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欣賞】「秀逸」的董其昌《赤壁賦》

2021-02-08 墨池藝術



董其昌的書法,吸收古人書法的精華,但不在筆跡上刻意模仿。




  董其昌書法作品兼有"顏骨趙姿"之美。董其昌的書法成就也很高,董的書法以行草書造詣最高,他對自己的楷書,特別是小楷也相當自負。董其昌雖處於趙孟頫、文徵明書法盛行的時代,但他的書法並沒有一味受這兩位書法大師的左右。他的書法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體,其書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筆畫園勁秀逸,平淡古樸。用筆精到,始終保持正鋒,少有偃筆、拙滯之筆;在章法上,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分行布局,疏朗勻稱,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溼濃淡,盡得其妙。書法至董其昌,可以說是集古法之大成,"六體"和"八法"在他手下無所不精,在當時已"名聞外國,尺素短札,流布人間,爭購寶之。"(《明史·文苑傳》)。




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的書為宗法,備加推崇、偏愛,甚而親臨手摹董書,常列於座右,晨夕觀賞。康熙曾為他的墨跡題過一長段跋語加以讚美:"華亭董其昌書法,天姿迥異。其高秀圓潤之致,流行於褚墨間,非諸家所能及也。每於若不經意處,丰神獨絕,如清風飄拂,微雲卷舒,頗得天然之趣。嘗觀其結構字體,皆源於晉人。蓋其生平多臨《閣帖》,於《蘭亭》《聖教》,能得其運腕之法,而轉筆處古勁藏鋒,似拙實巧。……顏真卿、蘇軾、米芾以雄奇峭拔擅能,而要底皆出於晉人。趙孟頫尤規模二王。其昌淵源合一,故摹諸子輒得其意,而秀潤之氣,獨時見本色。草書亦縱橫排宕有致,朕甚心賞。其用墨之妙,濃淡相間,更為絕。臨摹最多,每謂天姿功力俱優,良不易也。"




據說,康熙還親自臨寫董書,致使董書得以風靡一時,出現了滿朝皆學董書的熱潮。一時追逐功名的士子幾乎都以董書為求仕捷徑。在康熙、雍正之際,他的書法影響之深,是其他書法家無法比擬的。董其昌沒有留下一部書論專著,但他在實踐和研究中得出的心得和主張,散見於其大量的題跋中。董其昌有句名言:"晉人書取韻,唐人書取法,宋人書取意。"這是歷史上書法理論家第一次用韻、法、意三個概念劃定晉、唐、宋三代書法的審美取向。這些看法對人們理解和學習古典書法,起了很好的闡釋和引導作用。董其昌一生勤於書畫,又享高壽,所以傳世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白居易琵琶行》《袁可立海市詩》《三世誥命》、《草書詩冊》《煙江疊嶂圖跋》《倪寬贊》《前後赤壁賦冊》等。

















  推薦閱讀

  書法藝術最終較量的是文化底蘊

  初學楷書"惡俗"之我見

  【看圖說畫】No.36不讀本書法史,不是真正愛書法



點擊這裡,即刻進入墨池投稿。

相關焦點

  • 董其昌草書《櫽括前赤壁賦》冊,故宮博物院藏本
    【董其昌草書櫽括前赤壁賦冊】 《櫽括前赤壁賦》冊,明,董其昌書,綾本,草書,七開半,每半開縱26.6釐米,橫16釐米。 釋文: 櫽括前赤壁 七月之望,將二友,扁舟赤壁。江渚漁樵,凌萬頃,水月空明一色。
  • 孫煒:《董其昌傳》結束了沒有一部董其昌個人傳記的歷史
    觀看董其昌的作品只是一個途徑,要想知道董其昌熱度背後的深意,我們也需要對他的生平有所了解。近日由廣西師大出版社·純粹出版,著名藝術媒體人孫煒所著的《董其昌傳》結束了國內外沒有一部董其昌個人傳記的局面,從藝術、歷史多個角度為我們還原了一位真實的董其昌。
  • 董其昌書法欣賞,行書白羽扇賦書法作品,看人品
    白羽扇賦是董其昌晚年書寫的佳作,當時已經78歲高齡。但是書法丁點不受年齡影響,他的書法灑脫自如,筆畫園勁秀逸,用筆精緻,字裡行間的布局勻稱,工整。用墨也是講究的。白羽扇賦還隱含了一個故事,唐代宰相張九齡因在朝中受排擠,當時的皇帝唐玄宗聽信小人讒言想要罷黜他,但是沒有直接說明,而是賜予白羽扇,扇子在炎熱的時候有用,但是到了秋天冷的時候就會放起來。當時已經是秋天了。賜扇就是代表你已經沒有用處了,不用你了。張九齡由此作了白羽扇賦,藉以用來明哲保身,表明自己的心志。董其昌,他雖是進士出身,但是卻將精力全部用於書畫上面。
  • 北京書協理事方放,行書《赤壁賦》嫻靜舒展,書友:人美字靚
    或者說我們應該怎麼欣賞鑑別書法呢?有的書友認為「不論什麼書體,只要是繼承深厚、法度嚴謹,或遍學百家、或自家面目,只要具有字帖水平,可供人學習欣賞受益的書法,就是好書法。」其實這樣理解也沒有錯,或許只是沒那麼深刻,僅看到了短暫的外在表現。
  • 經典碑帖:董其昌《書七言律詩軸》,平淡空靈,圓勁秀逸
    董其昌《書七言律詩軸》,縱128.8cm,橫54.3cm,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董其昌天才雋逸,善書畫,富收藏,尤精鑑賞。臨摹書跡,至忘寢食。汪砢玉曾把自己收藏的兩幅陸廣山水圖請董其昌鑑賞,董其昌見後認為這兩幅山水圖是從一軸中割裂而來。眾人不信,裝潢工匠便將兩幅畫投池水中,其中一幅偽款立即洗去,而另一幅「揉素至碎,字跡終不脫」。觀者因而嘆服其「善鑑」若神。陳繼儒對董其昌的鑑賞力也很佩服,認為他的判斷雖出人意表,卻每每有據,堪稱學富才雄,慧眼獨具。
  • 中國書協主席沈鵬,草書《前後赤壁賦》欣賞,用筆老辣,自成一體
    沈鵬先生的這篇草書《前後赤壁賦》,是沈老1999年書寫的,當時沈鵬先生已經是68歲了,時至今日這篇草書作品已經有21年的歷史了,今天我們再一次地將這篇草書大作分享出來,是因為這篇草書的筆法、章法、用墨都是非常考究,用很大的學習和觀賞價值。
  • 好時光 欣賞董其昌的楷書,少見
    《董其昌自書告身》是董其昌親筆書寫的明朝萬曆皇帝對其父母、妻子封賞的詔書,卷首有乾隆御筆題跋, 原收入清宮《石渠寶笈》,清亡後歸遼寧省博物館收藏。董其昌楷書《自誥身帖》卷,高麗箋紙烏絲欄格楷書告身二通,裝裱成一卷。前段為追封其父董漢儒、母沈氏告身,後段為封董其昌本人及夫人龔氏等告身。前者書於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閏八月二十四日,後者書同年同月二十八日,二者僅隔四天。
  • 董其昌《謝惠連雪賦》書法長卷欣賞
    董其昌的書法,吸收古人書法之精華,但不在筆跡上刻意模仿,兼有「顏骨趙姿」之美。
  • 許介川草書蘇東坡《前赤壁賦》書法作品欣賞(一)
    蘇東坡…《前赤壁賦》 信扎28*21(一)圖文:許介川
  • 吳小如 讀《赤壁賦》
    蘇軾寫這兩篇賦,沒有按照漢魏六朝時代的作家寫賦時那樣大量堆砌辭藻,但比起他本人的其他文章來,文採顯然要多。 至於「體物寫志」,則《赤壁賦》以「寫志」為主,「體物」的部分著墨不多,卻也精警凝鍊,形象鮮明。作者在賦中所鋪張的內容,主要不是景物和事件,而是抽象的道理。
  • 高考語文早讀21:《阿房宮賦》《赤壁賦》(情境助記)
    【情境默寫】1.在《赤壁賦》中,面對浩浩蕩蕩、奔騰不息的長江,吹洞簫的客人由此發出人生短暫的感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成語「滄海一粟」由蘇軾《赤壁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化而來。
  • 南宋中興之君趙昚尤喜東坡《後赤壁賦》,以金字草書作之傳世
    學文的人都知道《後赤壁賦》,此賦乃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的大作。1082)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時創作,是《赤壁賦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欣賞,一卷傳為是帝王的金字草書佳作《後赤壁賦》。這卷傳世佳作如今在遼寧省博物館珍藏,以泥金寫在磁青絹上,縱24.5釐米,橫101.4釐米。由於該卷末尾沒有書法作者的款識,因此對於書寫之人是誰?書法評論家們一直還有疑問。
  • 蘇軾赤壁三詠丨千古絕唱,千古書法,千古文章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蘇軾赤壁三詠:千古絕唱,千古書法,千古文章時光如梭彈指一揮間,蘇軾謫居黃州四年,是他人生最低潮,好在時間會衝淡一切,隨著對人生思考逐步成熟,蘇軾的詩詞、書法煥發了動人光彩,偉大的人創造了偉大的藝術作品。在黃州蘇軾三詠赤壁,留下千古絕唱《念女嬌▪赤壁懷古》,千古書法、文章《前後赤壁賦》。
  • 蘇軾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欣賞
    蘇軾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欣賞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一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二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三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四東坡醉筆草書
  • 啟功的鋼筆行書字帖《赤壁賦》欣賞,墨韻淋漓層色明透,真書法也
    當今書壇影響比較深遠的書法家,啟功先生一定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大書法家,今天我們帶給大家的是啟功先生在1989年用鋼筆書寫的《赤壁賦》,這是非常罕見的。關於啟功先生的介紹我們放在了文末,這裡我們先說一下鋼筆書法學習的方法:練習鋼筆書法這個最重要的是興趣,要想用速成法也不是太好的方法,因從開頭打好基礎持之以恆練字才會紮實。
  • 董其昌《王右丞輞川詩真跡》欣賞
    董其昌《王右丞輞川詩真跡》冊,紙本,27釐米x11.7釐米。
  • 高一女生臨《赤壁賦》惟妙惟肖
    在她的世界觀中,她認為練習書法不僅不會影響學習,而且會有一定的幫助,現在她可以寫出一手精妙的行書,其書法作品兩度入選省級書法展,並順利地加入了省級書協,成為一名小小書法家,她擅長行書,尤其喜歡趙孟的行書,所臨《赤壁賦》,惟妙惟肖,神形兼備,簡直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她就是來自江西鄱陽中學的一名高中生徐佳荷。
  • 中書協著名女書法家方放,行書《赤壁賦》欣賞,溫婉大氣功力雄厚
    中書協著名女書法家方放行書《赤壁賦》欣賞:書者介紹:方放,1968年生。幼承家學,酷愛書畫。199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設計系。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婦女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央書畫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人民日報社神州書畫院特約書畫家,九三學社社員,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許俊國畫工作室訪問學者。
  • 文學家的哲學思考,蘇軾代表作《前赤壁賦》
    蘇東坡寫過兩篇《赤壁賦》,為了區分,人們把第一篇稱為《前赤壁賦》。經歷「烏臺詩案」後,蘇東坡被貶黃州。原本他以為自己難逃一死,甚至他都想到過自殺。經過好友的營救,再加上王安石的哥哥給他求情,蘇東坡來到了黃州。北宋年間,黃州是個貧窮的地方。在這裡他遊覽了黃州赤壁,讓他壓抑的心情得到一絲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