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書法欣賞,行書白羽扇賦書法作品,看人品

2021-01-09 書法風

白羽扇賦是董其昌晚年書寫的佳作,當時已經78歲高齡。但是書法丁點不受年齡影響,他的書法灑脫自如,筆畫園勁秀逸,用筆精緻,字裡行間的布局勻稱,工整。用墨也是講究的。

白羽扇賦還隱含了一個故事,唐代宰相張九齡因在朝中受排擠,當時的皇帝唐玄宗聽信小人讒言想要罷黜他,但是沒有直接說明,而是賜予白羽扇,扇子在炎熱的時候有用,但是到了秋天冷的時候就會放起來。當時已經是秋天了。賜扇就是代表你已經沒有用處了,不用你了。張九齡由此作了白羽扇賦,藉以用來明哲保身,表明自己的心志。

董其昌,他雖是進士出身,但是卻將精力全部用於書畫上面。《白羽扇賦》是他晚年的行書作品,正是他一生鑽研熱愛書法的成就的體現,很好地顯示了他晚成熟年的書法風格。

毛筆字入門橫畫

相關焦點

  • 張萬忠書法行書作品欣賞
    早年自費在貴州 雲南貧困山區教學,期間喜歡看,臨一些古代書法的作品及碑帖。先後學習臨摹了王羲之的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蘭亭序》、《聖教序》等。後又在清華大學深造兩年,期間得到了多位國內書法名人的指導,創造了大量的作品,也得到了各書法界老師的認可,也同時給自己打下了牢固的基礎,祭澱了書法意境。張萬忠書法行書作品用筆秀勁飄灑,靈動宜人。
  • 書法大家稱謂大全,長知識!(附高清書法作品)
    董其昌《濬路馬湖記》晚明四大家邢侗、張瑞圖、米萬鍾、董其昌四人。其中董其昌、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說。邢侗書法欣賞張瑞圖《行書七言詩》董其昌《百羽扇賦》 指明代居於蘇南的書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禎卿、祝允明。
  • 【書法空間】中國十大傳世書法作品欣賞
    三大行書書法帖之一。《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風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 三、唐-歐陽詢《仲尼夢奠帖》
  • 藝術大師吳昌碩行書書法作品欣賞
    吳昌碩寫意花卉最大的特點就是「金石入畫」,他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響較大,由於他書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及章法、體勢融入繪畫,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他自己說:「我平生得力之處在於能以作書之法作畫。」據潘天壽所說,吳昌碩是第一個使用西洋紅的畫家,西洋紅的嬌豔與明亮,強化了他的花卉作品的世俗性,給稍晚的齊白石等以深刻影響。
  • 書法家趙丙鈞|行書書法作品欣賞
    趙丙鈞鬥方書法作品《種德收福》【作品來源:易從網】【趙丙鈞書法藝術鑑賞】趙丙鈞老師,多年來堅持潛心臨習古代名家碑帖,博採眾長,以行書見長,漸成自家面貌。對趙丙鈞而言,書法是「紙上太極」,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創作時沒有一點私心雜念,能夠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他很享受這個過程。
  • 董其昌《謝惠連雪賦》書法長卷欣賞
    董其昌的書法,吸收古人書法之精華,但不在筆跡上刻意模仿,兼有「顏骨趙姿」之美。
  • 書畫收藏:書法大家稱謂大全,長知識!
    在書法圈裡經常會提到這些人和稱呼,他們是書法圈內的名家,也是後人學習書法的楷模。喜歡書法,這些書法大家的稱謂一定要了如指掌,默然於心。
  • 毛筆書法行書字體作品賞析
    毛筆書法行書字體1  毛筆書法行書字體5  行書規律你知道哪些  行書,是書法藝術中,最常見的書體。行書風格多樣,就結構來說,各種風格的行書有其個性,又有共性,即他們的行書結字都有基本的規律可尋。其中和諧、變化是統領行書結字規律的最內在規則,以下所列的如「平正欹側」、「疏密勻豁」等都無不源於和諧、變化的需要。學習掌握好行書基本規律,可以指導我們的欣賞、臨摹、創作活動。下面我們以米芾的行書為例加以說明。  1、大小長短  首先我們要整體把握字形的大小長短。
  • 中國十大傳世書法作品欣賞
    三大行書書法帖之一。《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風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 三、唐-歐陽詢《仲尼夢奠帖》
  • 行書字體鋼筆書法作品
    行書是我國書法字體中的一種風格,它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受到許多人的欣賞與喜愛。
  • 曹志昆先生書法作品欣賞
    其書法以帖學為宗,繼承「二王」,傳承經典,不斷從王羲之、王獻之及趙孟、褚遂良、王鐸、董其昌等書學中汲取營養,形成端正儒雅、清秀飄逸的風格特點。楷書根基源自王寵,兼收褚遂良的技巧特點,用筆端穩嫻熟,紮實而靈動,筆法富有生氣、力量和陽剛精神,雄渾豪放,神工化一。
  • 承晉唐書法之正脈:趙體行書《洛神賦》,高清無損單字欣賞
    眾所周知,趙子昂在書中國書法裡的地位和影響是非常大的。他不僅對彼時書壇頹衰之氣加以復古形式的拯救,更成為了有元一代的書風標誌。趙體書法頗得晉唐之筆法與神韻,他的字精熟美妍,雅俗共賞,同時還有著極強的實用性。
  • 「三大行書」欣賞:王羲之、顏真卿,蘇軾,誰的書法最驚豔?
    (註:「三大行書」的簡稱分別是:《蘭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鍾繇、王羲之、王獻之、褚遂良、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懷素、蘇軾、黃庭堅、米芾、趙孟、董其昌……中國歷史的大牛書法家那麼多,優秀作品更是數不勝數,為什麼偏偏是《蘭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三篇被捧上最高神壇呢?書法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以下,我們不妨一一揭曉。
  • 書法紙作品欣賞
    提示:請點上方藍字↑↑楷書行書硬筆書法 訂閱關注《楷書行書》 書法作品欣賞
  • 王羲之字體硬筆書法作品字帖
    現如今,他的硬筆書法字體手動人們的學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王羲之字體硬筆書法作品字帖。  王羲之硬筆書法字帖欣賞  王羲之(303-361),中國東晉書法家,字逸少,號澹齋,漢族,祖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會稽(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有書聖之稱。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王會稽」。其子王獻之書法亦佳,世人合稱為「二王」。
  • 北京藝術博物館藏董其昌行書《小園賦》卷
    據《明史》記載, 董其昌「天才俊逸, 少負重名」。他通禪理、精鑑藏、工詩文、擅書畫, 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書畫作品和以題跋匯集為主要形式的理論著述, 是明朝晚期最傑出、影響最大的書畫家。他的繪畫「集宋、元諸家之長, 行以己意, 瀟灑生動」, 被尊為「松江派」泰鬥。
  • 筆尖上的神採 易從網最美毛筆行書書法欣賞
    喜歡收藏書法作品的藏友們勢必都清楚這一點,一切值得收藏的藝術作品,都必然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折射出審美的光芒。因此,行書作品藝術水準的高低,不僅取決於嫻熟的技法、完美的章法,更重要的是取決於作者獨特的思想內涵和豐富細膩的情感表達。
  • 崇禎四年,董其昌77歲行書作品《小園賦》
    北京藝術博物館藏董其昌行書《小園賦》卷為國家二級品。紙本, 縱27、橫249釐米。書錄了《小園賦》全文, 共736字。卷尾有書者跋:「義興吳光祿丞澈如, 寄餘佳紙索書。數日風雨如晦, 泓穎久廢, 朝來始見霽色, 偶然欲書為竟, 此卷頗得破方為圓削繁為簡之意。
  • 啟功最欣賞的書法作品,瀟灑飄逸、出神入化,可惜難以入國展
    看來說啟功書法不好的根子找到了,原來是創新不夠啊!啟功先生書法,還真是跟一位「館閣體」大師學的,他就是被譽為「最美行書」之一的梁詩正。梁詩正書法梁詩正的行書,勁健的筆畫、優美的結構,一看就知道有很深得二王、顏真卿、柳公權、趙子昂、董其昌的基礎。
  • 【名家欣賞】「秀逸」的董其昌《赤壁賦》
    董其昌書法作品兼有"顏骨趙姿"之美。董其昌的書法成就也很高,董的書法以行草書造詣最高,他對自己的楷書,特別是小楷也相當自負。董其昌雖處於趙孟頫、文徵明書法盛行的時代,但他的書法並沒有一味受這兩位書法大師的左右。他的書法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體,其書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筆畫園勁秀逸,平淡古樸。用筆精到,始終保持正鋒,少有偃筆、拙滯之筆;在章法上,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分行布局,疏朗勻稱,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溼濃淡,盡得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