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2020-12-18 啃書少年

最近發現一件特有意思的事,在許多平臺,人們求寫作方法,求讀書方法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不過我也得承認,我以前就做過這樣的事。後來因為自己做了,讀了,寫了,並且持續了一段時間,到如今感覺當年的做法有點荒唐,荒唐的像一個成年人餓極了向媽媽要飯吃那樣。

現在只要看到有人求讀書方法,寫作方法,我也只是看看,心中一喜,果然又有人要上當了。

關於讀書方法這件事,我之前寫了一篇文章讀書最好的方法:就是沒有方法。

這麼說不是為了打擊尋找方法的哪些人,而是不要浪費時間在走路的過程中。同樣是走路,有人選擇坐公交,有人選擇坐飛機,有人選擇步行,但寫作和讀書這件事,步行不是更好嗎?

步行可以在眼中收納身邊生活,走得慢了,看得多了,思考的也就多了。假如坐的是飛機,雖可以快速瀏覽美景,可以按下快門記錄瞬間,但當時的感受,在按下快門後,是否依然還在,這個才是最值得我們思考的事情。

步行不是走得慢,而是儘可能感知生活,寫作寫作,寫出來了就好了,寫出生活,又要高於生活,那怎麼高於生活,不還得要我們多觀察,細心觀察,多思考,多記錄。

說白了不就是需要洞察、思考、記錄,最後書寫一篇,稍加潤色,不就可以了。

關於尋求方法這件事,我們實在沒必要想太多。給你一大堆方法,你立馬能成為作家嗎?顯然不能。

方法只是輔助工具,並不會陪伴我們一生。

寫作的意義是什麼,可能很多人會說,寫作的意義在於記錄生活,表達自己,又或許為了在同行中能夠更加出色,在往深挖掘一下,寫作的意義是生活,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是記錄我們的生活,記錄工作時刻,記錄學習時刻,記錄思考的過程,這一切都是以「我」為中心在進行。

而記錄生活是為了記錄下當時的感受,比如走在馬路,偶遇路人吵架,你對此事頗有興致,想就此引發的本質問題,進行一些當時的思考表達,可是你當時並沒有記錄下當時的感受,你選擇回家再寫,等回家寫的時候,發現自己又寫不出來了,因為當時那種感受沒了,自然也就很難寫出來了,所以,帶個小筆記本和一支筆是很重要的。

在方法和讀書、寫作之間要做取捨,取方法多一點,讀寫自然少一點,因為很多時間都浪費在了方法身上;取讀寫多一點,時間久了,所謂你的方法也就出來了。

這裡面要思考一個問題:什麼叫你的方法。

你的方法和別人的方法有何不同。

別人的方法:別人的思考、總結,你只能取其最適合自己的。你的方法:你的思考、總結,你可以完全用自己的方法。這裡面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思考」這二字,到底別人的思考對你很重要,還是你的思考對你重要。

這就像在上學時,成績不好的同學抄好同學的作業,雖然你倆完成的是一種作業,雖然字跡不同,答案或許稍有改變,畢竟一個人抄的是另一個人的思考成果,最後在考試成績上會有明顯的區別。

你的思考永遠是你的,別人的思考只能是輔助作用和借鑑性意義,千萬不要當寶使用,除非這個「思考」確實是塊寶,否則不要輕易妄動,輕易妄想。

相關焦點

  • 寫作對我的意義
    報紙的黃金十年,我有幸趕上了尾巴,採訪、寫作賺取的獎金,讓我還了助學貸款,在一個陌生城市買房買車,成家立業。 但是,物質滿足之餘,我越來越發現我的寫作逐漸失去了意義,過多沉浸在新聞事件中的是非,有時候寫個稿件,目的也變得不純粹,就是為了獲取稿費,忘記了「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 寫作,寫作,到底寫什麼?拯救你的寫作噩夢
    說起寫作,大家都很熟悉,每天看書,看公眾號,都會有意無意地看到別人寫的東西。自己每周也會有作文課,語文考試都會有一篇作文,限時完畢,我們對此早就習以為常。但是呢,又總感覺很陌生,老是不得其法,不知道寫什麼,怎麼寫。
  • 什麼是學術寫作?學術寫作有什麼特性?
    什麼是學術寫作寫文章、寫作文這件事大家從小學就開始了,但是所謂的「學術寫作」可能對大家來說有一定的陌生。學長在劍橋的第一堂課,老師講的就是「什麼是學術寫作「。(1)規律性學術論文到底是哪些地方有規律有章法呢?學術論文的規律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寫作風格:你筆下吹的到底是什麼風?
    近來,我看了一本稱得上寫作指南的書——史蒂芬·平克《風格感覺》。說到「風格」二字,讀書時語文課上肯定學過許多。乍一問我,現在回答起來,還真沒個標準。又不是考閱讀理解,人生根本沒有標準答案。那「寫作風格」又是什麼呢?難道是討論那些名家筆下吹的都是什麼風?這年頭,不管你喜不喜歡寫作,我們都身處這風暴之中,都得用到文字。
  • 從《人生有何意義》來看如何堅持寫作
    最近我讀了一下胡適的《人生有何意義》,說實話,以前像這樣子的書我基本上是看不下來的。之前參加過諾爺的寫作課,一直希望能夠提高寫作能力。諾爺建議我們多讀一些經典作品,剛好有人推薦,所以找了這本書來看。這本書的作者胡適先生是20世紀中國著名的學者、思想家、教育家。他擁有32個博士頭銜,在很多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
  • 我的宅家寫作「心路歷程」——思考意義,堅持真我,回歸初心
    人活著終究要離開,要知道,凋零和衰亡的是只能區分快感和痛感的凡胎肉體,我們每個人活著的意義大概就是我們能留給這個世界什麼,或者換個角度說,我們的存在能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什麼哪怕微乎其微的痕跡。我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但只是隨性而寫,從沒給過自己壓力。我的文字,只用來在年底總結時,回顧、思考這一年來的收穫與反思。
  • 在自媒體寫作半年,只賺了1000元,寫作的意義在哪裡?
    我經常在思考,如今新媒體寫作,除了賺錢,還有什麼意義?少年時的夢想曾是成為一名作家,像魯迅,茅盾一樣的人。內心曾一次次被那些高貴的靈魂喚醒,雖然覺得自己很卑微,但那些偉大的作家總會給人向上的力量。我感悟了一個深刻道理,讀書應當讀好書,寫作應該也寫好文,這樣才不至於讓自己覺得迷茫,或者內心枯燥,要有寫作的信仰,有信仰才能讓人堅持下去。我在自媒體堅持寫作已半年多,如今回想起來,寫作的經歷都浮現在眼前。
  • 英語基礎寫作中,詞語的意義!
    詞語的意義與漢語一樣,英語中的詞語也有不同意義的表達功能。寫作時,作者應根據文章的題材、讀者對象,以及寫作目的等來選擇合適的詞語。011.詞的本義和專業①詞的本義(Denotation)即詞語的基本意義,指詞語字面的含義,用來表示客觀的
  • 雪漠:我的寫作有種「自以為是」的意義
    ◎新報:你寫西部的作品入選茅盾文學獎提名,最近這部《一個人的西部》跟以往有什麼不同?●雪漠:《一個人的西部》像一個老人,一個過來的明白人,告訴一些人自己是怎麼走過來的。它的角度,只是想告訴走這條路的人,或者還沒有走過這條路的人,在你走完人生之路,或者走你的人生之路的時候,應當注意些什麼。這本書告訴你的是,世界無論怎麼樣都不要緊,你可以選擇另外一種成功。
  • 若想當作家,請先回答薩特:什麼是寫作?為什麼寫作?為誰寫作?
    其中《什麼是文學》一書集中反映了薩特的文藝創作觀,書中他重點討論了關於文藝創作的3個問題:什麼是寫作、為什麼寫作、為誰寫作。這三個問題對於立志於成為作家的人,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01 什麼是寫作薩特在《什麼是文學》的第一章裡,以《什麼是寫作》為標題,首先論述了詩和散文的區別,並進而引出了作者的使命等問題。他說道:「詩歌使用文學的方式與散文不同。」
  • 結婚到底是為了什麼?婚姻的意義是什麼呢?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真正能夠擋風遮雨的其實只有女人自己。所以女人任何時候都要投資自己的大腦,保持身體健康,增加卡裡的餘額。結婚到底為了什麼,婚姻的意義是什麼?很多年女方會說結婚之後呢覺得虧了,為什麼呢?結婚之前有錢花有自由,沒有壓力很開心。結婚之後呢?
  • 雅思寫作和學術Essay寫作有什麼不同?
    大家即將要面對的海外大學學術寫作跟雅思寫作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去到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之後,你需要用哪種英語思維去學習?今天HotEssay就來分享一下。>學術寫作:大部分要求學生需要尋找依據客觀辯證,也有一部分是非既定事實論證~為了增加文章的客觀性,學術寫作一般都是使用第三人稱。
  • 曹文軒攜新書《俠鳥傳奇》談寫作經驗:不一定有意義但要有意思
    近日,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攜新書《俠鳥傳奇》,以「寫作的意義和方法」為主題分享寫作經驗,60多萬讀者在線參與。曹文軒活動中,面對學生寫作難的問題,曹文軒以自己的演講經歷和巴西著名作家保羅·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內容為切入點,從心理、文學寫作等角度闡述了作家和學生在寫作時會面臨的困境。
  • 從2020年3月開始寫作,我收穫了什麼
    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不會寫,就報了班學習寫作,學寫聽書稿,聽老師說:「寫跟書籍相關的文章,素材在書裡可以找到」,對於我新入門的寫作小白來說,沒有靈感和素材的問題就解決了,所以我想寫跟書相關的文章容易讓我上手。
  • 寫作的黃金圈法則:為什麼寫,寫什麼,如何寫|秋葉《寫作7堂課》
    而我在讀到他這本書裡提到說自己持續寫作已差不多 20 年後,更是讓我欽佩之餘,更加好奇他的寫作習慣和動力來源是什麼?在這樣完整的一個寫作體系裡,通過秋葉大叔對每一個環節事無巨細的拆解,讓我在徹底學會了如何系統寫作的同時,更是從中找到了困擾自己很久的關於寫作黃金圈問題的答案,即:為什麼要寫作?寫什麼?如何寫?一、為什麼要寫作?
  • 人到底為什麼要結婚?結婚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在大一點的時候,畢業了,再也沒了父母的庇護,我們開始不好意思張口問家裡要錢,然後就想著自己努力去賺,可畢業那會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不是找的工作沒技術含量,就是幹了幾個月就走了,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沒能安定下來,那段時光,雖然我們積攢著餘力,還是成天膩歪在一起,可沒錢的日子久了,矛盾就開始多了。
  • 談談論文寫作的問題意識
    現在經常談寫文章要有問題意識,那麼究竟什麼是論文寫作的問題意識呢?我們今天一起來探討一下。論文可以說是學術研究的副產品。所謂問題,應該是對一定的事實,事物或者原因等不確定,有爭議的狀態。問題意識就要求透過現象看本質。
  • 聊寫作 從是什麼到為什麼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路之由自01,ID:luzhiyouz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聊聊寫作,記得第一次開始寫作是在小學二年級時候。那一次發生的事情,到現在還留在我的腦子裡,所有事情的第一次總會給人留下相對深刻的印象,因為新鮮吧。
  • 個人自傳寫作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許多年輕人都覺得在書寫個人自傳的時候難免會出現各種漏洞,如果表達不當的話,很有可能會影響自己在別人心目當中的地位,甚至會造成不好的印象,所以,個人自傳寫作流程對於我們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關鍵的,那麼在書寫的時候我們又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 第四講:寫作到底難不難,難在哪裡?
    倘若你稍微留心,就發現身邊大部分人只喜歡讀書卻極少寫作。因為相對於寫作,讀書是一件可以偷懶的事,也是一種享受,至少在不像寫作那樣絞盡腦汁才寫得出一兩篇像樣的文章來,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人只讀不寫的原因——寫作更難。可寫作到底難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