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記得這首是中學時期歷史課本的尾頁上附的一首詩歌。背會它,基本就知道了中國歷史朝代的順序。但作為一個中國人來講,只知道這些還是不夠的,我之所以這樣說,並不是因為知道歷史是多麼了不起或者偉大的事情,也不是說不知道歷史就是不愛國。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在中國生活,了解中國的歷史能讓你更懂得中國文化,了解在中國這片土地,曾經發生的很多精彩的事……
中國有句名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裡的「古」指的就是歷史,把歷史作為參考標準,可以知道新舊事物興起替代的趨勢和規律。了解歷史,能幫我們在生活中理解和把握人生走向和社會發展。
中國有很多成語,都出自歷史故事,如「破釜沉舟」、「指鹿為馬」、「聞雞起舞」、「負荊請罪」、「圖窮匕見」、「完璧歸趙」、「立木為信」、「圍魏救趙」、「望梅止渴」、「三顧茅廬」、「樂不思蜀」……
也有很多成語,是寓言故事,用以警醒世人,如「掩耳盜鈴」、「揠苗助長」、「守株待兔」、「亡羊補牢」、「葉公好龍」、「濫竽充數」、「黔驢技窮」、「杞人憂天」、「畫蛇添足」……
中國的詩歌,也是歷史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中國歷史很精彩,給我們留下很多寶貴的文化遺產和文明沉澱。我們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