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個重慶大廈

2021-02-19 香港薈


位於尖沙咀的重慶大廈,大家一直都對這座大廈感到好奇。在王家衛《重慶森林》的文藝面紗下,真實的重慶大廈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呢?用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教授麥高登(Gordon Mathews)在專著《重慶大廈》裡的說法:「香港確實是中國的一部分,但重慶大廈不算是香港的一部分。」在法治社會香港,重慶大廈難道是一個「法外之地」嗎?


這當然是個文學化的描述。重慶大廈位於香港鬧市區尖沙咀,交通便利,只要在尖沙咀地鐵站下車,5分鐘內就能步行到那裡。怎麼看,它都是香港的一部份,而且是重要的一部份。但和大多數香港人一樣,我不會無緣無故去那裡。最近一次和重慶大廈的「親密接觸」,是早前一位德國朋友來港,他本來需要回自己的祖國辦理中國簽證,唯一不用長途跋涉的方法,就是來重慶大廈找那些深居簡出的「經理人」。沒錯,重慶大廈就是有這樣「神奇」的能力。


去重慶大廈真的要小心,要非常清楚這裡的族群生態,才能遊刃有餘。否則,即便是研究人員,也會惹麻煩。作者在書中說:「有一位助理被一個巴基斯坦男人請去吃午餐(一個她本應拒絕的邀請),結果那個男人在她震驚之中吻了她;還有一位助理不幸地與一位巴基斯坦男性握手後,長期收到一系列的電子郵件,寫滿了他對她至死不渝的愛戀。」基本情況就是這樣。

實際上,來香港這麼多年,我只去過重慶大廈一次,是和家人去吃印度咖喱。而平時經過重慶大廈,我心知肚明,最好加快腳步,因為如果稍作停留,就會被不計其數的傳單和盤問包圍,他們會熱情地招呼你去他們的餐館消費,還有大量假冒名牌產品等著你,例如「Nokla」和「Sory Ericsson」手機。

如今,重慶大廈就是香港「貧民窟」或「難民營」的代稱。自1990年代初九龍城寨被拆除後,重慶大廈就取代了它的地位。這裡破敗、混亂、複雜,一般香港人本能退避三舍。但是麥高登說,重慶大廈在1960年代初剛剛落成之時,是幢高檔建築。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是有些歷史原因的。有時候,歷史像只看不見的手,會做選擇。起初,不少南亞裔人購買了重慶大廈的物業。這個傳統被繼承下來,即便後來大多數物業都轉手到從大陸來的新移民手中,租賃物業的仍舊大多是南亞裔,其中的住戶也大多是南亞裔或者非洲人。

說起這些新移民業主,書中也有耐人尋味的記載。這些業主,大多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移居香港後,以便宜價格購得重慶大廈的物業,然後轉租出去,賺得第一桶金。然而奇怪的是,他們自己幾乎從來不涉足重慶大廈,只在每年的週年晚宴時才出現。作者在書中,白描了一次週年晚宴的場面:

「晚宴即將結束之時,業主們開始用帶有口音的粵語合唱《獅子山下》,一首象徵香港人身份認同的歌。這些中國大陸移民用一首歌宣告自己的香港人身份,而這個香港是八九十年代的香港,跟如今的香港也有一定的聯繫,現在的他們卻經常看不起大陸新移民;基本上,他們在宣告:『在多年的掙扎奔波之後,我們終於成為香港人了。』但諷刺的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卻是許多香港人不敢去的地方。他們的香港人身份基於一幢非洲人和印度人喜歡去的大廈,同樣也是香港人引以為恥的大廈。諷刺之處即在此,也是重慶大廈眾多矛盾之一。接下來的幾年週年晚宴大同小異,但晚宴在2008年和2009年變得更加多文化了,還提供了重慶大廈南亞餐館提供的自助餐,形式仍然與往年差不多。」


最令人好奇的,還是重慶大廈裡住了些怎樣的人。作者通過長期的田野調查,總結出裡面大約住了7種人,分別是:商人、業主和經理、臨時工、避難者、家庭傭工、性工作者、癮君子和遊客。每一種,都有值得深挖的特質。

例如避難者。重慶大廈裡住著無法統計數量的避難者,他們每個人都能說一個離奇的關於自己身世的故事。為什麼香港會有這麼多避難者?那是因為,香港擁有或許是全世界最寬鬆的簽證政策,任何地方的人,只要持旅遊簽證,基本上都可以憑護照進入香港,起碼可以停留7天。一些避難者,就運用香港寬鬆的簽證政策,進入香港邊境後,徑直往重慶大廈去了,在裡面躲著不出來。

在2003年911恐怖襲擊發生後,美國的簽證政策收縮,不少避難者都轉而前來香港,令香港的避難人數陡然上升,尤其是從非洲來的避難者。很難具體統計,但作者聽來的一個估計說法認為:「來過重慶大廈的每一萬人中,兩千人是避難者,四千人是持旅遊簽證的非法工人,另外四千人是商人或合法工人。」

但是,這些避難者口中的故事,很難判斷真假。有些故事,甚至令擁有權力給予他們難民資格的聯合國工作人員忍俊不禁。例如,有個人說他自己是非洲某部落酋長的兒子,受過西方高等教育。當他的酋長爸爸去世的時候,他們要求他吃掉父親的心臟以繼承酋長權力,否則就殺了他,於是他只好逃離自己的祖國。或許正是因為這些故事難辨真假,所以能夠從重慶大廈獲得難民資格的人實際上鳳毛麟角。有些人甚至苦等數年,仍舊希望淼茫。而這些等待的難民中,也不乏真正有頭有臉的人物,有的甚至上過BBC等國際著名媒體。

還有其中的家庭傭工。說起來,來自菲律賓或者印度尼西亞的家庭傭工,一般都是可以住在僱主家裡的,他們為什麼會有在重慶大廈租住的需求呢?因為,部份傭工在香港交了男朋友,需要私密空間。這些傭工在自己的國家往往已經成婚,到了香港彷彿擁有了特別的自由。作者特別提醒,不要以為印尼是回教國家,就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實際上,印尼傭工圈子裡有個說法,如果去了香港,那基本上就不是什麼「好女人」了。

在這樣複雜的族群環境中,我們自然會好奇族群關係如何。這可真的是很難一語道盡。一個經典的故事這麼說:有個印度人和一個非洲人在坐電梯上行時打起架來,電梯下行的時候他們已經手挽手變成好朋友了。這個故事,形象地說明了重慶大廈的族群生態:矛盾不斷發生,且又很容易緩和。這多少「得益於」重慶大廈的「灰色」標籤,在這裡的所有人都不想惹麻煩。所以,除非萬不得已,重慶大廈的住戶是不會報警的。而香港警察,往往也對重慶大廈睜一眼閉一眼。


有趣的是,警察在重慶大廈得到大多數人的尊重,部份原因歸功於香港警察的專業,當然還有廉潔。書中說,有次一位避難者聲稱無緣無故被警察打傷,其他避難者都警告他不要造謠:「香港警察才不會那樣做,你肯定是先打了警察。」

而且,重慶大廈內部也存在不同種類的相互歧視。例如:「假避難者因為經濟原因來港而被真避難者鄙視,而不工作的避難者又被重慶大廈的商人們看不起。」沒想到,重慶大廈竟然還有「笑貧不笑娼」的文化。

也許只有對南亞裔人士來說,重慶大廈才真的算得上「不是香港」,因為這裡集中居住了他們的同胞,令他們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一位名叫Johnny Singh的商人說:「我出生在香港,我是香港人,我已經在香港生活超過30年……香港是一個華人的城市,我在這裡覺得自己像是局外人。但是我一踏進重慶大廈,我就不再覺得自己是外來人了,彷彿回到家裡一樣。」

《重慶大廈》是本值得看的書,即使這本書仍有不少問題。比如,作者似乎很容易就放過了一些重要的問題。舉個例子,書中說到尖沙咀的黑幫,在幾乎佔領整個尖沙咀的時候,重慶大廈卻好像獨善其身。看到這裡,自然會出現一個大大的問號。然而,作者沒有就此現象給予合理的解釋。而這本書的翻譯也讓人不太滿意,錯字亦不少。另外,雖然這本書做了大量深入的訪談,但是看得多了,不免產生疑問:這些重慶大廈的居民,他們的話究竟有多少可信度,又有多少是胡編亂造的呢?只能說,如果那位不幸的北京女大學生,在事先看過這本書才來香港的話,恐怕不會選擇入住重慶大廈吧?從這層意義上講,這本書非常值得在內地出版。

轉載自:騰訊大家


相關焦點

  • 香港的怪獸大廈
    外地遊客來港旅遊,大多對高聳林立、密密麻麻的大廈嘖嘖稱奇,惟居民對此環境已然習以為常,似乎無甚感覺。在港島鰂魚湧,就有這樣一組有近50年曆史的組合民居建築群,早前被好萊塢(好萊塢)《變形金剛4》選為場景,令這一「舊到發黴」的民居出了大名,更被人形容為「怪獸大廈」。
  • 香港好去處
    在此,小編給大家推薦幾個好吃好玩好去處,讓大家在這個長長的假期中,玩得更加盡興。讓我們跟著林宥嘉一起在香港兜圈吧一條有本地色彩的街道石板街,就是砵典乍街,砵典乍先生是香港被英國殖民時第一任港督,這條街就是香港的第一條道,就是以他為名的了。這些小商店賣的都是鈕扣,小飾品,梳子頭飾甚至是兩傘假髮,對老外來說,這裡比其他的名店商場更有吸引力。
  • 「 81 年,香港溫莎大廈狐仙殺人 」 事件
    有一天夜裡,雷電交加,天上閃過不正常光。這天,工人小張照例背著自己的用具來到這堵牆邊擦畫,突然,他看到牆上竟然多出來了幾個狐狸頭,他大吃一驚:他天天來這兒,昨天還沒有看到這麼多的狐狸頭呢,今天怎麼就出現了呢?而這些狐狸的眼睛深邃黑暗,好像要把人吸進去似的,遠遠看去,非常逼真,絕對不是一晚上就能夠畫成的東西。
  • 【貝聿銘逝世】感謝您為香港帶來中銀大廈
    在貝聿銘先生100歲生日之際,曾有媒體專訪了他兒子貝禮中以及一些建築學者,揭露了這座香港地標建築設計背後的故事。當年,這座亞洲最高建築物備受爭議,時至今日,成為香港最具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貝聿銘參與設計這座建築,與貝氏家族和中國銀行的緊密關係不無關聯。
  • 驚悚懸疑電影《夜魔人》重慶開機
    開機儀式上,新生代導演張坤一接受香港衛視記者專訪時表示:該影片劇情全部在重慶取景拍攝,預計在2016年暑期檔登陸全國各大院線。  《夜魔人》電影總導演 張坤一:我希望觀眾能夠通過這部影片對年輕導演有一個更深的認識跟了解。因為現在年輕人的很多想法和創意都需要跟老一輩的電影人去支持。希望這部影片能給大家帶來中國意義上不一樣的恐怖片和懸疑片。
  • 香港衛視《印象重慶》今晚播出:木雕根書(下)
    重慶是一座日新月異的城市,無論人們生活節奏如何加快,在這座城市裡總有一群人不急不緩地用刻刀在木頭上雕刻著他們的人生,堅守著心中那份對傳統技藝的摯愛。五行中木是唯一有生命的,而在重慶這些藝人們卻用刻刀把無聲的木頭,通過藝術的方式讓它們鮮活了起來。木雕藝術是生命的延續,更是刻刀的傳奇。本期《印象重慶》將帶您走進重慶那些與木密不可分的藝術。
  • MCL香港丨隱身於工廠大廈中的咖啡室-CoCo Espresso 701
    今天帶大家穿越到香港葵湧的一間工廠大廈的7樓。當然了我們不是要來參觀工坊,而是要在大廈中尋覓一間咖啡店。若不是有那陣濃烈的咖啡香和裡面傳出來的音樂聲,到這還不敢相信自己到的是一間咖啡店。如果不是趕時間要離開,真的很想在這裡過完整個愜意的下午,直到太陽下山後再離去。
  • 香港無源頭確診病例增1.3倍! 一大廈現同樓互傳 居民緊急撤離
    至於大廈26D出現3個確診病例,袁國勇指,由於26樓接近頂樓,可能因擾流效應而受感染,而19F單位患者可能因確診保安在環境傳播病毒而受感染。他提到,大廈10宗確診個案中有4宗是外傭,他們經常在廚房工作、負責清潔等家務,可能因此增加他們的感染風險。
  • 【遊客最愛的香港打卡點】「怪獸大廈」貼告示禁拍照 彩虹邨慘變遊客區
    香港近年有不少景點吸引遊客與攝影愛好者拍照打卡。但大批慕名而至的遊客對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小滋擾。
  • 香檳大廈149間鳳樓被剷清 嫖客人龍成絕響
    記者早前深入淫竇,揭開黑幫淫媒「控制中心」的神秘面紗,為爭奪鳳樓的佔有率及每月逾500萬港元「肉金」,4大黑幫10多年前開始侵佔被收購而空置的單位,「一房多劏」築鳳樓,嫖客在200隻「天眼」下留下尋歡足跡。警方指,連串行動令被霸佔的149個劏房鳳樓永久「冚旗熄燈」。
  • 【內地校友會介紹•之二】重慶校友會+精彩活動搶先看~
    周四(12日)晚,重慶校友會組織了在香港的小型線下聚會,現場精彩瞬間,文末一起感受~~我是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的畢業生,畢業後即加入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事務所,2002年晉升為合夥人,2014年6月獲委任為德勤中國華西區管理合夥人,開拓中國西部市場及招聘人才。這些年來,我一直和母校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曾擔任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執委會委員,顧問。
  • 香港這些地方打個不一樣的卡,一不小心就能刷爆你的朋友圈
    怪獸大廈、彩虹邨、樂華南邨……在這些地方,你不需要成為攝影大師,也可以拍出生動好看的照片。香港9大最適合拍照的地點你都去過嗎?彩虹邨為香港最早期興建的公共屋村之一,位於九龍黃大仙區,是香港最「色」的一個地方,操場由明亮的藍、橙色拼接出來,樓房的陽臺顏色也是五顏六色,好看極了!
  • 重慶如何種好「試驗田」
    上海浦東深化「一業一証」改革,43個行業「一証準營」(2020年8月4日攝)。新華社發   在位於上海浦東新區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企業服務中心內,每個綜合受理窗口都擺著一塊牌子,上面寫有一行字:窗口無否決權。   「不輕易對企業說『不』。」這是上海自貿試驗區的理念。   而這個理念的產生,源自盒馬鮮生的創立。
  • 【新冠肺炎|確診大廈名單】今日新增145宗確診 天水圍多宗新增個案! (7月27日更新)
    衞生防護中心晚上公布的新增確診者資料列表中,屯門區為單日最多新增個案,達20個,當中有13個來自屯門康和護老中心(黃金分院)。此外,將軍澳區單日亦錄得7個確診者。今日確診中有2名於上水屠房工作,另外涉到食肆的確診者亦不少。
  • 貝聿銘與中銀大廈往事
    這並不是一項容易的任務,除了上文提及的被道路包圍、建築面積受限等因素,當年中國銀行還希望這座大廈成為一座地標性的建築,最好是全香港最高的大廈,至少也要比鄰近的匯豐總行高;而建築成本要控制在十億元之內。面對重重限制的狀況,貝聿銘做出了一個完全違反香港建築常規的大膽方案——整座大廈如同破土而出的雨後春筍,下寬上尖,直插天空。
  • 【香港通】好吃到飛起的9家香港甜品店,連tvb明星也常去!
    對於香港甜品人盡皆知的有「滿記」「許留山」...        店鋪從 60、70 年代開始一直經營至今,裡面的裝修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歲月中保留如初,其甘蔗汁連續多年被評為香港最佳果汁,直到那些排毒果汁打入香港糖水市場……現在這個樓馬上就要拆了,有條件的朋友們抓緊去
  • 香港這一年,港漂內地生眼中的108個瞬間
    2019.8.27-2020.8.27 / 香港 / 108張相片 / All by Travis前言:去年8月,我在朋友圈看到《一年,香港,我記錄下的108個瞬間》,作者是同為浸會的18Fall學長(WeChat ID:fandiculous35)。觀看之時深為所動,與之聯繫,便有了這個主題的續寫。去年若是「起」,如今便是「承」。
  • 大批"裸男"在香港要跳樓了!
    創作「視界香港」的英國藝術家Antony Gormley,將31個如真人大小的雕塑矗立於港島中西區方圓一公裡內,其中27個人像雕塑於大廈天臺和天際間,包括大會堂高低座、港島香格裡拉、渣打銀行大廈、協成行中心、新世界大廈1、2座等;
  • 慶祝農曆新年 帝國大廈櫥窗展點亮中國紅
    帝國大廈櫥窗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