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韓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發布了一條消息,稱明年就能見到韓國自主研發的KF-X隱身多用途戰鬥機的原型機了。要知道,作為一款第五代戰機,韓國的KF-X從2001年就開始研製,到2021年可就十年整了,花了這麼久的時間才搞出一個原型機,實在是讓人感到汗顏。而且,全球掀起五代機的浪潮,還是中國導致的。
圖為韓國KF-X隱身戰機的模型
之所以這麼說,就不得不提到殲-20戰機了。殲-20戰機從1997年開始研發,2011年首飛,2017年正式服役。換言之,中國的第五代戰機研發速度不但快,而且節奏也非常穩健。然而,這也就給了其它小國的錯覺,讓他們覺得自己也能研發第五代戰機。第一個鬧出么蛾子的並不是韓國,而是日本。日本的心神戰機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這款戰機自從試飛開始鬧了不少笑話,而這一切也隨著日本採購F-35而徹底消失。
圖為殲-20雙機編隊
日本之後就是韓國,今天我們就重點聊一下韓國。韓國在2001年的時候就就開始研製,2013年的時候因為各項原因終止研發。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韓國的技術儲備不足,沒有研發五代機的技術積累。沒有技術積累其實並不要緊,主要是得看舍不捨得砸錢。但是韓國就不一樣了,他不是舍不捨得砸錢的問題,是壓根沒有錢可砸。所以,項目進入了死循環,只能終止。
心神戰機隨著日本採購F-35而終止
但是2014年,轉機來了。由韓國官方背書,加上引進了來自印尼的國際合作,KF-X隱身戰機項目得以活了下去。但是,它的進度依舊非常緩慢,直到現在才有一架原型機即將出現,而且跳票的可能性非常大。這就又回到了開篇的那個問題,是什麼導致了在中國研發殲-20成功以後,其他小國都開始紛紛研發,甚至不顧自己是否有這個實力呢?
KF-X項目歷經十多年,變更多次
其實原因非常簡單,首先一點就是這些國家對於中國的實力產生了誤判。這些國家可能認為,自己擁有比較強大的科技實力,在某些方面上領先大部分國家,所以搞這個東西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問題,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全的工業門類,任何配套的生產都能自行解決。而且中國的經濟體量非常龐大,如果發現短板,可以通過大量投資快速攻關。
大國和小國在研究這類裝備時幾乎沒有可比性
換言之,大國和小國之間,一直都有一個無法逾越的鴻溝。但是對於那些小國而言,他們並沒有正視中國,一直認為中國還是之前的那個樣子。而且,韓國現在的KF-X隱身戰機項目,從設想上來看的確非常美。第一批要生產6架原型機,2030年之前正是具備戰鬥力,並且搭載相控陣雷達。
但是,韓國是否真的能實現這一步咱們還不好說。而且韓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配套生產上的問題,假設美國方面反對KF-X項目的設計,那韓國恐怕就難以為繼了。故此,韓國公布的這份時間表,也並不算特別固定。(萬年炎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