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與中銀大廈往事

2021-02-19 香港三聯

這並不是一項容易的任務,除了上文提及的被道路包圍、建築面積受限等因素,當年中國銀行還希望這座大廈成為一座地標性的建築,最好是全香港最高的大廈,至少也要比鄰近的匯豐總行高;而建築成本要控制在十億元之內。

面對重重限制的狀況,貝聿銘做出了一個完全違反香港建築常規的大膽方案——整座大廈如同破土而出的雨後春筍,下寬上尖,直插天空。

香港中銀大廈©維基百科

香港商業大廈一般是高層的租金比底層的貴很多,中銀大廈的情況就更加明顯。它的高層的單位屬全海景單位,而底層的單位全部面向停車場或相鄰大廈,所以照理說,中銀大廈的規劃應該是盡量保持高層數的建築面積,而絕不是出現上窄下闊的情況。再加上,一般商業大廈的轉角單位(Corner office)應有較高的價值,因為這處可以享有兩邊的海景和陽光,但是中銀大廈卻把上層單位設計成「三尖八角」的空間,白白浪費了不少高價值的轉交單位。這並不是刻意求新或者無視大廈的商業價值,而是在重重限制之下交出的最優答卷。

1.建築面積問題與高度的拉扯

中銀大廈所處的這片土地四面都有道路,在建築法例下屬Class C的地盤,即是地盤四面都有至少4.5米闊的人行道,在這條法例下,大廈每層的發展面積便被壓縮了。再加上這地盤的地積比很低,即是總可建築面積不多,可建層數亦不多,因此儘管當時的航空條例已放寬樓宇高度的限制,但要達致全港第一高樓的要求卻一點也不容易。

 

貝聿銘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減少整座大廈的佔地面積,然後分階段減少樓面面積,把大廈的層數拉高至七十層。

相關焦點

  • 【貝聿銘逝世】感謝您為香港帶來中銀大廈
    而跟中銀香港同齡的貝聿銘,先後為中國銀行在香港及北京興建銀行總部大樓,貝聿銘的小兒子貝禮中也參與了中銀香港新樓的興建及舊樓的復修工程。可以說貝聿銘的一家與中銀香港淵源頗深。不過,直到貝聿銘人生中的第65個年頭,中銀大廈才真的走進了他的生命中。
  • 百年中銀香港剛宣佈 首創自設WeChat Pay支付限額
    中銀香港現階段已與買家和供應商合作,於區塊鏈內實現以本地發票融資交易作試點。中銀香港也在2016年底全港率先推出物業估值區塊鏈技術,有助加快按揭流程,現時已有五家估價公司參與。中銀在香港推出首創的WeChat Pay HK自設行動支付限額說起中銀香港,大部分人知道中銀香港大廈的設計師是貝聿銘,但不知道貝聿銘父親貝祖貽是中銀香港創辦人之一,是第一任的中銀香港分行經理。
  • 中銀試點開內地戶口
    中銀香港夥母行中國銀行推出「大灣區開戶易」服務,即日起,港人無須親身到內地,只需要提供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及回鄉證,無須內地住址證明及內地手提電話,可在中銀香港的分行開立中行內地戶口,由申請至成功開戶料最快1星期內完成,並可綁定內地電子錢包,基本實現在內地消費「自由行」,惟每日有最多消費、轉賬1萬元人民幣等限制。
  • 中銀淘寶 World Mastercard 普及電子支付
    【2020年10月19日-星期一-澳門新聞】為推動網購,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與中國銀行(香港)、淘寶香港及澳門站、Mastercard攜手合作,同時於港澳地區推出首張淘寶聯名卡 「中銀淘寶World Mastercard」。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副行長陳曉平表示,未來中銀將攜手社會各界,共同普及澳門電子支付。
  • 【香港新聞】中銀試點開內地戶口 可綁定電子錢包
    中銀香港今次成為首間試點銀行,獲批在香港推出代理見證開立內地個人銀行賬戶服務。昨日市民陳先生在香港中銀大廈分行申請開設內地中行個人賬戶,完成了開戶資格審核及申請資料填寫。相關資料隨後傳送至中行廣東珠海分行營業部,隨著系統反饋開戶成功信息,大灣區粵港兩地金融機構首筆代理見證開立內地個人銀行賬戶業務正式落地。
  • 【中銀七十華章】6.21生日約你「雲」相聚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今年70歲了,今年的6月21日行慶日,中銀準備了一場特別的「雲直播
  • 傳中銀香港擬468億出售南洋商業銀行
    路透社昨引述知情人士表示,中銀香港(2388)正考慮出售旗下南洋商業銀行,估值約60億美元(約468億港元),潛在買家為專收不良資產的信達資產管理(1359),出售資產的原因是因為南商的內地業務與中銀的母公司中國銀行(3988)重疊。中銀香港昨晚發公告證實,公司正進行一項出售「一些銀行資產」的可行性研究,但未有正面回應是否出售南商。
  • 港澳中銀推淘寶聯名卡,獲豁免1.5-3%的淘寶交易手續費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中國銀行(香港)、淘寶香港及澳門站、Mastercard,於港澳地區攜手推出首張淘寶聯名卡——「中銀淘寶World Mastercard
  • 內地中行匯款到中銀香港流水賬
    內地中行手機銀行目前匯款到中銀香港免費。
  • 驚悚與溫情並存的神劇《金宵大廈》, 原型竟是艷名遠傳的香檳大廈?
    現年38歲的李施嬅在2003年參選港姐入行,選美時已被指,當時她與家人以50000元租住九肚山獨立屋,其父親從事家電生意,可說是千金小姐。今年她更決定離開TVB進軍好萊塢,簽約跟一間美國經理人公司簽約,與「Marvel 隊長」貝兒娜森(Brie Larson)做同門師妹。守得雲開,李施嬅在2017年憑演美國微電影《Once More》,奪得《European Cinematography Awards》及《Los Angeles Film Awards》最佳女主角獎,成雙料影后。
  • 慶祝農曆新年 帝國大廈櫥窗展點亮中國紅
    帝國大廈櫥窗場景。
  • 香港有個重慶大廈
    用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教授麥高登(Gordon Mathews)在專著《重慶大廈》裡的說法:「香港確實是中國的一部分,但重慶大廈不算是香港的一部分。」在法治社會香港,重慶大廈難道是一個「法外之地」嗎?這當然是個文學化的描述。重慶大廈位於香港鬧市區尖沙咀,交通便利,只要在尖沙咀地鐵站下車,5分鐘內就能步行到那裡。怎麼看,它都是香港的一部份,而且是重要的一部份。
  • 香港中銀BANK OF CHINA(附帶收款途徑)
    香港中銀匯款途徑:賬戶名稱Account Name:賬戶號碼Account Number:銀行名稱Bank Name: BANK OF CHINA中銀網銀登錄頁面:https://www.bochk.com/sc/home.html
  • 中銀香港提款卡Apple Pay使用測試
    之前寫過一文,中銀香港提款卡使用測試:中銀香港提款卡使用測試,部分情況下刷卡失敗,試著找尋了一下失敗原因,有些些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