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鋅財經(ID:xincaijing);作者:葛煜
收割會員費幾乎成了各家平臺型工具的慣用套路。
前段時間,愛奇藝因「超前點播」被一紙狀書吃了官司。起因是愛奇藝的VIP 用戶需要二次付費才能享受相應劇集的優先追劇權,並且在原本VIP的基礎上再付 50 元才可以多看 6 集。
在會員的基礎上還要另外收費,這種「VIP+」的待遇讓每一位付費用戶都想不通、也接受不了。
BOSS直聘的隱形收費坑 鋅財經製圖
當然,收割會員費的套路不僅出現在愛優騰等主流視頻網站。近日,杭州某科技公司HR李林告訴鋅財經,她在BOSS直聘上購買了一萬六千八百元的企業招聘會員服務,吃了個大虧。
不少HR互相抱怨boss直聘體驗感極差,服務要價太高,效果也不好
在這一萬六千八的企業套餐裡,共包括10張「牛人直通卡」、10個「牛人電話」、24個「牛人炸彈」、12張「搜索暢聊卡」和1個「火爆職位帳號」。功能次數使用完後仍需另外加錢。據李林敘述,其套餐內的功能雞肋不說,使用過程中層層收費,卡著關收錢,吃相非常難看。
限流!不想就充錢
快速擴張的公司短期內都有大量的崗位需求,BOSS直聘則會對熱門崗位做限流,如果用人單位想要流量正常,那就必須充錢。
比如,市面上銷售類、技術類和運營類等熱門崗位,均被BOSS直聘系統自動定義為火爆崗位。類似的熱門崗位下都需要再細分具體業務,比如「社群運營」、「用戶運營」都屬於運營,但用人單位肯定需要把「運營」再細化才能確定到崗位職責。
付費會員發布的火爆崗位被限制後,需要額外購買次數才能正常發布崗位
即便是充了一萬七千元檔會員的情況下,也只能發布5個熱門崗位,李林說,他們的公司只有30人規模,但5個崗位根本不夠,如果要開放更多的崗位,就必須再次充錢。
BOSS直聘的限流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限制崗位發布數,只留給用戶5個火爆崗位的坑位,多了不給發布。如果HR發布的崗位均中標,則只能輪流去發布崗位。二是,火爆崗位也有招聘期限,比如該崗位的有效期是一個月,一個月你沒有招到人的話,BOSS直聘會直接下線該崗位需求。
如果你依然要發布該崗位招聘需求信息,只能在原付費會員的基礎上繼續購買相關服務。
如此的限流、限次數,逼著用戶購買一次服務後,繼續購買高價格增值服務的套路並不少。
BOSS直聘的功能充滿了套路
李林告訴鋅財經,其他招聘平臺和拉勾網做的和BOSS直聘則完全不一樣。同樣的服務內容,其他招聘平臺收費可能不到八千元。在使用其他招聘平臺的過程中,系統會自動提示用戶已經投放了多少崗位,以及崗位進程詳情,都能通過數據清晰看到。
同時,其他招聘平臺的會員可以一次性同時發布100個崗位,其中也包括BOSS直聘裡要收費的「火爆崗位」。
不充錢,連「你好」都發不出
BOSS直聘上並無直觀的功能使用次數了解頁面,「就像是為了讓你不知不覺就把所有功能次數給全部用完」,李林說。
在BOSS直聘上,非會員則被收割得更嚴重,用戶需要不停地去購買職位發布次數。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個購買到的崗位都只有1-3個月不等的有效期。
類似的付費購買服務次數也不少。據了解,BOSS直聘上的非會員使用「打招呼」功能的上限是一天40次,數量當日用完了的話需要另外購買,否則只能第二天再使用此功能。李林告訴鋅財經,HR一般一天要用到高達200次的「打招呼」功能,BOSS直聘的這波操作讓HR們叫苦不迭。
也就是說,BOSS直聘在原本收取了高昂套餐費用的情況下仍要進一步收費,很顯然難以讓購買了服務的用戶們服氣。
充了錢,也不讓看簡歷
「BOSS直聘只管按次數收費,質量完全不管」,李林告訴鋅財經,自己要招一個崗位時,發現BOSS直聘反饋到的信息全部都不是自己想要的,「說白了,他們就是隨便完成任務交差」。
李林購買的套餐中,一張暢聊卡是一個月40次的可用次數,也就是說在一年時間裡李林只能在平臺上聊四百八十位求職者。當用戶在檢索簡歷時,只能看到求職者的模糊信息,用戶只能使用暢聊卡才能進一步了解簡歷詳情,但同時,使用次數也隨之減少一次。
付費會員暢聊卡使用完後,需要再次購買相關服務
而在正常的企業招聘過程中,平均一個HR每天需要瀏覽到的簡歷數是三四百份左右。
也就是說,企業交了一萬六千七百元的套餐後,為了正常的招聘需求仍需要另外花錢。
可對於HR來說,單純的查看簡歷再打招呼,簡單的聊天有時一來一回,有時再無回音。這其實是在浪費手上擁有的套餐次數。很多時候,花錢買了次數,其對應的實際轉化率低之又低。
相比較之下,其他招聘平臺反而做的更符合HR的需求。付費用戶每天可以無限制地查看平臺上的簡歷,根據公司需求下載簡歷聯繫求職者。而其他招聘平臺的扣算規則是簡歷的下載次數。也就是說,一個HR在其他招聘平臺上的套餐次數使用是實打實在用的。
「這就像我們去做招聘,BOSS直聘是選擇權在平臺,其他招聘平臺是選擇權在我們自己手上」,李林告訴鋅財經。
BOSS直聘上的相關功能並不好用
不限制了,但沒用
李林購買的萬元企業招聘套餐中的「牛人直通卡」也十分雞肋,BOSS直聘會自動每天給用戶推薦合適的求職者。但大多數像李林的HR更多的是自己去檢索,因為系統自動推薦過來的求職簡歷,匹配度極低。
這麼看來,HR不太願意用的付費功能反而是無次數限制的。要說BOSS直聘自己,心裡是真的門兒清。不過同樣,這個功能有效期30天,非會員還是要付費的。
「其實真要說這個功能,只能說平臺的算法能力不行,但是去限制火爆崗位就真的太過分了」,李林說。花了一千七百塊還要另外花錢去找求職者,這對所有HR來說,都是一個哭笑不得的事情。
功能與價格不對等,無法保證使用效果,是HR們使用過BOSS直聘後最為吐槽的地方。
招不到想要的人,和根本沒辦法去招人,又是兩碼事了。
據了解,BOSS直聘系統自動會對招聘信息進行關鍵詞屏蔽操作。比如李林在發布一條最新招聘信息時,用到了「會員營銷」就被屏蔽了,系統顯示出現違規關鍵詞不允許發布崗位。
一條常規招聘需求,系統顯示「職位描述不合法,請重新輸入」
「我不懂,我要招銷售崗位的人,會員營銷是一個很正常的關鍵詞,怎麼就直接給我屏蔽了?」李林隨後向BOSS直聘相關工作人員求證,最後只得到「這是平臺規定,我們也沒辦法」的回應就不了了之了。
除了收割會員費等「硬傷」,BOSS直聘的使用體驗也經常被吐槽。
有HR吐槽BOSS直聘相關功能十分雞肋
很多時候同一個HR的招聘帳號需要在公司內不同的主管級流動,以查看與確認信息,而BOSS直聘上一個帳號無法進行同時登陸,也就是說沒有子帳號一說。「其他招聘平臺就不一樣了,一個主帳號可以分配好幾個子帳號,同時在線同時招人,一點都不誤事。」李林說。
HR圈子裡時常在討論BOSS直聘,負面評價較多。「BOSS直聘把用戶量做大了後,就開始收割會員費了,從各個口子去給你設限,抬高收費門檻。可是對於一些不太合理的功能,他們卻坐視不理,我現在看到大街上電梯裡他們的廣告就在想,他們鋪廣告的錢和精力,用在好好做產品上該有多好。」李林說。
「撈錢」成了HR們對BOSS直聘的第一印象
回顧BOSS直聘從發家到輝煌,期間與拉勾大戰,也深陷過李文星的負面,到最後拿錢砸出來的大流量卻又磨刀霍霍向企業主,收割會員費。
不誇張地說,當HR打開BOSS直聘時,看的每一眼都在花錢。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