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認為,在17年維特爾輸給漢密爾頓,除了自身的表現外,車也不夠快。但是18年丟掉冠軍則是讓人無法理解的,因為法拉利終於有了一款能和奔馳完全抗衡的賽車,而且從全年的表現來看,法拉利賽車還有一定的優勢。
借用專業機構的數據,來看看法拉利和奔馳的賽車性能,AMUS提供了18年的賽車評價:
再看看漢密爾頓與維特爾因為自身的駕駛原因導致的丟分:
從數據分析我們得到一個結果:漢密爾頓由於自己的駕駛失誤造成與維特爾的積分差為-14分,通俗的理解可以認為漢密爾頓丟了14分。而維特爾由於自己的駕駛失誤造成與漢密爾頓的積分差為令人瞠目結舌的-103分。
再看看車隊策略的影響:
因為車隊策略的丟分漢密爾頓失分為-26分,維特爾為-28分,兩人幾乎一致。
綜合個人和車隊策略來看,兩個的丟分分別為40分和131分,差距為91分,也就是說維特爾因為自己的原因比漢密爾頓多損失了91分。而兩人的年終積分分別為408分和320分,差距是88分。從這方面來看,維特爾如何丟掉年度冠軍,就很清楚了。
回頭看維特爾在法拉利這6年,給人帶來過驚喜,但更多的是失望。
15年讓人眼前一亮,讓人以為只有德國車手才能開好法拉利,期待他能繼承舒馬赫的衣缽。
16有由於車的原因,平淡。
17年開始失去信心,亞塞拜然的路怒,和新加坡的撞車,讓人開始對維特爾失去信心,擔心他能否真正帶領法拉利奪得冠軍。
18年真正的失望。在有一輛好的賽車的前提下,一步一步的被漢密爾頓蠶食並最終慘敗。恐怕德國的撞車是一個轉折點吧,從那以後維特爾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了,更不用說一連串的陀螺。
19年就是絕望。輸給年輕的隊友,讓人們已經徹底放棄了維特爾,離隊只是時間問題。
20年的維特爾恐怕更適合當段子手,也將法拉利車隊的混亂暴露在世人面前。
21年的維特爾在賽點能有什麼樣的發揮,或許是沉淪,或許能洗刷自己在法拉利的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