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勸架勸著成了吵架的,一看就沒學好佛,是你嗎?

2020-12-23 佛歌108首

有些人他學不會佛法,學習能力不是很強,我給他一個定心丸,說你其實你可以成佛的,讓你安心念佛,也許對他自己有治療的效果,但是佛教的推廣,特別是對於那些有學習能力的人來說,它是思維禁錮式的,所以龍樹菩薩,雖然對佛教有很大的貢獻,但也有很多人批評,主要是因為這個問題。

廣行論菩薩,要廣度和眾生一起深入經學修行。所以,如果我們有空,又看不懂中論的話,那就讀《大智度論》。一學期拿起來讀三四遍,一個學期讀一遍,一天讀十頁,也不要去讀懂它,你把看懂的知識它寫下來,還有真的沒有辦法看懂的也寫下來,然後你把寫下來的知識再看兩三天,你就會有一個完全不同的視野,至少你知道佛教是什麼,有什麼。

修不修行放在一邊,至少你知道佛經在講什麼,討論的那些問題我們有沒有也在討論,這個很重要。我們學佛,就學到兩點,生死,解脫,還有放下,還有佛教功課,除了這些,沒有了。因為你放不下,你看到了生死,你不能解脫,然後你被掛在半空中,下不來,上不去。我們談不上寫論,把祖師這個《龍樹菩薩論》好好看一遍。

這個《廣行論》與《深觀論》,有人認為菩薩包括皈依、布施、持戒等。佛陀的指自證化他的果德,主要是為了引發信願,以及集富智資糧重。有人認為修行這種做法,是先聚糧。然而,也有人說,更重要的是,前面是漸修式,然後是頓悟式,也有些人說,如果般若是三乘之母,三乘之士就應該以此深觀而証悟解脫,廣行才是大乘不共小乘的特色。

廣行所謂的心量,所謂的廣度眾生,這就是我們大乘佛法的特點。而大乘小乘的共同之處,就是在於般若,是在於徹證空性,那如果沒有徹證空性,那麼你離佛法就很遙遠,當然,廣度眾生這件事沒有智慧,我們往往認為度眾生,不知不覺的卻讓眾生度了自己。

原來他們兩個人吵架,你以為你有智慧,你去勸勸,說服然後兩個人不要吵架,沒想到卻變成三個人的爭執,往往如此。為什麼?因為沒有通達空性,把自己加進去了,只是覺得自己可以改變,其實你能改變的太少。

相關焦點

  • 勸架的竟把吵架的給殺了!兩口子吵架,他倆來勸架,越勸越生氣……一起悲劇多少反思?
    前段時間,雙鴨山的一對夫妻發生了矛盾,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矛盾一直沒解決,親戚跑來勸架,結果鬧出了人命。親屬吵架  外甥跑來勸架3月16日,雙鴨山市公安局嶺東分局刑偵大隊接到一起報案,報案人說自己的親屬被人用刀捅死了。
  • 朋友吵架怎麼勸?
    朋友之間發生了衝突,我們的第一反應當然是要勸架,可是有很多人不明白,當吵架的雙方都是咱們朋友的時候,勸架是個技術活,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是朋友和路人發生衝突,那沒說的只要不是太過分,肯定是第一時間挺她。如果是路人和路人發生衝突,那也沒什麼好說的,當然是主持公道了。
  • 勸架是個技術活,掌握這一點更能勸到心裡去
    生活中總有迫不得已要做和事佬的時候,當身邊的朋友哭哭啼啼地找到你的時候,難免要進行一番勸說。勸架的人差不多都會有這個煩惱——勸好了,人家兩個人好了;勸不好,要遭兩頭埋怨,常常弄得一身腥,裡外不是人。其實朋友或是夫妻在生活中難免有個磕磕絆絆,吵架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勸架的人,要找好自己的位置。聰明人懂得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勸說,但是不會把自己摻和進去,就不會捲入到費力不討好的局面了。吵架的雙方,本來關係就好,如果關係一般那也不需要勸了。
  • 勸架時,為何有人越勸越兇?
    生氣吵架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能有個清亮明白的人來勸架,一般都會煙消雲散、和好如初。可是為何有些人在有些時候,別人越勸他卻吵得越兇?經過愚人我的分析,不外乎下面這幾條原因。對於勸架人有氣。生氣吵架的時候,本來情緒就很激動了,如果這時出現的勸架人正巧是自己本來就很有意見的人,那麼估計這怒氣值還得增加。人家勸架人本來是好心,也會被憤怒衝昏頭腦的人所惡語中傷,無辜遭殃。很委屈,想找人評理。感覺到很委屈,或者積壓委屈時間很久的人,會在衝突爆發之時猛烈發洩。即使旁邊有人勸架,也會無濟於事。這些人實在是心裡憋屈,想趁此機會,好好出出氣。
  • 農村的「勸架」人
    勸架的人更加不值,出了力,落不了好。因為無論你說得對或者錯,都不能真正進入被勸的人心裡,每個人都有自己處事的立場,所以勸架的人或有偏頗,也會出些餿主意,過後兩個人好了,你說的話都會成為別人心裡的釘子,最後可能就會落個裡外不是人。 所以我以為,家庭矛盾最好是內部解決,解決不了,還有法院,大不了離婚,沒必要勞民傷財,興師動眾。
  • 鄰居吵架將媳婦關門外,你會過去勸架嗎?
    靜靜地聽聲音,原來是兩口子吵架,媳婦被老公拒之門外,媳婦在門外一邊苦苦哀求老公開門,一邊委屈的哭泣,可是老公卻遲遲不開門,媳婦便氣憤的砸起門來,仿佛門要被砸碎了。就這樣持續了一個多小時,也沒見開門。其實平時經常能聽到這對夫妻吵架,還有兩個相差兩三歲上幼兒園的兒子,還有公婆一起住。只知道他們一家是租的房子,平時見面也只是禮貌性的打招呼,彼此之間不熟悉。
  • 寶玉勸架,越勸越亂
    就聽到從自己屋裡傳來的吵吵嚷嚷的聲音,原來是奶母李嬤嬤正罵人,寶玉就要回去勸架。這時候黛玉和寶釵分別說了不同的話,黛玉先說:這是你媽媽和襲人叫喚呢。那襲人待他也罷了,你媽媽再要認真排揎他,可見老背晦了。黛玉這話意思就是李嬤嬤沒事找事,找襲人的茬。黛玉是個真性情,從來不會為了人情世故說假話,所以黛玉覺得李嬤嬤這老太太不地道,襲人可憐。
  • 姜文勸偏架諷刺陳丹青,細讀勸架「七絕」有點莫名其妙
    照情理說,面對「今已成灰」的恩師被人「調侃」、質疑,作為弟子,陳丹青不惜和「老朋友」割席裂誼,維護恩師榮譽,這當然是無可厚非的。至於有人說陳丹青「刻薄」、「有失風度」,則顯示是不明白陳青丹對恩師木心的那份厚重的弟子情義。恩師被辱,弟子一聲不發,世人要怎樣評價陳丹青。況且,木心老先生一生孤孑,無一兒半女,弟子不發聲維護恩師名義,誰來維護?!因此,陳丹青發雅檄是理所當然、非如此不可。
  • 兩夫妻吵架竟動刀,男子砍傷妻子,鄰居勸架被殺害
    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和,兩個人生活在一起避免不了鬥嘴,吵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夫妻之間生活在一起,難免會因為一些小事發生爭吵。因為雙方的性格本來就不一樣,有矛盾也是正常的。兩個人之間只要不是出現大的矛盾都沒有關係的。
  • 貓:勸你不要試圖勸架!
    或許,當你聽到貓咪的對手是「尾巴」時,會覺得萌貓又是在胡扯,建議你先不要著急罵我哈。如果你並不相信貓咪和自己的尾巴無法和平相處,那麼接下來不妨一起來圍觀下,看完你就明白了!貓咪:小尾巴,朕警告你多少次了,不要老是跟在我的屁股後面,終於讓我逮到你了!
  • 王億人際關係:高情商的人怎麼勸架?
    王億人際關係:高情商的人怎麼勸架?勸架的好時機是什麼呢?於是,雙方就交鋒了,在扭打已經開始時,上前勸架,挨揍的可能性相當大。正因為這樣,圍觀的人一般才不敢輕易上前勸架。 如果無法在動武之前拉開雙方,勸架的要領,必須以下列的方式行之。 勸架的人要有挨揍的覺悟,然後,硬把身子擠進兩人之間。同時,儘量盛氣凌人的吼叫一聲:「停手!」這樣就可以把「池魚之殃」減到最小、最低的程度。
  • 父母經常吵架,妹妹大哭,姐姐勸架被打,一句話讓媽媽淚流滿面
    小玉與妹妹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家庭,父母經常因為小事大吵大鬧,兩個人開始只是爭吵,後來升級成暴力爭吵。每次吵架時,小玉總是哭著拉架,後來發覺根本拉不開,後來乾脆成為一個旁觀者,她的妹妹只能坐在角落裡拼命地哭泣,小玉就指責妹妹,「你哭啥?有用嗎?不要哭了!」
  • 鄰居打架應該去勸架嗎?
    今晚剛吃完晚飯,就聽到隔壁有男女吵架的聲音,吵得很厲害,而且還打出了門口,男人拿了一條棍子,而女的也不服氣也順手拿了一條棍子,兩個人準備開戰,可就在這時候,他們三歲的兒子哭著跑出來,抓住他爸爸的棍子喊:不要打我媽媽,不要打我媽媽。
  • 什麼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麼?佛的定義呢?
    他不能使一棵蓮霧樹長出蘋果來,你若想要收穫蘋果,就先要播下蘋果的種子。釋迦牟尼只不過是告訴你如何栽培,以便來日有豐碩的收穫,但栽培的工作還是要你自己動手。 梁啓超先生在『學問的趣味』一文中,不是也做過這樣的比喻嗎?他說冬天曬太陽的滋味舒服透了,但『太陽雖好,總要諸君親自去曬,旁人卻替你曬不來。』
  • 小情侶吵架為什麼閨蜜勸分,兄弟勸和?
    小情侶吵架為什麼閨蜜勸分,兄弟勸和?讓我來告訴你。 吵架,可能是每一對情侶都可能會面臨的境況。細心的人會發現,當一對情侶吵架的時候往往會出現這種局面: 男方兄弟會勸和,而女方閨蜜會勸分。
  • 佛耶對話:佛教之成佛觀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北魏蓮花洞的穹窿頂(圖片來源:資料圖片)一、成佛——佛教人生的理想追求「成佛」即成就佛業,達到佛的果位和境界。廣義成佛則是指修佛之人所達到的每一果位都是成佛的階位,都是走向成佛的果位和境界,都成就了不同層次的佛業。《佔察善惡業報經》卷下載,菩薩修行之每一階位,均為佛,故十信滿位之境地,稱為信滿成佛;十住滿位之境地,稱為解滿成佛;完成十地滿位菩薩之修行,稱為行滿成佛;完全達到佛果之境地,則稱證滿成佛。以上四者即稱四滿成佛。密教則有理具成佛、加持成佛、顯得成佛等三種「即身成佛」之說。
  • 路上看到兩個美女吵架,眼看要打起來了,我趕緊去勸架
    結果,沒想到泳褲褪色,我在池子裡泡著的時候,下身滲出了一絲一縷的紅色出來,蕩漾在水中……一個大叔遊過我身邊,看了看我身下紅紅的「血水」,又看了看我露著的上身,一瞬間,他的表情非常的矛盾……白雪公主逃出王宮,來到森林,看到一間小木屋,裡面排列著七張小小的床。白雪公主就躺下睡著了。傍晚七個小人回來了,白雪公主說:「你們就是我命中的七個小矮人吧。」
  • 浙江桐鄉一男子好心勸架反被打,對方竟還掏出了一把尼泊爾軍刀!
    路遇糾紛小馬(化名)一腔熱血上前勸架誰知反遭了一頓打更沒想到的是12月4日晚,桐鄉市振東派出所鮑煒銘接到小馬報警後迅速趕到了現場,「我也是來唱歌的,剛進門就看到他倆在吵,我也是好心……」吵架的,是一男一女,「我就去勸那個男的。」
  • 這種人慧根最高,佛緣深厚,看一看是你嗎?
    這世間有一種人慧根最高,佛緣深厚,看一看這種人是你嗎?我們先來看一看你的佛緣到底有多深?佛緣很深的人,從一出生開始就對佛教的東西非常感興趣,甚至第一次見到佛像就會產生莫名的歡喜,甚至還會流淚,總覺得自己好像過去見過此佛。這是一種佛緣很深的人,但這種人並不是佛緣最深的人。還有一種人,經常喜歡去寺廟燒香拜佛,這種人其實也是佛緣很深的人,但喜歡燒香拜佛的人也不是佛緣最深的人。
  • 釋迦牟尼出家日丨出家有這麼多好處,那不出家就不能學好佛嗎?
    人天導師釋迦牟尼佛降生在古印度,以凡人示現,目睹老病死,捨棄王位、妻子、後宮六萬婇女,夜半告別妻兒偷跑出城,成無上道,成了釋迦牟尼佛。對於釋迦牟尼佛,每一位佛弟子都應無比感激,並沿著佛陀的教誨,走上成佛之路。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