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戶座無人機終於登場,讓俄擺脫軍事技術薄弱一環,具備察打一體

2020-12-14 科技八一扒

眾所周知,察打一體機一直以來都是俄羅斯武器的薄弱一環,不過隨著3架"獵戶座"無人機及其配套系統的服役,這種被動局面終於有所改觀,它讓俄軍在該領域終於實現了同美軍平起平坐的地位。

顧名思義,所謂察打一體無人機就是兼具偵察和打擊性能的無人機。從性能上看,該類型無人機能夠依靠諸如雷達和多種系統裝置來執行空中偵察、監視以及情報搜集等任務,另外也可以發起對地面目標的進攻,是未來戰爭手段的重要創新。

據悉,美軍的MQ-1"捕食者"是全球首款察打一體無人機,其於2002年通過搭載"地獄火"反坦克飛彈而完成了身份的徹底轉變。而到了2007年,美軍在持續升級的基礎上,開始服役MQ-9這一新型無人機。該機擁有4個武器外掛點,不僅搭載了"地獄火"反坦克飛彈,而且還另外配置了能夠對付各類固定目標的GBU-12型雷射制導炸彈。

據了解,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因為長期遭受經濟封鎖而在電子技術領域持續落後,讓美國在電子自動化領域全面拉開了差距。此次俄軍終於服役了首款國產察打一體無人機,這就是兩國在該領域實力差距的最有利證明。

另據俄媒披露,就整體實力而言,"獵戶座"察打一體無人機的實力僅等同於美軍MQ-1"捕食者"。從外形上看,"獵戶座"突出雙V形垂尾特點,在機頭和下頜部位分別安裝了雷達和光電球,能夠執行空中掃描、偵察以及探測等任務。

雖然無法同美軍相提並論,不過這款無人機仍開創了俄軍裝備的發展史。當前,美軍和我們國家的無人機已在外戰中打的熱火朝天,這令外界十分期待俄羅斯無人機的表現。

相關焦點

  • 獵戶座無人機強悍登場,讓俄擺脫軍事技術薄弱一環有了重大突破!
    獵戶座無人機強悍登場,讓俄擺脫軍事技術薄弱一環有了重大突破!大家可能知道俄羅斯在以前是重工業發達的國家,但是根據時代的變化,還有很多國家的制裁,一直在武器裝備上沒有體現出很好的突破,反而呢在有些方面在退步,從強國的排名上慢慢的掉落下來。
  • 中美俄無人機水平誰最高?中國已領先俄5年,與美國差距有多大?
    俄羅斯作為有名的老牌航空強國,近日用「獵戶座」無人機試射了多枚小型飛彈,這不僅是俄羅斯無人機首次進行此類武器發射試驗,而且獵戶座無人機終於升級為察打一體無人機。據悉,該款無人機最大起飛重量1100公斤,最大有效載荷250公斤,留空時間最長可達24小時。初看技術參數,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呢?
  • CH-92A察打一體無人機交付塞爾維亞軍方
    CH-92A察打一體無人機交付塞爾維亞軍方 2020-07-06 2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彩虹察打一體無人機:具備豐富的實戰案例,在中東地區廣受歡迎
    納卡地區軍事衝突,土耳其軍隊裝備的TB-2無人察打一體機,算是真正露臉了,網絡上流出的視頻中,幾乎是挨個排隊似的打爆地面上亞美尼亞軍隊的T-72坦克,關鍵是T-72坦克對於空中的TB-2無人察打一體機的打擊,可以說毫無還手之力。
  • 中國WJ-700高空高速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首飛成功
    打開APP 中國WJ-700高空高速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首飛成功 無人機之家 發表於 2021-01-14 11:47:46
  • 自殺攻擊、隱身作戰、察打一體...韓國快速採購大批無人機
    作為回應,之後韓國陸軍公開了「夜侵者」-300無人機的飛行訓練情況。為了獲得在無人機領域方面的優勢,近年來,韓國一方面從美國引進「全球鷹」級別的戰略無人機,另一方面依靠自身航空工業的優勢,積極發展自殺式無人機、「察打一體」無人機和隱身無人機等裝備,並加速部署計劃。
  • 自殺攻擊、隱身作戰、察打一體……韓國快速採購大批無人機
    作為回應,之後韓國陸軍公開了「夜侵者」-300無人機的飛行訓練情況。 為了獲得在無人機領域方面的優勢,近年來,韓國一方面從美國引進「全球鷹」級別的戰略無人機,另一方面依靠自身航空工業的優勢,積極發展自殺式無人機、「察打一體」無人機和隱身無人機等裝備,並加速部署計劃。
  • 彌補彩虹、翼龍缺憾 這架察打一體無人機首飛、CES 2021
    海鷹「獵鷹」WJ-700高空高速察打一體無人機1月11日清晨,海鷹航空通用裝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海鷹航空)自主研製的「獵鷹」WJ-700高空高速察打一體無人機圓滿完成首飛試驗,多項技術指標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作為中國無人機技術實力雄厚的研製單位,海鷹航空向國際一流智能無人裝備公司發展邁出了堅實一步。
  • 俄研發出「獵戶座」全天候無人機 可在霧霾中監控目標
    參考消息網8月15日報導 俄羅斯《消息報》網站8月13日報導稱,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公司網站發布消息稱,其下屬施瓦貝控股公司的工程師研發出在惡劣氣象條件下也能通過紫外線攝像頭以及短波紅外攝像頭對目標進行監視的無人機。
  • 矛與盾之爭 淺談無人機與反無人機技術的發展
    目前,俄陸軍已組建了營屬和旅屬無人機連。俄國防部還決定在海軍組建無人機團。此外,俄羅斯還特別注重重型無人機的機型研製。去年7月,俄羅斯國防工業集團在莫斯科航展上展示了其研發的「獵戶座」無人機,這是俄羅斯重型無人機的首次亮相。
  • 無人機時代來臨,如何應對無人機飽和攻擊?只有中、俄、美具備
    人類使用無人機作戰,實際上歷史也並不長,此前美軍曾經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多次出動無人機,對恐怖分子的各類目標進行打擊,但是由於無人機的使用比例非常小,因此並沒有讓人直接感受到無人機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
  • 中國無人機也有獨門絕技,讓美制無人機不能獨霸天空
    MQ-9「死神」無人機是目前世界最先進,性能最好的4.5噸級長航時攻擊無人機。由美國通用原子公司研製的大型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尺寸大約與中國的彩虹5號無人機相仿。
  • 土耳其軍事打擊敘政府軍 俄宣布不保障土飛機安全
    敘利亞政府軍發布土耳其ANKA-S中空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被擊落的畫面 圖源:SANA 敘利亞政府軍在北方部署的「鎧甲-S」彈炮合一防空系統,這些俄制先進防空系統可能參與了對土耳其無人機的敘利亞方面隨後還發布土耳其ANKA-S中空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被擊落的畫面。 目前,敘土衝突已經全面升級。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表示,2月27日敘政府軍在伊德利卜省發動空襲,打死33名土耳其士兵後,「土耳其發動了「春季盾牌」行動,全面打擊敘利亞政府軍,目前進展順利。」報導稱,這是土耳其自2016年以來,在敘利亞進行的第四次軍事行動。
  • 塞爾維亞買的不是彩虹無人機,讀錯拼音,卻揭開另一大系列
    圖片:被南聯盟防空部隊擊落的美軍「捕食者」無人機。圖片:在這方碑後面,中塞兩國旗幟下方寫有「鋼鐵友誼」四個大字。從打下美軍無人機,到擁有自己的察打一體無人機,塞爾維亞人走了21年的光影。這是繼「飛鴻」系列某型無人機2015年「9·3」大閱兵入選信息保障方隊受閱後,又一新型無人機入列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接受檢閱。受閱的 「飛鴻」某新型無人機是偵察無人機,而非察打一體無人機,主要承擔戰場偵察、目標定位、火炮校射、火力引導和打擊毀傷效果評估等功能。
  • 無人機在戰爭中的作用擴大,美軍使用無人機暗殺伊朗高級指揮官
    3)軍用無人機配置靈活、任務多元化。在體積、使用、維護上具備綜合優勢,戰場上配置更靈活,使各戰術單位方便地獲得無人機支持;無人機系統採用平臺化、模塊化方式設計,便於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正是基於以上核心優勢,無人機在戰爭中的用途越來越廣泛、使用頻率越來越高。
  • 歐洲竟然買中國無人機?380公斤小飛機,火力射程超過「死神」
    歐洲代表的就是先進的工業技術,這也是為什麼二戰初期德國要搶先攻佔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因。二戰期間,德軍的軍武裝備也代表了當時世界的先進水平。當然,不要以為歐洲的工業往日雄風不在。比如法國的陣風戰機可以算是四代機中性能最卓越的戰機之一,還有德國的豹2A7坦克也是目前最先進坦克之一。不過最近,有個歐洲國家繼土豪沙特之後購買了中國的察打一體無人機。
  • 印媒認為納卡戰爭是無人機戰爭的分水嶺,對手是無人機專業戶
    2020納卡戰爭被廣泛認為是一場無人機戰爭,戰勝方亞塞拜然近2/3的戰果與無人機有關,而相比之下,缺乏察打一體無人機和有效制空手段的亞美尼亞軍隊則在戰爭中被摁在地上摩擦。此外,無人機傳感器徹底顛覆了以往的國家敘事手段,亞塞拜然幾乎以「延時直播」的方式向全球直播了2020納卡戰爭,此次納卡戰爭給很多國家帶來的震撼不亞於海灣戰爭。
  • 如此愛抵近偵察,美軍無人機成南海「常客」!要不要打?
    雖然在建國初期我國防空力量比較薄弱,但解放軍想盡各種辦法,擊落多型美軍機,由此也提升了自己的反入侵、反偵察能力。美軍漸改常規偵察為高空偵察,並唆使國民黨軍飛行員駕駛偵察機到大陸執行偵察任務,這期間,被解放軍打下來5架U-2。
  • 為對抗大陸 臺灣將發展自殺無人機等無人裝備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據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年度報告指出,臺軍除建設下一代隱形戰機、潛艇外,下一階段「國防自主」重心,應發展例如自殺型、迷你型、察打一體型、運輸型等無人載具。 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是臺灣唯一的「地區級國防智庫」,5月1日在英文見證下成立,專門負責「大陸政軍、區域情勢、國安及國際智庫交流」等工作。
  • 受納卡衝突刺激 美媒:俄加快研發無人「獵手」直升機
    自今年年中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爆發衝突以來,該項目迅速推進,將填補俄羅斯軍事能力空白。俄羅斯國防企業消息人士本月透露說,這種新型無人直升機能「在極低高度追蹤敵方小型低速無人機」。消息人士說,無人直升機自去年11月以來一直處於研發階段,由於「無人攻擊機在最近的局部衝突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研發工作已經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