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開國少將」隨身攜帶一個神秘的提包,誰見了都羨慕

2021-01-19 陌西遊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百家號。在抗戰的年代裡,很多英雄為了國家安危,他們臨危不懼,奮不顧身的為國家做出了貢獻,憑藉自己的一槍熱血的報國之心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故事是,這位「開國少將」隨身攜帶一個神秘的提包,誰見了都羨慕。

小編給你們介紹的這位開國少將,真的是非常不多見的。他就是黃連秋,出生於湖南省平江縣虹橋鎮。有一次,這位開國少將帶著一個幹事去參加會議,可是在會議開始前,黃連秋發現幹事身上的扣子掉了一個,於是就提醒他讓他要保持軍容嚴整,可是幹事就只帶了這一件軍裝,並沒有帶別的衣服,急的坐立不安,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就在這時候,黃連秋不慌不忙的,把自己的手提包拿過來,從提包裡面掏出來一個針線包,從容自若的給幹事縫起了扣子。這讓幹事大吃一驚,他沒有想到像黃連秋這麼大的領導,怎麼會隨身帶著針線包。黃連秋笑著說,出門在外難免磕磕碰碰,衣服很容易破損的,針線都是隨身攜帶的,如果破了就縫上,縫好了再穿,這樣多方便。

其實,在黃連秋的提包裡,不只有針線包,還有剪刀,鉗子,膠水,還有碎布等。簡直就像是一個雜貨店,很多人知道了黃連秋的這個提包,都非常羨慕不已,都說他太神秘了裡面什麼都有。因為黃連秋從小家境貧窮,所以在很小的時候就參加了國民黨的隊伍,但是因為看不慣國民黨的軍閥作風,就跟著他的營長畢佔雲起義。

在那年,他只有16歲,在起義後,黃連秋跟著他的隊伍到了井岡山裡,受到了紅軍部隊的熱烈的歡迎,並且領導們都出來親自迎接,並將這個營改為了紅四軍特務營 ,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包圍軍委機關的安全。在抗戰期間領導安排黃連秋擔任了晉查翼軍區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是一分區最優秀的幹部,他的手下和士兵們都很由衷的佩服他。因為他是一個公正清廉、兩袖清風的好領導。

黃連秋少將在晚年退休後,並沒有在家裡安詳晚年,而是繼續工作,為的就是宣傳紅軍的光榮傳統。好了小編今天的故事說完了,喜歡小編的點擊加關注把。

相關焦點

  • 他是隨身攜帶針線包的開國少將,衣服破了自己補,不影響軍人形象
    在傳統印象裡,針線活往往都是婦女的工作,但在革命時期和建國初期,我軍的生活條件並不優越,很多開國將帥都是自己給衣服打補丁,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開國少將黃連秋,他就隨身攜帶了一個特殊的小提包。有一次黃連秋帶著一個幹事去開會,結果黃連秋就發現幹事軍裝上的扣子掉了,黃連秋就提醒幹事要保持軍容的整潔,但是幹事只有這一套軍裝,一時不知道如何是好。這時候黃連秋就不慌不忙地從自己的提包拿出了一個針線包,幫幹事縫上了扣子。幹事對黃連秋隨身帶著針線包感到非常驚訝,但是黃連秋卻說出門在外難免磕磕碰碰,隨手就能拿出縫補是多麼方便啊。
  • 開國將帥中以「龍」為名的,除了賀龍,還有這八位少將!
    至於加個什麼字才好,大家莫衷一是,最後還是賀老總給拍了板,說:「就用一個『龍』字吧,又好說,又好記!」 從此,賀老總就以「賀龍」名世,真正成為一條「紅色之龍」。 在賀老總帳下,還有一位開國少將,也以「龍」為名,就是唐金龍。
  • 東野這位師長直升縱隊司令員,後成開國少將,縱隊政委是開國中將
    東野有一位師長直升縱隊司令員,後來成為開國少將,縱隊政委是開國中將。 當時,東北野戰軍下轄2個兵團部、12個步兵縱隊,這位司令員就是第十二縱隊司令員鍾偉。鍾偉,出生於1911年10月26日,湖南平江人,1930年7月參加紅軍,先後在紅三軍團、十五軍團任過職。
  • 開國少將下連隊視察,為何看到一位老兵卻連忙過去敬禮,他是誰?
    1958年,一位開國少將到基層部隊視察,當他看到一位老兵的時候,感到十分的驚訝,之後便立刻朝他敬了一個軍禮。那麼,這位老兵到底是誰?究竟發生了什麼讓一位少將向他敬禮?網絡配圖這位老兵就是久經沙場的戰士——成鈞。在抗戰的過程中湧現出了一大批的優秀領導和戰士,在建國之後他們都得到了國家的重用,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功臣。
  • 第一個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是誰?多少歲了?
    那麼在這些開國將軍中,最早逝世的將帥都有誰呢? 最早辭世的開國大將 在十大將之中,第一個去世的是陳賡大將。他曾畢業於黃埔軍校,是一個個性鮮明、富有傳奇色彩的將軍。
  • 第一位出庭主審日本戰犯的開國少將是誰?
    第一位出庭主審日本戰犯的開國少將就是軍法少將。1955年我軍首次授銜時,軍法軍銜的肩牌是白色的,格外引人注目。當時唯一的全軍軍法上將是軍事法院院長陳奇涵,軍法中將也只有一人,是軍事法院副院長鍾漢華。1950年7月,蘇聯向我國政府移交了100多名(史料記載969名)日本籍重要戰犯。當時,審理日本戰犯的是一位軍法少將,那麼他是誰呢?軍法少將也不到十人,袁光少將是其中之一。
  • 三兄弟保家為國去參軍,多年杳無音訊,再相見時都成了開國少將
    在開國將軍裡,三兄弟都是將軍,這實屬罕見。三兄弟在參加紅軍後,多年杳無音訊,再見面時都成了少將,他們是戴克林、戴克明和程啟文。戴克林跟戴克明二人是堂兄弟,戴克林和程啟文則是表兄弟。三人中戴克林最大,生於1913年,而戴克明和程啟文同數,比戴克林小兩歲,他倆生於1915年。
  • 開國元帥、大將、中將、少將中,入黨最早的分別是誰
    我們都知道,軍銜是綜合了開國元勳們在各個歷史時期的貢獻和資歷,最終綜合評定的。參加革命時間的早晚,實際上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那麼,在開國元帥、大將、中將、少將中,入黨最早的分別是誰呢?且聽本人慢慢道來。開國十大元帥中,入黨最早的是朱老總。
  • 開國少將僅剩7人,分別是誰?哪一年授銜?離休前什麼職務?
    開國少將僅剩7人,分別是誰?哪一年授銜?離休前什麼職務?言及開國將軍,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僅剩4人。隨著開國少將詹大南的去世,這一數字變成了3人。因而,網絡上就出現了開國少將僅剩3人的說法。其實,這一說法是不準確的。
  • 最後一任福州軍區司令員是誰,他是梁興初的副手,被授開國少將
    在福州軍區的歷史上,前後只有五位司令員,其中三位是開國上將,一位是開國中將,只有一位,也是最後一位,是開國少將。那麼,這最後一任福州軍區司令員是誰呢?他叫江擁輝。熟悉革命史的,對38軍都不陌生,對軍長梁興初也不陌生,江擁輝正是梁興初的副手,也是梁興初的繼任者。強將手下無弱兵,江擁輝自然也是一員威風凜凜的虎將。江擁輝是江西瑞金人,出身極度貧寒,他母親一共生了八個孩子,最終卻只活下來一個,就是江擁輝,其他七位都被貧困奪去了生命。這也說明,江擁輝命真硬。
  • 紅小鬼巧布火牛陣,嚇得敵軍魂飛魄散,後成為開國少將,如今健在
    截止目前,健在的開國將帥共有9人,均為開國少將,他們分別是黎光、詹大南、鄒衍、楊永松、楊思祿、張力雄、王扶之、文擊、塗通今。這9位開國將軍,都是解放軍宿將,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功勳卓著。其中年齡最大的是張力雄少將,時年107歲;年齡最小的是王扶之少將,時年97歲。
  • 河南譚姓開國將軍有兩位,都來自河南信陽市,他是誰?
    河南譚姓開國將軍都來自河南信陽市,他是誰?位於河南省信陽市東南部的信陽市新縣,被稱為「中原南門」,素有「紅色首府」、「將軍故裡」、「詩畫江南」的美譽,是我國著名的也是河南省唯一的一個將軍縣。河南是我國十大將軍省之一,誕生了1位開國上將,9位開國中將,99位開國少將和晉升少將,河南總計有109位開國將軍。
  • 孫姓開國將軍大全:2位中將,12位少將,2位百歲開國將軍!
    截至2012年,孫姓人口達到兩千二百十五萬三千餘,在中國姓氏按人口排序中,名義排行第12位,姓氏是一個家族的血緣符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中國人有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傳統。姓氏中蘊含著歷史密碼,隱藏著文化玄機。孫姓其實有兩位百歲開國將軍,那麼他們是誰呢?
  • 開國少將陳紹昆逝世:目前開國將星僅存9顆
    陳紹昆開國少將、原瀋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原冶金工業部部長陳紹昆於10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
  • 胡姓百歲開國將軍多,享年都是102歲,他們是誰?
    胡姓有1400多萬人口,是我國人口大姓,胡姓也是一個較為長壽的姓氏,筆者注意到,胡姓有三位百歲開國將軍,胡姓人口排名為第十五位,不過百歲開國將軍數量排名第四,開國將軍三大姓氏:張、王、李!張姓百歲開國將軍最多,有十位!王姓百歲開國將軍有五位!李姓百歲開國將軍有四位!
  • 開國少將中,何人軍事能力最強
    開國將帥都是人民軍隊中傑出的名將,前面幾期,我們已經講完了大將、中將的軍事能力排名,今天就來說說開國少將吧。開國少將雖然相比元帥、大將、中將,軍事能力稍顯不足,但依然有不少極為突出的名將湧現,他們的傑出戰績,直到今天依然被我們津津樂道,彪炳史冊。
  • 開國將帥的名字都很好聽,但這位少將的名字,簡單得不能再簡單
    開疆拓土的將帥們,雖然大多出身貧寒,但起的名字都很好聽,如張愛萍、韓先楚、王必成、聶鳳智、餘秋裡、頓星雲等,個個都是名不虛傳。但是有一個開國將軍,名字很簡單,直接叫「孫三」,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一九三二年,孫三接到一個任務,上級要他親自去送情報,由於關係到當地地下人員的安全,所以十分重要。孫三不敢走大路,他只走那些稀少的羊腸小道,跋山涉水,露宿街頭。路過檢查站時,孫三突然發現了一名漢奸,這名漢奸以前見過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急忙轉身離開。但沒走多遠,後面就有人追了上來,槍響了起來。
  • 1974年,彭老總彌留之際,為何多次提起這位開國少將的名字?
    因為元帥沒有子女後人,大多數時間都是侄女彭梅魁照顧他。時光匆匆,轉眼到了1974年,元帥身體每況愈下,已經來到了最後時刻,他經常陷入昏迷,東西也吃不下了。在元帥彌留之際,他多次提到了一位開國少將的名字,此人就是鍾偉。說到鍾偉,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亮劍》中的丁偉就是以他為原型。在電視劇《亮劍》中,丁偉是一個剛烈耿直,戰略眼光長遠的驍將。
  • 他是江西人,羅姓開國少將他是唯一副國級!曾任最高檢檢察長!
    五大革命聖地江西佔了兩個,一個是共和國故都瑞金,一個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羅姓有30位開國將軍,中將以上軍銜的有5人,25人位少將。筆者注意到,羅姓開國將軍中,江西人最多,有12位。最長壽的是福建人羅元發中將。不過在25位開國少將中,最有成就的應該是江西人,他曾任最高檢檢察長!官至副國級。他是誰呢?
  • 1614名「開國將帥」只剩這30位少將,他們每個人都是一段傳奇!
    二營八連一排在範村西北接敵,當距離200多米時,伏擊的戰士一個排子槍撂倒四五個敵人。日軍就地散開進行還擊,步槍、機關槍、擲彈筒、火炮一齊向我開火,但未敢發起衝鋒。同時,敵人騎兵五六十名向範村南前進。團長徐深吉估計敵騎兵可能迂迴範村,就指揮部隊從村邊隱蔽地撤退到範村東邊佔領新的陣地。敵人見沒有還擊,便向範村內一邊打槍一邊探頭探腦地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