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終最後一波消費熱度隨雙12結束逐步冷卻,在市場回歸理性之前,部分單品趁大促表現不俗。以生物科技企業基因港主導的「返老還童分子」為例,京東健康12.12戰報顯示,其憑藉店鋪成交第一登榜,延續此前雙11成交熱度。另有數據顯示,國產青春分子市場佔有率已超60%,完成進口替代,正式進入下半場。
1. 頗具神話色彩分子
來自《自然》《科學》《細胞》雜誌的數百篇期刊曾強調這一人體內源性分子(GENAD)的潛力。如Paul.F研究員幸克徠爾曾表示,老年鼠注射這一分子後,體內多項原已老化組織出現年輕化轉變,中位存活期延長約3成。其背後機制在於活化SIRT1-7蛋白、維持端粒酶長度,這是人體頭號酶前體。
用到這一分子技術的79歲老叟(幸克徠爾父親)在《go,go,go》真人秀節目中,表現出令常人困惑的體力,在連續7天7夜的穿越雨林沙漠挑戰中,這位老人走在了很多年輕人前面,老人表示「是不是因為它我不知道,但我身邊人老的老走的走,只有我還在」。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75%的老年群體遭受一種及以上慢性症候困擾,在《默沙東醫學手冊》中,變老因為發生頻率太高(超50%)不被列入疾病範疇,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垂直領域研究員提議將其歸類為病症,「老了身體像盤散沙,虛弱如決堤潮水般湧來,老才是根源」,賓夕法尼亞學者在TEDx演講上表示。
美銀美林分析師在2019年指出,不久後人類將健康活超100歲。當小部分人認為此類幹預技術「無視自然規律」時,另一批人為之興奮。某東雙12數據基因港再創銷冠;某度指數上該分子登榜熱搜。對此資深業內人士接受採訪時表示「已多年未見如此現象級產品」。回溯千百年前,人類對於重返青春的渴求更多停留在「青春之泉」「蓬萊仙島」這類神話演繹當中。
2. 國產與進口之爭
當這一分子還在實驗室階段的時候,兩類人就已給出密切關注。一類是富商名人,主導實驗的幸克徠爾說,自己的實驗室每天都能收到各界名人電話,都想短期內獲取它;另一類人來自科研同行,港中文大學生物學教授王駿(基因港創始人)在2013年的每日例行前沿學術資料瀏覽時,發現該物質後短時間內作出跟進,並於2016年通過旗下定向全球獨有酶催化技術實現GENAD分子(成品:艾沐茵)的量產上市獲FDA GRAS認證。
雖國內通過科技成果轉化獲得了「返老還童」第一張通行證,但在市場規範初期,進口成品曾憑信息盲區在市場上小佔一席之地。來自日本的補劑以單瓶2w人民幣/瓶的售價在少數富豪圈中走紅,售價高出國產補劑十幾倍;打著美國進口入局的玩家,從品質到售價五花八門,業內人士指出,因很多玩家沒有認證及資質,只能以進口名義入局。不過自2019年以來,青春分子市場逐漸步入正軌,目前以基因港為代表的國產補劑市場佔有率已超60%。8月,國內首家艾沐茵大型工廠「萊孚斯本」正式投產,一年可供40-80萬人消費。
中信分析師在研報中,表達了對這一分子補劑的樂觀態度,其國內市場至少超千億。另有近20家國內上市公司入局研發,國產補劑已完成進口替代。
3. 下半場怎麼玩?
「返老還童份子」賽道上,國產補劑在京東雙11、雙12期間接連告捷,伴隨著多家國內上市公司加入,藍海市場已然變紅海。在完成進口替代後,下半場如何玩的問題成為行業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今年業績表現雖延續以往熱度,但在一些細節上出現差異分化。基因港京東許姓負責人表示,往年一線城市富豪至少佔據90%以上消費力,但今年這一比例卻降到了70%左右,很明顯,除了高淨值人群外,這一物質已輻射進入下沉市場,這一塊後續有待發力。縱觀今年基因港的市場策略,其於今年8月萊孚斯本工廠投產時降價1/4的動作是否意味著,正在向下沉市場靠攏?
RCEP協議籤訂後,東南亞市場進入高光時刻,從基因港全資子公司「萊孚斯本工廠」高薪聘海外翻譯,加之入駐Lazada(東南亞小「阿里」)的動作來看,國產補劑國際化或許也是下半場策略之一。
資深業內表示:這一行是焦慮的,除了GENAD外,富商精英學者們還在不斷挖掘其他對抗變老(延長存活期)的方式,比如雷庫茲韋爾計劃數字永生,馬斯克正研究腦機接口,AAV端粒延長技術正進行人體實驗,包括納米機器人、冷凍人技術也在緊鑼密鼓進行當中……無疑,下半場之爭將愈演愈烈,不進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