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瑜伽時,什麼叫內旋 / 外旋?

2020-11-08 瑜伽路上

在瑜伽中,有很多基本的正位,不同的派別,強調的重點不同。


今天介紹的是阿奴薩拉瑜伽中的正位,相信同學們平時聽過內旋、外旋的口令,是不是一臉懵逼?到底往哪邊是內旋?往哪邊是外旋?還有其他的一些口令,比如器官的能量、肌肉的能量等等……


1.內旋

  • 一股螺旋向上的能量,從腳開始一直到腰線
  • 內螺旋讓腿內旋,大腿向後推,展開大腿和骨盆的後側


2.外旋

  • 反方向的,外旋,一股從腰線開始,穿過尾骨,到達腿和腳的能量
  • 外螺旋讓腿外旋,推尾骨和大腿向前。骨盆下沉,靠近大腿後側


3.優雅地打開

  • 阿奴薩拉瑜伽的首要原則。想要理解它,是要基於我們不僅僅是身體、大腦的認識之上
  • 所有的存在都由同一種能量創造:你、我、大自然、街道…
  • 所有的事物都是一,練習瑜伽時,找到與世界融為一體的感覺,去和這種能量連接


4.器官的能量

  • 能量從核心的一點,向四周擴散,讓身體和體式更加擴張、柔韌、自由


5.肌肉的能量

  • 把能量從四周匯集到腹部的一點,增加穩定性、力量和體式的穩定


6.專注點

  • 這些是身體內的能量專注點
  • 器官的能量從這些點向外去擴張,肌肉的能量向著這些點聚攏


有3個能量的點,骨盆核心、胸腔下端、上顎。在一個體式中,如果某個點啟動,那個部位是體式的核心和承重較多。如果3個點承重均等,骨盆核心會啟動更多。

相關焦點

  • 瑜伽中大腿內旋小腿外旋,大手臂外旋小手臂內旋到底是什麼鬼?
    絕望的瑜伽初學者!大腿內旋小腿外旋到底是什麼鬼?對於初學者來說,瑜伽中有有很多口令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而且這些口令幾乎每堂課都會出現。出現頻率高又聽得雲裡霧裡的確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比如「大腿內旋小腿外旋,大手臂外旋小手臂內旋〞這句口令,在初學者眼裡簡直就像咒語一樣的不明所以,讓人絕望
  • 瑜伽體式細節詳解:下犬式中,大腿到底是外旋還是內旋?
    內旋和外旋:在站立狀態下,關節在水平面,向身體內側轉動畫圈就叫內旋,向身體外側轉動畫圈就叫外旋。肩關節的內旋和外旋:在標準山式站立的基礎上,大手指向身體外側轉動叫外旋;大手指向身體內側轉動叫內旋。髖關節的內旋和外旋:在標準山式站立的基礎上,腳尖向外轉動成外八字時,髖關節外旋;腳尖向內轉動,成內八字時髖關節內旋。
  • 絕望的瑜伽初學者!大腿內旋小腿外旋到底是什麼鬼?
    一句話:想不想搞懂瑜伽大腿內旋小腿外旋,大手臂外旋小手臂內旋對於初學者來說,瑜伽中有有很多口令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而且這些口令幾乎每堂課都會出現。出現頻率高又聽得雲裡霧裡的確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比如「大腿內旋小腿外旋,大手臂外旋小手臂內旋〞這句口令,在初學者眼裡簡直就像咒語一樣的不明所以,讓人絕望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瑜伽裡面說的大腿內旋小腿外旋大手臂外旋小手臂內旋到底是什麼鬼?首先雙腿能夠完成「大腿向內小腿向外〞是因為大腿和小腿之間的膝關節。
  • 練瑜伽「大臂外旋」為什麼那麼重要?尤其要注意!
    特別是對於肩頸比較僵硬的同學,一練起瑜伽體式,都會聳肩。所以,要重點去強調,才能意識到這個問題。 那麼,肩膀外旋是為了肩頸放鬆,這是其中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在講這個原因之前,我們來看看肩關節的結構:
  • 身體僵硬體式呆板,肩膀外旋能力是關鍵
    ,可是除了矯正「翼狀肩胛」外,幾乎沒什麼變化,越練越美幾乎不屬於自己!,一隻內旋,展現了自己的變動性與靈活性。骨盆前傾導致頭部前伸,不正確的運動體式等等,都間接性地導致肩內旋,長此以往,肩外旋能力大大減弱!
  • 練這麼久瑜伽還不會做大腿內旋?1塊磚1個動作,3分鐘教會你
    1個動作,1塊瑜伽磚,消除大腿內側拜拜肉,更可以改善腿型哦這篇分享和大家來說一說大腿內旋。正確的運用大腿內旋可以更多更有效的讓大腿內側參與到運動中。加強大腿內側肌肉的鍛鍊,消除大腿內側拜拜內,美化腿型。
  • 內旋與外旋,史上最為簡單易懂的解釋!
    內旋、外旋,本質上都是一個技術點「側拍」。側拍是發力過程中的拍面朝向,擊球瞬間,必須正拍。
  • 身體僵硬體式呆板,肩膀外旋能力是關鍵
    在上瑜伽課的時候,經常聽到「量力而行」這個詞,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練習瑜伽幾年卻沒有頸部的原因。原先認為消息瑜伽2個月的自己應該是這樣的:天鵝頸、直角肩,高雅又有氣質,可是除了矯正「翼狀肩胛」外,幾乎沒什麼變化,越練越美幾乎不屬於自己!
  • 練瑜伽「 大臂外旋 」為什麼那麼重要?尤其要注意
    important}我們都知道,在很多瑜伽體式的時候,老師很強調大臂外旋。特別是對於肩頸比較僵硬的同學,一練起瑜伽體式,都會聳肩。所以,要重點去強調,才能意識到這個問題。當雙手上舉過頭頂或者側平舉,如果此時大臂內旋
  • 羽毛球內旋,外旋很高深,聽聽樂動體育資深教練如何點破
    (原標題:羽毛球內旋,外旋很高深,聽聽樂動體育資深教練如何點破)
  • 小臂內旋你會了嗎?
    小臂內旋,不是一個技術,而是正確動作的一個必然環節。「萬事握拍始」,沒有入門的新手,通常把球拍握成「抓蒼蠅拍」的樣子(就是虎口對著手柄的寬面),這當然是不對的。強烈建議對小臂內旋存有疑惑的朋友,先把正手握拍嚴格掌握正確,然後再練正手高球。這時候,如果不小臂內旋,你怎麼能夠正面擊到球?想想這個前因後果,就能明白小臂內旋是發揮手腕力量的必然選擇。
  • 「功能訓練」提升髖關節外旋能力的三個練習
    什麼是髖關節外旋如果想要使你的髖關節外旋的話,股骨(大腿骨)就需要向外旋轉。如果在站立時,大腿完全伸伸直的話,髖外旋會讓腳趾指向外側,偏離身體的中線。如果你坐立時,髖關節和膝關節屈曲90°,股骨外旋,會使腳抬離地面,向中線方向轉動。
  • 答疑:瑜伽山式中,大小腿,到底是往哪個方向旋?
    瑜伽山式:大小腿到底是往哪個方向旋?看十遍不如自己做一遍!今天有人在群裡面問,在瑜伽山式中大小腿到底怎麼旋。這個問題一拋出來,群裡面立馬就亂成了一鍋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人說大腿內旋小腿外旋,有人的觀點恰好相反說應該是大腿外旋小腿內旋。其實這個問題也困擾了我很久,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瑜伽山式中腿的處理。
  • 技術貼丨關於內旋和外旋的想法
    在發球和正手拉球時,教練很強調擊球時的內旋發力,羽毛球教練更是如此。但是加入內旋發力後,很多人拉球出現容易下網的情況。這裡可能是2.5和3.0的分割區域,由於內旋加入產生威脅同時,大大提升了下網概率,尤其是對方的無力量球,反而2.5以下比賽名次好的很多是放高球的。
  • 頭上有兩個旋的孩子,跟一個旋的有什麼不同?
    那麼今天來討論一下頭上的「旋」,我們的老一輩人總是說,頭旋多的孩子聰明、脾氣大、固執等觀念,或是將頭旋與財運、健康、命數都聯繫在一起。但是這種說法是科學的嗎?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什麼是頭旋「頭旋」又叫發旋,一般是在頭頂偏後的位置開始作為起點,呈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向,螺旋向外生長,讓頭髮形成一個漩渦形狀的生長態勢,固稱之為頭旋。大多數人,頭上有一個頭旋就可以此為中心,頭髮就順勢長滿。但基於各種因素,有的人會出現差異性生長,比如雙頭旋或多個頭旋,也就是說在頭皮上有多個中心點,這是怎麼回事呢?
  • 足內旋知多少?
    它包括股骨內扭轉、脛骨內扭轉和蹠內收等。有些兒童的足內旋有多方面的原因,幾個部位的異常同時存在,如小嬰兒前足內收和脛骨內旋同時存在。寶寶走路內八字是一種現象,有多種原因:  1、寶寶走路時,為了站立、著地舒服,自然地矯正身體重力,採用不同的步態。這顯然是生理性的,如果情況不嚴重,隨著寶寶的成長,內八字現象會消失。
  • 羽毛球揮拍時,手腕小臂大致可分為四個動作:屈、伸、內旋、外旋
    羽毛球揮拍時,手腕小臂大致可分為四個動作:屈、伸、內旋、外旋 2020-04-19 19:55  羽毛球技術圈TB
  • 關於羽毛球內旋外旋,這是最簡潔明了的解答
    為了做到這一點,有兩個擊球發力常提到的訣竅:內旋和外旋 。一、內旋揮拍內旋揮拍指持拍手前臂向身體內側轉動帶動球拍旋轉擊球。內旋揮拍大多用在正手範圍的進攻中,可想而知具有很強的殺傷力;哪怕是反手擊球,在最終擊球外旋時也會先向內旋蓄力,以增大擊球前的加速過程。
  • 跆拳道旋踢教學演示_旋踢又稱後旋踢、後擺踢或後掃踢
    因為它華麗,所以電視劇呀、武俠片呀、遊戲呀 到處都是後旋踢的影子,大家自然而然地比較青睞它了。若在學習 旋踢之前對於其它腿法已有一定的掌握或者已較為熟練,那麼在練 習旋踢時就比較輕鬆了,但如果急於在前面技術沒練熟時就練習旋踢也不是不行,不過這將會讓你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因為這樣 是違反循序漸進的原則的。所以我個人認為在前面所講腿法沒有真 正練習好之前儘量避免直接進行旋踢練習。
  • 要重視、練好上旋球
    上旋球(亦稱正旋球、旋轉球)就是其中的一種,它的作用絲毫不亞於擦邊(頂)和雙杆。因此,做為一名門球隊員,應當充分重視並下功夫練好上旋球。 當前使用較多的擊球方法主要有兩種,正打式(平打、平推、正擊、正推)和挑打式(提拉、搓旋等)。凡是通過擊打自球肩部(中心點以上部位),使其朝向目標高速正旋滾動前進的球,即可稱為上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