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點燃兒子筆記本:輔導作業管理不好情緒,危害至少有5點!

2020-12-22 曦曦媽談教育

「啊!肺要炸了!3+6=9,兒子因為心裡惦記著玩,便慌裡慌張地寫成了3+6=c。」

「甭提了!piao照著抄,她能抄成qiao!這眼神是有多麼的不好?」

「每天接孩子放學我都一臉開心,看著她從校門裡出來就覺得很可愛。可回到家剛拿出作業,我這血壓就上升了!」

「坐姿不對、握筆姿勢不對、讀題不認真、書寫潦草、答題馬虎了事。哎,輔導兒子作業都不知道折了我多少年壽命!」

……

每天下午五點半,在校門外排隊等候女兒放學時,我總能聽到家長們扎堆互訴崩潰。大家回憶起輔導孩子作業的滋味時,有的立馬變得憤怒起來,有的甚至捏著拳頭想打人,有的咬牙切齒氣得滿臉通紅,有的一臉生無可戀的樣子耷拉地站著。

是呀,輔導孩子家庭作業好像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公害,家長被氣得焦頭爛額,孩子又一副可憐兮兮的模樣。當下,網際網路更是流行著一個育兒實踐新名詞「雞娃」,指的就是一種用來形容家長給孩子打雞血,催促孩子學習的新說法,多用於焦慮的中產階級家長。

12月14日晚上,上海一位父親輔導孩子作業時情緒失控,差點燒了鄰居家。爸爸正在給上四年級的兒子輔導家庭作業,但崩潰的是兒子頑皮不聽管教,三十多歲的爸爸勃然大怒,將孩子的筆記本點燃後放到了陽臺外燃燒。看著筆記本就要燒沒了,差不多要熄滅了,火氣未消的爸爸一怒之下便把筆記本扔到了樓下。然而當晚戶外風力較大,筆記本發生了復燃,因此也對鄰居家造成了驚擾。

「勃然大怒」、「惱羞成怒」、「焦頭爛額」、「暴跳如雷」……只要一提起輔導孩子作業這件事,我們就不得不聯想到諸如此類的成語。不管是爸爸也好,媽媽也罷,但凡是在輔導孩子作業時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其危害都將是巨大的——

(1)容易氣壞自己的身子。

12月16日,黑龍江佳木斯一位母親輔導兒子作業的視頻在全網也引起了不小的議論。媽媽一邊哭泣,一邊崩潰的比劃著手勢:「人家七點鐘就寫完的東西,我還讓他抄,他現在已經寫到了十一點還沒寫完!」

近年來,因為輔導孩子作業被氣進醫院的爸媽真的不在少數。只要你在搜尋引擎中輸入「輔導孩子作業住院的新聞」時,頁面中就會彈出各種相關的報導。

譬如:南京有一位33歲的母親陪孩子寫作業就被氣到腦梗住院;深圳45歲爸爸因輔導孩子作業氣到心梗,入院搶救;湖南沅江的夏先生,今年45歲有多年高血壓病史,幾天前他在家裡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差點被孩子氣暈,隨後出現了持續性的頭痛情況……

由此可見,輔導孩子作業時的情緒失控,的確已經成為了一個嚴重危害父母身體健康的事情。

(2)爸媽狀態越崩潰,孩子的吸收能力越低下。

前幾天,曦曦媽看到了一個報導:小男孩報警求助,表示媽媽自己把自己氣走了。孩子哭泣著,反反覆覆地強調:「我不知道我媽媽生氣的點在哪裡。」孩子說,他媽媽平時總是喜歡說他愛吃湯泡飯,當晚他也並沒有吃湯泡飯,就只是安安靜靜地坐在一旁吃飯,結果媽媽嘮叨了整整五十分鐘,最後還自己把自己氣跑了。

看看情緒崩潰下的教育意義在哪裡?媽媽教訓了孩子五十分鐘,孩子連媽媽為什麼生氣都不知道,試問這樣的教育有意義嗎?對孩子來說有幫助嗎?

同樣的道理,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如果父母情緒過於激動,孩子很有可能無法集中精力思考問題。反而因為父母的暴躁情緒而瑟瑟發抖,導致本來可能已經掌握的知識,到當下已經想不起來或者不知道如何運用了。這種情況下,就算是父母講五遍,講十遍,也抵不了心平氣和下講一遍的效果。

(3)容易消耗孩子的學習興趣。

當孩子坐姿不正確時,家長一拳便打到孩子背上;當孩子握筆姿勢不對勁時,家長便向扭老式電視機頻道一樣,轉動孩子手上的肉;當孩子做錯了一道計算題,家長極為麻溜的敲擊孩子的頭部;當孩子同一類題目屢次錯誤時,家長氣得直扇孩子耳光……

當負面的能量過多的攝入到孩子的身上之上,孩子對學習本來保持的濃烈興趣,也會因此而漸漸消散。學習是一個永恆的過程,是需要長期堅持下去的,如果長期處於一種被打擊的狀態下,孩子又如何在學習中尋找到快樂和自信呢?

看看身邊很多孩子,有的甚至才上幼兒園就已經進入了一種厭學的狀態;有的才上小學一年級,便把學習當成了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有的甚至熬不到小學畢業,就已經對學習這件事兒萬念俱灰了。

(4)對孩子自信心及性格方面的養成非常不利。

當父母過分強勢之後,孩子往往也就是一副唯唯諾諾地模樣;當父母過分強硬之後,孩子往往也沒有主見;當父母過分苛責之後,孩子不僅沒有自信,甚至還會養成自卑、自閉等毛病。

孩子的世界,應該是天真浪漫的,不應該事事都要看父母臉色,那樣的日子對孩子而言無異於是一種痛苦的折磨。女兒班上有一個令無數老師都格外頭疼的孩子,他其實很聰明,但由於其母親整日給他灌輸「你很差勁」「我們家很窮」等觀念,致使孩子小小年紀便放棄了自己。不僅作業不會完成,就連靜坐也無法保證,完全就是一副破罐破摔的樣子。

曦曦媽並不提倡盲目的快樂教育,但我認為在輔導孩子作業這個問題上,家長必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否則就會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哎,爸爸媽媽天天責備我學習的事情,看來我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吧!」負面的打擊,很多時候根本不能激起孩子的鬥志,反而只能成為孩子越來越差的推動力。

(5)影響親子感情。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本來應該是一種互相信任的關係,但看看身邊的很多家庭,早已因為輔導孩子作業這件事兒,而弄得全家不得安寧。作為爸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很正常,但為了自己心中完美夢想而折騰孩子,曦曦媽認為就很沒必要了。

有的家長,因為自己當年文化水平低,導致如今吃了無數苦頭,所以希望子女在學習上有所成就,而避免重走父母走過的彎路;有的家長,因為自身比較優秀,所以對孩子的期望也就越高,時時刻刻都在指望孩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這些情況下,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往往就會過分關注,甚至超過了對孩子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注重程度。

親子關係,是需要孩子和家長雙方去共同維護的。我們不能因為孩子愛自己,就對孩子各種責備、詆毀、謾罵和侮辱。在孩子沒有反抗能力的時候,或許孩子不能拿你怎麼樣;但當孩子越來越大之時,與家長做對的勁兒可能就會更足了。

————————

陪讀不易,這一點曦曦媽深有體會。但是暴力輔導孩子作業這件事兒,曦曦媽依然認為是不妥的!您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歡迎發表您的感想哦。

相關焦點

  • 輔導作業情緒失控,爸爸一怒之下點燃練習簿,差點惹下大禍!
    12月14日晚上,上海一小區上演驚險一幕:一位家長輔導孩子功課時情緒失控,一氣之下點燃練習簿並將燃燒的練習簿丟下樓,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輔導作業脾氣"上火"差點真"著火"了!在事發小區,許多居民聽說了這一情況,事情發生的起因很簡單:家住該小區的一對夫妻正在給小學四年級的兒子輔導作業,但是沒想到的是,孩子頑皮不聽管教,30多歲的父親勃然大怒,將一本練習簿點燃後放在陽臺外燃燒。
  • 暴躁爸爸輔導功課,怒點作業本險燒鄰居家,別讓「壞情緒」惹禍端
    暴躁爸爸輔導孩子功課,怒點作業本險燒鄰居家 最近一位上海的爸爸在輔導兒子功課時,險些釀成大禍。原來是輔導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孩子不聽父母的管教,爸爸心頭火冒三丈,居然把孩子的作業本點燃放在了陽臺。
  • 輔導作業情緒失控,爸爸一怒之下燒了練習簿,接著...
    男子輔導作業情緒失控,點燃練習簿從高樓扔下差點真「著火」 2020-12-18 1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輔導作業情緒失控!爸爸一怒之下燒了練習簿,差點惹下大禍!網友...
    12月14日晚上上海一小區上演驚險一幕一位家長輔導孩子功課時情緒失控一氣之下點燃練習簿並將燃燒的練習簿丟下樓差點燒了鄰居的家輔導作業脾氣"上火"差點真"著火"事情發生的起因很簡單:家住事發小區的一對夫妻正在給小學四年級的兒子輔導作業
  • 爸爸輔導孩子做功課,情緒失控怒燒作業本,差點廖成大錯!
    輔導孩子做作業讓不少家長犯愁,父母在陪伴小孩寫作業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一個詞彙精準地道出了家長們的心境,那就是「恐輔症」。該詞用來形容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就像渡劫,一輔導情緒便難以平靜,容易血壓上升,目前,有八成的父母出現這種現象。
  • 爸爸輔導孩子作業脾氣上火,差點真「著火」,學會控制情緒很必要
    12月14日,上海某小區內,一位80後爸爸輔導四年級孩子作業,由於孩子不聽管教,爸爸脾氣上火。居然在陽臺上把兒子的作業本點燃,然後高空拋下。有位家長留言說「真想把孩子塞回肚子裡」,「有的說默念十幾遍`親生的、親生的」仍然控制情緒,最終以一場鬼哭狼嚎的戰鬥而結束。最近幾年新聞媒體也經常報導,父母管教孩子情緒失控導致出事的也是層出不窮。去年,一位父親發現孩子一邊寫作業,一邊看手機。惱怒之下,奪過兒子手機隨手扔到樓下。
  • 爸爸輔導功課怒點作業險燒鄰居家 消防叔叔:教育孩子要有耐心
    2020年12月14日晚,上海,一位爸爸在輔導孩子作業時情緒失控,點燃孩子作業本,並將它扔下樓,差點把鄰居家燒了。這位爸爸表示,當時把點燃的本子放陽臺,以為燒完了就扔下了樓,沒想到風太大復燃了。這位父親已寫下保證書並道歉。
  • 上海一爸爸輔導功課,怒點作業險燒鄰居家 網友:還是要悠著點兒
    14日晚,上海,一位爸爸在輔導孩子作業時情緒失控,點燃孩子作業本,並將它扔下樓,差點把鄰居家燒了。這位爸爸表示,當時把點燃的本子放陽臺,以為燒完了就扔下了樓,沒想到風太大復燃了。這位父親已寫下保證書並道歉。
  • 輔導作業到底多難?爸爸一怒燒了練習簿,差點火災
    12月14日晚上,上海一小區上演驚險一幕:一位家長輔導孩子功課時情緒失控,一氣之下點燃練習簿,並將燃燒的練習簿丟下樓,在事發小區,許多居民聽說了這一情況,事情發生的起因很簡單:家住該小區的一對夫妻正在給小學四年級的兒子輔導作業,但是沒想到的是,孩子頑皮不聽管教,30多歲的父親勃然大怒,將一本練習簿點燃後放在陽臺外燃燒。
  • 爸爸輔導功課怒點作業險燒鄰居家,事後寫下保證書:理性教育孩子
    網上看到一條爸爸輔導孩子功課怒點作業的熱搜,腦海中頓時想起那句話:輔導作業一時氣,一直輔導一直氣。輔導作業這事兒看似不大,但卻被眾多家長稱為是「要命」的活兒。據說這位爸爸在家給四年級的兒子輔導功課,怎奈熊孩子頑皮不聽話,30多歲的父親勃然大怒,將一本練習簿點燃後放在陽臺外燃燒,心有怒氣的爸爸當時以為這本練習簿快要燒沒了,於是在盛怒之下將練習簿扔到樓下,沒想到的是,由於戶外風力較大,導致練習簿復燃,對樓下居民造成驚擾。
  • 千萬不要讓爸爸輔導孩子寫作業,因為你永遠不知道爸爸能做出什麼
    近日,一位爸爸輔導兒子寫作業,因情緒失控,一氣之下點燃兒子的作業,並扔向窗外,本以為扔了就扔了,沒想外面風大,作業本掉落至樓下鄰居的陽臺上,火越燒越大,幸虧鄰居及時發現,不然很可能造成火災事故。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近幾年來,爸爸輔導孩子寫作業鬧劇頻發,儘管起因都是「情緒失控」,但每位爸爸的發揮都不一樣,有的劇情已經超出了普通人想像能力的範圍。六親不認型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寶,可這一輔導作業,父母能被孩子給氣飽。
  • 殃及池魚,上海一爸爸輔導功課怒點作業本險燒鄰居家
    開篇先來個段子,老師:「作業呢?又不交」小明:「被我爸燒了!」老師:「別撒謊。」小明:「真的,不信你看新聞!」然後小編看到消息,近日,一位上海爸爸在輔導孩子作業時情緒失控,怒火攻心情況下點燃孩子作業本,並將其放在陽臺,後來被風吹復燃並帶走,差點把鄰居家燒了。這位爸爸已寫下保證書並道歉。
  • 上海一爸爸輔導功課,怒點作業險燒鄰居家 網友:還是要悠著點
    上海一爸爸輔導功課,怒點作業險燒鄰居家 網友:還是要悠著點 原標題:上海一爸爸輔導功課,怒點作業險燒鄰居家
  • 輔導兒子作業崩潰 父親點燃練習簿從高樓扔下……
    說起輔導功課,一些家長可能都有過情緒失控的時候。12月14日晚上,上海一小區上演驚險一幕,一名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孩子屢不聽勸後,家長竟一怒之下點燃孩子的練習本並丟下樓去,所幸最終只是虛驚一場。事發當天,小區裡一對夫婦在給小學四年級的兒子輔導作業,孩子頑皮不聽管教,父親心頭火起,將一本練習簿點燃後,放在陽臺外燃燒。 物業工作人員介紹:「他就把本子燒掉後從上面扔下來了,掉到人家衣架上面。」
  • 爸爸輔導功課情緒失控,怒燒作業本扔樓下,鄰居:我招誰惹誰了?
    屏幕前的你,是否剛輔導完孩子的作業?又或者現在就陪著孩子寫作業?「陪孩子寫作業」估計是一件讓很多父母都感到心態崩潰、頭大頭疼的的事情;這種「漸崩式輔導作業」讓一些父母和孩子「不寫作業還是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看吧!
  • 點燃孩子練習簿,從高樓扔下,差點燒了鄰居家!輔導作業又添新劇情…
    說起給孩子輔導功課許多家長都有一堆槽點氣兒不打一處來甚至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上海有一位爸爸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直接一把火把孩子的練習簿給燒掉了!
  • 39歲爸爸輔導兒子做作業一巴掌沒扇下去突發腦溢血,落下殘疾
    媒體發布視頻一名39歲爸爸輔導兒子做作業時突發腦溢死,引眾網友熱議。據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醫生稱,1月2日晚10點半,突然接到一緊急電話,一名39歲男子毫無症狀地劇烈頭痛,就診後被檢查出腦動脈瘤。醫生稱,一般腦動脈瘤常常發生在50多歲的年齡人群,39歲怎麼會患這種病?
  • 爸爸輔導孩子作業差點引發火災,作業那些事兒,太難了
    14日晚,上海的一位爸爸在輔導孩子作業時情緒失控,點燃孩子作業本,並將它扔下樓,差點把鄰居家燒了。這位爸爸表示,當時把點燃的本子放陽臺,以為燒完了就扔下了樓,沒想到風太大復燃了。雖說這位父親已寫下了保證書,並誠懇道歉。但還是想提醒一下,天乾物燥,能撕作業就撕作業,千萬別再別點作業了 ,太危險啦。
  • 輔導作業須謹慎,最好不要發脾氣!唉,確實太難了……
    陪孩子寫作業,看起來簡單輕鬆,但實際上,這可是一份燃燒生命的偉業啊!每個陪孩子寫作業的家長,都有一部「血淚史」。最近,有一位深圳爸爸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被氣到心梗,送進醫院搶救……經過醫生緊心內科醫生趕到現場會診,經過檢查後,診斷為:急性冠脈症候群,也就是俗稱的「心梗」。經過搶救,劉先生脫離危險。
  • 爸爸輔導作業脾氣「上火」 險些釀成大禍!
    指導作業的脾氣\「點火」 差點「著火了」! 12月14日晚上。 上海的一個小區上演了驚險的場面。 一位家長指導孩子上課時感情失控。 一氣之下點燃練習。 把燃燒的練習簿丟在樓上。 我差點燒了鄰居的房子。 在事件的地區。 許多居民聽說過這種情況。 事情發生的原因很簡單。 住在這個地區的夫婦。 正在給小學四年級的兒子指導作業。 但出乎意料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