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舞臺上下的對話」藝術對談舉辦:探索舞蹈藝術新發展、新融

2020-12-16 文旅中國

舞蹈藝術是綜合的藝術,是世界通用的語言,如何探索舞蹈藝術的傳播和普及,是值得深入探討的重要命題。

12月5日,國家大劇院舉辦了「舞·界——一場舞臺上下的對話」藝術對談,活動邀請舞蹈編劇張昊對話沈偉、譚元元、洪嘯、黎星、華宵一、李昂、楊好等嘉賓,共同探討舞蹈藝術在舞臺之上和舞臺之下的呈現和傳播方式,以及在當前大眾多元觀演模式下,如何採用電視、網際網路等形式拓寬舞蹈藝術呈現和激發公眾美育潛能的新可能。

在劇場舞臺感悟離合悲歡

被稱作「藝術之母」的舞蹈從其起源時,就承載著以肢體動作傳遞和表達人類情感的特質。當法國路易十四正式確立起芭蕾舞的審美範式,當中國的唐玄宗以霓裳羽衣舞表達出古人的精神嚮往,舞蹈早已從「自娛」到「娛人」。無論是芭蕾舞的典雅、古典舞的規範、民間舞的灑脫,亦或是現代舞的不羈,乃至充滿街頭元素的街舞,觀眾都已習慣在鏡框式劇場舞臺的方寸之間感悟離合悲歡、喜怒哀樂。

二十世紀中葉,「舞蹈劇場」概念的形成讓舞蹈的表現手段在肢體動作基礎上,有了更多綜合的可能性。儘管如此,在傳統的思維裡,大眾依然將劇場舞臺認定為欣賞舞蹈藝術欣賞的最佳方式,這也決定了從過去到現在,大部分舞蹈創作或表演,都是以劇場的視角為出發點。

電視作為「第二舞臺」正成為舞蹈靠近大眾的新形式

從古至今,舞蹈的表達形式、功能以及表演空間一直在演變。那麼,在當今如何使舞蹈藝術與大眾銜接、讓大眾學會欣賞和接受專業性較強的舞蹈,則成為舞蹈藝術推廣的一項重要議題。隨著電視傳媒影響力的擴大,電視節目這種全方位、立體的傳播形式帶著先進的視聽技術而來,為舞蹈藝術的展示和推廣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循著這一思路,湖南衛視播出的《舞蹈風暴》第二季作為當下電視節目融合舞蹈藝術進行普及推廣的典型代表,成為現場嘉賓們深度研討的素材藍本。在表現形式上,節目匯聚了國內外眾多頂級青年舞者,以舞蹈藝術為核心,突破舞種與文化界限,打破了高雅藝術與大眾藝術的壁壘,為大眾呈現一場舞蹈盛宴,也為小眾藝術的大眾化傳播開闢新途徑。在方法論上,以視聽語言為載體,通過高科技化的呈現讓現代舞、古典舞、芭蕾舞等建立、豐富了大眾的舞蹈、身體美學認知。

探討舞蹈藝術的多元融合

此次活動既邀請了北京舞蹈學院教師張昊客串主持人,也邀請了國內眾多文藝工作者和電視工作者作為嘉賓:有作家楊好,有湖南衛視金牌製作人、導演洪嘯,還有著名編舞家、視覺藝術家、導演沈偉,美國舊金山芭蕾舞團首席譚元元,國內全滿貫、首位國際六項舞蹈大獎獲得者黎星,青年舞蹈家華宵一、李昂等。

這些在國內外成績斐然的文化、舞蹈行業嘉賓從「舞臺意味著什麼」這一命題出發,以電視節目《舞蹈風暴》第二季的內容呈現與創新技術為例,結合自身舞臺經驗與感悟展開對話。沈偉向大眾闡述了舞蹈藝術作為無國界的語言如何進行跨文化的創作與探索;譚元元探討了如何以西方的舞蹈語言重塑身體與美學,如何將芭蕾之美貫通於身心,傳達給觀眾;黎星分享了青年藝術家的舞蹈劇場之路,以編導視角結合電視節目的呈現方式進行新探索;華宵一通過自身對於電視節目和傳統劇場的差異化感受,提出了將古典舞與現代技術手段融合的思考;李昂分享了當代街舞舞者的藝術探索現狀,以及近距離和各舞種藝術碰撞的體驗;洪嘯分析了綜藝節目如何引導大眾感知審美的多樣性,提升大眾對於美的分辨層次,並向大眾談到《舞蹈風暴》第二季設計初衷——讓舞蹈藝術突破邊界、擁抱大眾;楊好從舞蹈愛好者和觀眾視角出發探討舞蹈藝術的創造性、美學價值與生命體驗。

(圖為活動現場,由主辦方提供)

責編:賈亭沂

相關焦點

  • 國家大劇院舉辦藝術對談,以《舞蹈風暴》第二季為案例探究舞蹈藝術...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日前,國家大劇院舉辦了一場「舞·界——一場舞臺上下的對話」的藝術對談,活動邀請舞蹈編劇張昊對話沈偉、譚元元、洪嘯、黎星、華宵一、李昂、楊好等嘉賓,共同探討舞蹈藝術在舞臺之上和舞臺之下的呈現和傳播的方式,在當前大眾多元觀演模式下,如何採用電視、網際網路等形式拓寬舞蹈藝術呈現和激發公眾美育潛能的新可能
  • 《舞蹈風暴2》製片人:要讓舞蹈藝術擁抱大眾
    中新網北京12月7日電 5日,國家大劇院舉辦了一場「舞·界——一場舞臺上下的對話」的藝術對談,邀請舞蹈編劇張昊對話沈偉、譚元元、洪嘯、黎星、華宵一、李昂、楊好等,共同探討如何採用電視、網際網路等形式拓寬舞蹈藝術呈現和激發公眾美育潛能的新可能。
  • 「邂逅·天津」創意城市藝術計劃啟動 以城市之名享藝術之美
    天津北方網訊:周末的午後,在大型購物中心聆聽一段交響樂的快閃,在博物館裡通過舞蹈藝術邂逅傳統文化,又或是大家圍坐在民園廣場,進行一次文化對談……也許,這就是「邂逅·天津」創意城市藝術計劃要帶給人們關於「在城市遇見藝術」的另一種表達。
  • 「邂逅·天津」創意城市藝術計劃啟動
    周末的午後,在大型購物中心聆聽一段交響樂的快閃,在博物館裡通過舞蹈藝術邂逅傳統文化,又或是大家圍坐在民園廣場,進行一次文化對談……也許,這就是「邂逅·天津」創意城市藝術計劃要帶給人們關於「在城市遇見藝術」
  •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開啟「藝術與運動」 的對話
    當高雅抽象的藝術與富有張力的運動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基於對運動科技與藝術美學的探索,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旗下UCCA LAB日前與阿迪達斯策劃了一場融合運動與藝術的「羽絨不服 探秘冬境 」阿迪達斯2020冬季系列新品跨界線上發布會。
  • 藝術四季 全民共享的藝術大舞臺
    2020年6月,「幸福南海 文化共享」2020年南海區藝術四季活動啟動,按照春·頌」「夏·翩」「秋·繪」「冬·萃」四個季節篇章,共舉辦文藝比賽、藝術展演、作品徵集、精品展覽、閱讀推廣等近20項300個場次的活動,吸引近50萬人參加,成為全民共享的藝術大舞臺,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 一場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 莫比烏斯經典藝術沙龍在廣州舉辦
    一場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 莫比烏斯經典藝術沙龍在廣州舉辦金羊網  作者:馬燦  2020-12-23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馬燦 通訊員 齊好窗外是流淌千年的珠江
  • 藝術名家與青少年用舞蹈對話
    日前,由北京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區委老幹部局協辦的「藝術校園 名家授藝」青少年藝術講座之舞蹈專場,走進垂楊柳中心小學勁松分校,讓學生們切身體會藝術魅力,提升藝術修養。「舞蹈藝術是人類極為豐富多樣的寶貴文化遺產。」來自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的楊敏教授以「舞蹈美學」作為開場,帶領學生們探索舞蹈的世界。講座中,楊敏教授以講授與表演、介紹與互動的形式進行,暢談自己的成長經歷和藝術實踐歷程,講述民族舞的習練心得。她還指導「北京市中小學生金帆藝術團」的同學們學習蒙古舞舞步,並針對在學舞路上碰到的問題,與大家積極互動。
  • 郎朗、譚元元亮相LAMER海藍之謎線上演出,積蓄力量探索藝術巔峰
    近日,CAA客戶、國際鋼琴大師郎朗,國際芭蕾大師譚元元受邀亮相LA MER海藍之謎「海生萬象 奇蹟無限」線上演出,通過精湛琴技和舞蹈之美,兩位藝術家各自表達了對神秘而浩瀚的海洋世界的獨到見解,傳遞在積澱、探索中不斷突破前行的藝術理念。
  •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將舉辦5.20公益演出
    在即將到來的5月20號,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闊別觀眾四個月後,將舉辦5.20「浪奔浪湧.藝路向東」公益演出,致敬醫護人員以及熱愛生活的市民大眾,獻禮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吹響演出行業重新起航的集結號。 此次公益演出沒有繽紛的燈光,不設華麗的舞美,而是更注重多元化、年輕化理念的傳達,通過在場表演、雲端對話以及即時互動的切換打造直擊心靈的跨界舞臺。
  • 姜昆周煒卞留念等「藝術大咖」對話浙大學子
    隨後,「藝術家對話浙大學子」、音樂藝術講座、舞蹈藝術講座和合唱培訓等文藝志願服務活動在4個場所同時展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愛好自由選擇,感受藝術大師的風範,聆聽藝術家的精彩講述。藝術家對話青年學子 「藝術家對話青年學子」活動由火箭軍政治工作部文工團團長、相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周煒和浙大校園主持人韓夢琳主持。
  • 當舞蹈從線下來到線上 藝術景象更加多維了
    舞蹈是劇場藝術中最直觀展現生命力的門類,此刻此景下,一屏之隔地觀看舞蹈藝術家們透過肢體語言全然打開人類生命的自然活力與天然通道,更能感受到人類在精神世界裡緊密關聯,而這正是疫情之下舞蹈藝術反哺於人類最樸質的能量之源。  當舞蹈從線下來到線上,不僅塑造了更加多維的藝術景象,也為自身帶來了探索多元化發展的機遇。
  • 胡斌:見證廣東當代藝術發展,探尋世界舞臺上的中國形象
    他們當中有本土培養的當代藝術策展人、有傳統戲曲的表演藝術家、大學教授、作家……他們在文化藝術、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傳統曲藝、表演藝術等不同領域嶄露頭角。通過展示這些青年文化英才的成長軌跡、思想情懷,為讀者勾勒廣東當前文化發展圖景,了解廣東文化未來發展的方向。
  • 首屆中國舞蹈發展論壇圓滿落幕!
    本次論壇專家雲集,邀請30餘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以北京市文化藝術基金項目第二屆中國舞蹈藝術大展「56個民族56種舞」在線上的成功舉辦為基點,圍繞「走進新媒體時代的中國民族舞蹈思考」、「舞蹈與直播」、「中國民族舞蹈進課堂的經驗」以及「中國舞蹈的產業化探索」四大議題,以「論壇主旨發言」、「論壇主題發言」、「專題討論」、「匯報演出與課堂展示」等專場展開研討,為期三天的論壇通過
  • 跨越7000公裡,「荷」你相約一場精彩絕倫的藝術盛宴
    藝術無界 創意無限荷蘭文化藝術領域的發展早已走在世界前列,在各個領域蓬勃發展的同時,荷蘭人以其大膽突破的創新思維,將不同領域進行結合,打造了傑出的跨界藝術作品。在音樂的鼓點下,時裝與舞蹈完美融合,給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整部短片的完成離不開各方的默契配合。艾裡斯·范·荷本與荷蘭領先的視覺藝術家、攝影師、設計師、荷蘭國家芭蕾舞團合作,將舞蹈與技術、時裝、音樂融合,上演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跨界表演。在這一表演中,藝術不再有邊界,也不再是常人無法觸及的存在。
  • 招生信息|舞蹈藝術中心創造性舞蹈項目招生啦!
    創造性舞蹈 Creative Dance-創造性舞蹈課程簡介-創造性舞蹈,兼顧了舞蹈的技術訓練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學習舞蹈並非只是通過模仿和勤奮,可以理解為以身體動作開發探索為手段的創造性思維訓練。-課程規劃-第一階段:結合兒歌、故事、遊戲,以身體律動為主,探索和開發身體動覺,培養專注力、表達能力。第二階段:結合繪本、遊戲、情境,提升對身體的認識與開發,注重精細動作以及動作之間的銜接、發展、變化;培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創造能力;幼小銜接的多元化融合,為小學做好準備。
  • 新中國舞蹈發展70年回眸
    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邁入新時代的吳曉邦和戴愛蓮等舞蹈家群體為新社會的到來歡呼鼓舞。他們始終為人民而舞,發現並弘揚民族舞蹈藝術,一刻都未曾停歇地積極為新中國舞蹈藝術的砥礪前行而努力,同時也以他們的藝術主張和實踐,探索了社會主義舞蹈事業創作的主流路徑。
  • 挪中藝術館長對談:疫情後的美術館數位化,你必須行動更快
    澎湃新聞獲悉,參加這一在線上平臺對談的還包括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田霏宇(Philip Tinari)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特別助理張德群、策展人施翰濤,均各自分享了他們在數位化領域的實踐心得。
  • UCCA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首次亮相 GMIC 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
    在今天,我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感受到,現代科技不僅擴大了藝術的傳播範圍,更為藝術的表現形式與創作理念提供了新的載體與空間。2020 年下半年,UCCA 還將舉辦重磅展覽「非物質 / 再物質:計算機藝術簡史」,在對 20 世紀 60 年代至今「計算機藝術」的發展歷程進行回顧與疏通的同時,對計算機藝術的廣闊前景與哲學根基進行探討。
  • 「民宿點亮鄉村·藝術對話世界」:第三屆龍門山民宿發展大會在彭州...
    會議現場大會「以民宿點亮鄉村,用藝術對話世界」為主題,探索民宿發展新格局。會議現場,對龍門山藝術節設計大賽、龍門山民宿設計大賽的獲獎作品進行了頒獎。白瓷跳動藝術設計作品、龍門山半山藝術沙龍、無界生長藝術設計作品,分獲了龍門山藝術節設計大賽的前三名;煙火渡民宿設計作品、未·溪谷民宿設計作品和小滿未滿民宿設計作品則分獲了民宿設計大賽的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