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 |《天末懷李白》朗讀音頻+作者簡介+內容講解

2021-02-19 趣學古詩詞

唐詩三百首 | 第114期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這首詩作於公元759年秋,和《夢李白二首》是同一時期的作品,當時詩人棄官遠遊客居秦州(今甘肅天水)。前二首詩中的懷疑總算可以消除了,但懷念與憂慮卻絲毫未減,於是杜甫又寫下《天末懷李白》表達牽掛之情。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

從天邊吹來陣陣涼風,你現在的心境怎麼樣呢?
不知道我的書信你何時才能收到?只恐江湖險惡,秋水多風浪。
創作詩文最忌諱坦蕩的命途,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錯誤。
你與沉冤的屈子同命運,應投詩於汨羅江訴說冤屈與不平。

視頻來源:騰訊視頻

這首詩以涼風起興,對景相思,設想李白於深秋時節在流放途中,從長江經過洞庭湖一帶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李白深切的牽掛、懷念和同情,並為他的悲慘遭遇憤慨不平。全詩情感真切深摯,風格婉轉沉鬱,為歷代廣為傳誦的抒情名篇。


寫在最後:


音頻來源於網絡,視頻來源於騰訊視頻,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亮 ,告訴大家你也在看

相關焦點

  • 唐詩三百首 |《玉臺體》朗讀音頻+作者簡介+內容講解
    唐詩三百首 | 第29期
  • 天末懷李白
    天末懷李白原文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天末懷李白注釋  天末:天的盡頭。秦州地處邊塞,如在天之盡頭。這裡指夜郎。當時李白因永王李嶙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還至湖南。  君子:指李白。  鴻雁:喻指書信。古代有鴻雁傳書的說法。  江湖:喻指充滿風波的路途。這是為李白的行程擔憂之語。
  • 唐詩三百首全集目錄完整版,請收藏
    《唐詩三百首》全文注音 第一卷:五言古詩1·感遇·其一張九齡2·感遇·江南有丹橘張九齡3·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4·月下獨酌四首李白>9·行路難·其一李白10·行路難·其二李白11·將進酒李白12·兵車行杜甫13·麗人行杜甫《唐詩三百首》全文注音 第五卷:五言律詩
  • 唐詩朗讀音頻版第一輯
    《唐詩三百首》目錄
  • 唐詩三百首 | 楚江懷古
    【作品簡介】  《楚江懷古》由馬戴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唐宣宗大中初年,原在山西太原幕府掌書記的馬戴,因直言被貶為龍陽(今湖南漢壽)尉。從北方來到江南,徘徊在洞庭湖畔和湘江之濱,觸景生情,追慕前賢,感懷身世,寫下《楚江懷古》五律三章,這是第一首。 【註解】微陽:微弱的陽光。楚丘:楚地的山丘。洞庭:洞庭湖。木蘭舟:木蘭樹所制的舟船,此因楚江而用《楚辭》中的木蘭舟。木蘭舟本典出《迷異記》:「木蘭洲在潯陽江中,多木蘭樹,七裡洲中有魯班刻木蘭為舟。」
  • 《唐詩三百首》中誰的詩最多?李白屈居第三,第一名獨佔38首
    答案無疑就是《唐詩三百首》。民間有句著名諺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由此便不難看出,《唐詩三百首》的影響之大。那麼,《唐詩三百首》是誰編的?為什麼而編?選錄標準是什麼?收錄誰的詩歌最多?本文,筆者將為大家一一揭曉答案。
  • 唐詩三百首 | 34王昌齡《塞上曲·其一》
    末兩句,以對比作結,通過對自恃勇武,炫耀紫騮善於馳騁,耀武揚威地遊蕩,甚至惹是生非而擾民的所謂遊俠的諷刺,深刻地表達了作者對於戰爭的厭惡,對於和平生活的嚮往。 前面講的幽并客的時候,作者還沒有什麼貶意,字裡行間裡還隱約可見對於獻身沙場壯士的惋惜之情。
  • 李賀水平最高的三首詩,首首都是絕唱,卻落選《唐詩三百首》
    如「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雞一唱天下白」,毛主席都曾引用到自己的詩歌中。李賀的詩有以下幾篇是最為大家熟知的,邊塞詩《雁門太守行》,詠史詩《金銅仙人辭漢歌》,飲酒詩《將進酒》。這首詩歌裡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已經是人人皆知的名句,但是為什麼也沒有選入《唐詩三百首》呢?
  • 唐詩|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唐詩三百首」第三十一首
    作者: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
  • 舉國皆知的大詩人,《唐詩三百首》卻沒有他的名字
    他的一些「金句」,像「天荒地老無人識」「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雞一聲天下白」等等,更是達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但是,這樣一個無論人氣還是實力均屬唐朝一線的大詩人,在目前最為流行的唐詩選本《唐詩三百首》中,卻沒有一席之地——連一首作品都沒有入選。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唐詩三百首 | 12王維《送別》: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請你下馬來喝一杯酒,敢問朋友你要去何方?「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不得意」三字,顯然是有深意的。這三字是理解這首詩題旨的的一把鑰匙。詩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後,勸慰道:「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尋問了。其實你何必以失意為念呢?那塵世的功名利祿總是有盡頭的,只有山中的白雲才沒有窮盡之時,足以供你娛樂排遣了。這兩句表現了作者很複雜的思想感情:既有對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對隱居的欣羨;既有對人世榮華富貴的否定,又似乎帶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
  •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究竟是什麼意思?
    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遠勝耶?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這段話中作者引用的諺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可謂膾炙人口。但是它的意思很多人卻弄不清楚,以至於出現了許多訛傳。
  • 唐詩三百首 月下獨酌 李白 經典解析
    月 下 獨 酌---李白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李白 唐詩三百首 月下獨酌 這首詩的每句解釋如下:花間一壺酒 花叢中間擺放一壺美酒獨酌無相親
  • 唐詩三百首 |《將進酒》李白
    喜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今天跟大家分享「詩仙」李白的代表作——《將進酒》(這首詩第一個字我就讀錯了,讀成了[jiāng],本來應讀作 [qiāng],將 [qiāng]〈動〉願;請求。用來表示禮貌上的尊敬,例如: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詩·衛風》,不學習真的不行啊,越來越覺得自己好笨),「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 《戴老師魔性詩詞課》:帶你走進李白和杜甫的人生,讀懂唐詩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直到如今的課堂上,不管是從小學還是到大學,唐詩從來不會缺席。經歷上千年的時間洗禮,唐詩如今依然非常值得我們現代人誦讀。可以說,唐詩是古詩詞的巔峰時期,難以逾越。
  • 唐詩三百首---《送別 王維》
    請你下馬來喝一杯酒,敢問朋友你要去何方?你說因為生活不得意,回鄉隱居在終南山旁。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著悠然不盡的意味)王維筆下是一個隱士,有自己的影子,至於為什麼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裡一定有許多牢騷,可在這裡只是一語帶過,更見人物的飄逸性情,對俗世的厭棄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嚮往。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著悠然不盡的意味。「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第一句敘事。
  • 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
    這篇文章作為一個匯總,將整體展現唐詩三百首中的經典五絕詩作,且按照作家作品進行排列。在《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當中,我們賞析了王維、孟浩然、王之渙、元稹、王建等人的10篇詩詞,今天我們要繼續賞析杜甫、賈島、柳宗元、白居易、李白、劉長卿和裴迪的10首詩詞。請大家持續關注。
  • 唐詩三百首 |《登鸛雀樓》作者簡介+內容講解
    也正因為如此,這兩句包含樸素哲理的議論,成為了千古傳誦的名句,也使得這首詩成為一首千古絕唱。
  • 【唐詩三百首新解】19 王之渙 出塞
    【內容提要】1,黃河遠上,是拋絲釣餌的寫法,又是「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倒筆。2,「一片孤城」,自有氣勢。3,本詩寫得很雄壯,就連怨筆也寫得很豪健。【可抒評詩】沿著黃河極目朝遠方望去,便是白雲,簇擁一片孤城,坐落在萬仞山上。
  • 唐詩三百首中的笛簫詩篇
    唐詩三百首,作為唐代大文化背景中一朵美麗的奇葩,從古自今閃耀著耀眼的光芒,從笛簫情緣的角度宏觀她,僅僅展示出了唐詩三百首魅力海洋中的一束浪花而已。冷豔之美的簫 簫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它在數千年華夏文明的中有著悠久的歷史,以其獨特的音色和韻昧給人一種悠遠蒼涼的感覺,冷豔一詞是對簫聲的一個最確切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