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這個職業真不簡單!如果說一名合格的英語老師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專業知識、教學技能、師德品格、人格魅力、歸納演繹、吐字發音……隨手一搜就能列出幾十條。
不過對於兒童英語老師來說,還有一項特別重要:體力!有過一線教學經驗的老師對此一定深有感觸,教孩子絕對是個體力活兒,因為孩子們的精力實在旺盛!所以教班課的英語老師一定要學會管理好自己和孩子們的精力和體力。
1. 建立常規課堂流程,幫孩子們養成習慣,就無須每堂課重複解釋了,比如幼兒課堂的Circle time, Table time, Closing time以及講故事、聽歌曲、做運動等環節。
2. 用肢體語言約定好課堂指令,減少沒有意義的瑣碎重複,同樣可以維持課堂秩序。
3. 輪流指派小助手Little helper,負責收發材料、領唱chant等事項。減少老師工作量的同時,讓孩子更有責任感,培養主動性和協作性。
4. 讓孩子記住活動或遊戲的英文名稱,這樣就無須每次重複解釋規則:
Let's play Odd one out!
5. 孩子的提問不一定都需要老師解答,訓練他們在課本和小夥伴中尋找答案和「資源」。
6. 冷靜對待課堂上的小衝突,用旁觀者的客觀視角考慮自己的解決方式,用低沉緩慢的語氣平穩處理。
7. 和家長保持積極的溝通並建立「統一戰線」,督促孩子課後複習。
8. 課前如果發現孩子狀態不好,先用音樂、遊戲、運動、故事等方式調動情緒;
順便分享一個有意思的課前籤到活動:在教室門口貼幾個圖標,孩子自由選擇,拍向對應圖標後向老師做圖標上的動作即表示完成籤到。這樣上課前孩子就會活力滿滿。
上課時如果發現孩子們有些躁動不安,可以安排一個短暫的肢體運動。不過這些都需要老師提前設計好適合課堂各種情況的活動資源庫。
9. 在不影響學習效果的前提下,儘量讓孩子動起來。跟隨歌曲韻律做動作,根據故事做表演,即便Point to的活動也別坐著,而是要求孩子跑向目標或在教室四處張貼。
如果教室空間實在有限,可以安排孩子們做上肢運動,例如用手臂模仿蝴蝶翅膀或是手偶活動。另外也無須過分限制孩子課堂上的行動,主動給孩子提供在教室裡走動的機會,比如領材料、削鉛筆、扔垃圾等,這些並不會影響課堂秩序。
10. 多準備一些能讓孩子們合作的活動,例如手工、合唱、對話和cosplay。
對於孩子尤其是幼兒來說,課堂上堅持坐上10分鐘是件很「殘酷」的事情!以上10個小技巧其核心思想是相同的,那就是:孩子「動」的越多,老師反而會越輕鬆。引導孩子把有限的注意力和充沛的精力釋放到學習活動中,不僅能夠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而且還能減少老師不必要的體力支出,這一切都需要英語老師去精心設計。