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救不了日本歐洲的生育率,卻在印度造就新冠嬰兒潮

2020-12-27 天下網商

摘要:歐美性蕭條加劇,印度將新增2010萬寶寶。

天下網商記者 貢曉麗

疫情爆發之後,歐美媒體始終對一件事滿懷憧憬——廣泛長期的居家隔離,有沒有可能在年底帶來一波嬰兒潮?

這也不算是憑空臆想——夫妻雙雙隔離在家,有大把時間享受夫妻生活。添丁增口,似乎也順理成章。

英國官員納丁·多裡斯的推文

在老齡化嚴重的西歐國家,很多政府官員對嬰兒潮的到來滿懷期待。英國健康與社會保障部副國務大臣納丁·多裡斯就曾提醒,政府應該儘早為迎接嬰兒潮做好準備:「想像一下,從現在開始的九個月後,我們將變得多忙。」

套套短缺讓日媒很興奮

博彩網站也堅信,居家隔離會讓年輕夫妻變成乾柴烈火。

3月17日,Trojan保險套/美國出生率的賠率

美國博彩網站SportsBettingDime.com便開出賠率,賭美國戰神牌(Trojan)保險套的股價會在疫情期間暴漲。

而保險套廠商,也對這波行情非常看好。

Karex工廠裡一名工人對保險套進行測試

3月,總部位於馬來西亞的Karex在旗下多家工廠因疫情停工後發出警告,稱全球保險套恐將供不應求。

Karex是全球最大的保險套生產商,年產50億隻保險套,佔全球產量五分之一,以不同品牌名稱在幾十個國家銷售。

消息一出,可把日本媒體高興壞了。

要知道,2019年,日本出生人數只有86.5234萬人,創1899年有統計記錄以來最低紀錄,連續第四年低於百萬大關。

同一年,日本死亡人數卻有138.1098萬人,創下二戰結束以來最高紀錄,一增一減,日本去年少了51.5864萬人,連續12年刷新歷史新高。

福岡中央區婦產科診所的新生兒

就保險套短缺一事,一家日本媒體專程請教了岡本和不二乳膠,遺憾的是,兩家日本保險套巨頭非常坦誠,老老實實地說,我們還有好多好多保險套,日本民眾根本不用擔心,疫情期間會買不到保險套……

悻悻而歸之後,這家媒體在文章中喟嘆不已:「如果出現(保險套)短缺,可能會導致嬰兒潮,在日本,這將是多麼可喜的一件事啊。」

然而,居家隔離真的會帶來嬰兒潮嗎?也許這是想當然了。

被疫情放大的「性蕭條」

4月底,市場給出的答案讓人大跌眼鏡——發達國家不僅沒有保險套短缺,杜蕾斯的銷量反而下滑了。

擁有杜蕾斯品牌的利潔時集團告訴英國《衛報》,居家隔離奪走了情侶的性生活,同一屋簷下的夫妻,卻因為焦慮導致性趣大減。

印第安納大學疫情期間的一項調查研究,進一步證實了這種解釋。

這項調查針對美國1000多名成年人展開,其中大約一半的人表示,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的隔離期間,性生活頻率沒變化,其餘的一半人中,性生活頻率減少多於增加,總體而言,美國人的性趣下降了。

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兒科副教授德文·亨塞爾認為,人們往往容易忽視硬幣的另一面,「隔離在家,其實你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託兒服務沒了,意味著你得在家帶娃,沒準還要在家工作,在一個很小的空間裡,夫妻要重新平衡很多新的義務——這可能導致性生活成了夫妻的負擔,而不是一種趣味。」

調查顯示,阻礙夫妻性生活的原因來自方方面面:

那些對居家隔離感到沮喪或孤獨的人,更有可能減少性行為;那些認為自己可能會失業的人,也更有可能減少性行為;孩子在家同樣會製造阻礙。

調查發現,有5歲至12歲年齡段兒童的夫妻,更有可能減少性行為,而孩子在5歲以下或超過12歲的夫妻,幾乎沒有對性生活帶來明顯影響。

亞歷山德拉·所羅門的情感調查頁面

在Instagram上,美國心理學家亞歷山德拉·所羅門也對數萬粉絲展開調查,六成粉絲稱性生活在隔離期間驟減。

所羅門就此得出結論——壓力扼殺了人們的性慾。

所羅門認為,人的性慾喚起分兩個階段,自發的性慾多見於兩性關係的早期,那時雙方相互具有很強的生理吸引力。而當關係趨於穩定,人的性慾會變得更加敏感,一些事情會激發欲望,一些事情則會扼殺欲望,這是自然進化導致的結果。

「我們的祖先在洞穴裡做愛時,見到老虎自然會選擇逃命。那些說『忘掉老虎吧,我們來完成這件事』的人都被咬死了。」所羅門說,「所以,壓力讓人類在性愛開始前止步,當威脅出現時,保持警惕是一種對環境的適應。」

夫妻面對的「老虎」,就是被疫情不斷放大的壓力。

這種壓力其實一直都在。

「性蕭條」作為《大西洋月刊》的封面故事刊出

2018年,《大西洋月刊》提出的一個新名詞火了——「性蕭條」。文章指出,當代美國人特別是千禧一代,性生活少得可憐,從1990年代後期到2016年,所有年齡層的成年人每年平均性生活次數從62次下降到了54次。性生活減少,多見於白人、中年人和已婚夫婦。

大量歐洲年輕人打算放棄生育

沒有夫妻性生活,自然就沒有嬰兒潮。事實恰恰相反,出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歐洲的年輕夫妻已經紛紛主動推遲或取消了生育計劃。

3月下旬至4月初,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調查了歐洲五國(英、法、德、意、西)18至34歲年輕人的生育計劃,發現新冠疫情和經濟危機嚴重壓制了人們的生育願望。

在法國和德國,一半以上受訪者表示,他們已推遲生育計劃。14%的德國人表示將放棄生育,法國人這一比例為17%。

而在英國,58%的人表示將推遲生育,19%的人宣布放棄,只有23%的受訪者,將排除萬難繼續造人。

25歲的克萊爾·菲利普斯和她28歲的李·布萊克莫爾決定放棄生育孩子的計劃

英國加的夫的一對小夫妻,原計劃在今年7月辦完婚禮就要孩子,但現在卻打起了退堂鼓:「疫情讓人恐懼,在家工作的人還要兼顧做飯和家務,壓力非常大。我們為孩子的未來感到緊張,必須三思而後行,暫時不要把孩子帶來這個世界。」

薩曼莎和加雷斯擔心他們可能無力負擔起養育孩子

還有一對廚師夫妻,也推遲了生育計劃,「我們都不知道何時才能收到下一張薪水支票,擔心負擔不起生育孩子的費用。」

受2009年歐元區危機影響,義大利和西班牙的青年失業率在歐洲最高,許多年輕夫妻早已放棄生育,兩國生育率持續低迷。

疫情一到,年輕人的第一反應是經濟危機又來了,足足36%的義大利人表示不會考慮生育,抱著同樣打算的西班牙人則有29%,另有一半的西班牙人決定推遲生育。

歐洲疫情之後沒有嬰兒潮,生育率反而會下降

經濟學家們早就發現,在相對平靜和經濟繁榮的時代,收入越高的人會生育更多的孩子,這被稱為「正收入效應」。

美國最大規模的嬰兒潮,就發生在二戰結束後的十多年裡。

美國經濟學家調查發現,大都市地區失業率每上升1%,出生率就會下降1.4%。

疫情前,美國失業率為3.5%,四月上升到14.7%,五月則為13.3%,而2020年整年的失業率,預計會在10.6%至13.6%間波動。

根據這一數值推算,明年美國出生率將下降7%至10%。也許這種估算尚屬樂觀,1918年西班牙流感疫情期間,美國的出生人數下降了足足15%,而且相比新冠疫情,當年那場疫情並未伴隨經濟衰退,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製造業提供了充足就業機會。

而在5月,美國失業人數已達4400萬,其中42%是永久性裁員。

印度9個月將增2010萬新生兒

發達國家對嬰兒潮求之不得,而在那些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經很高,甚至人口密度超負荷的中低收入國家,新冠疫情卻帶來了額外的人口負擔。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一份報告預測,在那些中低收入國家,比如印度、菲律賓等地,大約有4700萬婦女,在疫情期間無法使用現代避孕藥具,這可能會導致700萬起意外懷孕。

2019年,印度有大約340萬婦女接受絕育手術,570萬婦女放置宮內節育器,180萬婦女依賴公共衛生系統提供的注射避孕藥具。此外,公共衛生系統還分發了3.22億個保險套、4180萬份口服避孕藥和250萬份緊急避孕藥。

然而疫情期間,印度衛生和家庭福利部已經建議各邦,在封鎖期間暫停實施絕育手術和宮內節育器放置術,全力以赴對抗疫情。

另外,印度私營企業每年合計也要銷售約22億個保險套、1.12億份口服避孕藥和360萬份緊急避孕藥,可是封國之後,工廠停工,商店關門,大量性活躍夫婦無法從公共衛生系統或市場獲得避孕藥具。

一項分析估測,新冠疫情至少影響了2780萬對印度夫婦的避孕能力,這可能導致295萬起意外懷孕和179萬起墮胎手術,可能導致84.5萬新生兒和2165名產婦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則預計印度將迎來嬰兒潮——自3月11日宣布疫情爆發以來的九個月內,印度新生兒數量預計將達到2010萬的最高水平。然而,疫情導致醫療能力短缺,可能將這些母親和新生兒陷於危險之中。

在東南亞和非洲等國,民眾都在為避孕藥具短缺發愁。

在辛巴威,人們過去在診所和酒館領取免費保險套,社交隔離之後,一盒杜蕾斯保險套的價格,已經飆升到了107至119美元。

為此,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和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合作開展一項計劃,在辛巴威60個地區的1500多個糧食援助分發點,分發了100萬個免費保險套。

新冠嬰兒潮確實來了,但來得不是地方,人口老齡化甚至負增長的發達國家,只能想別的法子拯救生育率了。

CNN:Why these experts don't think we'll see a coronavirus baby boom

outlookindiaIndia May See An Unintended Baby Boom Due To COVID-19 Lockdown. Is Govt Prepared?

thesun:Three couples reveal why coronavirus lockdown scuppered their baby dreams

miamiherald: 『Coronavirus baby boom』? It’s likely as America braces for condom shortage

相關焦點

  • 不,中國永遠不會有嬰兒潮了
    有人口學專家甚至因此陷入悲觀,認為2014年生育率就接近1.6的中國已經掉入了「低生育率陷阱」:生育率一旦下降到1.5以下,就會不斷下降,很難甚至不可能逆轉。「嬰兒潮」的出現往往與特定事件相關,比如戰後重建和恢復、政策鼓勵、經濟的限制或刺激,甚至自然災害導致的出行不便,都可能帶來懷孕率的增加。
  • 從歐洲返回還亂跑,印度傳教士死於新冠,15個村莊4萬人面臨隔離
    據英國BBC消息,印度旁遮普當局決定組織一場4萬餘人的大規模隔離行動。原因是因為當地一名70歲男子去世,屍體經過衛生部門檢測發現致死原因就是新冠病毒!此人19位親屬已經全部確診,而且當地4萬人因為有被傳染可能需要被隔離起來!
  • 宅文化橫行,日本青年沉迷二次元不戀愛,自殺人數超過新冠人數
    與此同時面對日本人古板壓抑的生活,很多的日本年輕人無法承受生活的重擔,最終自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整個10月,因自殺身亡的人數超過了因新冠疫情死亡的人數。對於日本的年輕人沉迷於遊戲使他們逃避現實的一種手段,據調查,大多數的日本青年人在一年以內都曾經玩過遊戲,其中有嚴重沉迷者大概有10%以上。
  • 關注| 歐洲死亡超2萬!冰島1人感染兩種變體!印度1人致4萬人隔離!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28日晚8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至614884例,死亡人數累計達28687人。而據法新社最新報導,歐洲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累計已超2萬例。
  • 梁建章:中國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確鑿無疑
    日本、韓國的低生育率危機是前車之鑑李紀恆的文章引發媒體廣泛解讀。一般認為,總和生育率低於1.5,就算是跌破警戒線——因為生育率一旦跌到1.5以下,就掉入了低生育率陷阱,如果不大力鼓勵生育,生育率很難再回升到1.5以上。
  • 英國返印度確診新冠女子逃出隔離點,坐火車跑回老家
    英國返印度確診新冠女子逃出隔離點,坐火車跑回老家 海外網12月24日消息,據印度新德裡電視臺24日報導,一名從英國返回印度的女子,在收到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結果後從隔離點逃走,並且坐火車跑回了自己的老家。
  • 印度雙打選手雷迪新冠檢測陽性!辛德胡也被隔離
    8月14日,根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雙打名將雷迪新冠檢測呈陽性,同時檢測呈陽性的還有理療師基蘭,這一結果也讓前不久剛獲準訓練的戈比昌德羽毛球學院再次關閉。雷迪和基蘭都來自海德拉巴,雷迪近期一直在戈比昌德羽毛球學院訓練,根據防疫要求,一起參加訓練的球員和工作人員都將被要求隔離並參與新冠檢測
  • 印度新冠隔離中心22人集體連夜出逃後失蹤
    據《印度斯坦時報》5月8日報導,當地時間5月7日夜間,印度一個冠狀病毒隔離中心內的22人集體出逃,目前警方仍在尋找他們的下落。  據報導,事情發生在恰蒂斯加爾邦巴斯塔爾地區。當地時間5月5日至5月6日,一批從外地返回的工人回到了該地區,隨後被帶到了丹特瓦達(Dantewada)的隔離中心進行隔離。
  • 印度羽球國家隊2人確診新冠,辛杜被捲入隔離
    北京時間8月14日,據印媒報導,印度羽壇雙打名將斯基雷迪與理療師基蘭二人新冠檢測呈陽性。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國際羽壇首例確診感染的選手。目前,於8月7日剛獲準訓練的戈比昌德羽毛球學院再次被關閉,由於隊內出現確診病例,素有「印度羽球一姐」之稱的辛杜也被捲入了隔離生活中。
  • 生育率全球最低,韓國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
    生育率低是韓國社會長期存在的問題。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統計的數據顯示,2018年,韓國的總和生育率僅為0.98,成為全球唯一一個總和生育率跌破1的國家。從韓戰結束後的嬰兒潮到現在的嬰兒荒,韓國是如何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的呢?
  • 新冠病毒2019年底已在洛杉磯傳播?印度疫情形勢嚴峻
    中新網9月15日電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5日9時23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已超2917萬例,累計死亡超92萬例。全球一周內新增180萬確診病例;最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能在2019年12月已在洛杉磯傳播;印度疫情嚴峻,9月以來已有超1.5萬人死亡。
  • 年底「嬰兒潮」要失約?出生率「斷崖式」下滑,專家再提新建議
    在這一政策剛剛出臺的時期,主張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專家們預測用不了多久,我國就會迎來「嬰兒潮」,一開始嬰兒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均出現短暫增長,但自2017年以來,出生率再次進入下降通道,到2019年,中國出生率將降至10.48%,創歷史新低。這也意味著社會對二孩政策的反應並不是很強烈。新生兒數量減少,而我國老年人口的數量卻在增加。
  • 2位印度選手接觸確診患者不願被隔離,希望返回印度
    後有媒體爆料稱是因為同行的叻斯亞的父親新冠檢測呈陽性,三人被迫隔離無法參賽。世界羽聯表示,叻斯亞、賈亞拉姆、薩凡卡爾·戴伊三位印度選手不會參加本周的薩洛盧羽毛球公開賽,因為「他們團隊當中有人確診了新冠,根據當地衛生部門和世界羽聯防疫規定,這三名選手和隨行印度隊人員已全部被隔離,三名選手新冠檢測呈陰性,總體健康狀況良好」。
  • 印度感染變異新冠病毒人數升至90人 新德裡收緊入境隔離措施
    當地時間9日中午,印度衛生部發布消息,印度已發現90名新冠肺炎患者感染了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與前一日相比新增8人。 印度感染變異新冠病毒的病例持續升高,引起新德裡市的高度警覺。8日新德裡政府出臺緊急行政令,要求來自英國的旅客,即使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也必須在指定場所進行為期7天的強制隔離,然後居家隔離7天。而此前病毒檢測結果為陰性的旅客可以自行居家隔離。
  • 梁建章:中國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確鑿無疑 五大原因致生育意願低迷
    日本、韓國的低生育率危機是前車之鑑李紀恆的文章引發媒體廣泛解讀。一般認為,總和生育率低於1.5,就算是跌破警戒線——因為生育率一旦跌到1.5以下,就掉入了低生育率陷阱,如果不大力鼓勵生育,生育率很難再回升到1.5以上。
  • 日研究所稱日本新冠病毒或來自歐洲 基因特徵接近
    日研究所稱日本新冠病毒或來自歐洲原標題: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調查顯示 日本現階段新冠病毒或來自歐美人民網東京29日電(孫璐、李沐航) 綜合日本《朝日新聞》、日本新聞網(JNN)報導,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通過研究發布,3月以後在日本國內急速蔓延的新冠病毒有很大可能是通過歐美地區進入日本。
  • 馬克龍新冠檢測陽性,這些歐洲政要都隔離了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17日,據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發布的公告,法國總統馬克龍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多名近期與他有密切接觸的法國和外國政界人士隨後開始實行自我隔離。當天早上,法國總理府確認總理卡斯泰已經開始隔離並進行了新冠病毒檢測。
  • 法國總統馬克龍感染新冠,歐洲多國政要開始隔離
    法國總統馬克龍感染新冠,歐洲多國政要開始隔離 2020-12-18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日本砸20億用AI幫相親:求求大家趕緊結婚
    自從9月新首相菅義偉上任後,一再重申要解決日本生育率下降的問題。 因為再不解決,日本可能就真的要崩了。 但日本的生育率,常年徘徊在1.4左右。 2019年,日本新出生人口僅僅只有86.5萬,生育率僅有1.36,再創新低。
  • 歐時:歐洲生育率排名出爐 法國蟬聯冠軍
    中新網3月29日電 法國《歐洲時報》編譯稱,根據歐洲統計局(Eurostat)公布的數據,法國成為2016年全歐範圍內生育率最高的國家,平均生育率為1.92。與此同時,受到難民潮衝擊的影響,德國2016年生育率大幅增長,來自外國家庭的新生兒佔到全部數量的近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