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鬱鬱蔥蔥的荊楚之地到廣袤無垠的青色草原,改變的是環境,不變的是守護綠水青山的初心。
近年來,湖北省林業局高度重視林業援博工作,準確把握新形勢下林業援疆的新思路、新途徑和新任務,多措並舉,在人才交流、智力援建、項目扶持及結對幫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鄂博兩地林業人在多年援疆工作中互促互進,共同守護大美博州。
「造血」式智力援疆
「十三五」時期,湖北省林業局積極協調州林草局幹部赴鄂培訓,共舉辦培訓班25期,參訓人員150人次;組織5人赴湖北省林業系統掛職學習;幫助引才2人。援疆幹部通過舉行講座、現場講解等方式,先後為州直屬國有林場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了林業專業實用技術、森林資源保護管理、高空防火專業技術、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等知識培訓。通過理論學習、實地考察、交流探討,將湖北林業好的經驗和做法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極大地提高了全林業系統幹部的業務技能,使博州林業發展和森林管護工作邁上新臺階。
針對博州林業基層技術薄弱現狀,第六批援疆技術人才先後舉辦四期林業信息化技術應用培訓班。培訓內容涵蓋「3S」技術在林業上的應用等,進一步提升博州林業設計技術手段和林業資源管理水平,為博州實現林業資源管理規範化、信息化、科學化奠定了基礎。
「目前,全州已有11家國家級公益林管護實施單位運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統開展工作。ArcGIS地理信息系統對生態紅線劃定、森林督察、信息收集等工作意義重大,可有效補足我州信息化短板問題,推動全州林業管護工作走向智能化、信息化。基層一線管護人員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得到明顯提高,全州林業系統專業技術人員林業大數據運用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州林草局公益林和國有林場管理站幹部王剛說。
項目援建成效顯著
「遠紅外相機隱蔽性強,一塊電池可持續3至4個月,自動感應系統還可隨時切換角度,觀測範圍廣,為我們收集珍稀野生動物影像資料、保護林場生態提供了技術支持。」哈日圖熱格國有林管理局技術員阿扎瑪提·哈米提說。
哈日圖熱格國有林場面積60.04萬畝,林場內時有北山羊、黑熊等野生動物出沒,但人為進入林場收集資料,不僅容易影響野生動物生活軌跡,破壞生態平衡,而且難以收集到有效信息,遠紅外相機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2019年8月,湖北省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向州林草局捐贈了20臺遠紅外相機,用於完善國有林場管理。遠紅外相機投入使用後,不僅能拍攝詳盡真實的視頻資料,為野生動物多樣性調查、科研監測等工作提供重要參考依據,也為我州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提供了便利。
「十三五」時期,湖北省林業系統已累計向我州林業和草原系統援建資金365萬元,援建項目均已投入使用、運轉正常,解決了全州偏遠林場森林資源管護視頻監控薄弱問題、生態監測等難題。
湖北省林業局建立鄂博兩地林業部門結對支援合作機制,組織湖北省部分市州林業主管部門和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森林公園等管理單位,按照「一對一」或「多對一」方式,與博州及所轄縣市林業主管部門、相關林業管理單位開展結對支援。進一步加強自然保護地保護管理及合理利用方面的交流合作,促進管理水平提升和保護事業發展。
創新林業生態文化宣傳方式
「你敞開慈祥聖潔的懷抱,幸福的人們享受你的芳華,你用雪山的深情大海的壯美,哺育綠水青山的博爾塔拉……」一首悠揚的《博州森林》,道出了湖北援博幹部周曉敏3年援博心路歷程,也將博州林業近幾年的發展成果一一呈現:阿拉山口防風固沙成效顯著、艾比湖溼地保護工作持續推進,哈夏林場築起天然綠色屏障……
第六批湖北省林業局援疆幹部發揮自身特長和優勢,集結社會資源和專業技術,創新林業援建方式,製作電視專題片《尋找最美護林員》《深山護林人》,還在《博爾塔拉報》刊發《生態博州》林業專刊。其中,由援博幹部策劃拍攝的《尋找最美護林員》專題片在博州各處滾動播出,歌曲《博州森林》也在網上廣為流傳,展現了新時代博州林業人的良好精神風貌。
「近年來,湖北省林業局援疆幹部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我州實際,發揮自身優勢,啟動林業生態文化建設援建計劃,增強宣傳力度,提高群眾對生態建設的認知和重視程度,對博州林業和草原事業發展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州林草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新利說。
「十三五」時期,湖北省林業局先後派出博士、碩士和高級工程師等援疆幹部人才,他們滿懷工作熱情,立足本職,發揮優勢,突出「造血」式智力援疆,將生態夢根植於青色草原,用心、用情哺育博爾塔拉的一草一木,開創了林業援疆工作新局面。
審核人:張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