豔星鄭豔麗因厭食症進ICU,厭食症都有哪些症狀?

2021-01-18 217健身窩

減肥,是不少人一直奮鬥的目標,務求擁有完美體態。

不過,如果過分減肥,就可能出現反效果,甚至有機會患上厭食症。

厭食症,是一種精神疾病,主要症狀是飲食習慣出現異常,並引發的身體及精神上的影響。

90年代港產成人片女星鄭豔麗,日前便在社交網站自爆患上厭食症,瘦剩90多磅要入院,更一度被送往深切治療部(ICU)。

減肥,很多人都會掛在口邊,而且都為了瘦而儘量少吃。

可是為了減肥而像鄭豔麗一樣,忽略健康,實在得不償失。

那麼,究竟厭食症有哪些症狀?下面是列舉的9個厭食症的症狀:

1)實行「食物儀式」(food rituals)

厭食症患者,除了會出現大家較熟知的行為,如催吐或使用灌腸等外。

其實從日常飲食中,也可發現患病的線索。大家不妨留意身邊的人有否出現以下的行為。

由於患者對食物和體重產生困擾,一般都很大機會引發控制型飲食,並進行某些「儀式」。借著儀式,減輕焦慮,並滿足其控制欲。

下面就列出部分厭食症患者中,較常見的「食物儀式」:

將食物按照自我認定某種方式排列,且以某順序進食;進食速度過慢,且過度咀嚼食物;每日在指定時間進食;將食物切小塊;將食物測重量以及份量;進食前計算卡路裡;只在特定場所進食;厭食症患者如不能做到所制定的「食物儀式」,可能會視為失敗及失去自控能力。

2)以極端的方式控制體重

厭食症患者會以掏空(purging)身體的方式控制體重,包括催吐(self-induced vomiting)和過分使用某些藥物。

暴食/掏空型(binge eating/purging type)的厭食症,大飲大食後,會將剛吃的食物,以催吐,或者使用藥物方式排出。

2016年研究發現,有高達86%的厭食症患者使用「催吐」的方式、56%的患者過分使用瀉藥,而有49%的患者則使用利尿劑。

3)對食物、卡路裡和節食困擾

持續對食物感到困擾,並仔細留意卡路裡熱量,也是厭食症患者另一個常見症狀。

患者可能會仔細記錄每項他們所進食的食物,連飲水都一樣會記錄。

有時,甚至連食物不同的卡路裡含量也會刻畫在腦中。

由於擔心體重增加,而令其對食物感到困擾。患者可能會大量減低卡路裡攝取量,並會出現極端飲食的行為。

有些人更可能會直接不進食某些食物,甚至是整類的食物,例如碳水化合物,或是脂肪。

如果長時間限制食物攝取量,可導致嚴重的營養不良,並可能影響情緒,及增加對食物困擾的行為。

減低食物攝取量可影響控制食慾的荷爾蒙,例如胰島素和瘦素(Leptin);可導致其他健康問題,例如骨質流失、生育,心理等問題。

4)情緒出現轉變

厭食症患者一般都有其他疾病,例如抑鬱、焦慮、多動症(hyperactivity)、完美主義等的症狀;這些情緒讓厭食症患者不能和一般人一樣,享受周邊的事物。

極度自我控制,也是厭食症患者的常見症狀之一,限制食物攝取量,以達到減磅的效果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另外,患者也可能會對批評、失敗和錯誤感到極度敏感。因此,如你身邊的朋友出現類似的症狀,就要多加留意了。

患者的荷爾蒙,例如血清素、多巴胺、催產素、皮質醇和瘦素等,也可能出現失調的情況。

這些荷爾蒙控制情緒、食慾、積極性和行為等,因此在失衡的情況下可導致情緒波動、食慾反常、衝動行為、焦慮和抑鬱。

加上限制食物攝取量,營養攝取量不足,也會導致情緒失控。

5)扭曲身體形象

厭食症患者也會重複檢查自己的身體,例如照鏡、量度身體尺寸,以及捏自己身上的脂肪等。

而重複檢查的動作,也會增加患者對自己身體的不滿和焦慮,甚至可能令部分患者進一步限制食物攝取量。

厭食症患者十分關注自己的身型和吸引力。身體形象是指個人對身型的觀念和感覺。

而厭食症患者,一般都對自己的身型有負面的觀念和感受。

不過,厭食症患者追求的「瘦」,可能是永無止境的。

2013年研究發現,患有厭食症的參加者,對自己的身型和外貌有錯誤的認知。

另外,也十分追求「消瘦」。而典型的厭食症患者,會高估自己的身型,或覺得自己身型比他們實際的身型大。

2012年一項研究中,找了25名厭食症患者,並要求他們判斷自己能否穿過一扇門。

結果發現,相比對照組,厭食症患者大大高估了自己的身型,覺得自己比實際體型肥。

6)過分運動

厭食症患者,尤其是節制型(restrictive type)患者,一般都會過分運動減磅。

如運動時,或運動後出現以下情況,就可能代表已經是「過分運動」:

無法繼續做同一水平的運動

受傷

肌肉痛

入睡困難

抑鬱、焦慮

情緒波動

2008年研究發現,患有飲食失調的參加者中,有45%都有過分運動的情況。

當中,節制型患者中出現過分運動的情況十分常見,高達80%;

而暴食/掏空型(binge eating/purging type)的厭食症患者,也有43%有同樣的情況。

而在患有飲食失調的青少年當中,女性患者出現過分運動的情況,又較男性常見。部分患者如果錯過運動,可能會感到嚴重內疚。

7)否認飢餓,並拒絕進食

食慾低和不規律的飲食都是厭食症重要的指標。節制型厭食症患者,會不斷否認自己出現飢餓感,並拒絕進食,而當中就包括幾個原因:

首先、荷爾蒙失調,例如雌激素及催產素,可令患者對體重增加感到害怕,因而導致患者拒絕進食。

厭食症患者一般的雌激素及催產素水平低,令他們難以對抗對食物和脂肪的恐懼。而刺激和抑制食慾的荷爾蒙,如皮質醇和多肽YY(Peptide YY) 失調的話,就可能會令患者出現避免進食的情況。

厭食症患者可能會覺得減比起進食更心滿意足,而令他們繼續控制食物攝取量。

8)濫用藥物或酒精

在某些情況下,厭食症可導致慢性濫用藥物、酒精及減肥藥物。部分患者可能透過飲酒抑制食慾,並以此對抗焦慮和壓力。

而2004年研究指,暴食/掏空型(binge eating/purging type)的厭食症患者,相比節制型(restrictive type)患者,濫用酒精和藥物的機會,高出18倍。

而濫用酒精的患者,或會大大減低食物攝取量,以抵消飲酒所攝取的卡路裡。長期濫用藥物可導致營養不良及其他健康問題。

9)體重劇烈下降

厭食症的主要症狀,便是極端減重,或體重劇烈下降,也是最令人關注的症狀。

厭食症的嚴重程度,視乎患者控制體重的程度。而如果現在的體重,相比正常應有的健康體重,低於15%,或BMI在17.5或以下,就可能會被視為厭食症的其中一項症狀。

BMI指數的計算方式:BMI = 體重 (公斤) / 身高 (米) 的兩次方

健康的BMI指數應為18.5至22.9,BMI指數低過18.5就已為過輕,BMI指數30或以上,就算是肥胖。

不過,體重急劇下降,也不足以診斷為患有厭食症。因此,仍需配合其他症狀和因素,作出正確的診斷。

以上,9個厭食症會出現的症狀。

如果出現其中一個以上的症狀,請注意了。

如果同時有多個症狀,請及時諮詢醫生。

最後提醒,雖然計算卡路裡、測量食物份量對減肥有幫助,

但是萬事都是「過猶不及」,過度了好事也變壞事。

所以,減肥也需要適量、適度,緩慢進行,畢竟我們也不是「一口吃成的胖子」。

相關焦點

  • 49歲香港豔星患厭食症險死 暴瘦至90磅進了ICU
    鄭豔麗於6月中在臉書透露患上厭食症,體重跌至90多磅,一進食就嘔吐,更不時在家暈倒,連貓便盆都被她暈倒時壓爛。相隔10日後,鄭豔麗在社交網上載身在醫院插喉的照片,透露正在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偷偷地拍了一張相、沒有想過自己會去到那麼嚴重、進了Icu....但是我最擔心是我的朋友、他也很嚴重、希望他一定要渡過難關,我們一起加油。」
  • 厭食症的症狀 造成厭食症的原因
    厭食症是一種危害我們身體健康的一種疾病。但是許多的患者在病情的初期不能及早的發現導致病情嚴重。那麼厭食症早期症狀是什麼呢?厭食症對我們人體有什麼危害嗎?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厭食症的症狀1、患者多有飢餓的感覺,但卻強迫自己不進食。他們善於研究食物的營養、熱量;隱藏或故意浪費食物。
  • 嬰兒厭食症的初期症狀有哪些 三個月嬰兒厭食是什麼症狀
    嬰兒厭食症怎麼治厭食症這種疾病在早期的治療時機極為寶貴,只有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才能更快地擺脫厭食症。所以我們有必要知道厭食症有哪些早期症狀,在發病的初期就及時治療。厭食症的初期症狀治療方法是什麼?
  • 厭食症的症狀 出現這些症狀需注意
    得了厭食症怎麼辦厭食症是一種常見的進食障礙,在年輕女性中間較為多見。長期厭食會危害身體的健康,嚴重者還會死亡。那麼,厭食症的症狀有哪些呢?厭食症的表現有哪些呢?如何預防和治療厭食症呢?來了解一下吧。厭食症的症狀1、嘔吐有些患者雖覺食慾好,但吃了幾口就覺得胃部飽脹不適而中止進食,或者見到食物就不想吃。
  • 中醫解讀厭食症的四大症狀
    原標題:中醫解讀厭食症的四大症狀   厭食症屬於中醫所說的脾胃病,在小兒時期很常見,主要的症狀有嘔吐、食欲不振、腹瀉、便秘、腹脹、腹痛和便血。那麼,在中醫方面,如何解讀厭食症的症狀呢?中醫講究對症治療,那麼厭食症有哪些症狀表現呢?  1、乳食壅滯:有傷乳傷食史。
  • 49歲三級女星患厭食症暴瘦險死,曾與梁朝偉合作,風光一時後陷危機做清潔工
    鄭豔麗在6月中旬在Facebook透露患上厭食症,體重跌至90多磅,一進食就嘔吐,更不時在家暈倒,連貓便盆都被她暈倒時壓爛。雖然入院後健康狀況有改善,但鄭豔麗也相當擔心病情:這件事、是如果我萬一不在世上、我的好朋友和粉絲、都能明白我的狀況、不是看到報導亂寫一同的事情、我就心安啦!
  • 孩子厭食症有什麼症狀、怎麼辦
    如今經濟條件好了,家長們投入到孩子身上的精力和財力都更多了,所以相對來說現在的孩子更是一家人的寶,家長們不願意看到他們出現任何的問題,特別是在健康方面。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由於各種原因,可能患有厭食症。那麼當孩子患上厭食症後,他們會有什麼症狀呢?此時應該怎麼辦呢?
  • 患厭食症有什麼症狀?
    神經性厭食症,又稱為厭食症,是患者自己有意造成的體重明顯下降至正常生理標準體重以下,並極力維持這種狀態的一種心理生理障礙。多見 青少年,發病年齡多在13—25歲期間,主要罹及女性,男性與女性患病之比約為1:9.5。
  • 輕微厭食症的表現
    輕微厭食症的表現,會出現什麼情況?大家所了解到的厭食症患者都已經是骨瘦如柴的模樣了,吃不下飯,身上有幾根骨頭都可以數了,這是很嚴重的厭食患者。但厭食症初期是怎麼樣一個情況,如何治癒轉好呢? 首先被判定為厭食症了,就不是一兩頓飯吃不下那麼簡單了。其實嚴重的厭食症狀況較大,症狀明顯,但是輕微的厭食症卻不怎麼好分辨,甚至患者本人也不會承認不能感覺自己有厭食的症狀。
  • 減肥出現這4個症狀,別大意,或是神經厭食症「來臨」,不妨自查
    在減肥的過程中應該把握正確的方向,一般科學合理的減肥能夠有顯著的效果,又可以避免某些副作用出現。很多人在減肥過程中方法不合理,有可能還會導致某些病症出現,特別是出現了神經性厭食症,在影響過程中會引發各種不良症狀。
  • 吃4個月麻辣燙患厭食症暴瘦40斤 厭食症如何治療
    麻辣燙不能吃太多,吃太多容易導致厭食症的發生。厭食症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下面就講講如何治療厭食症。  「麻辣燙有肉有蔬菜,營養肯定都夠了,而且很解饞。」就這樣,外派的四個多月,曉文幾乎天天吃麻辣燙。  經過診斷,曉文得了厭食症,而且還伴有焦慮失眠,有明顯悲觀情緒,醫生分析,由於女孩長期吃麻辣燙,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導致脾胃失和,內分泌失調,才引起諸多問題。  如果厭食症不好好進行治療,患者很可能因沒及時的進食,導致嚴重貧血、心率慢、易感染,因而威脅生命。那麼,厭食症如何治療呢?
  • 【罐叔愛灌輸】名模容易得厭食症?你真的了解厭食症嗎?
    提到厭食症,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看到食物沒有食慾。事實上,這樣的說法是對厭食症患者的誤解,很多厭食症患者食慾很好,並沒有喪失食慾。那厭食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 厭食症,又叫做神經性厭食症,是一種進食障礙,分為自我約束型和暴飲暴食型,通常我們所說的厭食症患者多指「自我約束型」厭食症患者,而且此類患者佔多數,一般會出現以下症狀: 害怕體重增加、非常渴望變瘦,並因而限制卡洛裡的攝取 儘管實際體重過輕,但患者仍然會認為自己太胖
  • 兒科醫生解讀:寶寶不愛吃飯,就是得了「厭食症」?
    寶寶不愛吃飯,就是得了厭食症?不一定哦。那麼,厭食症究竟是什麼,會有哪些症狀和危害?家長又該如何預防呢?一、小兒厭食症有哪些症狀?小兒厭食症又稱消化功能紊亂,是指小兒(主要是3~6歲)較長期食慾減退或食慾缺乏為主的症狀。它是一種症狀,並非一種獨立的疾病。其主要的症狀有嘔吐、食欲不振、腹瀉、便秘、腹脹、腹痛和便血等。這些症狀不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質性疾病,且常出現在其他系統的疾病時,尤其多見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或精神障礙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時。
  • 14歲女孩為「減肥」住進醫院,厭食症這個病到底有多可怕!
    患了神經性厭食症以後減肥永遠是不夠的,減得少會恐慌,接近半數符合神經性厭食症標準的人都有暴飲暴食和自發吐瀉的行為。 什麼是神經性厭食症 神經性厭食時至少兒自己有意識地嚴格限制進食,造成身體極度消瘦或嚴重營養不良,體重下降至明顯低於正常標準。
  • 厭食症危害多,提醒:這4個表現希望你沒有,早發現
    厭食症是比較難治療的一種疾病,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而引起的一種疾病,出現厭食症以後應該使用正確的方式積極治療,患者會出現的表現也有很多,了解這些症狀才能及時發現問題。選擇正確的方式好好治療疾病,不要讓疾病的嚴重程度越來越大,下面就來看一下厭食症的表現有哪些。厭食症患者無法進食,身體獲取不了足夠的營養元素導致體質會越來越弱,下面這些不良表現就會出現。
  • 孩子不吃飯就是得了厭食症嗎?不一定!
    小兒厭食症(anorexia)是指長期的食慾減退或消失、以食量減少為主要症狀,是一種慢性消化功能紊亂症候群,是兒科常見病、多發病,1-6歲小兒多見,且有逐年上升趨勢。嚴重者可導致營養不良、貧血、佝僂病及免疫力低下,出現反覆呼吸道感染,對兒童生長發育、營養狀態和智力發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 80年代紅極一時的鄭豔麗,落魄到麥當勞打工,她到底經歷了啥?
    而鄭豔麗憑藉這一角色,迅速走紅。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成就,TVB可以說是她的「親媽」。這部劇播出後,反響很不錯,鄭豔麗可謂是出盡了風頭。有了第一部劇的抬轎子,TVB對她可謂是加大了捧她的力度,合作的都是一線大牌。
  • 厭食症是一種心理障礙疾病,會引發各種問題,需要對症治療
    導語:厭食症就是因為患者有怕胖、心情低落的想法,然後出現過分節食、拒食的情況,從而造成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的症狀,甚至會拒絕維持最低體重,這其實就是屬於一種心理障礙疾病,大概有95%的患者是女性,通常在青少年時期就有類似的性格傾向。
  • 盲目減肥若有這4個症狀,請注意,神經性厭食症正在向您靠近
    似乎都在默認美的標準就是瘦瘦瘦,我們可以接受這種審美,但是不能傳導壓力,讓每一個人有正確的審美觀,而不是隨波逐流,沉溺在大眾的強加的審美觀這樣的審美讓很多年輕女孩產生錯誤的觀念,總是認為自己不夠瘦,通過各種方法:節食、減肥藥、催吐等等還有一系列不可思議的減肥。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 | 從厭食症到詩人的升華
    她這樣描述:「這些持續的行動、拒絕(厭食症),本來是打算用來將自我與他者相隔離的,如今也將自我與身體隔離了開來。」儘管奔向痛苦的目的往往並不是為了傷害自己,但卻會帶來最糟的結果。例如音樂史上最著名的樂團之一,卡朋特樂隊的女主唱卡倫·卡朋特因神經性厭食症於1983年2月4日死在深愛她的父母懷中,彼時她只有三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