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為賦新詞強說愁」

2021-02-08 窗外視角




關於「為賦新詞強說愁」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美國民謠詩人鮑勃·迪倫榮獲該獎項……最終,被寄予厚望的村上春樹又遺憾陪跑……英國著名博彩公司Ladbrokes和Unibet的網站上村上每年的賠率仍居前列。



       實際上村上春樹已經連續八年被提名諾獎了。為什麼諾貝爾文學獎不看好村上春樹?


縱觀各諾獎得主,其一是擁有深厚鬱結的大角度、大情懷,將目光放到民族、國家、世界之上,亦或是以小見大,用故鄉的一隅折射出民族的命運,如前蘇聯作家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1965),還有2012年我們最為熟悉的莫言蜀黍。其二是以反思、批判風格取勝,如白俄羅斯記者阿列克謝耶維奇《車諾比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2015),亦或是2013年的愛麗絲·門羅。相比這些作家而言,村上的作品更多是在講述個人的細膩情感和小世界,缺乏批判性和大格局。但村上的作品在中國還是有很高的人氣,比如郭敬明在《愛與恨的邊緣》中就曾坦言村上春樹是自己最喜歡的作家之一。



中國當代小說的發展,從時間大體上也可分為兩段。



首先是走現實主義路線的作家,以莫言、陳忠實等人為代表,長於寫實,作品背景多於20世紀中早期,涉及到戰爭、飢餓和反抗的元素,在我們面前展開一副中國鄉土的厚重畫卷。亦或是如蘇童,《黃雀記》(茅盾文學獎,2015)用幾個孩子以及他們成人後的經歷寫一個人的小惡最終會成長為大惡的道理;如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茅盾文學獎,2008)刻畫了人與自然的矛盾以及對尊重生命、堅持信仰的思考。



其後進入21世紀,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文學閱讀主體結構也隨之更新,學生群體成為讀者主力軍,帶動了出版導向的變化。新生代作家就在這股風潮中成長為一支新的生力軍。乍一讀來,著名新生代作家刻畫出的人物往往個性異常鮮明,形象也足夠豐滿,然而人物塑造上過分的標新立異,卻恰恰失去了小說反映現實的本質。反之,看遲子建的最新作品《群山之巔》,其中大型人物群像描寫也是豐富多彩,出場幾十個人物卻能做到不亂套、不認混,而其中的人物也的確有高辨識度,好似每一個人物都可以在身邊找到,著實令人佩服。第二弊病是過分注重文辭華美連自己都能繞迷糊,一個中心詞加上好幾個形容詞副詞,如加繆《鼠疫》中格朗寫出的那句修改了上百遍的話「在五月的一個美麗的清晨,一位苗條的女騎士跨著一匹華麗的棗騮牝馬,馳騁在布洛涅樹林的開滿了花的狹窄的道路上」。每一個詞都追求完美、每一句話都追求金句,反而會使人審美疲勞心生厭惡,深感作者是在耍矯情。看郭敬明《幻城》,其中「櫻花放肆地頹敗」一句不知出現多少次。



  很多文章在閱讀之前只要先看一下標題和文案,就能大致描繪出這個故事的輪廓,點開頁面則果不其然。更令人驚訝的是,很多作品有相像甚至完全相同的橋段。莫非是抄襲?問之,則曰:「我也不知道啊!只是腦子裡自然浮出這個情節就寫下來了。」這其實是網絡小說的通病。在無知無覺之中深受青春偶像劇和各種用爛了的老套路影響,寫手一抬筆,不是「女扮男裝混男校」就是「冰山愛上灰姑娘」;不是「霸道總裁寵嬌妻」就是「穿越之××××」……



我可以說,這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嗎???



娛樂化浪潮之中,請捫心自問,你——沒錯,就是眼睛落在這行字上的你——想做一名真正有價值的作者嗎?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故事情節的敘述和具體的環境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是擁有完整布局、發展及主題的文學作品。它要於個性之中蘊藏共性,用一個人象徵一類人、用一個村莊象徵一個民族。我們真正需要的,是能夠真切反映生活的作品,而非玩弄文筆、實則無意義之作。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這句話絕非政治書上的一句空談。我們知道莫言兒時曾是村裡的放牛娃;陳忠實一輩子都是沉默寡言的陝西漢子;畢淑敏十六歲時曾在阿里的雪山上當過軍醫。這些豐富的人生閱歷無疑為他們的作品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也加大了他們作品的深度。



也許受客觀條件所限,我們雖然不能行萬裡路,卻可以讀萬卷書。再受時間條件所限,我們讀不了萬卷書,就可以只讀幾本,但是這幾本必須求精求深,其覆蓋的領域要廣要博。從《紅樓夢》到《白鹿原》,從《荷馬史詩》到《尤利西斯》,從《老子》到《社會契約論》,從《三體》到《時間簡史》,只要想提升修養、擴展視野,那麼無書不歡。再則熟能生巧。不要認為只有寫故事寫小說才是磨鍊文筆,寫下的每一篇小文,每句話,都是練筆的絕佳時機,都是訓練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大好機會。正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這社會如此黑暗,每天都正在腐爛」,這樣的話不是一個青年人應該說的,不僅不能證明社會黑暗只能證明你的幼稚可笑。明明沒有被朋友背叛過卻說友情是虛假的;明明沒有被政府的腐敗壓榨過卻經常擺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痛斥腐敗;明明沒有體驗過什麼社會黑暗面卻偏要說社會太黑暗是自己太單純……簡單點說就是明明沒有經歷過,卻擺出一副自己已經經歷過的樣子,希望自己(或別人感覺自己)很成熟。哦,如果你看到這時嘴上或者心裡已經冒出了「怎麼沒有體驗過!」這類的句子,恭喜加入「中二病」人群體,但請不要放棄治療。


作者簡介:張書瑤,本溪高中文科女,處女座。喜歡閱讀小眾名家作品;擅長「掄鐵錘砸玻璃心」。



相關焦點

  • 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辛棄疾詞《醜奴兒》裡的愁緒!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少年的詩人不懂得什麼是愁,就喜歡上高樓。登樓望遠,為寫一首新詞非營造出愁緒,哪怕無愁。如今的詩人啊,歷經世事滄桑,嘗盡了愁的滋味,想說卻又說不出了,說不出愁了,只能嘆一句好一個涼爽的秋天啊!
  • 「為賦新詞強說愁」到「卻道天涼好個秋」的人生轉變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網抑雲:為賦新詞強說愁,誰的青春不中二
    網抑云:為賦新詞強說愁,誰的青春不中二 最近,「網抑雲」一詞頻頻刷上B站熱門,好多阿婆主開始擊中火力狙擊這個詞,同時也將網抑雲炒成了一個熱門梗,無數人跟風炒梗,比如說: 「到點了,兄弟們我要去上班了,開始抑鬱了!」
  • 人民日報發表鐘聲文章:誰在「為賦新詞強說愁」——「美國吃虧論...
    人民日報發表鐘聲文章:誰在「為賦新詞強說愁」——「美國吃虧論」可以休矣 原標題:   美國總有一些人對中美之間所謂「巨額貿易逆差」耿耿於懷,動輒將「美國每年都要輸給中國5000億美元」「美國損失了數百萬製造業崗位」等說辭掛在嘴邊,並因此聲稱美國是中美貿易的受害者
  • 漢末魏初的詩歌美學特徵,為賦新詞強說愁,一代人傑曹丕!
    按理說,以其身份地位與大體上可稱一帆風順的人生經歷,曹丕似乎不應當有太多的悲、憂、愁、怨之類的哀傷之情,但為什麼他對此類情感如此偏愛以致不斷形諸筆端呢?許多人對此不理解,於是便認為「曹丕身為太子國君,人生順利,實際上沒有什麼特別的悲與憂,其作品的悲與憂不過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而已。」
  • 他的作品低評分高票房是因為:總有少年郎「欲賦新詞強說愁」
    文:貓眼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所以一片秋天的落葉可以引發其對孤獨的感慨,一盞夜色下的路燈也可以讓其淚流不止,雲是藍天掉了色,雨是哭泣未停歇……01可以說曾經每一個青春的少年都是文藝作者
  • 而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到底在愁什麼?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首詞說了一個「愁」字,卻從不同的兩個角度說起。少年時,不懂裝懂,不知愁而裝愁;中年時,懂了裝不懂,知愁裝作不知愁。
  • 少年不識愁滋味?赤子才可做詩賦,詩人的情感年少的心
    文:貓眼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古人心理學比我們真是一點不差,強說愁的青春時代,可謂傷春悲秋總眷少年,而閱歷多了真正知道什麼是愁時言語又已平淡無華。
  • 對他說句you can go,就那麼難嗎?
    會發出這樣的推文,大約是因為「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杜蘭特也馬上到而立之年了,會做出這樣的決定,算不算是「而今識盡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無奈呢?真的,聯盟已經不需要再多一個韋德式的悲情英雄了。
  • 可婉約可豪放的他曾說: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
    前段時間寫了一些關於蘇軾的句子,寫了之後心裡不覺又湧現出另一個人來。若說他的豪放之處,胡薇元《歲寒居詞話》稱其詞說:「慷慨縱橫,不可一世,才氣俊邁」。陳廷焯《詞壇叢話》說「桀傲雄奇,處坡老之上」。若說他的柔情,劉克莊曾說「其穠纖綿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晏幾道和秦觀)是的,他就是辛棄疾。辛棄疾的詞風多變,或豪縱雄放,或清麗嫵媚,或清新雋永,或蒼涼沉鬱。
  • 爺爺說:身上有這幾種「毛病」的人,其實是性情中人,值得交往
    爺爺聽了,笑了笑說:人無癖,不可交,別看大牛有愛罵人的毛病,但是,他卻是一個性情中人,值得交往。在生活中,你也要注意,身上有這幾種「毛病」的人,其實是性情中人,值得交往。那麼, 我爺爺所說的這幾種人,究竟是指誰呢?
  • 【中肥通訊社】尿素為漲強說愁 氯化銨貨緊卻低調
    尿素的高價並不罕見,不過近期尿素成交價略有鬆動,因原料天然氣限量供應,環保限產,局部又限電的影響下,尿素整體開工低位運行,為扭轉下遊對高價牴觸的局面,為保持住漲價強說低負荷的愁苦,似乎多多少少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意思;如現西南地區開工的尿素企業所剩無幾,山西地區尿素企業環保限產嚴格,主流出廠報價1740元/噸左右,而工業需求轉淡的山東臨沂複合肥企業對尿素的接貨價格在
  • 少年不識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秋的葉是那樣的傷感,葉是那樣的多愁!秋風吹過,帶走了葉!一片一片不願離去的葉……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遙想當年,青春年少,無憂無慮,為討女孩歡心,為賦新詞強說愁的事沒有少做。1看著滿天的枯葉,漫步在林蔭大道的趙步凡若有所思,想起一些往事不禁會心一笑。
  • 中華詩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5、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6、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7、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8、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 從古詩詞中感受「愁」的境界
    故國的一切無處不在的給予了李煜內心的傷痛,這樣的愁和痛有多少?就像滾滾東去的江水一般,無窮無盡……宋代的第一首,辛棄疾:《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是著名的南宋愛國人士,他在家鄉起兵反金,雖有南歸大宋,終生矢志北復中原,卻壯志未酬。
  • 辛棄疾愁緒最深的一首詞,內心有萬般愁苦卻不能說
    在歷朝歷代文人的詩文裡,秋也意味著悲,固有「悲秋」一說,唐詩、宋詞、元曲中借秋抒發情懷的名篇亦不勝枚舉,如柳永的「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欄橈」、 李清照的「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辛棄疾的「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等等,說不完、道不盡的愁苦。讀書的時候看到這些詩詞,偶爾也會覺得自己跟作者有同樣的體會,也愁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