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愛爾眼科遭遇醫生患者艾芬投訴,高瓴、淡馬錫等均有持股,10年漲幅近20倍,董秘連夜回應 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上海,編輯 謝盛)訊,新年伊始,創業板權重第二、市值高達3087億的眼科醫療連鎖龍頭愛爾眼科遭遇風波。
武漢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12月31日深夜在其高達218萬粉絲的個人微博中公開質疑診療過程之中不規範行為,險些導致其失明。艾芬此前因新冠疫情而被人們廣為熟知,李文亮當初在朋友圈轉發的那份病毒檢測報告,就是艾芬醫生拍攝並上傳到網上的。
事件復原如下:
據艾芬自述,2020年5月份,她因感覺視力明顯下降,到武漢愛爾眼科醫院就診,院方稱她右眼患上了白內障,並於5月下旬接受了手術,摘除了右眼晶體,植入了愛爾眼科醫院提供的右眼人工晶體,手術大約花費2.9萬元。
但手術後未見視力好轉,艾芬於10月在自己就職的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檢查,結果顯示其右眼孔源性視網膜脫離,近乎失明。
艾芬認為,按照常規流程,做晶體置換手術之前就該檢查眼底,如果早發現、早用雷射治療,情況可能不至於如此。艾芬質疑武漢愛爾醫院隱瞞視網膜病變問題,誇大晶體植入的作用。而因為晶體植入花了2.9萬元,而用雷射治療眼底變性很便宜,只需要幾百元。
針對於該質疑,首先是武漢愛爾迅速做出了回應,12月31日晚上,《武漢愛爾眼科醫院聲明》顯示,醫院第一時間對診療全流程開展自查,患者(即艾芬)右眼為高度近視並發性白內障,有手術適應症,術前檢查、手術和術後複查等各環節均符合醫療規範。
而對於武漢愛爾的回應,艾芬2021年1月1日下午再次通過個人微博回應,認為愛爾存在偷換概念的嫌疑,希望愛爾醫院公布她的正確的術前白內障照片,並且質疑愛爾眼科想「私聊」解決問題。
隨後1月2日上午愛爾眼科集團公司發聲,已迅即成立集團調查工作組,並於1月1日連夜趕赴武漢進行調查:
上市公司的董秘吳士君也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與子同袍,無難不克!》表示,文中表示愛爾眼科已經積極做出行動連夜趕赴武漢進行緊急調查,集團對艾芬女士所述病痛表示關心和同情,並願意為其後續治療提供幫助。
創業板權重第二的十年十倍股,市值超千億,2020年漲幅超150%
愛爾眼科2009年10月30日上市,為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之一,作為眼科連鎖賽道中的老大,公司上市至今復權漲幅已超40倍,在2020年的漲幅也高達146%,目前位列創業板指數權重以及流通市值第二,總市值第四:
公司十大流通股東之中,不乏高瓴、淡馬錫等知名投資者,北向資金持股市值高達163億:
事實上,這也不是愛爾眼科第一次遭遇」黑天鵝「事件,早在2012年,中國臺灣地區最早引進鐳射近視矯正手術的臺北醫學大學眼科教授蔡瑞芳宣布封刀,不再進行準分子雷射手術,因其認為角膜成形術可能會有潛在的併發症風險。
當年2月15日愛爾眼科股價跳空低開1.41%,盤中跌幅一度超過6%。
本次艾芬怒懟愛爾眼科,以及公司後續的資本市場表現如何,將在明日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