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通過事故高發路段,前方連續下坡,請注意減速。」相信每一位卡友都聽過導航軟體裡傳出的這句話,每到這種時候即使是老司機也會打起十二萬分精神來應對。比如在昆磨高速,連續下坡長達27公裡,很多貨車都會在這條連續的下坡道路上發生失控,目前發生的事故大概已1000起,成為「老司機」們都畏懼的路段。
連續的下長坡過程中,不僅是對司機駕駛技術的考驗,同樣也考驗著卡車制動系統。這是因為長時間使用行車制動器使制動器溫度急劇上升,導致制動效果減退甚至完全消失。同時,制動器產生的高溫還容易引發爆胎、自燃等事故,嚴重影響卡友出行安全。
那麼,如何解決剎車過熱的問題呢?目前,國內的貨車絕大部分都採用了淋水器,在行駛過程中向剎車鼓或輪胎澆水,以防止發生剎車失靈。但是,使用淋水器雖然讓剎車溫度降下來了,但長時間用水澆剎車鼓會嚴重影響其使用壽命,甚至在剎車鼓高溫時猛然澆水很可能因為熱脹冷縮使導致破裂,造成車輛事故。在冬季使用淋水器,會導致路面結冰引發二次的車輛事故,所以很多地區規定,冬天明令禁止使用淋水器。
除此之外,加裝淋水器還會增加整車重量,影響卡友對貨物的運載量,直接影響運輸收益,而且幾乎每一個長下坡以前都得加水,佔用時間多,影響運輸效益。因此,對保證重卡車輛的制動安全來說,淋水只能算是一個「偏方」。
其實,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貨車上會裝配發動機制動和緩速器等輔助制動裝置。隨著卡友們意識到了淋水器帶來的危害,再加上國內液力緩速器技術日益提升,成本下降,越來越多的卡友開始加裝或者選配帶有「液力緩速器」的車輛。
在一般情況下液力緩速器裝配在變速箱後方,利用液力產生的阻力矩來降低變速箱動力輸出,讓卡車能夠進行無磨損的持續性制動,進而實現降低車速的目的。如此一來,司機即使在長下坡路段也不用再頻繁的使用剎車系統,這極大的降低了剎車鼓因為過熱的情況導致和輪轂的摩擦力變小進而出現剎車失靈的可能性,也同時提升了車輛制動的穩定性,讓司機的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
以前「液緩」這樣的高端技術我們還只能在進口卡車身上看到,現如今歐曼AMT自動擋重卡不僅擁有「福田康明斯發動機+採埃孚福田」組成的超級動力鏈,更配裝採埃孚液力緩速器,讓車輛實現更高的常用車速,控制車輛恆速下坡,減少了頻繁的行車制動,減輕疲勞,再也不用擔心剎車過熱,失效現象。從而幫助不僅提供高效強勁的動力,更以安全的制動保障卡友安全行車,以媲美進口車的整車性能提升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