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歐洲巴爾幹小國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面對眾多媒體,含淚請求中國支援,並說中國是唯一能夠幫助到塞爾維亞的國家。
2020年3月21日,塞爾維亞總統親自迎接中國的援助人員和物資,並親吻了兩國的國旗。
近期關於塞爾維亞的新聞還有很多。
很長的一段時間,各大媒體都在報導塞爾維亞的總統、疫情、熱情等等,每一條新聞的下面都是中國人對遠在歐洲的塞爾維亞的祝福,為什麼這個歐洲國家的第一時間是向遙遠的中國求助,而不是歐盟成員,為什麼中國人民都一致強烈的支持?
中塞之間的友誼要從上一個世紀說起。
過去塞爾維亞還叫南斯拉夫,曾經的南斯拉夫是歐洲的強國之一,他是少數不多的獨立於蘇聯的國家,但卻是社會主義的強國,作為曾經的社會主義的領頭羊,他的人均GDP很高,在我國還處在溫飽階段的時候,南斯拉夫已經做到了全國十分之四的公民用了小汽車、平均1.8個家庭有一臺電視、2個家庭有一部冰箱,早早的有了義務教育……他不僅是當時的歐洲強國,並且還是70年代對中國幫助最多的國家,中國和南斯拉夫的關係就像親兄弟一樣。然而,今天的我們只能在電影中看到過去南斯拉夫的強大了,隨著西方勢力不斷的增強,他們看上了這個國家。
隨著西方的不斷介入,南斯拉夫漸漸的分裂,曾經強大的南斯拉夫一夜之間就變成了四分五裂。而作為好兄弟的中國,看著南斯拉夫一點點的墜毀,卻有心無力,那時候的中國還自身難保,只能看著自己的好兄弟分裂陳黑山、塞爾維亞、北馬其頓等6個國家。
1999年,發生了一件令中國刻骨銘心的恥辱事件,這件事就發生在塞爾維亞(南聯盟)。由於中國堅決支持南聯盟統一,北約直接用炸彈炸了中國在南聯盟的大使館,最後北約以誤炸為由了事,儘管中國願意付出一切支持南聯盟國家統一,但南聯盟最終仍然還是分成了黑山和塞爾維亞。
在南聯盟的統一過程中,塞爾維亞又重拾與中國的友誼,並從此成為了在歐洲地區最支持中國的國家。而在今天,塞爾維亞是第一個對中國免籤證的國家,很多標語都會用中文寫,在塞爾維亞如果說自己是中國人,塞爾維亞的人民就會脫口而出我們國家是好兄弟,甚至在塞爾維亞的當地人中還有很多人會唱一首名叫《如果塞爾維亞像中國一樣強大》的歌曲。
大家還記得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有些國家的態度嗎?有人說封城是違反人權、有人說疫情如此嚴重時因為中國醫療系統太落後……各種負面新聞在國際之間傳遞,但就是這樣實際面積只有中國江蘇那麼大、人口只有800萬的塞爾維亞,總統第一個站出來說隨時為我們提供幫助,很快就為我國送來了物資。
而在今年3月,全球疫情爆發,塞爾維亞總含著淚水當著全國的面說歐洲團結是紙上的童話,只有中國是唯一能夠幫助我們的國家,請求中國的幫助。
作為中國最好的兄弟、最堅定的支持者,我們過去沒有能力守護塞爾維亞的完整,今天我們有能力了,能夠為塞爾維亞提供幫助了,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幫他們!而今天這個國家受到了傷害,作為中國人我會儘自己的一切能力幫助他們。
70年披荊斬棘,70年砥礪奮進。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從"一窮二白"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中國奇蹟"。中國的發展不僅造福了本國人民,也產生了深遠的世界意義。
然而祖國強大的背後是無數愛國的科研人員,他們用自己的滿腹智慧和滿腔熱血為祖國的強大鞠躬盡瘁。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默默奉獻的科學家,中國才能夠在短短70年內再次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闊步前進,讓我們向這些科學家致敬。
中國的這些科學大師們,之所以能夠在各自所擅長的領域取得如此令世人驚嘆的成績,根本原因是在於他們都擁有著紮實的數學基礎。眾所周知,數學是數學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處處都能用得到的學科,生活中小到路邊做生意,大到精密武器的研製,這一切都是離不開數學的。
實際上我國在民國時期就興起了數學教育熱。當年中國遭受到西方列強的入侵,這讓當時很大一部分有學之士明白了,只有科技才能夠強國,所以那時的中國興起了一大批教育家創辦各種名校。他們想在中國真正實現大規模普及數學。其中最有名的一位數學教育家就是劉薰宇。
劉薰宇曾在國內多所知名大學進行過任教,而他的數學的教育上更是有著很獨特的方式,與普通的數學教育不同,劉燻宇教導數學最大的特點就是會講故事。在他看來,不管什麼學科,只有讓孩子產生了興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劉薰宇在書中往往會把枯燥無味的數學,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來進行講述。比如他曾經為了解釋函數,讓學生提起興趣,他就想了一個妙招,給大家講段子,比如:
從前有個窮書生自小被父母給定了娃娃親,成年後書生便娶了鄰村張屠夫家的女兒,但結婚後書生卻經常遭到妻子的訓斥。後來書生考中狀元做了官,但妻子對他的態度仍然沒有改變。於是書生便問自己的老婆,我現在都當官了,你怎麼對我還是這個態度呢?
妻子回答道,你沒當官之前,我是窮書生的老婆;你現在做官了,那我現在就是官太太;假如有一天你丟了烏紗也變成了屠夫,那到時候我的身份也就變成了屠夫的老婆。故事中劉薰宇將書生比作了是X,書生妻子比作了是Y,Y總是隨著X的變化而發生改變。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就非常崇拜劉薰宇先生,楊振寧曾在一次和大學生交流的時候,提到了劉薰宇,楊振寧表示自己曾經就是因為讀了劉薰宇先生的作品,才無意中意識到原來學習數學還可以這樣去學,從那以後自己便對數學越來越感興趣了。
當代著名的數學家齊民 友也是非常的崇拜劉薰宇先生的書,他曾經表示:自己在初中時代對數學也很頭疼,後來接觸劉薰宇的作品,才慢慢理解了那些複雜、枯燥的知識點。
劉薰宇先生一生寫了很多關於數學科普的書,其中最有趣的就是這一套《給孩子的數學三書》。它不僅僅是一套普通的數學書,它是一束光,照亮了數學的道路。它也是一顆種子,埋在心底,發芽,開花,結果。這套書非常適合小學及初中的學生閱讀,感興趣的朋友可點擊上方小卡片了解詳情(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