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報導 近日,由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舉辦的「2020半導體光電行業CIO高峰論壇」在南京開幕,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產業領袖、技術專家和企業高管齊聚金陵,探討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挑戰,分享企業數位化轉型的變革之道。新華三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張力,新華三集團副總裁、企業事業部總經理王燕平以及來自紫光雲、京東方等頂尖企業的專家學者共同登臺,分享了對半導體行業發展的洞察和思考,展示了各自企業的創新數位技術和典範實踐案例。
與會期間,記者專門採訪了王燕平,請他分享了關於新華三集團對推進半導體行業數位化轉型的一些見解。
新華三集團副總裁、企業事業部總經理王燕平
「半導體行業是一個自動化率非常高的行業,對信息化的需求比其他行業大得多。」王燕平認為營收的增長是新華三集團等ICT企業從半導體行業興起所獲得的最明顯益處。
以長江存儲為例,它的自動化率是100%,其他自動化率比較高的行業,即使如汽車行業,自動化率也就是70-80%。所以半導體行業的興起,帶來巨大的設備和方案購買需求,對ICT企業營收的拉動是非常明顯的。
王燕平告訴集微網,全國各地正在建的半導體企業,都將會進行周期性設備換新,這就為整個行業帶來持續增長的機會。
另一個方面,半導體企業都是全自動化生產的,一旦發生故障,損失非常巨大,就使得ICT基礎設施的重要性日益明顯。「新華三集團已經連續幾年舉辦這個會議,今年參會的技術專家已經達到了200人,就說明半導體企業對此有多重視。」王燕平表示。
不過,半導體行業對信息化的要求還有著很大的特殊性。因為是高端製造業,對良率的要求非常高,最需要成熟的技術,而不一定是最先進的技術,比如大數據和雲計算等。
因此,新華三集團與半導體企業合作有兩個層面,一個是製造系統,屬於OT(運營)技術,如工業交換機等;另一個是在管理層面,屬於IT技術,如ERP等。
雖然自動化和信息化開始慢慢融合,但半導體企業生產模式很清晰的時候,首要追求的是穩定性,IT技術的升級對其有更大的吸引力。
針對這一特性,新華三集團專門為半導體企業量體裁衣,打造特定的解決方案。據悉,新華三目前能夠為半導體行業提供包括全聯接和邊緣感知、數字基礎設施、雲與智能平臺、業務應用平臺和工業APP在內的全棧式數位化解決方案,推進數位化決策、智能製造和智慧園區的融合部署,並且通過智能運維和主動安全保障業務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實現知識數位化、服務數位化、工廠數位化、業務數位化、流程數位化的轉型目標。
在產品和服務層面,新華三集團也做了很多創新。「以前進行運維管理的時候,可能只管設備和網絡就行了,而現在領導者希望通過一個大屏,把整個業務到生產製造所有的環節都能看清楚,這就是現在經常提到的IOC、智能健康中心或運維中心。」王燕平指出,新華三完全可以為客戶提供定製化的服務,為其打造這個IOC。
新華三集團已經服務了很多知名半導體企業,積累了很多成功的經驗。像SK海力士、格羅方德這樣的晶圓代工廠,還有京東方這樣的半導體光電企業,在開設新廠或新建產線的時候,都在同新華三進行合作。
王燕平認為新華三集團在推動半導體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方面有四大優勢:第一個優勢,就是在市場當中,新華三已經是事實的領導者了,達到80%的佔有率,服務全球主要的半導體公司。第二個優勢,因為新華三是面向百行百業做產品、做解決方案,其他行業的網際網路+技術,都可以借鑑到其他企業的經營管理中。所以,新華三跟客戶的合作緊密度很高。第三個優勢,就是新華三產品創新和品質保障優勢。第四個優勢,新華三對全行業的技術有很深的了解,特別是在網際網路、在運營商等高端技術節點,也可以完全導入到半導體行業中。
這些優勢其實也得益於新華三集團在2020年推出的「AI in ALL」智能戰略,以及全新升級的「數字大腦計劃2020」。
王燕平表示:「構成新華三數字大腦最重要的是數字中臺,能把底層所有的數據從下往上,也就是南北向的把這些數據全部都標準化、結構化,向上面應用提供統一的API接口,或者是數據格式。」
「新華三集團有很多分支機構機構,還有供貨商、生態合作夥伴,有很多數據交換的需求,現在通過一個中臺,把外部的、雲端的、供貨商的、生態合作夥伴的數據都接進來,在大腦上匯聚,由它來分析和判斷,給每個部門應該提供什麼樣的數據,什麼樣的數據安全策略。」他補充道。
據他介紹,通過打造數據中臺、AI中臺、移動中臺,新華三集團正在加速推進研發、產品、製造、營銷、服務、平臺的數位化重構,實現了RPA機器人、一體化交付、員工畫像、備件智能預測、遠程工作等一系列創新應用的實踐落地,並以主動安全和統一運維保障了業務連續性,印證了數位化轉型對於企業發展的價值和作用。
「新華三集團所屬的紫光集團也擁有晶片設計和製造企業,因此新華三與半導體行業是有共同語言的,不只是一個提供設備,產品的公司。」王燕平最後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