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新時代背景下振興體育產業需具備跨界思維和破圈能力

2020-09-29 金臺資訊

人民網-體育頻道 原創稿

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羅傑接受媒體採訪

人民網上海9月29日電(楊喬棟)以 「科技融合·流動賦能」為主題的2020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以下簡稱「體博會」)28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盛大開幕。本屆體博會為期3天,將於9月30日閉幕。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羅傑在媒體專訪會上表示,雖然全球體育產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但世界離不開體育,「體博會致力於成為服務行業、服務政府、服務社會的綜合類體育產業平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要求我們必須具有跨界思維和破圈能力,因此我們一定要積極嘗試拓展業務外延和合作範疇。」

體博會創辦於1993年,由國家體育總局指導,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主辦,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體育用品展會,此前已成功舉辦37屆,今年正值第38屆。按慣例,一年一度的體博會應在5月份舉辦,但今年由於疫情則改期在9月底舉辦。對此,羅傑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幾乎所有行業都在此次疫情中受到了衝擊。體博會之所以能順勢延期並成功舉辦得益於中國疫情防控常態化所取得的階段性勝利,「在當下這個節點,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世界格局、世界貿易體系以及商業規則和模式,已經無法完全恢復到疫情發生之前的狀態,全球經濟正在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認識並接受『新常態』是在後疫情時代重新復甦、崛起的關鍵。因此,從整體趨勢上看,我們要看到困難的同時,堅定信心。」

得益於2020年第三季度體育用品行業的加速復甦,最新數據顯示,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製造業增加值接近3400億元,佔全部體育產業增加值的33.7%。同時,國內體育用品對外出口和線上銷售增速明顯,其中4—5月健身器材出口達60億元,同比增長66.5%,各電商平臺體育用品銷售增速普遍在20%以上。今年1—5月,健身器材行業的總利潤達6.1億元,同比增長50%。然而,受疫情衝擊,中國體育用品製造業仍面臨「尚未完全解除的庫存危機和現金流危機」「反全球化浪潮下全球供應鏈系統遭遇衝擊」等問題。

因此,羅傑建議,應從「兩個建設」入手,即線上渠道建設和品牌建設,「我們應加快品牌線上渠道建設,努力做到數位化營銷渠道的全覆蓋,無論是各大電商平臺還是自建APP、小程序,又或者是各類能夠吸引消費者的促銷、直播、拍賣搶購,品牌方都應該努力嘗試,增加新鮮感的同時,力求直面消費者。同時,我們的企業應該抓住這個時機,努力成為全球供應鏈體系中的中軸企業,提升中國企業、中國品牌在全球供應網絡中的地位,培育一批真正的國際化大企業。」

談及本屆體博會的「特殊性」,羅傑表示,本屆體博會的變化非常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體博會正在積極打破貿易活動的屬性枷鎖,正在朝著體育產業綜合體穩步前進,而且體博會愈發注重產業內外的思想交流與碰撞;第二,由於今年的特殊性,體博會只保留了一個峰會(2020中國體育產業峰會)。但作為體育產業的「行業思考引領者」和「年度風向標」,峰會成功地架起了政府和市場的橋梁,引發了體育產業與各個行業的有益結合,擴寬了各方視角,譬如圍繞5G技術的影響以及區域體育產業特色板塊發展成果等議題展開討論等;第三,《2020年大眾健身行為和消費研究報告》等體育用品專業調研報告的生產,是在製造端和生產端的基礎上,從市場端、消費端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參考,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通過直觀權威的數據為從業者展現體育用品製造業的多領域發展現狀,共同把脈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為企業做出精確決策提供可參考的依據;第四,在體博會期間,與湖北省體育局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這是對體博會積極轉型發展的一次有益嘗試與積極探索。

羅傑最後強調,作為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在線下舉辦的第一場綜合性體育用品展會,體博會將向國際社會展示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效,「辦好今年的體博會,不僅有利於助力展示中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的信念和決心,更能夠推動我國體育用品行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用跨界思維和破圈能力振興體育產業——訪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
    用跨界思維和破圈能力振興體育產業——訪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羅傑 發布時間:2020-09-30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豐佳佳/文 體博會組委會供圖
  • 跨界與破圈
    可是丟失了體育精神就不對了」。看得出,他仍然堅持認為對方「丟失了體育精神」,但摩託車圈內人卻並不作如是觀。這種分歧,看來也只能這樣了。作為社會公眾和「吃瓜者」,不妨站隊,卻都必須尊重專業的仲裁。顯而易見,許多人都對王一博的這次破圈之旅充滿了期待——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那個不知趣的胡通明,那麼王一博至少能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一個「被演藝耽誤的摩託車手」的新人設就會橫空出世,對於王一博的粉絲來說,那是多麼美好的事情。而對於摩託車運動來說,藉助流量明星提高其賽事影響力,似乎也是機會難得。
  • MLB的「新跨界」:娛樂蓄勢,棒球破圈
    鏡像娛樂原創文丨半盞茶編輯丨於華東「2020年,體育賽事遇到了很多的挑戰,但也給大家帶來不少新的生存機會。」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祁冬,在懶熊體育嘉年華圓桌論壇如此說道。而他所說的「新機會」,指向了體育與娛樂的跨界融合。
  • 女神節+UFC造勢+跨界解說,PP體育跨界破圈三連擊
    女神節十小時不間斷直播、「武僧」一龍解說李景亮UFC比賽、「煎餅俠」衣雲鶴解說英超曼市德比,上周末PP體育完成了皮球直播的「跨界三連擊」。從造節、話題炒作到跨界解說,可以看出PP體育絕不滿足外界「直男平臺」的定位,一番操作更展現了「破圈」的決心有多大。
  • 體育破圈的當下,為何體娛跨界備受青睞?
    體育破圈的當下,為何體娛跨界備受青睞? 除了以上三種方式,與賽事聯繫最密切也最直觀的體娛結合方式是賽場表演,此前日職棒就有邀請明星開球的傳統,佐佐木希、石原裡美都曾化身開球嘉賓,完成跨界聯動。
  • 新基建背景下智能製造專業群人才培養路徑探索
    人才由單一操作技能型向集操作技能、生產工藝、維修保養、質量管控等技術技能複合型轉變,迫切需要面向個性化市場需求,以智能製造為工作場景,培養具備數位化、創新思維能力以及信息技術遷移能力、智能製造綜合實踐問題解決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 和合谷與首鋼體育達成戰略合作,加速品牌年輕化跨界破圈
    隨著消費市場不斷升級,年輕消費群體的更迭換代,怎樣跳出傳統思維和打法,更有效地和當下消費者進行互動,是包括和合谷在內的,所有傳統餐飲企業都面臨的挑戰。此次與首鋼體育的戰略合作,是為了能深度聯合發展,通過跨界與破圈為品牌注入新活力,加速實現和合谷品牌年輕化發展。」
  • 打造體育產業振興青島樣板,青島劍指體育產業發展新高地
    青島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體育總會主席車景華在主旨演講時表示,青島將以此次大會為契機,樹立產業思維,培育產業眼光,致力構建「1581」體育產業發展體系,即一個目標、五個關鍵、八個支撐、一個保障,打造可持續發展的體育事業、體育產業良性互動的新格局。
  • 「藝評」從王一博摔車看跨界與破圈
    可是丟失了體育精神就不對了」。看得出,他仍然堅持認為對方「丟失了體育精神」,但摩託車圈內人卻並不作如是觀。這種分歧,看來也只能這樣了。作為社會公眾和「吃瓜者」,不妨站隊,卻都必須尊重專業的仲裁。顯而易見,許多人都對王一博的這次破圈之旅充滿了期待——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那個不知趣的胡通明,那麼王一博至少能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一個「被演藝耽誤的摩託車手」的新人設就會橫空出世,對於王一博的粉絲來說,那是多麼美好的事情。而對於摩託車運動來說,藉助流量明星提高其賽事影響力,似乎也是機會難得。
  • 金陵體育新增醫療器械業務遭問詢 疫情衝擊下如何跨界邁過嚴冬
    從行業來看, 受新冠疫情影響,為了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給疫情防控帶來的風險,國家體育總局於3月31日下發了關於暫不恢復馬拉松等大型體育賽事活動的通知。體育賽事活動的停擺,對整個體育產業衝擊頗大,而作為體育產業中重要一環的體育器材行業也難以倖免。金陵體育主要經營產品包括球類器材、田徑器材、場館設施及賽事服務,而這些經營產品主要圍繞著戶外體育活動和體育賽事生產。
  • 籃球「破圈」運動下的轉變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 近年來,各個領域破圈跨界層出不窮,體育娛樂結合的玩兒法也屢見不鮮,但從籃球綜藝的角度來看,轉變正在悄然發生,在「娛樂型」的外衣下面,「籃球心」的基因愈發凸顯,競技性和體育精神的內核成為其成敗的關鍵因素。
  • 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與湖北省體育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羅傑與湖北省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駱啟義一同籤署了體育產業戰略合作協議,合作方向和領域覆蓋包括策劃湖北地域特色群眾性品牌賽事、體育標準化工作、推動中國體育產業交流大會落戶湖北、打造「湖北·武漢青少年體育博覽會
  • KOK體娛跨界推動中國拳擊多元化,或撬動億萬級別體育市場
    大膽探索體娛跨界的合作方式,通過攜手娛樂明星跨界拳擊的睿智舉措,實現眾望所歸的「破圈」願景。而這檔屬於千萬級拳迷的拳擊嘉年華,能夠整合拳手、明星和核級網際網路曝光,背後是拳星匯海南體育自身的集結能力體現。憑藉著體育IP的影響力吸引人群,獲得的關注與流量又反哺給體育IP與品牌,無疑這是一次成功的體育營銷嘗試。
  • 娛樂明星為何越來越鍾愛於破圈體育界?
    今年7月樂隊發行的新專輯《新世紀羅曼史》裡,還專門為國安打造了一首《國安,國安》。此次來到PP體育實現跨界解說的願望,也讓果味VC與足球的因緣更進一步。其實,娛樂明星跨界當下進入體育圈&34;的現象已經越來越普遍。吳亦凡、陳偉霆、蔡徐坤、王源等流量明星先後為北美職業賽事在中國的推廣助力,張天愛、倪大紅也曾為上賽季西甲開賽助力。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娛樂明星選擇通過跨界體育進入大眾視野?
  • 中國體育產業:新變局與新機遇
    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尋找新機遇,是中國體育產業人必須面對的課題。  1月5日,體育大生意年度峰會在線上舉行。與會嘉賓的真知灼見為中國體育產業未來發展提供了借鑑。  為「欠帳」埋單 仍危中有機  主辦方體育大生意創始人CEO李濤說,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2021年將為2020年的「欠帳」埋單。
  • 【體育圈人】體育產業生態圈/北京體育大學/首鋼體育/渤銳體育
    體育產業生態圈(ECOSPORTS),是國內領先的體育商業媒體,致力於打造體育商業新變量。成立於2015年秋冬之交,專注於用商業的角度解讀體育,用專業的視角與態度,還原一個更加真實、職業化的體育產業世界。
  • 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議政建言)
    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攝深入推進東北振興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東北三省,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為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擘畫藍圖。總書記指出:「要切實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深入實施東北振興戰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在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體現新擔當,在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上實現新突破,在加快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徵程上展現新作為。」
  • 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羅傑:化「危」為「機」 體育...
    與此同時,體育與網際網路、科技等領域相結合,也派生出了更多新型業態。  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羅傑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盤點總結了「疫情年」下體育產業發展的「危」與「機」、聯合會的工作進展,同時對未來體育產業發展做出了研判與分析。
  • 小民宿帶動大循環,2021上海國際民宿產業博覽會定檔4月
    名企攜手助力,民宿產業反哺鄉村振興 近年來,在國家「雙創」、「美麗鄉村」的建設與發展理念和戰略背景下,結合「鄉村振興」、「產業扶貧」等政策方向,我國民宿發展政策持續利好,民宿產業發展十分迅速。鄉村振興 標杆性展會,跨界破圈共塑民宿新生態 中國民宿產業寧波博覽會至今已成功舉辦5屆,每每舉辦都受到了業界廣泛的好評和企業的鼎力支持。
  • 【本溪日報社論】繪就新時代本溪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生動畫面和...
    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精神,審議通過了《中共本溪市委關於制定本溪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議》是推進新時代本溪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重要文件,是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