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暴》:類型化與本土化犯罪電影的牴牾之作

2021-01-09 1905電影網
《除暴》:類型化與本土化犯罪電影的牴牾之作
時間:2020.11.30 來源:光明網 作者:郝瀚 分享到:

       原標題:《除暴》:類型化與本土化的牴牾之作



      《除暴》是近年來銀幕上少見的硬派犯罪片,表現出導演劉浩良對犯罪類動作類型片一以貫之的偏愛。影片有著香港經典犯罪片的種種特質,如雙雄敘事、景觀化的動作場面、漫畫式人物等。但在藝術層面上,沒能複製當年香港犯罪片黃金時代的神話,甚至在搬演港片經典元素的同時暴露出這一模式的孱弱。本質上,這是商議港片跨地製作的核心命題「橘生淮南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也是香港導演北上合拍成功與否的重要準則,即所謂的類型指標能否契合當前的電影文化與商業語境。


  嚴格講,《除暴》是一部警匪片。作為犯罪片的一種亞類型,警匪片堪稱最具香港本土化色彩的類型之一。上世紀80年代,以成龍的《警察故事》系列、吳宇森的《英雄本色》系列為代表,犯罪片發展進入高峰期。吳宇森曾在影片《喋血雙雄》中開創警匪片經典的「雙雄敘事」模式,而在《除暴》中,導演採用了完全一致的機位、構圖,以平行蒙太奇的形式將警察鍾誠與悍匪張隼在同一錄像廳分別觀看《喋血雙雄》的畫面交叉剪輯。這種互文性處理,不但指認了《喋血雙雄》的敘事模式,更指認了它所代表的香港犯罪片的輝煌。但可以發現,導演利用這一技巧意欲混同警匪間的邊界,強調兩者的共有特質,藉以完成敘事意圖,但似乎只起到了些許迷影功能。所謂的「雙雄戲」,旨在塑造惺惺相惜、亦敵亦友、亦正亦邪的正反/警匪二元對立人物。但在當前語境下,對反派人物的刻畫是無法上升到心理層面的,無論影像還是敘事,對反面人物的悲劇性刻畫仍顯得節制甚至拒斥。


  影片中,張隼與他的情婦有著一段非常值得玩味的對話。張隼得知情婦懷孕後,為未來的孩子取名為「張梟」,寓意為一代梟雄。借張隼之口,導演似乎訴說了他對人物塑造的期許,也正是雙雄模式所要求的,但這一細節成為撕裂影片的尷尬註腳。張隼永遠無法被刻畫成「梟雄」,觀眾只能通過對以張隼為代表的「老鷹幫」無原因、無節制的殺戮,感知到一種與生俱來的反社會人格。換言之,導演僅僅塑造了患有暴力犯罪癖的悍匪的外在形象,無法刻畫或有意迴避這一人物的內在形象,包括人格悲劇形成的心理或社會根源。這也直接導致觀眾難以對其產生共鳴與同情,即便片尾處,鮑起靜飾演的悍匪母親短暫出現,展示了原生家庭的樣子。鮑起靜固然奉獻了全片最為動人的表演時刻,但無法拯救張隼塌陷的人物形象。含混不清的母子關係無法說明任何問題,而張隼父親的缺席似乎指向人格悲劇的源頭。但這種揣測無法被證實,即便被證實,也顯得過於籠統、膚淺及幼稚。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鏡像的另一端,刑警鐘誠。鍾誠也沒有按照所謂亦正亦邪的傳統方式塑造,或者說我們只能看到他高大全的一面。無論大抓捕前鍾誠作為戰前動員,還是與因公負傷的小同事一起撕掉遮住警局宣傳畫的小廣告的橋段,都昭示出香港導演的主旋律表達。但就像剛才所說,表達的不恰當在一定程度上撕裂了影片的整體風格,即導演的「橘生淮北為枳」。


  此外,《除暴》的動作場面也帶有香港犯罪片的經典特質,高度形式化、景觀化。影片的動作場面以槍戰為主,遵循典型港式動作片的煙火效果處理,各種誇大的重型武器,如自動步槍、衝鋒鎗、手榴彈等幾乎無限量使用,直接將城市街頭置換為小型戰爭現場。對於犯案環節,也進行了一系列戲劇化的處理,如事前事後對警察的挑釁。但這一切對一部有著現實底色的影片而言,無疑是對其風格致命的破壞。導演想要保留香港犯罪片所擅長的類型處理,也想以現實題材完成主流意識形態的表達。


  總的來說,無論動作場面、人物塑造還是敘事模式,向經典致敬、向先輩取經的想法固然沒錯,但經典所依託的社會文化背景已然是天壤之別。影片的美術、置景雖然頗有可圈可點之處,但影像層面上所目及的,大多是一位剛剛「北上」、初來乍到的導演的促狹與違和。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選取特定的彌合方式是香港導演,尤其是商業片導演進行跨地製片的必經之路。此前,陳可辛、林超賢等人在這一問題上,已經做出了積極探索,相關作品可供借鑑。(作者:郝瀚,系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2020級博士生)

相關焦點

  • 《除暴》難以「安良」?犯罪心理學專家做客《今日影評》銳評《除暴》
    《除暴》上映首周末票房破兩億,成為同期票房表現最佳之作,可很多觀眾也在觀後紛紛指摘其中的敘事瑕疵。11月24日,犯罪心理學專家、心理學博士夏雨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從犯罪心理學專業視點銳評電影《除暴》,並就影片在人物心理刻畫等層面的缺失與廣大觀眾朋友一併展開探討。
  • 《除暴》原型「中國第一悍匪」犯罪檔案
    電影《除暴》主要就是講述以張君為首的犯罪團夥製造的特大系列搶劫殺人案的犯罪往事。片中一些鏡頭出現了諸如「友誼商店搶劫案」、「普城銀行搶劫案」、「電信分局搶劫案」等一系列大案要案作為故事背景,這些聳人聽聞的案件其實都有原型事件作為支撐。
  • 電影《除暴》正在熱映
    電影《除暴》風格非常樸實真實的電影,反應上世紀九十年代因為槍枝管理不夠嚴格導致搶劫犯罪等暴力事件的發生。應該是真實事件改編的。但是從一開場就被吸引了,回到了那個科技還不發達的年代,跟著那時的人民警察一起一步步的跟蹤著罪犯的腳步,在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後,終於將犯罪團夥繩之以法。雖然最終結局是伸張了正義,但也是人民公僕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影片整體情節緊湊,脈絡清晰,拍攝手法很有意思,鏡頭感也很好,臺詞設計別具一格。
  • 犯罪動作片《除暴》硬核上映
    11月20日,警匪電影《除暴》正式登錄各大院線。雖然作為同期中的置頂檔,但《除暴》並沒有做太多的宣傳,只是在上映之前陸續放出了幾段預告片,預告片的內容也很簡單:兩位優秀的演員和一個鮮明的主題。
  • 警匪題材的紅利期,《除暴》有可能「爆」
    作為影市復甦以來,大熒幕市場難得一見的警匪電影,《除暴》將故事背景設定為上世紀90年代,大到場景裝置,小到道具服裝,都充滿了時代的氣息。不得不說,近年來整個華語電影市場都在轉型升級,不同的題材、不同的風格都在湧現。以警匪題材為例,儘管市場上依然歡迎優質港式警匪片,但更本土化的內地警匪片成為了一個大的趨勢。在資深影評人列文看來,「在這個趨勢下『港式』警匪片,僅僅是類型的基座,故事質感和人物的共鳴只有更能和內地觀眾貼近,才能尋求更大可能的市場突破口。」
  • 吳彥祖《除暴》電影續集確認 將集結原班人馬製作
    吳彥祖《除暴》電影續集確認 將集結原班人馬製作 時間:2020-12-03 14:42:31
  • 左手王千源,右手吳彥祖,11月份不得不看的電影,舍《除暴》其誰?
    電影中血腥的場景讓我們覺得一切離現實都很遙遠,但這些都是真實事件改編的。《除暴》的背景是二十世紀90年代,電影中的場景裝置、道具服裝都非常貼近90年代,並且電影中的人物也是有原型的。電影中的悍匪頭目張隼的原型就是被稱為十大悍匪的張君。
  • 《除暴》:全員工具人的港片內核國產犯罪電影
    藝術性:★★★娛樂性:★★★☆綜合分:★★★很多人以為《除暴》是一部內地電影,其實這部電影的主要創作團隊都來自於香港,香港導演兼編劇劉浩良是現任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的會長,他的導演處女作是《衝鋒車》,其他作品還包括《畫皮》、《衝鋒車》、《三人行》、《一個人的武林
  • 《除暴》與「香港悍匪電影宇宙」
    此外,《重案實錄之犯罪天才》《賊王》《非常保鏢》等電影裡也都有張子強的角色影子。葉繼歡是第一個在香港使用AK-47行劫的悍匪,其被香港市民偷拍的「一人持AK對抗警察隊」的畫面是九十年代香港最為血腥的註腳,這些畫面也被在電影中一一呈現。94年的《龍虎新風雲》、96年的《悍匪》是其中的代表。
  • 《除暴2》續集是原班人馬嗎 《除暴2》講了什麼故事
    電影《除暴》今日宣布將製作續集,並發布了第二部的概念海報,據悉將由原班人馬製作,對於這個消息,網友們是非常激動了,那麼,《除暴2》講述了什麼故事?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電影《除暴2》是原班人馬嗎  今日,火爆上映的電影《除暴》宣布製作續集,《除暴2》概念海報發布,並依舊由英皇電影出品,原班人馬進行製作。
  • 《除暴》奪全球周末冠軍,《鬼滅》日本超《你的名字》
    中國內地上映的國產片《除暴》開畫首周開出3000餘萬美元,以壓倒性優勢摘得全球周末冠軍。日本動畫《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在三個市場再收1200多萬美元,退居周末票房亞軍。中國戰爭電影《金剛川》周末再收近600萬美元,退居全球周末季軍。日本動畫新片《哆啦A夢:伴我同行2》在本土開出近500萬美元,位列全球周末第四名。在中國內地上映的動畫片《汪汪隊立大功》走勢不錯,也躋身全球周末前五。
  • 《除暴》導演說,感謝爾冬陞當年痛罵之恩
    劉浩良導演在《除暴》發布會上。劉浩良大學專業是電視和電影,畢業之後當了一年記者,之後入行編劇工作,跟過爾冬陞、陳嘉上、林超賢、莊文強等香港前輩大導演,不僅學習了香港電影工業模式的高效率工作狀態,還從著名編劇遊乃海身上學到「咬死不放」的精神。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導演劉浩良,告訴觀眾,如何在內地拍出一部好看的警匪類型片。
  • 《除暴》國產警匪片
    導演劉浩良在《除暴》之前曾經是著名電影《畫壁》的編劇,也許正因如此,拿著張君案故事的藍本的他好像一位拿著帝王蟹的蘭州拉麵師傅,處理方法的不當讓帝王蟹變成了蟹足棒。所以,電影中所呈現的張隼只是一位狠在表面的罪犯頭目,整部電影沒有表現出他的陰狠、毒辣和高人一等的智商。
  • 電影《除暴》|做到了情理之中,卻沒做到意料之外!
    說實話內心還是非常想能通過文字繼續與大家進行交流的,但與惰性的鬥爭確實是一場持久戰,我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自律,畢竟在電影的道路上,能與大家一路相伴,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兒!言歸正傳,今天要和大家聊得這部電影是由吳彥祖和王千源主演的《除暴》。
  • 《除暴》的評價怎麼樣 吳彥祖匪氣的一次表演
    11月20日,以張君犯罪事實為原型的電影上映了。吳彥祖飾演悍匪,王千源飾演警察。觀眾首先可以直觀看到,電影在時代氛圍的還原上做得不錯。富有年代氣息的街道、老式錄像廳、大眾洗澡堂、典型的BP機、綠色的警察服裝、激情掛曆等,都是那個時代的痕跡。從類型上看,《除暴》是香港電影人極擅長的警匪電影。
  • 現實中的悍匪比電影更囂張 《除暴》背後藏著犯罪猖獗的90年代...
    時光網訊 在電影《除暴》的首映發布會上,該片監製韓三平曾說過這樣一段話:「1990代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年代,犯罪也很猖獗,這部電影反映當時真實的社會情況,特別是警察和匪徒的搏鬥,不同於以往的警匪片,是比較厚重的」。
  • 山中無老虎,《除暴》稱大王
    嗩吶聲震天響起,排山倒海的電吉他佐之,嚎叫著馬路邊撿到一分錢的故事,要交給警察叔叔,然後再到劫案現場吃碗麵。這樣的恣意狂放,很難不讓人回味到散場。 或許有人不喜歡《除暴》,但我深知,這部電影中越是被批評的點,則越是我所熱愛的香港電影之餘暉。
  • 《除暴》只是手段,「安良」才是目的
    1991至1996年期間,全國持槍暴力犯罪案件超過1萬起,平均每天4.5起,誕生了許多有名有姓的大悍匪,比如有第一悍匪之稱的「白寶山」、雷國民、張君等人。《除暴》正是基於那樣混沌的時代背景下,講述了一段黑白雙雄對峙的警匪故事。
  • 《除暴》:6.5的評分,對這部電影是不公平的
    ,足見抓捕難度之大,危險程度之高。《除暴》:展現了90年代囂張的黑勢力當時,黑惡勢力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很多刑警與之交鋒,甚至犧牲生命,最終,才獲得了全國治安的穩定,這些無名英雄應該被銘記與致敬。
  • 《除暴》票房破5億 暫列2020中國電影票房榜第七
    來源:新浪娛樂新浪娛樂訊 由王千源、吳彥祖主演的電影《除暴》截止到12月8日累計票房突破5億元,在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榜裡暫列第七位。影片由劉浩良導演,韓三平監製,於11月20日上映,電影取材于震動全國的真實故事。講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王千源飾演的刑警鐘誠受命追捕悍匪集團「老鷹幫」,「老鷹幫」犯下驚天連環劫案,吳彥祖飾演的首領張隼更屢次惡意挑釁警方。數年間,警匪之間數度上演緊張刺激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