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菲南海爭議

2021-01-18 浙江在線

7月13日,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在發布會上介紹相關情況。新華社發

  浙江在線7月14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3日發表《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有關爭議》白皮書。

  白皮書2萬餘字,除引言外,共包括南海諸島是中國固有領土、中菲南海有關爭議的由來、中菲已就解決南海有關爭議達成共識、菲律賓一再採取導致爭議複雜化的行動、中國處理南海問題的政策等五部分。

  白皮書說,中國人民在南海的活動已有2000多年歷史。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和開發利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最早並持續、和平、有效地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行使主權和管轄。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和在南海的相關權益,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確立的,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承認,具有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

  白皮書指出,中菲南海有關爭議的核心是菲律賓非法侵佔中國南沙群島部分島礁而產生的領土問題。從歷史和國際法看,菲律賓對南沙群島部分島礁的領土主張毫無根據。此外,國際海洋法制度的發展導致中菲出現海洋劃界爭議。中菲兩國曾就妥善處理海上爭議進行多次磋商,就通過談判協商解決有關爭議達成共識,並在雙邊文件中多次予以確認。

  白皮書說,菲律賓時任政府2013年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違反中菲通過雙邊談判解決爭議的協議,侵犯中國作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締約國自主選擇爭端解決方式的權利,濫用《公約》爭端解決程序。應菲律賓單方面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自始無管轄權,所作出的裁決是無效的,沒有拘束力。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任何情況下不受仲裁裁決的影響。中國不接受、不承認該裁決,反對且不接受任何以仲裁裁決為基礎的主張和行動。

  白皮書強調,中國一貫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堅定維護和促進國際法治,尊重和踐行國際法,在堅定維護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同時,堅持通過談判協商解決爭議,堅持通過規則機制管控分歧,堅持通過互利合作實現共贏,致力於把南海建設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和合作之海。白皮書表示,中國堅持與地區國家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堅定維護各國依據國際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飛越自由,積極倡導域外國家尊重地區國家的努力,在維護南海和平穩定問題上發揮建設性作用。

  白皮書新聞發布會上,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表示:

  所謂南海仲裁案:一個臭名昭著的案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3日舉行《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有關爭議》白皮書新聞發布會,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系統介紹了白皮書主要內容,並就仲裁庭管轄權、裁決約束力及其對中菲、中國—東協關係影響等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

  劉振民表示,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仲裁不是一起單純法律案件,而是政治操作的結果。由5個人組成的仲裁庭不是國際法庭,不是聯合國框架下的國際法院,不是國際海洋法法庭,也不是常設仲裁法院,只不過是個利用常設仲裁法院相關服務的臨時拼湊的班子,其組成有明顯問題,不具有代表性,更沒有權威性,毫無公信力,根本代表不了國際法,所作裁決當然是非法、無效的。中方已表明不接受、不承認仲裁的立場。菲律賓和仲裁庭強行推進仲裁程序違背《公約》,不僅侵害中國的主權和海洋權益,也損害《公約》的完整性和權威性,與定紛止爭這一國際法宗旨背道而馳。該仲裁案將成為國際法歷史上一個臭名昭著的案例。

  劉振民指出,中方歡迎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和菲新政府有關妥善處理中菲分歧、推動中菲關係改善的積極表態,期待菲新一屆領導人和新政府展現政治智慧,從中菲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為中菲關係未來和兩國人民福祉做出正確選擇。劉振民強調,南海問題不是中國和東協之間的問題,希望有關東協國家與中方相向而行,通過談判協商解決南海爭議,通過制定規則管控南海分歧,通過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

  極個別國家濫用國際法,目的不可告人

  13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我們注意到,昨天南海仲裁庭公布仲裁結果後,一些國家公開表態,認為這個仲裁結果有法律約束力,中國應該執行,否則就是違反了國際法。中方同意這個說法嗎?

  陸慷說,昨天,應菲律賓前政府請求單方面建立的所謂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公布所謂仲裁結果後,一些國家公開發表了看法。我們對那些贊同中國立場和主張的國家表示感謝。當然,我們也注意到,有那麼三四個國家不顧國際社會大多數成員的公正立場,還在主張這個所謂仲裁結果有「法律約束力」,還在執著地宣稱這個所謂仲裁結果「符合國際法」。

  針對上述這三四個國家的表態,陸慷說:

  一、我們注意到,自從中方提醒「七八個國家代表不了國際社會」後,上述這幾個國家在他們的表態中沒再以「國際社會」自居。這很好。

  二、但我們注意到,這幾個國家面對國際社會多數成員從各種角度支持中方立場的事實,仍然自說自話地認為這個非法的仲裁庭的結論有「法律約束力」。這就不應該了。

  三、中方是堅持維護國際法尊嚴和嚴肅性的,我們不會同意非法的仲裁庭的非法結論「有法律約束力」這種奇談怪論。

  陸慷說,中方多次指出,菲律賓前政府所提仲裁事項,涉及領土主權爭議的,不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管轄。這是公約的明文規定。上述幾個國家如果誠實對待國際法,就應該正視《公約》的原義。

  他說,中方多次指出,菲律賓前政府所提仲裁事項,涉及海洋權益劃分的,中國政府已根據《公約》第298條,作出了排除管轄的保留聲明。他強調,作出這樣排除管轄聲明的,不是只有中國一家,而是有幾十個國家。比如,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除了一個國家到現在也沒有加入《公約》,剩下的4個全都作出了排除管轄聲明;再比如,曾在南海問題上非議中國的七國集團成員中,除了一個國家到現在也沒有加入《公約》,剩下的6個成員中,4個根據第298條作了保留。所有這些保留,是構成《公約》完整性的組成部分。有關國家如果誠實對待國際法,就應該先回答好「這些保留是否有效」這個問題。

  「我們是在真誠地講道理。我們希望上述三四個國家如果是誠實地對待國際法,也能夠把以上道理說清楚。我們希望他們能夠同中方、同國際社會多數成員一樣,嚴肅地對待國際法,而不是拿國際法當兒戲,更不能通過歪曲國際法、選擇性地濫用國際法為自己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服務。」陸慷說。

  據新華社


相關焦點

  • 新聞分析:中菲南海爭議的真相是什麼?
    中國13日發表了《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有關爭議》白皮書,還原中菲南海有關爭議的事實真相,重申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一貫立場和政策,溯本清源,以正視聽。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和開發利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最早並持續、和平、有效地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行使主權和管轄。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和在南海的相關權益,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確立的,具有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
  • 中國解決中菲南海爭議政策立場全梳理
    中國解決中菲南海爭議政策立場全梳理 2016-07-13 21:56:00 來源:新華網
  • 專家解讀中菲南海問題雙邊磋商機制:或成裡程碑事件
    中方期待並相信,兩國將通過雙邊對話,凝聚共識、增信釋疑,妥善管控分歧,推動海上務實合作,為最終解決有關爭議不斷積累條件,並為雙邊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和各領域務實合作的順利推進營造良好氛圍。 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菲兩國元首再次就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南海問題達成重要共識。對此,華春瑩表示,這符合中菲兩國及地區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於維護南海及地區和平穩定。
  • 菲律賓計劃將中菲南海對峙事件訴諸國際法庭
    環球網記者譚利婭報導,目前中菲黃巖島對峙已經超過7天,而菲律賓不僅沒有採取讓局勢緩和的動作,反而計劃升級對抗。菲律賓外交部長德爾•羅薩裡奧4月17日宣稱,菲政府將尋求通過「國際仲裁」的方式,解決中菲在黃巖島的對峙一事。據菲律賓ABS-CBN新聞網17日報導,羅薩裡奧17日發表聲明稱,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比菲律賓擁有更多的艦船和戰機」。
  • 菲外長再提南海仲裁案:中國必須承認 否則將成輸家
    菲外長再提南海仲裁案:中國必須承認 否則將成「失敗者」【環球網報導記者周驥瀅】前天,菲律賓總統說,菲律賓與中國的任何雙邊對話都需以所謂「南海仲裁案」裁決為基礎;昨天,菲律賓總統說,菲律賓與中國是兄弟,不會利用兩國會談炫耀「南海仲裁案」結果;今天,菲律賓外長說,中國必須承認「南海仲裁案」結果。是的,菲律賓的態度轉了一圈又回來了。菲對華態度就像「女人的心思」——你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
  •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就疫苗研發、中菲務實合作和南海問題接受...
    中新網馬尼拉12月10日電 當地時間12月10日,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在2020年媒體聖誕沙龍線上活動結束後,就疫苗研發、中菲務實合作和南海問題等接受本地媒體書面採訪。全文如下:一、問:中國疫苗公司是否有計劃在菲開展臨床試驗?能否介紹一下中國疫苗的最新研發進展及在阿聯等國進行試驗的情況?
  • 菲總統回應「稱中國為納粹」
    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他甚至說,自己雖然把中國在南海的舉動比作納粹,但「並無意傷害任何人」。這樣自相矛盾的發言,阿基諾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歷史問題已解決?3日在日本國會發表演講時,阿基諾表達了與其他亞洲國家截然不同的觀點,稱日本政府充分修復了侵略戰爭給二戰受害國帶來的「歷史創傷」,日菲關係甚至迎來「鳳凰涅槃」。
  • 駐印度使館馬珈公使就南海問題接受印主流媒體專訪
    二戰後,根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中國政府收復了被日本非法侵佔的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並通過編制地名、公布地圖、行政建制、軍事駐守等方式宣示主權,加強管轄。事實上,上世紀70年代以前,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從未受到外界任何挑戰。之所以產生爭議,根源在於70年代南海發現石油天然氣後,一些南海周邊國家開始非法侵佔南沙群島部分島礁。
  • 菲媒炮轟政府提交南海仲裁:給自己綁定時炸彈
    原標題:菲媒體抨擊政府將南海問題提交仲裁據新華社電菲律賓《旗幟報》14日刊登的一篇署名文章說,阿基諾政府將南海問題提交有關仲裁庭進行仲裁的做法,是給菲律賓自身安放了「定時炸彈」。這篇由專欄作家羅德·卡普南撰寫的評論說,阿基諾執政6年,積極追隨美國所謂「重返亞太」政策,肆意誤導菲民眾情緒,煽動民眾對鄰國的敵意。在南海問題上,「菲律賓人是在替美國火中取慄」。
  • 施乃康:菲中關係和則利、鬥則傷、信則達
    和則利——擱置爭議、和平共處、惠及民生施乃康說,菲中兩國自古就有許多交流與合作的美好回憶,也存在一些爭議,但「兩國間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爭議很正常,關鍵是如何有效管控分歧,珍惜已有的對話機制並共同尋找有建設性的方案。過去,在中菲有爭議海域,兩國漁民自由捕魚,並沒有分歧。
  • 黃溪連大使就疫苗研發、中菲務實合作 和南海問題接受媒體書面採訪
    2020年12月10日,黃溪連大使在2020年媒體聖誕沙龍線上活動結束後,就疫苗研發、中菲務實合作和南海問題等接受本地媒體書面採訪。全文如下:一、問:中國疫苗公司是否有計劃在菲開展臨床試驗?能否介紹一下中國疫苗的最新研發進展及在阿聯等國進行試驗的情況?
  • 中國丨一個都不能少
    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表關於應菲律賓共和國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所做裁決的聲明,聲明全文如下。關於應菲律賓共和國單方面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以下簡稱「仲裁庭」)於2016年7月12日作出的裁決,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鄭重聲明,該裁決是無效的,沒有拘束力,中國不接受、不承認。一、2013年1月22日,菲律賓共和國時任政府單方面就中菲在南海的有關爭議提起仲裁。
  • 南海仲裁案全文 - 中時電子報
    一、2013年1月22日,菲律賓共和國時任政府單方面就中菲在南海的有關爭議提起仲裁。2013年2月19日,中國政府鄭重宣布不接受、不參與菲律賓提起的仲裁,此後多次重申此立場。  二、菲律賓單方面提起仲裁,目的是惡意的,不是為了解決與中國的爭議,也不是為了維護南海的和平與穩定,而是為了否定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菲律賓提起仲裁的行為違反國際法。一是菲律賓提起仲裁事項的實質是南沙群島部分島礁的領土主權問題,有關事項也必然涉及中菲海洋劃界,與之不可分割。
  • 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美國已成南海和平的最大威脅者
    羅照輝強調指出,第一,中方堅持通過談判協商解決爭議,通過對話合作管控分歧。中國最早發現、命名、開發利用和有效管轄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1933年,法國侵入南沙群島部分島礁,中國政府提出嚴正交涉。二戰期間,日本非法侵佔中國南海諸島。二戰結束後,中國收回南海諸島,並於1948年公布了南海斷續線,此後很長時間沒有國家提出異議。
  • 菲總統:不會參加美軍在南海、臺灣海峽的軍演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 資料圖「菲律賓不會參加美國11月在南海的軍演」,菲律賓總統府發言人羅克9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菲總統杜特爾特已向中方保證,菲不會參加美國海軍計劃11月在南海、臺灣海峽舉行的軍演,「我們不會做任何損害中國領導人來訪氛圍的事」。
  • 菲律賓在黃巖島動作不斷 因覬覦南海最大氣田
    示意圖中菲黃巖島船隻對峙事件在僵局中邁入第17天,儘管中方一再克制處理,但菲方卻不斷在南海做出各種小動作。有記者問,正在美國訪問的菲律賓外長稱,中國是許多南海國家的威脅。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是否認為這意味著南海爭端將進一步升級?劉為民說,中國政府在維護領土主權問題上的立場是堅定的。「我們希望菲方與中方共同努力,使事態儘快緩和下來。將這一問題國際化只能使其進一步複雜化、擴大化,絲毫無助於事態解決。菲方不要拉其他國家捲入或要求其他國家選邊站隊。」
  • 「中國網評」蓬佩奧之流南海作妖:始於鬧劇,必終於恥辱
    蓬佩奧表示支持2016年中菲南海爭議臨時仲裁庭的裁決,且措辭強烈,一改美國政府往日在南海爭端問題上所持的中立立場。蓬佩奧喜歡拿中美關係作妖,人們在疫情期間並不陌生。這次在南海問題上興風作浪,妖風尤其猛烈。細究起來,這份聲明又是一派胡言。 聲明中所援引的「南海仲裁案」早已被定性為一場國際鬧劇。
  • 借《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否定中國在南海的權利主張沒有依據
    現在有人聲稱中國南海斷續線不符合《公約》的規定,那麼,按照這個觀點,豈不是要求中國人在一個世紀之前、中國政府在距今63年之前就應該預測到將會誕生一部《公約》、並且還得能預計出其內容嗎?二、從法理角度看,那些認為「《公約》是解決南海爭議唯一的國際法依據」或「解決南海爭議只能依據《公約》」的觀點,如果不是有意的誤導誤讀,至少也存在片面解讀之處。
  • 王毅:南海問題是中菲之間繞不開的議題,但絕不是解不開的死結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電 1月17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結束訪問緬甸、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之際接受媒體採訪。談及此次訪菲,他表示,此次訪菲是又一次交心之旅和合作之旅。南海問題是中菲之間繞不開的議題,但絕不是解不開的死結。
  • 蓬佩奧稱南海不是中國的「海上帝國」 中方:南海不是美國的夏威夷
    中國網7月28日訊 針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日發表涉華錯誤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今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的南海政策沒有變化,保持著連續性和穩定性。美國不是南海問題當事國,南海也不是美國的夏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