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日本戰國時期的三大謀將,有一位白手起家,後成為超級大名

2020-12-14 Hei白歷史

在日本戰國時期,由於常年的戰爭,所以還是誕生了相當一部分名將,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織田信長、武田信玄、德川家康、豐臣秀吉等人,這些人的確是當時的名將;不過持續了兩百多年的戰國,又豈止以上這幾位?可以說,每個強大的勢力,至少曾經都誕生過一位名將,而這裡要盤點的,就是戰國時期以智謀著稱的三位名將,來看看都有誰吧。

TOP、3 宇喜多直家

這宇喜多直家早年比較悲慘,在6歲時,家族所在地被攻破,其祖父自殺,他跟隨父親逃亡,靠他人的庇護才活了下來,在父親病逝後,由伯母將其撫養長大,童年的這些經歷,養成了宇喜多直家陰狠的性格。在他成年後,出仕天神山城的浦上宗景,靠戰功得到浦上宗景的器重,後成為奈良部山城的城主。

這宇喜多直家到底有多狠呢?為了取信浦上宗景,他不惜將嶽父中山備中欲謀反的消息告訴浦上宗景,而且還親自帶兵殺了中山備中,其妻得知自己的父親被自己的丈夫所殺後出家為尼;這就結束了嗎?當然沒有,在嘗到甜頭後,這宇喜多直家後又多次靠聯姻獲取地盤,而且還暗殺對手,最終擊敗主家,完全支配備前、美作二國。

不過宇喜多直家自身也還是有本事的,「明禪寺崩れ」就是宇喜多直家一生中最經典的戰例,面對強勢來襲的備中三村氏,宇喜多直家鎮定指揮,最終以弱勝強,確立了宇喜多家在備前的地位。織田、毛利對戰時,他及時倒向東軍,病歿前託孤於織田軍大將羽柴(豐臣)秀吉,讓其照顧自己的兒子宇喜多秀家。

TOP、2 尼子經久

尼子氏是京極氏的旁支,京極氏源四目結於佐佐木氏,京極氏在室町幕府中期是北近江國、出雲和隱岐等國的有力守護大名。在尼子經久的祖父和父親時期,尼子氏發展極快,開始取代京極氏,成為被幕府承認的出雲的支配力量,尼子家也逐漸從京極家獨立出來。在尼子經久的父親去世後,尼子經久繼承家督之位,成為出雲的守護代。

由於尼子經久年輕又行事傲慢,所以在當地豪族、國人眾中沒有樹立起權威。京極在出雲的寺社土地被尼子經久侵吞,使尼子家與主家京極氏的關係日益緊張;後幕府命令尼子經久上繳出雲、隱岐的段錢。這尼子經久不僅無視幕令,而且還私自扣押段錢。最終幕府下達了徵討尼子經久的命令,由於當地豪族紛紛背叛尼子家,故而尼子經久兵敗後被流放,不得已投靠外公家真木氏,從此隱居了近兩年。

這段時間尼子經久臥薪嘗膽,趁著京極氏在出雲國失去民心時,裡應外合拿下了出雲國,而且還順勢剪除了潛在威脅,此後的經久,著眼於附近各國的攻略;幾年間,尼子家的勢力不斷壯大。先後打敗多位強敵,而且還親自策動伯耆國攻略。在尼子經久巔峰時期,實際佔有山陰、山陽十一國,後世因此稱尼子經久為「陰陽一太守」;可惜在尼子經久退位後,他的繼任者在毛利氏的進攻下節節敗退,最後亡於毛利元就之手。

TOP、1 毛利元就

沒錯,這排第一的就是滅亡了超級大名尼子氏的毛利元就,毛利氏一直都很強大;毛利元就在20歲的時候才參加初陣,這在當時是比較少見的,但是毛利元就卻在這次戰鬥中顯示出了不同一般的、卓越的指揮才能,根據毛利軍的自身實力,採用謀略和奇襲並用的巧妙戰術取得了絕對的勝利。在有田中井手之戰中,毛利元就以區區千餘眾擊殺武田元繁,由此名震日本。

此後,毛利家東克尼子氏,西破大內氏,勢力急劇擴張。最終於「嚴島合戰」中一舉擊敗大內家權臣陶晴賢,日本史學界稱此役為「西國桶狹間」。繼而攻滅尼子氏,威震關西,並一度染指北九州。一舉奠定安藝毛利氏的西國霸主地位,而作為毛利家霸業開創者的毛利元就,也被日本民眾視為「戰國謀神」而久久傳頌。

其實在日本戰國時期,將還是有很多的,只不過以以上三人最為有名;其中宇喜多直家最為卑鄙無恥,尼子經久比較擅長謀略,而毛利元就的成就最高,擅長統籌謀劃;按發展勢力來看,也是毛利元就的勢力最大,而宇喜多直家最小,在日本歷史上,毛利元就也是能與織田信長等人並稱的,可見其強大。

相關焦點

  • 【歷史】盤點日本戰國時期十大名將
    曾用名:織田吉法師(幼年),織田信長(成年)   仮名:三郎,上總守,上總介   外號:第六天魔王(自封),尾張大うつけ(尾張大傻瓜)、赤鬼、雨將軍二、武田信玄,日本戰國時期名將。從四位下大膳大夫,信濃守護,甲斐守護,甲斐武田氏第十七代家督。原名武田晴信,法名信玄(德榮軒信玄簡稱),幼名勝千代,通稱太郎,清和源氏源義光之後,武田信虎嫡長子。
  • 盤點日本戰國時期的8大梟雄,其中德川家康排第七,武田信玄第三
    說起戰國,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其實不然,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段被稱為戰國的特殊時期,也是諸侯互相徵伐,稱為日本歷史上少有的亂世;既然是亂世,自然不可能少了梟雄,而這裡主要來盤點下日本戰國時期的八位梟雄,看看都有誰吧。
  • 盤點那些有稱號的日本戰國大名
    日本戰國時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對應到中國的明朝時期。織田信長,稱號「第六天魔王」,織田家家主,是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戰國三傑之一。
  • 日本戰國時期,「三大謀將」之—宇喜多直家
    在日本戰國時期,宇喜多直家可謂是獨樹一幟。不論是面對活躍的豐臣秀吉,還是面對冷酷的毛利元春,他都能鎮定自若。而且其獨特的軍政眼光,不僅讓宇喜多家在關原之戰大放異彩,更是對下克上的完全詮釋。戰國大名—宇喜多直家宇喜多直家,小時候異常的苦難,或許正是在這苦難的生活中,他學會了「如何生存」。
  • 『日本戰國時代』日本戰國十大名將,造是誰嘛?
    織田信長是活躍於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帶,使織田氏成為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但後來遭到部將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斷本能寺,織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法名總見院殿贈大相國一品泰巖尊儀,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時追贈為正一位太政大臣。
  • 日本戰國時期,到底要怎樣才能成為大名?
    日本戰國時期,無論哪個階層,士、農、工、商,都進行著戰爭,哪怕不屬於這個階層的「賤民(類似於奴隸階層)」,也進行著戰爭,至少為了自己活下去而戰。在日本戰國時期,等級制度相對的森嚴,農民的兒子終歸只是農民,武士的兒子終歸是武士。
  • 日本戰國時期,「絕世美少年」之—森蘭丸
    在日本戰國時期,雖然說是亂世,但是並不妨礙我們的審美觀,我們對許多古代的人物形象極其的欣賞,甚至是到了想要模仿的境地。比如中國古代的美男子—蘭陵王,美少年—霍去病。不過啊,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一位是日本戰國時期的美少年,他的名字眾所周知,他就是—森蘭丸。
  • 日本戰國上層社會的三大愛好
    日本戰國大名武將除了徵戰殺場以外業餘時間都幹些什麼呢?不同的人當然有不同的愛好,比如:今川義元喜歡cosplay成宮廷貴族;比如沒事就愛躲起來拜毘沙門天的上杉謙信;愛裝傻瓜的織田信長;還有愛踢球的今川氏真等。除了每個人各自的愛好還有就是當時戰國武將比較流行的三大愛好。
  • 「運籌帷幄,決勝千裡」,日本戰國時代十大智將
    有了衝鋒陷陣的箭頭人物,當然少不了在後方出謀劃策的謀士,在弱肉強食的日本戰國時代,戰亂四起,而在戰爭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除了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猛將外,還有在本陣中隨機應變,移兵換陣的智將,接下來小編就盤點一下日本戰國時代的十位智將。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風起,群雄逐鹿,日本名將鎧甲鑑賞
    因為長兄松平信康早年因涉嫌內通武田信玄被織田信長勒令切腹,次兄結城秀康成為結城家的養子,因而秀忠官位從一位太政大臣成為德川家繼承人、江戶幕府的第二任將軍(1605年—1623年)。山本勘助出生於三河富士山郡山本村,原名山本源助。
  • 盤點日本戰國名將第一彈
    各位看客好,今天給各位盤點日本戰國時期著名武將,第一彈說盤點一下織田、德川、武田和豐臣家的名將組合。織田家徽,木瓜。織田信長推行「天下布武」意圖統一日本,在織田家巔峰時期曾設置了六大軍團。北陸道軍團,柴田勝家。在越中地區負責與上杉氏對抗。
  • 盤點戰國時期四大名將排名
    小人謀身,君子謀國,大丈夫謀天下。 ——鬼谷子 戰國時期,七雄紛爭,是一個烽火狼煙的時代,也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好戰。 那麼你知道戰國著名的將領有哪些嗎?
  • 盤點日本戰國時期的「五虎上將」,真田幸村排第二,雷神排第三
    日本戰國時期,真的堪稱「萬村大戰」,那鬥得叫一個激烈,拋開規模不說,單論戰爭頻率的話,恐怕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都比不上;在如此高強度的戰鬥中,還是有一些天賦異稟的猛將湧現了出來,現在就來盤點下日本那個時期的「五虎上將」。
  • 日本戰國時期十大名將:第一名險些一統天下
    日本歷史上曾經有過一段類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時期,各地大名崛起,自立為王。都想通過武力徵服其他勢力最終統一全國。
  • 【人物誌】盤點日本戰國時期五大雄主
    遺體埋葬在駿府的久能山,1年後被改葬到下野國日光。被日本朝廷賜封「東照大權現」,成為江戶幕府之神,在日本東照宮中供奉,被後人稱為「東照神君」。豐臣秀吉是尾張國愛知郡中村鄉貧苦農民家庭出身,本是足輕,後因侍奉織田信長而崛起。本能寺之變後,在織田氏諸家臣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
  • 小身材大拳頭 1米43的「日本張飛」本多忠勝是如何成為戰國最強的
    他曾被織田信長稱作"花實兼備之將",被豐臣秀吉稱作"日本第一、古今獨步之勇士"。世稱"三河飛將"、"鬼之平八"、"日本之張飛"、"戰國第一猛將",這個人究竟有多麼恐怖,相信從這些評價之中便可以感受到他的勇武。
  • 日本戰國時期,大名不允許「私自結婚」,是真的嗎?
    日本戰國時期,上至公卿,下至平民,禍亂滔天,民不聊生,是為亂世。在這個時期有許多的特殊的戰爭藝術,如下克上,如脅天子以令諸侯。然而,終歸弱幼強食,強則強,弱則亡。自古以來,大名要出陣攻伐別家,自然需要有大義名分,如果沒有大義名分。反而會成為眾矢之的,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日本戰國時期,百萬石以上的大名有哪些?
    日本戰國時期,大規模「檢地」是不存在的。所以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是不存在百萬石級別的大名的。但是在戰國亂世,土地兼併極其的快速和嚴重,每一天都有戰爭,每一個大名都有輝煌與落魄。我們只能根據一些數據來確定,有哪些大名,在戰國時期,他的家族的領土超過一百萬石或者接近一百萬石。有了這個「接近性」理論依據,我們就可以開始研究具體的百萬石級大名了。
  • 盤點戰國時期七國各國最強名將
    盤點戰國時期七國各國最強名將戰國七雄之中,各個國家的第一名將分別是誰呢?
  • 日本戰國時期,德川家有一人堪稱三國時的張飛,你知道嗎?
    日本戰國時期,亂世出奇才。在日本戰國時期,各種勢力錯綜複雜的交錯著,各路豪傑,各路大名互相攻伐,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有武田家、今川家、上杉家、織田家、德川家、豐臣家…德川家本是一個小家族,他是如何成為戰國大名的呢?又是如何建立幕府的呢?其實話說回來,其中少不了家臣的盡心盡力。德川家康在愛才方面不低豐臣秀吉和織田信長。這三人堪稱是日本戰國時期「後三傑(前三傑為今川義元,武田信玄,上杉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