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湘市雲湖街道辦事處板橋村花園組居民李炎良創辦浮標盒加工廠。
紅網時刻嶽陽12月16日訊(通訊員 李大群)每天一大早,李炎良就出了門。李炎良要去看一看在周邊就業的那些貧困戶,告訴他們注意一些事項,是否還有什麼要求等。
「炎良你來了?」
「沒事,我們這裡都很順利呢!你就放心吧」
左鄰右舍的熱情招呼,讓李炎良心裡既有成就感又很欣慰。因為在幾年前,他自己的景況,就像現在這些正在靠雙手改變命運的人們一樣。
李炎良是臨湘市雲湖街道辦事處板橋村花園組人,今年剛好50歲。古話說的是「五十知天命」,但在這個坎之前,李炎良的「命」,一點都不好。
李炎良一家三口,命運幾近相似。2010年,他的妻子周小安體弱多病,失去了勞動能力;隨後,他的兒子李勝東,讀書的費用日漸增高。這些費用開支,全靠李炎良一人在外務工來維持。
巨大的壓力,壓得李炎良喘不過氣來。不到50歲的人,看上去滄桑得很,根本不曉得路在何方。2014年,他的家庭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李炎良的狀況,讓扶貧工作隊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為了讓李炎良早日擺脫貧困,增加家庭收入,雲湖街道辦事處扶貧辦、板橋村支兩委和駐村隊,決定幫助他發展產業,早日脫貧致富。
臨湘是國內外知名的浮標生產基地、中國浮標之鄉。「就從這裡開始。」扶貧工作隊作出決定,從農商行貸款5萬元,讓李炎良創辦浮標盒加工廠。
有了一個盼頭,李炎良很快就進入了角色。他不停地對市場開展調查和摸索,不到一年,他「作坊」裡的產品,從起初的幾種發展到現在已有20多種,取得較好的成效,2016年實現穩定脫貧目標。之後,他的銷售目光不只盯在臨湘市場,通過學習網絡平臺技術後,他已把產品網上銷往全國各地。到2019年,李炎良浮標盒加工廠的產值達100多萬元,當年純收入13萬元。
這些錢,怕是李炎良見到的最多的一回錢,而且都是實實在在他自己的錢。
李炎良脫貧了,而且在奔向小康的路上了。他在高興之餘,又做了另外一件更高興的事:帶動周邊困難家庭和貧困戶共10人就業,讓他們在家門口務工的同時,照顧家庭並帶來年收入1萬多元。
「經過幾年的奮鬥,我體會到只要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輸,就能戰勝一切困難。我更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感受到村支兩委及駐村工作隊對我的支持。都說五十知天命,我這是五十交了好運啊。」說這些話時,李炎良臉上洋溢著真誠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