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1 11:03:24 來源:新疆網 閱讀:
10月31日,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徐海榮深入經開區(頭屯河區)兩河片區,調研脫貧攻堅和重點項目建設情況。圖為在馬家莊紫羅蘭中央廚房,徐海榮(中)走進生產車間,邊查看生產情況,邊詳細了解村民就業、產品銷售等情況。(記者陳星宇 攝)
新疆網訊(記者 蘇軍亞)10月31日,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徐海榮深入經開區(頭屯河區)兩河片區,調研脫貧攻堅和重點項目建設情況。徐海榮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扛好脫貧攻堅政治責任,堅持走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道路,著重增強內生發展動力和發展活力,高質量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經開區(頭屯河區)兩河片區成立於2018年1月,位於烏魯木齊市西側,規劃面積70.33平方公裡。依託兩河片區區位優勢,經開區(頭屯河區)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引進國內知名企業落戶,著力打造新的先進位造業基地和烏魯木齊經濟新增長極,並通過經濟發展改善當地5個村子、4500多名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目前,32個基礎設施、工業投資等重點項目正在積極推進。徐海榮來到兩河高端製造科技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結合展板詳細了解兩河片區產業布局、招商引資以及重點項目建設等情況。徐海榮強調,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脊梁」。要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發展先進位造業,圍繞主導產業加強產業配套,培育形成先進位造業集群,以先進位造業大發展帶動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兩河片區馬家莊子村是建檔立卡貧困村,建檔立卡戶62戶207人,通過發展養殖業、庭院經濟、就業務工,已於2015年全部脫貧。為鞏固脫貧成果,經開區(頭屯河區)積極引進企業、發展產業,用產業託底不返貧、無新貧。馬家莊紫羅蘭中央廚房項目就是其中之一。該項目2020年6月竣工投產,目前已有30多名村民通過培訓成為產業工人,依靠面點製作手藝,每月能有三四千元收入。徐海榮走進生產車間,邊查看生產情況,邊詳細了解村民就業、產品銷售等情況。徐海榮指出,發展產業是實現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千方百計抓好產業扶貧,因地制宜培育壯大特色產業,保證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脫貧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廣。
村民阿提扎·胡爾曼哈力的小女兒就在馬家莊紫羅蘭中央廚房工作。因為丈夫早年去世,阿提扎·胡爾曼哈力和兩個女兒一起生活,主要收入就是企業退休工資,生活比較困難。如今,小女兒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大女兒做幼師,大女婿跑班車,都有不錯的收入,一家人還住進了120平方米的安居房,水電氣暖一應俱全。徐海榮關切地詢問她家生活還有什麼困難,阿提扎·胡爾曼哈力連連擺手說:「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有什麼困難都及時幫我們解決了,現在沒有困難。」
與阿提扎·胡爾曼哈力家一樣,塞裡克哈力·託漢太一家也通過就業擺脫了貧困,夫妻倆每月打工收入7000多元,生活條件大為改善。徐海榮認真查看住房環境和公用設施,細細詢問就業、收入、子女就學等情況,並勉勵他們堅定信心、安心務工,依靠誠實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特別是要重視孩子教育,把孩子培養好,讓他們用知識改變命運。
調研中,徐海榮指出,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年末收官即將到來,要對照「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全面梳理檢查,及時查漏補缺,確保我市脫貧攻堅一個不掉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少。要堅持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優先保障貧困群眾就業,分類施策做好就業工作,合理開發公益性崗位,主動對接企業,拓寬就業渠道,保障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充分就業。要健全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制度機制,堅決防止返貧和新貧,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要對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加快補齊「三農」領域短板,調整農業種植結構,促進農業生產和烏魯木齊市場需求相適應;挖掘農民增收潛力,多渠道持續增加農民收入。要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大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著重增強內生發展動力和發展活力,確保脫貧後能發展、可持續。市領導牙生·司地克、巴哈特·何德爾拜、崔玉淼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