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性教育?在小學階段進行性教育有沒有必要?近年來,兒童性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為人所認同,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外國語小學、第三實驗小學圍繞兒童性教育創編校本課程,引領師生和家長大大方方探討性話題。
兒童性教育的思考與實施
賈麗靜
在人們內心深處,「性」是一個充滿羞澀和窘迫的話題。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對兒童性教育處於「理性上勇敢接受、感性上膽怯面對」的矛盾心理狀態。作為兒童生命成長中的重要他人,班主任怎樣用愛和科學解讀「性」,給孩子以引導,不讓錯誤的「性」認知毀了孩子,就顯得彌足珍貴。
好的教育並不是等問題發生以後再去解決,而是建構系統一步一步引導認知。
我校自2010年起,逐漸給教師、家長進行性知識的系統「脫敏」,構建性教育成長課程,聘請專家進行培訓和過程性督導,確保性教育的科學實施。
組織教師共讀《善解童貞》系列書籍,開展讀書沙龍活動,使教師獲得科學解讀性知識的能力。
我校藉助每月一次的家長培訓普及性教育知識,引導家長重視兒童性發展。
班級每月一次的性教育課程,依據年段不同,課程也各有側重。低年級從認識和明確身體的隱私部位開始,讓孩子通過討論交流,辨識可以有的行為和不可以有的行為,懂得人與人交往時身體和行為的界限。中年級則在低年級課程的基礎上,滲透保護自己、尊重他人的理念。高年級通過對青春期身體變化的認識,幫助學生正確應對,安然度過青春期。
學校關注兒童性教育,不僅是指傳統意義上簡單的性概念,還包括對性別的正確認識,對生命的尊重、理解、接納與愛,甚至是對「我是誰、我從哪裡來」的疑問的探討和解答……這些都屬於性教育的一部分。
開發適合兒童性發展的課程體系,是幫助學生建構健康的性觀念,為未來的幸福生活奠基。性教育、幸教育、興教育,我們已出發,我們在路上。(作者單位系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外國語小學)
探尋生命密碼
劉姍姍
在性教育領域中,面對兒童的好奇和疑問,即便成人遮遮掩掩也無法使他們生活在真空之中。網絡上彈出的低俗標題、圖片,生活中見到的不文明行為,以及未成年人和女性受到的侵害新聞,無不影響著孩子對性的認知。
我開始有意識地結合教學內容在課堂上進行性教育實踐。
教學四年級語文《女媧補天》一課時,我綜合主題、風格等多方面因素,選擇了當代畫家伍啟中的國畫「女媧補天」作為教學資源。畫面上的女媧體態輕盈優美,雙手託著火焰飄溢的彩石,神情專注,編織著天邊火紅的飛霞。然而,天地鴻蒙,混沌初開,女媧的服飾簡單純樸,乳房外顯,髮髻輕挽,只有下身裹著一襲素裙,體現了人類對遠古世界的想像,也表現了女媧作為「人類之母」的文化情懷,是當之無愧的藝術瑰寶。
學習過程中,我展示了這幅畫的照片,並引導孩子體會神話之美,欣賞人體之美,感受藝術之美。孩子們神情專注,表情自然,絲毫沒有不好意思。
我暗笑自己多餘的擔心:對於孩子來說,乳房就是孩童時期母親溫暖的懷抱,是最溫情的家。面對人類的母親女媧,又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呢?
我順勢引導孩子從女媧補天的國畫裡認知、討論「哪裡是隱私部位」「為什麼要保護隱私部位」「怎樣保護隱私部位」等內容。
學生發言積極,內容貼合主題,彼此回應和補充十分活躍。其中,在第二個問題的分享環節,孩子們的發言讓我感覺非常意外,也引發了很多思考。
蔣宜珊說:「我在新聞上看到,一個小女孩受到了一個大叔長時間的猥褻。我覺得這個大叔非常可惡。」
李念說:「我有一次在站牌等公交車,看到一個男人使勁拉一個女人,他的力氣很大,已經侵犯到那個女人的身體了。我趕緊跑過去向正在指揮交通的交警叔叔報告,交警叔叔趕過來才制止了他的行為。我覺得這個男人非常不文明,很暴力。」
王淑文說:「我在商場看到有一個人在上電梯的時候,用手機拍上面穿短裙的姐姐。我覺得這個人很可惡,並且穿短裙的姐姐也沒有保護自己的意識。」
……
討論進行得很順利,完全沒有「難以啟齒」「尷尬」的氣氛。這讓我再一次感受到,兒童性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兒童時期,孩子與父母共處一個生活空間,對母親的依賴和對父親的好奇,給予了絕佳的教育時機和空間。在學校,孩子需要習得對同伴社交界限的把握、對社會規範的遵守,這樣的心理狀態也非常適合引導兒童對性教育進行了解。
兒童性教育需要我們以更加謹慎、專業的態度,調整好心態和情緒,把握好整個課堂的氣氛,把空間留給孩子,讓他們展現出最真實的樣子。(作者單位系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外國語小學)
我的小秘密
商冰冰
課間休息時,幾個男生擠在教室的角落裡,對著彼此的隱私部位,你抓我一下,我抓你一下,玩得不亦樂乎。
五年級正是孩子身體發育迅猛的時期,對自己或者他人身體產生好奇是正常現象,個別孩子會出現「手淫」或「自慰」的行為,部分對性懵懂無知的男孩子還會經常拿「隱私部位」開玩笑。如果沒有正確的性教育,孩子的發展就會受阻。生命能量不能合理釋放,就會對自己的行為沒有界限感,對別人沒有界限的行為也不懂得制止。
我在班級開展了「我的小秘密」活動,通過「青春期」的動畫視頻向孩子普及身體變化,引導孩子明白「愛自己,就要懂得愛護自己的身體」,從而正確地看待和應對自己與他人的身體變化,在交往中互相尊重。
我還在家長層面開展性教育的專題討論,引導家長關注性教育,既不能「談性色變」,也不能孤陋寡聞。比如4歲的孩子塗口紅,5歲的孩子穿絲襪,10歲的孩子撫摸自己的生殖器,其實都是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常見的現象,而且這些行為對孩子的未來不會產生不良影響,只要記得「無影響,不幹預」即可。
抓住性教育的契機,及時介入、引導,通過系統、專業的性教育課程,為更多孩子的終身發展與幸福創造條件,讓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作者單位系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外國語小學)
「性教育」培訓下家長的變化
趙 嬌
2019年11月,學校對家庭開展性教育情況進行調查。我們班一共有34名學生,其中有2位家長認為對於小學生來說性教育有些太早了;有3位家長認為沒有必要對小學生進行性教育,孩子長大了就什麼都懂了;有15位家長反饋會對孩子講簡單的性知識,主要是對自己身體隱私部位的保護;其餘14位家長認為對小學生的性教育很有必要,但不知道從哪裡講起。看到這樣的調查結果,學校決定將性教育融入每月一次的家長培訓中。
根據學生年齡的差異,學校各年級設定不同的家長培訓主題:低年級是「給孩子正確的性啟蒙教育」「如何開展兒童性教育」;中年級是「和孩子談性教育,永遠別嫌太早」「如何預防孩子不被性侵」;高年級是「保護孩子,遠離性侵」等。
在培訓之前,班主任給家長推送文章:《父與子的性教尬聊——硬核爸爸如何進行性教育》《和孩子談性教育,永遠別嫌太早》《跟青少年該怎麼談性》《7分鐘教育短片,如何保護我們的孩子不被性侵》等,為家長提供性教育的知識支持。
2020年4月,我班開展以「如何認識兒童性教育」為主題的家長培訓,當談到「你平時關注過性教育方面的信息嗎?你是如何對孩子進行性啟蒙教育的」?家長剛開始有些羞澀,後來大家看到我大方地說這件事,討論的氣氛越來越激烈。
生活中,許多孩子會問「我從哪裡來」,爸爸媽媽五花八門的回答令人哭笑不得。
晨晨媽媽說:「之前我覺得這是個難以啟齒的問題,不知道該怎麼給孩子講,所以告訴孩子是充話費送的,孩子聽到這個答案根本不相信。通過學習我才知道,應該用合理的方式告訴孩子『你是爸爸媽媽愛的結晶,是媽媽懷胎10個月生下來的』,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也感受到生命的偉大。」
可可媽媽說:「我這方面的知識儲備比較少,正打算多收集這方面的繪本和相關書籍,多給孩子講一講,告訴孩子隱私部位是不能讓他人觸碰的,如果有人觸碰了你的隱私部位要告訴家長或老師。」
玥玥媽媽說:「我知道了當異性在孩子面前裸露隱私部位也是性侵行為,告訴孩子要隨時保護好自己。」
家長對性教育的態度由最開始的「談性色變」到主動接受,甚至能與其他家長一起探討更好的教育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和家長在學習中共同成長,發自內心地感到高興。只有社會、家長和學校通力合作,才能為我們的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 (作者單位系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第三實驗小學)
看女生也不可以嗎
李亞樂
研學是孩子最喜歡的課程,離開自己熟悉的校園和教室,來到廣闊天地尋找不一樣的體驗。
研學活動當天,學生在戶外排隊上廁所時,我觀察到一年級孩子上廁所沒有鎖門的習慣。只見女孩茵茵悄悄地趴在每一個廁所門口,從縫隙裡偷偷往裡面看,看完一個換下一個,連男廁所也被她看了個遍。剛開始我以為她是想看看裡面有沒有人,我就告訴她每一個廁所裡面都有人,我們需要排隊等候。但是她在我不注意的時候又偷偷打開廁所的門往裡看。
我示意她到我這裡來,再次悄悄地跟她說:「你對男生和女生如何上廁所很好奇嗎?」她點了點頭。
我說:「男生和女生是不一樣的,所以男生和女生應該分開上廁所,女生不能看男生的隱私部位,男生也不能看女生的隱私部位。」
「那我是不是可以看女生上廁所?」
「不可以!」
「我們都是女生,為什麼不可以?」
「上廁所是每個人的隱私,不能侵犯別人的隱私。」
茵茵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地離開了。
孩子對性的好奇與他們對陌生事物的好奇是一樣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判斷力,如果成年人不能給予孩子正確看待性的觀念,認為談論性話題比較羞恥,他們就會通過朋友、電視或其他途徑了解,反而適得其反。
成年人不要害羞對孩子講性器官,不要迴避孩子提出的有關性的問題,問什麼答什麼就好。如果不知道,就與孩子一起找答案,一定要用這個年齡段孩子可以理解的語言來解釋。性教育沒有成人想像得那麼難以啟齒,孩子更不會因此學壞。
跟孩子一起成長,坦誠地面對孩子的各種問題,用科學、正確的語言與行為幫助孩子成長。了解生命最真的本質,才能喚醒內在的力量。(作者單位系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外國語小學)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