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有一天,贛南巡撫王陽明正在與下屬議事,突然,大宦官張忠來訪。王陽明心中一緊:「此人名為張忠,其實壞水很多。此來肯定是夜貓子進宅,沒好事!」果然,張忠來者不善!
原來,不久前,寧王朱宸濠舉兵叛亂,很快被王陽明擒獲。沒想到,因小人江彬慫恿,明武宗對王陽明很不滿:「平叛這麼好玩的事,哪能缺的了朕呢,不行,你把寧王放了,朕要親自活捉他。」
夠荒唐吧!歷史上,明武宗就是這麼荒誕不經!
王陽明沒辦法,只好恭候明武宗的親徵大軍。江彬對王陽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定叛亂,嫉妒的不要不要的,一邊造謠說:「王陽明是寧王同黨,他是因為自保才反水。」一邊派遣心腹、太監張忠率部分京軍火速趕往南昌。
幹啥?挑刺!無論如何要把王陽明搞臭,讓他身敗名裂,最好說他與叛賊勾結,這樣就可以徹底拔掉王陽明這個眼中刺。
小人做事不行,搞事很有一套。張忠到南昌後,找了上百士兵,分成三班倒,天天在王陽明的巡撫衙門口撒潑罵人,幹嘛?碰瓷!目的就是激怒王陽明,讓雙方士兵發生衝突,然後張忠就可以倒打一耙,趁機扳倒王陽明。
可是,王陽明不上當,非但不跟京軍計較,還善待他們。每天出來進去,王陽明見了他們都笑呵呵的,不僅如此,京軍有人生病,王陽明送醫送藥,竟然把這些人感動了,大家都說:「王陽明是好人,張忠不是個東西。」
張忠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於是,就出現了本文開頭一幕。張忠來找王陽明,直接攤牌。《明史·王守仁(王陽明)傳》記載了一段對話:忠曰:【「寧府富厚甲天下,今所蓄安在?」守仁曰:「宸濠異時盡以輸京師要人,約內應,籍可按也。」忠故嘗納宸濠賄者,氣懾不敢復言】
啥意思呢?張忠說:「聽說寧王富甲天下,你捉了寧王,他的家產有很多吧?」這小子夠毒的,無論你說是或不是,他隨便編造一個物件,只要你不到,他就可以說你私吞了。
沒想到,王陽明非常淡定,平靜地看了不可一世的張忠一眼,說:「是的!」
張忠眼睛冒光,好啊,我要的就是這句話,於是,面目變得猙獰起來,問道: 「既然如此,抄家清單上才這麼點,這裡面問題大了,請問王大人,朱宸濠的巨額財富難道都飛了不成?」
王陽明似笑非笑地看著張忠,拍著腦袋想了想,然後故作恍然大悟,說:「張公公,看我這記性。有件事一直想跟你商量商量,可是你太忙,我始終也不敢輕易打擾你。」
張忠不明就裡,不耐煩地說:「現在就說吧。」
王陽明故意思索了一下,然後說:「抄家之時,發現了一個帳本,還有部分書信。原來,寧王這個老小子出手挺闊綽,把這些錢都送給京城要人了,說好了造反時他們為內應。我想跟你商量商量,帳本和書信是不是要呈報皇上呢。」
張忠一聽,嚇得魂飛魄散,立刻說:「我看,就不用節外生枝了吧。世人都說王大人清廉自守,兄弟我也佩服的緊呢。王大人的功勞,青天可表,日月可鑑,我一定會在皇上面前仗義執言的。」原來,這小子屁股底下不乾淨,一直跟寧王私下勾連串通,沒少收寧王的銀子。
王陽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與小人打交道的時候,兩張牌很重要。一,別讓小人摸清你的底牌。底牌是你還擊的資本,也就是說,你有多少本錢一定不要小人窺知。二,要永遠捏住一張王牌。王牌是你一招制敵的殺手鐧,要麼不亮劍,亮劍就要見血封喉。永遠不要寄希望小人會良心發現,打敗小人的唯一辦法就是,你比他心眼更多,手段更狠!
王陽明這人有點意思吧?中國幾千年歷史,有三個半「聖人」,三個聖人是:孔子,諸葛亮和王陽明。曾國藩牛吧,後人視為做人楷模,可是,他只能算半個聖人。
曾國藩對王陽明的心學非常推崇,他曾經諄諄告誡曾氏子弟:「做人不學王陽明,讀書萬卷也枉然。」這評價,槓槓滴!
王陽明牛就牛在,他的處事做人之道,對各路小人的構陷,他總能機敏應對,每次都化險為夷,連他的對手都佩服不已。久而久之,有的對手甚至成了他的學生,不服不行。
餘秋雨曾經說:「中國歷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兩方面都臻於極致的,只有王陽明。」《明朝那些事》的作者當年明月也說:「王陽明的心學,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
王陽明的心學還深刻影響了日本、韓國,日本企業界更是將他奉為神明。稻盛和夫特別推崇王陽明,他的思想很多來源於王陽明的心學。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套《王陽明全集》。內容包括傳習錄、文集、書信等十部分,讓你系統學習王陽明的做人心法、處事之道、溝通智慧、謀略思想。欲成大事者,必讀王陽明。
這套書一共5冊,僅79元,很給力!點擊下方【看一看】就可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