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初以來,面對這接二連三的自然災害,我們的地球母親已是傷痕累累,銀河系中傳來她痛苦的呻吟。我們不禁要反思自己對地球的破壞,破壞大自然後必定會得到大自然的嚴重警示,保護地球,刻不容緩。
東莞觀音山作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粵港澳地區的「城市綠肺」將不斷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值此4月22日,第51個世界地球日來臨,特舉辦「世界地球日」生態補償公益行活動。踐行「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題,旨在呼籲廣大市民遊客,愛護森林、保護環境、守衛地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善待我們共同的家園。
大到工業汙染、汽車廢氣汙染,小到一支煙、一響鞭炮都會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汙染和破壞。我們可參與觀音山生態補償公益行活動,親手在觀音山上種下一棵樹,清理一片樹林裡的垃圾等環保方式,以彌補自己對大自然造成的汙染,保護全人類共同的家園。
觀音山景區一直熱衷於公益環保事業,早在2014年,東莞觀音山就發起了中國城市環境與健康萬裡騎行活動。從北京出發,騎行至東莞觀音山,用健康環保的騎行方式向社會各界傳遞環保理念,引起沿途各城市環保公益人士的積極響應,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騎行隊伍一路上與廣大環境志願者一起宣傳環保理念,沿途每經過一座城市,騎行隊伍都會在當地帶走一瓶土,一瓶水,並利用來自全國各地的土和水在觀音山上種下了一棵菩提樹。
騎行團成員在湖邊取水
2020年4月22日,又逢世界地球日,觀音山歡迎廣大市民遊客前來景區參與植樹活動,瞻仰這棵具有環保意義的菩提樹,並參觀古樹博物館,古樹博物館內六十餘棵距今數百年,甚至數千載的古樹「齊聚一堂」。
古樹博物館已成為人們提高環境保護意識,探知古環境古氣候以及推動科普教育的重要場所,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了一筆珍貴的歷史遺產。
趁著世界地球日,與孩子們一起到館內探秘古樹,通過參觀古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每年植樹節都會有來自社會各界人士自發前來觀音山植樹造林,並號召大家樹立保護樹木,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意識。
觀音山鳳凰林是東莞觀音山攜手鳳凰網廣東打造的新景點,也是粵港澳市民開啟「木林森」森林成長計劃的重要場所。目前已有一批家庭在此種下了鳳凰木,孩子們在此可了解觀音山「木林森」計劃,學會保護樹木,保護森林。
在文化藝術林,更有海內外著名熱愛生態的文學家、作家等名人親手在此植下的樹木,在為地球增添新綠的同時,也為觀音山植下文化之樹,讓廣大市民遊客在此感受文學大家的氣魄與魅力。
活動當天,觀音山也將安排植樹活動,邀請社會各界的環保志願者和孩子們在觀音山上種植沉香樹,為地球增添新綠,把保護地球落實到實際行動中。
沉香樹在特定的環境下可以結成沉香,由於人們對珍貴沉香趨之若鶩,使得沉香供給幾近枯竭,沉香樹目前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瀕危樹種,志願者們在山林間種植沉香樹,可以在保護自然生態的同時學習沉香樹的知識和保護方法,號召大家切忌違背大自然。
世界地球日當天,觀音山景區還將組織大家在山上分揀白色垃圾,在做環保工作的同時教育,我們的下一代愛護地球,保護生態,同時感召更多的市民遊客參與進來,為保護環境付出綿薄之力。
東莞觀音山擁有嶺南保護,最好、最完整、最大的原始次生林,森林覆蓋率達92%以上動植物資源豐富。通過「世界地球日」生態補償公益行等一系列環保活動,觀音山將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保衛生態環境的隊伍中。
愛護環境,從你我做起,藍天保衛戰,我們都是行動者。保護生態環保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來觀音山景區旅遊,愛護森林中的一草一木,不亂丟垃圾,不做任何破壞生態環境的事,日常生活中,做好垃圾分類,減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養成隨手關燈、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
從身邊的點滴做起,真正把環境保護的理念融入。每天的工作、生活中去擔起一份責任,恪守一份承諾,守護一片森林,貢獻一份愛心,為我們的藍天保衛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