日推出恒生科技指數,這項指數旨在反映最具代表性的香港上市科技企業表現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有利於恒生科技指數成為國際指標。  恒生科技指數代表經篩選後最大30家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香港上市公司,包括阿里巴巴、騰訊控股、美團點評、小米集團等企業。
  • 新消息丨2020年黃金ETF資金流入達創紀錄的479億美元(0114)
    其中,TCL科技獲大幅加倉,淨買入14.75億元,創歷史新高;貴州茅臺遭淨賣出4.92億元最多。2、恒生指數收盤跌0.15%報28235.6點,恒生國企指數跌0.29%報11184.9點,恒生科技指數跌0.65%報8669.71點。大市放量成交2021.35億港元。南向資金淨買入港股119.07億港元。中國臺灣加權指數收漲1.74%,報15769.98點,續創歷史新高。
  • 北向資金意外流入近30億,傳遞了什麼信號?
    不過,在11月2日,北上資金意外淨流入近30億元,這是否代表著盤整進入尾聲?全球降低風險敞口,北向缺乏新增量整個10月,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僅0.23億元,上周合計淨流出83.38億元。在經歷了10月國慶後的反彈,幾乎此後都在流出。
  • 恆指低開0.14% 禽畜飼料板塊領跌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3日電 恆指低開0.14%,報26083.110點;國企指數跌0.12%,報10371.800點;紅籌指數漲0.26%,報3660.120點;大市成交額20.83億港元。華潤置地跌0.81%,報30.500港元;新鴻基地產跌0.8%,報99.700港元;騰訊控股跌0.79%,報568.000港元;工商銀行跌0.66%,報4.510港元。
  • 科創50指數etf怎麼買?科創50指數有哪些股?
    科創50指數股票名單如下:  688001華興源創,688002睿創微納,688003天準科技,688005容百科技,688006杭可科技,688007光峰科技,688008瀾起科技,688009中國通號,688010福光股份,688011新光光電,688012中微公司,688015交控科技,688016心脈醫療,688018樂鑫科技,688019安集科技,688020方邦股份,688022
  • ETF逆勢抄底:3月淨流入666億 T+0可轉債ETF也來了
    數據顯示,中證可轉債及可交換債券指數2003年以來年化收益為8.18%,高於中證轉債指數(7.78%),且高於上證綜指(4.48%)和滬深300(7.64%)等股票指數的同期表現,此外,其行情走勢與股票指數相比更為平穩,波動相對更小。近年來,可轉債配置價值逐漸突出,受到投資者的歡迎。
  • 恆指、富時A50三連漲,A股節後穩了?5G iPhone來了,蘋果概念大爆發...
    來源:e公司官微雖然隔夜美股市場因川普叫停財政刺激計劃談判出現大幅跳水,但港股市場今日仍然表現強勢,截至發稿,恆指已經是三連漲,科技股表現強勢。此外,富時A50指數也呈現三連陽走勢,節後A股開盤有望補漲。
  • 恆指收漲0.82% 廣告及宣傳板塊領漲
    原標題:恆指收漲0.82% 廣告及宣傳板塊領漲   恆指小幅上漲,盤中最高觸及26678.380點,最低下探26390.590點,截至收盤,恆指漲0.82%,報
  • 恆指低開0.13% 醫療保健設備板塊領跌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6日電 1月6日,恆指低開0.13%,報27613.340點;國企指數漲0.23%,報10799.320點;紅籌指數跌0.02%,報3824.250點;大市成交額63.17億港元。南北資金流向從滬深港通南北資金流向看,截至發稿,南向資金淨流入70.83億元,其中滬港通淨流入67.01億元,當日資金餘額為352.99億元,深港通淨流入3.82億元,當日資金餘額為416.18億元。北向資金淨流入3.25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1.27億元,當日資金餘額為518.73億元,深股通淨流入1.98億元,當日資金餘額為518.02億元。
  • 港股恆指一周累計跌69點 京東再破頂市值衝上9000億港元
    原標題:港股恆指一周累計跌69點 京東再破頂市值衝上9000億港元
  • 恒生指數小幅收跌 中資券商板塊表現萎靡
    2)中概回歸+指數納入放開,改變市場「雙低」格局。近期中概股「回歸潮」明顯加速,恆指與國企指數已經允許納入同股不同權和二次上市企業,將徹底改變港股「低估值+低增長」的格局。3)南向資金及外資持續增配港股市場。
  • 全球規模破萬億美元!MSCI指數ETF大爆發 背後推手是誰?
    來源:華爾街見聞據官方消息,截至2020年11月16日,與MSCI指數掛鈎的股票型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資產總值超過1萬億美元。MSCI明晟是一家美國指數編制公司,在全球市場有很多MSCI指數掛鈎的股票型ETF。據了解,近期的資產規模增長主要歸因於投資者對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及氣候因素的日益關注,以及對因子指數投資策略的興趣。目前已有超過1500個股票、固定收益、ESG及氣候指數採用了MSCI ESG研究評級和數據。
  • 淨流入25.4億人民幣 買騰訊飛鶴沽小米藥明生物
    原標題:【北水炒D乜】淨流入25.4億人幣,買騰訊飛鶴沽小米藥明生物   美國聯儲局議息後維持利率不變,預測至
  • 主力甩賣20億指數ETF 券商科技股則再被看好
    主力甩賣20億指數ETF,券商科技股則再被看好   本周市場整體表現較好,板塊多數走高。   在跟蹤主要指數方面,本周5隻主要指數ETF份額增減互現。
  • 岑智勇:射擊之星現 恆指25000前有阻力
    鳳凰網港股|昨天恆指高開後,初段高衝至24903點後回軟,全日波幅249.84點。恆指收報24754.42點,升184.88點或0.75%,成交金額1095.04億元。國指收報10077.78點,升89.45點或0.9%;上證收報3325.02點,跌3.08點或0.09%。港股走勢優於A股。
  • 收評:恆指跌1.23% 恆大汽車市值超2500億裕勤控股單日振幅超140%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12月7日訊 恆指早盤高開0.13%後直線跳水,早盤跌幅一度超2%,之後維持低位震蕩,截至收盤跌1.23%,報26506.85點;國企指數跌1.42%,紅籌指數跌1.15%。,註冊資本50億美元,業務範圍包括生產12英寸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技術測試,集成電路相關技術開發、技術服務及設計服務等; 恆大汽車逆市漲9.43%,總市值重返2500億港元,公司表示近日「恆馳1」在恆大汽車生產基地作路跑測試,意味著其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距離量產更進一步,此前中國恆大於12月2日、3日增持公司4776萬股,合計金額13億港元,持股比例增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